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吉生道:“黄瀚真不简单,一出手就是五十块呀!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是不是你的零花钱呀?”
    秀儿道:“你以为黄瀚是你呀,这些钱都是他写歌、写作文挣的,他还做电工活儿挣了不少钱呢!”
    张秋生惊叹道:“乖乖隆地洞,黄瀚这么不简单啊!”
    玉儿道:“那还有假?他可比你读书时的成绩好多了,回回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名。”
    “这么好的成绩,以后肯定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呀!”
    “那是笃定!我认为黄瀚以后肯定能够当上县长!”
    张禹根这一趟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把给他买的自行车骑回去,他十几年前就会骑自行车。
    那是因为大队上有两辆公家的自行车,替大队、生产队跑腿办公事时是可以借用的。
    绝大多数时间,公家的自行车都相当于被大队的干部使用,张禹根借得到的机会少得很,上一次借了三天还是老二结婚的时候。
    听说子女们给自己买了辆自行车,张禹根早就心痒难耐。
    他看到儿子、女儿都挣了不少钱心里欢喜,喝了点小酒后跟黄道舟、张芳芬大谈承包到户的好政策,对未来充满了自信。
    见农村人的日子有了盼头,张芳芬心花怒放,提醒张禹根,一定要给秀儿、玉儿找个有文化的女婿,不三不四的人家千万别搭理。
    张禹根也吐露了心声,想着请黄道舟、张慧芬帮着打听打听,寻思着能不能替秀儿、玉儿找个街上的婆家。
    张禹根这一次没有留下看场电影,他早早的吃了晚饭乐滋滋骑着自行车和三个儿子一起回家。
    富贵还乡的感觉是最幸福的,没有人不喜欢,老实人张禹根也不例外!
    四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出现在乡间的小路上太亮眼了,赢得太多人议论纷纷。
    “那不是六队的禹根吗?”
    “是啊!我滴个乖乖,父子四个都骑上了新自行车呀!”
    “禹根家莫不是发达了?这应该是发了大财呀!”
    “不知道,没听说呀!”
    “人家都买自行车了,肯定发达了!”
    “那不一定,万一是借来的呢?”
    “去去去,你舍得把簇崭新的自行车借给别人骑?”
    “是啊!要借也不可能一下子借到四辆一模一样的呀!”
    “那是禹根家买的,我昨天就知道了。他家现在可不得了,六个子女都能挣大钱呢!”
    “李四,你家闺女应该是初中毕业吧?”
    “嗯啊!怎么着?”
    “谈婆家了吗?她好像十八了。”
    “孩子还小呢!你啥意思?”
    “呵呵!……”
    “刘五,你家老二有没有谈亲啊?我可听说了禹根家秀儿一个月挣几十块现钱呢!”
    “不得命!挣这么多啊?那孩子我知道,识字呢,也长得秀气。”
    “抓紧点呀!过了这一村就没了这一店啊!”
    “是啊!要不麻烦老哥您?”
    “我哪有这个面子,人家张禹根是个读书人呢!你怎么着也该找个大队干部啊!”
    “大队干部?现在地都分了,大队干部恐怕不吃香了吧?”
    “你懂个屁!记住了,啥时候都离不开干部,早晚他们还是吃香喝辣!”
    “行!我听你的,这就去找人。”
    “那还不赶紧的!”
    于是乎,当天就有媒人上门给秀儿、玉儿和张秋生说亲,小六子岁数小了点,还没轮到他。
    秀儿、玉儿、玉兰三个都买了一辆二六型“凤凰牌”自行车,跟张芳芬买回家的一模一样。
    这年头买了自行车必须凭发票到派出所登记,然后在派出所敲上钢印,一般情况下钢印号码都是敲在车龙头、钢圈、脚踏等部位。
    这可不是免费的,收费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三水县“敲钢印”此时收两块钱一辆自行车,张芳芬买了车随便把这事儿办了。
    派出所的指导员就是邻居刘家的女婿,不仅仅认识张芳芬还知道黄家如今不简单,跟县里一把手都能说上话。
    这点小事来找他,他当然立刻安排人办理,四辆车都办完手续总共花了半个多钟头。
    家里新买的这辆车给黄馨和张芳芬用,可是她俩都不会骑车,决定星期天去体育场学着骑自行车。
    黄瀚个子小力气不够,约了成文阁和钱爱国跟着去扶车。
    二六型车矮了两英寸,虽然是直杠,但是黄瀚把车座降到了最低,张芳芬骑在车座上脚够得着地面,学车时应该容易了许多。
    其实秀儿三个也不怎么会骑自行车,她们也得轮流推着车去体育场练习。
    ……
    ……
    ……
    ……
    向为了国家在家睡大觉的书友们致敬!咱帮不上忙只能做到不给国家添乱!多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发布少打听小道消息。

第二百三十五章:又是一学期
    四年级上学期眼看着要结束了,这段时间,用不着为衣食发愁的黄瀚安心学习的同时强身健体。
    黄馨和黄颦每天有牛奶喝,每天都能够吃到荤菜营养足够,现在已经到了需要考虑营养过剩的情况。
    早上跑步再也不是两个人,而是五个,那是成文阁、钱爱国和黄瀚三人每天都在体育场晨练、背书。
    成文阁、钱爱国练武超过半年更加壮实,吉他弹奏的技巧也在长进中,简谱已经基本上能够看得懂。
    小学有音乐课,音乐老师一直在教简谱,只不过绝大多数小学生根本不好好学。
    成文阁和钱爱国爱上了弹吉他,肯用心学音乐。
    无所事事总被忽视的音乐老师喜欢这两个玩吉他爱音乐的大孩子,教得很认真。
    这俩孩子还能够得到邱老师的指点,进步当然在情理之中。
    整个学期黄瀚都循规蹈矩,除了再次在《少年文艺》发表了两篇八百多字的作文拿了十几块钱稿费就没有做任何不符合小学生身份的事。
    即便如此,四二班有了黄瀚这个领头人也是获益匪浅。
    最起码四二班的学习气氛是最好的,没有任何欺凌弱小同学的行为!
    谁敢啊?成文阁和钱爱国现在的战斗力恐怕一个人能够击倒两个街面上晃荡的待业青年。
    这些二十岁左右或者十七八岁的待业青年无所事事,叼着香烟、留着“阿飞头”、戴着军便帽,见到女孩子就流里流气吹“流氓哨”。
    他们其实都是闲的,本质不坏,欠教育罢了,只要有了工作就会有了管束,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走向犯罪道路。
    因此就业率、犯罪率跟城市治安息息相关,如果三水县改革的步子走得大、走得稳健,不知道能够挽救多少青壮年,避免他们闲则生非惹祸上身。
    眨眼间迎来期末考试,四二班依旧拔得头筹,还拉大了跟四一班的差距。
    黄瀚、张春梅等等再次被评选为三好生。
    沈晓蓉的总分又比黄瀚略逊一筹,排名年级第二,她好像已经适应了,反应没有刚刚被黄瀚夺了第一名时那么激烈,经常跟黄瀚、张春梅几个一起弹琴唱歌。
    很想低调的黄瀚未能如愿,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已经成为了实验小学的传奇,赢得绝大多数同学的崇拜。
    班主任黄老师水平高,她这学期给予黄瀚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事实证明黄瀚值得信任,四二班成为了实验小学的明星班级,总分排名全校第一。
    放寒假期间,黄瀚和成文阁、钱爱国依旧是六点半到达钢琴教室。
    邱老师见这三个孩子如此有恒心,真的能够做得到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很欣慰。
    她不仅仅用心教黄瀚练琴,也愿意给成文阁和钱爱国讲音乐知识,教他们学习五线谱。
    张芳芬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付漫天要价的卖家起到了效果,眼看着临近春节,对方见“事竟成饭店”的人两三个月不见动静沉不住气了。
    卖家找上门来洽谈,气势当然弱了三分,来来往往谈了七八天,最后以两千二百七十块钱成交。
    七上八下,这个成交价格应该是讨个吉利。
    已经办过一次手续,再次办理当然轻车熟路。
    但是不一样了,办事的还是那些人,来办事的还是黄道舟,对方的态度截然不同。
    人生就是如此,当你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人脉,别人做起来千难万难的事,在你手中就变成了不值一提。
    手续还是签卖房协议四邻见证,两家户口所在地居委会盖章证明。
    不怕以后出现麻烦,如此手续拿到法庭上对方肯定会输掉官司承担诉讼费,偷鸡不成,蚀把米。
    黄道舟听从黄瀚的建议,已经开始跟房管所洽谈,出价一千二百块钱一年承租“南城当铺”旧址。
    这个出价相当于是房管所把房子租给文化馆收到的租金的四五倍,况且黄道舟还表态修旧如旧,让“南城当铺”旧貌换新颜。
    有萧蔷妈妈这个领导帮着说话,又因为文化馆刚刚得到了县里分配的办公地点,这事儿基本上敲定,只不过因为合同条款暂时没有谈拢。
    黄道舟出了高价那是有前提的,要求签二十年的合同,每年租金不变,以一年租金作为押金,如果承租方违约,一年租金充公。
    这个时期没有人能够预知以后的二十年房价一直再涨,租金也是一路飙升。
    黄瀚给黄道舟出主意,以一千二百块钱一年的特高价租房子,也就是第一年、第二年吃点亏,以后肯定赚大发了。
    黄道舟眼界开阔了,跟着黄瀚进入“南城当铺”看了几次,听了黄瀚的描述后,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一家古色古香饭店的轮廓。
    他认为这么好的地段,再拥有怎么有特色的房子,“事竟成饭店”搬过来经营,效益恐怕翻一番都不止,他当然舍得一千二百块钱一年的租金。
    黄道舟知道“事竟成饭店”满打满算做了半年生意,净利润一万二千多,应该是个妥妥的万元户,承担一千二百块钱租金不算啥。
    张芳芬、黄道舟有钱了,总觉着不能露富,害怕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明明一个月利润已经超过两千块,张芳芬黄道舟只承认一个月能够赚二百多。
    万元户仅仅是表面上的,张芳芬手里的存款也就是三千多块,那是因为黄瀚不许存钱,尽可能压货。
    张芳芬和黄道舟认为儿子的建议有道理,也觉着不少东西都在涨价。
    家里把钱用在压货,而且是压在能够长期保存的好酒上还是钱,肯定亏不了。
    到年底算算账,家里一共还了接近两千块钱的借款,又付清了再次买房子的两千多块。
    张芳芬买了一辆二六型“凤凰牌”自行车花了一百八十块左右,听黄瀚的劝进了一百五十打洋河敦煌大曲花了两千多。
    ……
    ……
    ……
    ……
    ……
    向为了国家在家睡大觉的书友们致敬!咱帮不上忙只能做到不给国家添乱!多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发布少打听小道消息。

第二百三十六章:《加里森敢死队》
    “事竟成饭店”不仅仅进洋河大曲屯着,如茅台这样的好酒,只要买得着有多少要多少。
    这些酒都码放在黄瀚房间里的床下,现在有了二百多瓶,花了两千块出头。
    茅台酒大部分是秦局长帮着买的,每一次都是他亲自送来店里拿现钱。
    黄瀚猜测,应该是秦局长帮着老战友和老上级把省下来的好酒卖掉。
    这段时间可以放心大胆的买,因为还没到名烟名酒假货泛滥的时候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