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年级四班热议的话题当然是射雕英雄传,热度还在不断升温,其他班级的孩子们都无比羡慕四班的同学。
    甚至于四年级都有不少同学认识了黄瀚,下课时成革和黄瀚一起走去学校后面的四年级教室,不少孩子指指点点,“那个孩子就是讲故事的。”
    “是那个高个子吗?”
    “不是,是那个矮个子!”
    “那孩子太矮了,我刚才根本没瞧见。射雕英雄传那么好听的故事不应该是他能够讲得出啊!”
    “你只不过听别人复述了一段就觉得故事好听,如果让你亲耳听到那个孩子讲,你还不知变成什么样子。”
    “有那么玄吗?”
    “反正我趴在窗台上听了半个小时,脚麻了都浑然不觉。”
    成革听到了这些议论声,看了看身边的黄瀚,觉得与有荣焉,头不知不觉间就昂了起来。
    见到了刘小明说明来意后,他立刻喜形于色满口答应,随即打听三年级究竟是哪个在讲故事,传得神乎其神。
    这回成革开口了,他不无骄傲道:“黄瀚就是我们三年级的故事大王,所有的同学都爱听他讲故事,你中午可以早点来上学,一起去我们班坐在我的位置上听故事。”
    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比黄瀚大一岁高一个年级的刘小明就没有听黄瀚讲过一次故事,他倒是有几回讲故事给黄瀚听,因此根本不相信。
    道:“成革,你太逗了,你才认识黄瀚几天啊!他会讲故事,我就应该会说岳飞传了。”
    成革到:“岳飞传我已经听了三遍,我觉得黄瀚讲的故事比岳飞传好听。”
    “真的假的呀!”
    “我中午去接黄瀚上学也捎上你,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一九八一年应该理解为神州大地复苏的前夕,依旧贫穷落后,没听说过三水县城里有哪户人家拥有电视机,只有为数不多的单位有这东西。
    其实有电视机也没啥大用处,经常收不到信号,有件事黄瀚记忆深刻,因为那是他第一次瞧见了电视机。
    为什么说看见了电视机,而不是说看电视?
    那是有原因的!
    考上了实验初中的姐姐有个要好的同学在八一年的夏天约她去看传说中的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姐姐特意带上了黄瀚跟着同学去食品公司去看电视。
    姐姐同学的爸爸是食品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黄瀚至今都记得那个屋子里乌烟瘴气,一台九寸的黑白电视前围坐了几十人。
    然而运气不好,无论怎么调,电视里就是没图像只有雪花,几十人居然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悻悻而归。
    因此黄瀚第一次看电视的经历变成看了一个多小时那台丑陋的小电视机,太苦逼了。
    人民群众最大的娱乐依旧是看电影,电影院和人民剧场不管放什么烂片都是人满为患,单一部印度五十年代的电影流浪者就反反复复放了不知多少次。
    越剧电影红楼梦上映之时,一票难求,不少人骑着自行车赶五十里路前往临近三水县的海陵市,累死累活骑车大半天,仅仅为了一睹为快。
    其实三水县、海陵市的方言跟绍兴方言迥异,简直是鸡跟鸭讲,能够听得懂越剧唱词的人连百分之一的不足,即便如此也阻碍不了成千上万人纯粹瞎凑热闹。
    每逢六一儿童节黄瀚都会跟小朋友一起享受一场免费电影,要不就是西德电影英俊少年要不就是国产电影红孩子。
    八一年的娱乐之匮乏可见一斑,故而才有刘兰芳播讲岳飞传的时间段连犯罪率都直线下降。
    那是因为街上没什么人,大多数人包括街头混混都找地方听岳飞传去了。
    射雕英雄传的故事一直到两千年以后都经久不衰,娱乐性何其大也,哪怕不带感情色彩直接读书都能够吸引人。
    黄瀚不仅仅忠于原著,还讲得绘声绘色,还点评出场的角色进行互动,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们来说,当然如饮甘泉,不火才怪。
    在第三节自习课上,小韩老师又找正在辅导成革做作业的黄瀚谈话,俩人没有走远,就在教室外不远处的操场上。
    “老师看到你在读四年级的语书,你看得懂吗?”
    “看得懂,一堂课时间能够熟读三四篇必背课。至多三四天,就没有什么必要再花时间看四年级语书了。”
    小韩老师有些惊讶,感到不可置信,问道:“难道你是天才?”
    黄瀚很肯定道:“不是,我也就是这段时间感觉好,记忆力还行。”
    “那你接下来怎么打算?”
    “老师,您能不能借几本书给我看,我不要,我想熟读桃花源记、滕王阁序、少年中国说、想读唐诗宋词,徐志摩的诗、朱自清的散”
    “这些书老师也不全有,但是老师可以帮你借,下周我就可以把唐诗三百首借给你看。”
    黄瀚说的这些内容早晚要学到,趁着现在记忆力好,时间充沛,多学点,进入初中、高中之时总会轻松许多。
    他道:“谢谢老师,您放心吧,我会爱护书籍。”
    “嗯!老师相信你。只不过你要老老实实告诉老师韩小莹是怎么回事?你能不能改一改这个名字。”
    黄瀚讶异道:“我忠于原著,哪有权力篡改书里角色的名字?”
    “这真是书里的原名?”
    “当然是,不出三年估计就会有射雕英雄传这部书上市,那时大家都会看得到。”
    “原来是巧合啊!呵呵”
    “哈哈,老师,你有没有发现这好像也是一种缘分呢。”
    “嗯,是挺有缘的,老师其实蛮喜欢韩小莹这个角色。”
    “老师也有侠义心肠,估摸着没多久就会有同学背地里叫你韩侠女了。”
    “不许给老师起外号,只要我听见谁喊韩侠女,肯定罚你站着上课。”
    “攸攸之口哪里受我控制,老师你不讲道理啊!”
    “还悠悠之口,你就是始作俑者,不罚你罚谁?”
    “跟女生讲道理的男生肯定是傻子,古人诚不欺我。老师再见”
    “你什么意思?别跑,把话说清楚。”
    黄瀚根本不回头,心道:跟你说不清楚,不跑还能怎样,反正现在我还是个小学生。

第二十三章:猴性使然
    中午放学回家时没见着黄道舟,黄瀚心情糟透了,他没有说话,翻出布片接着缝双肩包。
    不一会儿,黄馨也回来了,没见着黄道舟的她很明显也不高兴,默默地拿出作业本做题。
    家里气氛不好,小丫头也很乖巧,眼中噙着泪坐在黄瀚身边,看到了那些布头几次欲言又止。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自行车铃声,小丫头立刻欢天喜地跑了出去,“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
    进门后的黄道舟看到矮桌上的碗筷,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没有手表真不方便,我还以为能够在吃饭前回家呢,紧赶慢赶还是晚了。”
    黄瀚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堆起满脸笑容道:“不晚不晚,爸爸辛苦了,咱们赶紧开饭,再晚姐姐就得迟到了。”
    小丫头嘴馋,连忙道:“爸爸钓了好多鱼回来,我要吃鱼。”
    张芳芬没好气道:“那些小鱼最少要拾掇半个钟头,现在哪里来得及?赶紧吃饭。”
    鱼数量确实不少,但是重量差强人意,估摸着总共也就一斤多一点。
    都是野河里常见的小杂鱼,有三条小鲫鱼,四五条“银飘鱼”还有二十几条“鳑鲏鱼”和“麦穗鱼”三水县土话叫做“锣火儿”。
    吃饭时黄道舟还不住抱怨,道:“今天运气不好,小杂鱼闹窝,虽然不断起钩,但是一条大一些的鱼也没有,忙得热闹却收获寥寥。”
    黄瀚道:“不断有鱼上钩应该是很快乐的,你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上午,还得到了一盘鱼晚上下酒,应该乐在其中啊!”
    “哈哈,吃鱼没有取鱼乐,你不钓鱼根本体会不到在河边静静等待的感觉”
    黄道舟聊起钓鱼就会眉飞色舞,黄瀚没这个爱好,虽然听得索然无味但依旧保持一副受教的模样。
    饭后,黄道舟就催促黄馨、黄瀚去上学,今天的锅碗他来洗。
    张芳芬见黄瀚走了支开小丫头,对黄道舟道:“你有没有发现黄瀚这几天很怪啊?”
    “是很怪,不过这是好事,以前他背书磕磕巴巴,总是被老师留下来,我去接他回家还要受老师的气。
    现在多好,以后还会更好。”
    “我不是说黄瀚读书,你瞧瞧。”说着张芳芬拿出黄瀚正在加工中的双肩包,此时还在用碎布拼凑阶段,瞧不出是个什么东西。
    “这玩意儿是什么?”黄道舟看着大小不一还歪歪扭扭的针脚大为奇怪。
    黄瀚根本没有手工缝纫的手艺,况且他也根本不在意是否美观,不怕难看只要结实,不放心的地方缝两遍甚至于三遍,直到拽不开为止。
    张芳芬道:“我也不知道,他一个男孩子居然鼓捣这东西一个钟头。”
    “啊?这孩子怎么回事,你再好好看几天,我也注意观察,我们就这一个儿子,千万不能变成娘娘腔。”
    黄瀚不知道想自己动手弄个双肩包,让父母误会了,他出门后又看到了成革,继续享受专车接送,只不过前面的大扛上坐了个猴崽子。
    刘小明一脸狐疑,因为他已经在门口和成革说了一会儿话,实在想不出发小怎么就忽然间会讲故事了。
    中午休息时间,只要班干部不驱赶,班级之间的同学串门子无伤大雅,班长张春梅见刘小明是黄瀚带来的装作没看见。
    故事开讲后满满一教室的小朋友都精神百倍,连咳嗽声都听不到,爬窗台的孩子们怕被张春梅驱赶,都不敢发出声音。
    隔壁三五班有四个同学坐进了三四班教室,班长沈晓蓉还是跟张春梅挤在一个位置上。
    几分钟过后,刘小明就傻掉了,虽然他没有听前听不太懂,但是郭靖、华筝、拖雷三个小伙伴射雕的情节还是让他听得悠然神往,这特么比打麻雀有意思多了。
    故事越精彩时间过得越快,不知不觉中预备铃声响了起来,估摸着一百多小学生都有用乱箭射死打铃人的冲动。
    刘小明走向自己的教室时有些失魂落魄,三四个同班同学围上来热情打招呼,同学甲道:“刘小明,你很牛啊,居然直接坐在人家教室里听故事。”
    同学乙道:“你跟讲故事的黄瀚认识吗?我瞧见你跟他一起上学了。”
    本来脑子很乱的刘小明顿时喜笑颜开,他骄傲道:“何止认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昨天还一起打了麻雀,今天中午一起坐自行车来上学。”
    “哇!不可能吧,你是不是在吹牛?”
    “我从来不吹牛,昨天下午我还从家里拿了青椒帮他爆炒麻雀呢?”
    “这谁信啊!我们又没看见。”
    “他还教我唱歌了,这歌我们没有学过,我也没有听谁唱过。”
    “你要是能唱我们从来没听过的歌,我就有些相信了。”
    刘小明擅长唱歌,有一副好嗓子,长大后还参加过一次大奖赛通过海选,又通过初选后才被淘汰。
    他爱唱、爱跳、爱玩,更喜欢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道:“你们听着,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同学甲问道:“你们有谁听过这首歌?”
    “我没有。”
    “我也没有。”
    “我好像在收音机里听过。”
    “那不算。刘小明,你唱得很好听,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