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要是有人较真,往往这些欺软怕硬的假洋鬼子就会选择识相。
    因为他们罚没东西、搞到罚款都是进了他们的或者他们那个群体的腰包。
    这些人类似于在坑蒙拐骗,当然害怕被揭穿,一般情况下都是挑老实人欺负,谁敢撕扯他们去派出所,谁就能赢。
    张芳芬是个胆大心细的,她小时候就曾经跟着家里人做生意。
    那时是解放前夕更加乱,三水县做生意的要躲共、国两党收税、纳捐呢!更加不容易。
    张芳芬知道只要自己手里的货不被扣了,就没啥损失,黄瀚那一边的东西少,算不了多少金额,被抓了估摸着也没法按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纯属为了“小心驶得万年船”,事实证明有些多虑了,根本没有人在抓投机倒把,公然在路边练摊儿的有不少呢。
    想来应该是国家鼓励个体户发展,此时对于小商小贩采取容忍态度,只要不过分,基本上是睁一眼闭一眼。
    大摇大摆走在记忆中的那条街上,从容淡定的黄瀚手上拿着一只用旧报纸撑满的“双肩包”,一边走还一边吆喝:
    “出口转内销的牛仔布‘双肩包’,质量领先欧美,现在便宜卖了,一只十五块钱!”
    跟在后面的四儿和五儿捂着嘴直乐,她们知道黄瀚是在胡扯呢!
    因为昨天晚上张芳芬就说过了,“双肩包”就是自己家做的。
    然这样吆喝真的是立竿见影,因为此时的中国人极度不自信,绝大多数人都崇洋媚外,认为出口货肯定不赖,进口货肯定好。
    黄瀚的吆喝吸引了一家三口,一个大约三十几岁的妇女停下脚步问道:“孩子,包拿给阿拉看看,这真是出口转内销的包吗?侬恐怕是吹牛吧!”
    黄瀚不仅仅递给人家一只包,还转过身让人家看看自己背着做样品的‘双肩包’,让背着“双肩包”拎着吉他的成文阁摆了个时髦的造型。
    说实话,成文阁有卖相,穿着得到了黄瀚的指点,在沪城街头根本不输于当地人,他还不时划拉一下吉他,样子真的很唬人。
    那个妇女果然被吸引,道:“样子倒是蛮好滴,勿晓得质量好不好啦!”
    黄瀚拿着“双肩包”撕扯,展现包的牢固度后,道:“阿姨!您肯定是个知识分子,您看看这包的式样和做工,哪一家商店有得卖?”
    “嗯!是少见!侬这包是从哪儿来的!”
    “我们县外贸公司接了欧洲的订单,生产了许多这种包外销。
    厂子里除了完成计划还多生产了几百只,厂长、支书不知道国内的人家是不是识货,让拿来沪城试试看。如果受欢迎就会批量生产。
    我其实是利用寒假帮着我妈妈卖包,我妈妈是箱包厂的职工,是为了完成厂里布置的任务!”
    “哦!是这么回事呀!侬这包真不赖,可是好像有点贵哟!”
    “不贵,真的不贵,这包全部是用牛仔布做的,拉链都是铜的,货真价实,厂里的生产成本就有十几块,卖一只包也就只有两三块钱利润。”
    妇女身边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一直在看背着“双肩包”的黄瀚,因为看上去黄瀚和他差不多高。
    那孩子此时拉了拉旁边的男子,用沪城话轻声道:“阿拉喜欢那个书包!”
    “晓得了,侬阿妈肯定会给侬买一只,侬勿要吭声。”
    沪城话黄瀚不会说,但是听得懂,此时不露声色。
    本来还在犹豫买不买的妇女知道儿子喜欢这包,又看过了觉得质量是不错,终于下定决心,道:
    “孩子,侬如果肯便宜点卖,阿拉就准备买一只。”
    黄瀚这时发现有好几个人在关注这里,不愿意多浪费时间,有熬价的功夫多做一笔生意不就成了。
    他压低声音道:“这样啊!好吧,我给您算十三块。
    但是请您帮帮忙,别人问起,您一定要说花了十五块,因为这个零售价是厂里规定死的,卖得便宜了,我妈妈不好交代!”
    “侬真会做生意!好吧,阿拉答应了,待会儿人家问,阿拉就说给了十五块。”
    才来了十几分钟,第一笔生意做成了,眼睁睁瞧着的四儿、五儿目瞪口呆。
    买了包的一家三口刚刚走,又凑上来三家人问价,看货,这回黄瀚不肯还价了,信誓旦旦说这是厂里的定价,已经很便宜,没法再让。
    三家人亲眼看见刚刚有人买了,不疑有他,一个比黄瀚高些的小姑娘还不时偷眼打量背着“双肩包”耍酷的成文阁。
    黄瀚笑嘻嘻道:“这包在欧美很流行呢,内销的货少得很,买到就是赚到了。”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已经仔细看过了,点头道:“瞧上去是不赖,如果再便宜点阿拉就买一只。”
    “叔叔,您的闺女比刘晓庆还要漂亮,这包她背着可洋气了,这包质量好着呢,她可以一直用到大学毕业当上国家干部。”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理论上只要是大学毕业分配工作的都是国家干部。
    黄瀚这话约等于夸人家的闺女漂亮有出息,眼镜中年男果然受用,放弃了还价,乐滋滋道:“好吧,我买一只。”
    父女俩走了,那个满心欢喜的小姑娘还不时回头张望。
    人都有从众心里,另外两家人见有人掏了十五块拿走了一只双肩包,也就不再犹豫,各自买下一只。
    ……
    ……
    ……
    第二个十四天,咱继续为了国家而睡不出门,居委会发的两天出门一次的通行证我家根本不用。书友们再坚持一把,情况貌似好转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甜蜜蜜》
    “哎呦喂!原来卖东西就这么简单呀!”
    四儿和五儿受到了鼓舞,认为小表弟能够卖得出“双肩包”,她俩更加应该做得到,也拿了几只学着黄瀚吆喝起来。
    晚上六点钟前,带来的六十只“双肩包”全部卖光。
    黄瀚乘着第一百货商店没有关门,跑去买了一把吉他,花了七十六块钱,这把吉他属于中档货,因为最便宜些的只有四十几块钱。
    这半年一直是轮流拿成文阁、钱爱国的吉他练习,忒不方便,黄瀚这一次来沪城不仅仅要卖掉“双肩包”,计划中还要买吉他、旧钢琴、收录机。
    晚上约好了去姑妈家吃饭呢,七个人赶到时,姑妈、姑父和两个姐姐已经忙好了一桌子菜等着了。
    在饭桌上,黄瀚大大方方交给四儿、五儿三张大团结,道:
    “四姐、五姐,你俩今天卖了十只‘双肩包’,我按照十二块钱的批发价给你们结算,你们应该是赚三块钱一只,这三十块钱是你们应得的。”
    “啊?我们去帮忙没想着要钱呀!”
    “哈哈,卖掉了‘双肩包’我家赚了钱呀!这些是该你们拿的,我还想着你们明天能够卖更多呢!”
    三儿还是个徒工,一个月也就是拿三十块钱学徒工工资而已,此时惊叫道:
    “你俩半天就赚了我一个月工资啊!我明天正好休息,我要去试试看,舅母,你们的‘双肩包’还有多少呀?”
    张芳芬本来还很忐忑,但是此时已经大不同。
    原因很简单,才一个下午就卖了六十只,明天早早地去,那里人来人往成千上万,保不准能卖一百多只,带来的“双肩包”恐怕五六天就能够卖光。
    见三儿也想帮着卖,张芳芬乐滋滋道:“还有几百只,都放在旅馆里呢,你明天拿几个跟着我们去试试吧!”
    黄锦兰见四儿和五儿眼巴巴瞧着三十块钱,瞪了一眼,道:“帮舅母做这点事哪好意思拿钱?黄瀚,你把钱收起来!”
    黄瀚连忙道:“别呀!姑妈,您千万不能这样,如果姐姐们不帮着卖,我和妈妈就要去街上找人帮忙了,钱也得给,还有可能被人家骗了!”
    “去街上找人?亏你想得出,有些瘪三坏着呢,你把包给他们,有可能再也找不着人呢!”
    “是啊!我们反正要找人帮忙,一样的给三块钱一只,姐姐们肯帮忙多好呀!”
    “唉!我还不知道你们的意思啊?”黄锦兰转头对女儿们道:“三舅母这是有意给你们赚些外快呢!你们明天上街时要小点心,要注意小偷。”
    “注意小偷?”黄瀚早就安排成文阁注意了,在十里洋场混江湖的还能少了?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第二天,几人更加有信心。
    因为昨天根本没有发现谁来抓小商贩,因此今天每人都拿了几只向南来北往的人群兜售。
    昨天采取的方式约等于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事实证明,这几天南京路上没有人在抓小商小贩,有可能是还没有过了正月十五,年味还在,管得比较松。
    这也是中国特色,一般情况下,过年期间,满大街都是小商小贩,基本上没人管,正月十八落了灯,绝大多数都却不见了。
    今天的黄瀚胆子壮了,当然要聚聚人气争取多卖些,卖得快点。
    这时沪城第一百货商店四岔路口还没有天桥,黄瀚和成文阁在西边弹起吉他唱起《甜蜜蜜》。
    这曲子是黄瀚两个月前正儿八经从收音机里听到了,确认是省广播电台在播放。
    所以才记下词曲教成文阁和钱爱国弹唱,自己也已经练了一个多月,相当熟练。
    这歌沪城人可谓耳熟能详,应该是当下最流行的,黄瀚在人群川流不息的第一百货商店附近弹唱当然吸引了太多人驻足。
    两个时髦的男孩子背着漂亮的“双肩包”弹着吉他唱着《甜蜜蜜》真是帅翻了,这宣传效果无与伦比。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经典歌曲的力量无需怀疑,成文阁如今老练多了,不管多少人,弹唱时都不会发憷,他和黄瀚一起唱得很“嗨”!
    这宣传效果杠杠的,不到十分钟,这一边就围了上百人。
    一曲唱罢,黄瀚放下吉他拿起“双肩包”大声道:
    “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出口转内销质量过硬的‘双肩包’便宜卖了,十五块钱一只,数量不多,买到就是赚到了。”
    “啊?原来是卖东西呀!这办法不错哦!”
    “‘双肩包’是个什么东西?我要拿一个瞧瞧。”
    “那两个孩子背着的就是,看上去很时髦啊!”
    “真是出口转内销的吗?”
    “不知道,样子确实蛮洋气!”
    “两个小兄弟,唱啊,怎么不唱了?你们唱得好听着呢!”
    “几位大哥哥,我们是来买包的,唱歌得忙完了正事啊!”
    “同志们,那包不错,想买的赶紧呀!”
    “孩子,万一这包质量有问题怎么办?”
    “阿姨,您问得太对了,您买回家发现质量不好,明天我们还在这里,不仅仅给您退货,还赔给您五块钱交通费。”
    人群爆发出笑声,“哈哈,哪里用得着五块钱交通费,三四毛钱就够了。”
    “叔叔、阿姨不要笑,我们敢这样承诺,就是无比信任‘双肩包’的质量。”
    “呵!牛逼呀,就冲你这句话,我拿一只!”
    “我也买一只,没几天孩子就开学了,一只闹着要个新书包呢!”
    “是啊!马上就开学了,是要给孩子买书包。”
    “阿妈,阿拉不想去百货商店了,阿拉就要那种‘双肩包’。”
    “侬想好了,别买了又嫌这嫌那。”
    “不会,不会,那个大个子男生背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