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依旧是计划经济,还在执行统购统销,没到农产品价格彻底放开的时候。
    理论上农民的农产品是必须卖给收购站的,私下卖出的大部分东西尤其是生猪都是不合法的。
    县里都有国家下达的收购任务,给的价钱也是计划内价格,卖出当然也是计划价,加价多少那是国家规定死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灵活度。
    今年三水县是搞大包干的头一年,所有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都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肯定会出现收购的农副产品远超国家计划的特殊情况,多出来的东西怎么办?卖高价?只要是公家的单位,谁敢?
    当然还是按照规定的计划内价格卖出!这里就有了利益。
    没有哪个单位不想要这些计划内价格的农副产品,卖给谁,谁沾光。
    国家当年发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许多大厂建在深山老林,那些职工真的很苦,猪肉这种物资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奢饰品。
    不是他们工资太低,而是在山沟沟里,根本买不着像样的东西。
    三线部属工厂需要的副食品都得配给、调运,这个时期的车皮计划太紧张了,把计划给足就谢天谢地,哪有可能多给?
    ……
    ……
    ……
    ……
    书友们新年好,祝大家大吉大利、升官发财、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千万别忘了投票支持啊!谢谢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解决就业
    黄瀚提出的建议就是把猪肉、香肠、腌肉等等物资卖给同样生产计划物资的大单位。
    用这些农副产品的计划换回工业产品,使得整个三水县收益。
    而在八一年还存在一个特殊情况,不少国营大企业也在搞改革,提出来诸如“增产增收”、“节假日加班一天算三天工资”等等口号提高产量。
    没有哪个大单位不留一手,领导们手里都有加班加点多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些东西也是不能卖高价的,同样存在着给谁、谁沾光的大好处。
    沈建华是名牌大学生,又是体制内的家庭出身,脑子又灵光,被稍微指点就能够想明白。
    他“哈哈”大笑起来,这一刻他真的很开心,因为以前真的有同学跟他联系过,为的就是搞些猪肉、花生、菜油等等农副产品。
    他想好了,一定要用好今年到手的农副产品,争取多换些自行车、缝纫机、钢材的计划,电视机的计划也得拿一些。
    沈建华知道,当下的三水县没几台电视机,还没什么人准备买电视机,但是在直辖市、省城,电视机票最紧俏。
    只要是手里有电视机票,就相当于有了所有的计划物资,因为拿着电视机票去换自行车、手表、钢材、水泥的计划,轻而易举。
    沈建华由衷道:“谢谢你的提醒啊!不是你说起,我们县还真有可能浪费了这一次收购的农副产品远超国家计划的大好机会呢!”
    黄瀚拍马屁道:“叔叔谦虚了,到时候你肯定会意识到互通有无以计划换计划的好处和公平性,一定义无反顾的为三水县人民谋福祉。”
    “哈哈,也是,手里掌控的农副产品多了的时候,自然会谋求更好的出路。
    即便如此也不可以忽略你今天的提醒,毕竟早一两个月联系,更加有利于执行。”
    沈晓蓉一直在集中注意力听黄瀚跟沈建华交谈,她虽然有些早熟,但是也不能完全听懂。
    沈建华见爱女一脸疑惑瞧着自己,笑道:“你瞧瞧黄瀚,他的知识面多广,你以后要多向他学习啊!”
    “嘻嘻,我才不学呢,他说话老气横秋的,总是让人有要抽他的冲动!”
    心情特好的沈建华感慨道:“唉!可惜呀,可惜!你太小了,如果大学毕业,我一定留你在身边做个秘书。”
    全国恐怕有一半高官都曾经做过秘书,秘书等同于被高官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最容易得到提拔。
    沈建华这样说了,当然是表达对黄瀚的喜爱。
    黄瀚还没想好以后的路怎么走呢,人家沈建华客气,黄瀚当然要顺杆爬。
    他道:“叔叔,您说话算话,我大学毕业了您恐怕已经是省里或者部里的高官,我真的来给您当秘书,你可不能不要啊!”
    这马屁拍得沈建国无比舒坦,他“哈哈”大笑后,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我真的很愿意留你在身边出谋划策呢!”
    “如果我工作了真能跟着您,那是三生有幸,我一定会鞠躬尽瘁……”
    “哈哈,怎么不说了,还有呢!”
    “不吉利。”
    “呵!还有点小迷信?”
    “这不是迷信,而是风俗,就如同过年时大家都说好听的一个道理。”
    “这个解释有道理,我接受了。”
    黄瀚察言观色见沈建华确实高兴,准备开口帮一把钱国栋,道:“叔叔,您家里怎么没有电饭煲呀?”
    “电饭煲?我家还真没有?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外面的一个同学叫钱爱国,他的爸爸是咱们镇上的副镇长,我们两家经常来往。
    我昨天听钱镇长谈起过电饭煲,认为他的想法是个金点子,如果能够成功,恐怕能够带给咱们县几百上千的就业机会呢!”
    这几年知青大规模返城,全国的就业压力都大,一个县能够多出几百上千的工作岗位足以吸引沈建华这个县委一把手。
    他果然感兴趣,道:“哦!你说说看。”
    “可惜您家里没有电饭煲,有可能不知道这东西的好处,要不明天我从店里拿一个来给您看看。”
    “我知道电饭煲,知道用这东西煮饭方便。”
    “那您家为什么不买一个呢!”
    “这东西暂时买不着,好像是广东那边才有厂子生产,而且产量不多。”
    “原来叔叔您知道啊!”
    “我知道什么了?”
    “您知道电饭煲是个好东西,现在买不着,这就足够了呀!
    我要向您汇报的就是,钱镇长瞧准了生产电饭煲肯定能够给咱们县解决许多就业机会,创造许多利税,正在想方设法获得咱们镇的领导支持。”
    “有这样的事?这个点子确实不错啊!你还知道什么情况?”
    “我不知道钱镇长有没有得到支持,您如果认为这事情有利于三水县的经济建设,可以把钱镇长叫到您办公室问问啊!”
    “嗯!我今年在省里的领导家见过电饭煲,当时就准备买一个带回来,去新街口转了转居然没找着。
    问了问营业员,他们也只是听说过这东西。没想到那个钱镇长能够想到生产这个产品。”
    “电饭煲其实不复杂,我都能拆散了再组装起来。我家饭店里就用了四个,都是拜托人家千里迢迢从广东买回来的。
    这东西煮饭真的方便,以后肯定会进入千家万户。”
    沈建华很务实,道:“不调查没有发言权,要不先借你家一个电饭煲,我亲自用用看!”
    “好呀、好呀,我马上就让钱爱国去拿一个来。”
    “不急这一会儿,等吃了晚饭再去拿!”
    “电饭煲的好处就是煮饭时用不着人看着,我们等着看结果多烦人?
    待会儿拿来电饭煲,放好了米和水,我们去吃晚饭,回来时,电饭煲里的饭应该就熟了。”
    沈建华同意了,道:“你这一说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好吧,你让那孩子去拿吧!”
    ……
    ……
    ……
    ……
    ……
    书友们新年好,祝大家大吉大利、升官发财、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千万别忘了投票支持啊!谢谢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事实胜于雄辩
    黄瀚走出书房对依旧在看《读者文摘》的成文阁和钱爱国道:“你们立刻骑车去我家饭店拿个小号的电饭煲来。”
    这俩孩子都知道前天谈的事,听见黄瀚要电饭煲,都一脸喜色,立刻跑出去了。
    钱爱国知道他爸爸太在意这件事,有些紧张。
    他担心电饭煲放在自行车上会磕着碰着不灵了,决定坐成文阁的自行车去拿。
    成文阁又被无所不能的黄瀚震惊了,一边蹬自行车一边道:“不得命,黄瀚太厉害了,他怎么就把这事儿办成了呢!”
    钱爱国喃喃道:“我都想象不出我爸爸知道这个消息会激动成什么样子。”
    大概二十分钟左右,钱爱国小心翼翼抱着电饭煲来了,接下来当然是淘米放水,秦淑珍亲自做这件事,她也是大学毕业,瞧一瞧说明书就懂了。
    大概六点半钟左右,吃完晚饭后的黄瀚跟着沈建华回来了,钱爱国和成文阁送黄馨、黄颦回家,张春梅、刘晓莉几个女生也回都各回各家。
    “三角牌电饭锅”的质量过得去,才用了不到一个月肯定没问题。
    沈建华一家三口和黄瀚进入厨房就闻到了饭香,电饭煲的按键已经跳开,工作指示灯已经熄灭。
    沈建国不仅仅仔细看,还盛了小半碗饭吃了起来。
    秦淑珍疑惑道:“你刚才没吃饱呀?”
    “嗯,心里在想事情没吃多少,这饭真香,比食堂的饭好吃多了。”
    食堂的饭哪有可能用好大米?都是杂交米蒸出来的,米油都没有。
    沈建华家里的当然是上好的大米,这饭肯定香多了。
    秦淑珍道:“是啊!我闻着这饭也很香呢!”
    沈建华挑了一筷子米饭送到妻子嘴边,道:“你也尝一口!”
    秦淑珍尝了一小口,道:“真好吃!”
    “爸爸,我也要吃一口。”
    “来了,张嘴!”
    “嘻嘻!”沈晓蓉乐滋滋吃了一大口后,道:“真好吃,妈妈,我家以后都在家吃这样的饭好不好。”
    “好呀,家里用电饭煲煮饭轻松多了,我是可以天天做给你俩吃!”
    尴尬,真尴尬,人家一家三口在恩恩爱爱,黄瀚这个外人此时真的没地儿躲,只能保持笑容傻站着。
    沈建华见到黄瀚那副样子,笑了,道:“黄瀚,你很好,不管生产电饭煲这件事能不能成功,你都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目的已经达成,黄瀚不想多待,道:“叔叔,我回去了,这个电饭煲您家先用着,说不定县里开会研究的时候,您要搬去会场当场演示呢!”
    “咦!对啊!我还就真需要这个电饭煲。哈哈,这个电饭煲我留下了,改明儿县里买回来新的,我还你家一个大号的。”
    黄瀚装清高,道:“不行、不行,我家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哈哈哈,好孩子,谢谢你,以后要经常来我家玩!”
    “叔叔阿姨再见!”
    “嗯,再见,晓蓉,你送送黄瀚。”
    黄瀚和沈晓蓉隔着半个身子并排走在灯光下,一阵恼人的秋风吹过,林荫道上的黄叶在地上打着转儿。
    沈晓蓉的思绪也如同乱舞的秋叶,她一言不发和黄瀚并肩走着,成文阁和钱爱国推着自行车远远的跟着。
    “蓉儿,怎么了?你为什么不说话?”
    “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额?那你回家吧!我们回去了。”
    “嗯!我爸爸今天很高兴,谢谢你呀!”
    “这有什么可谢的!以后我只要听到、看到什么有利于你爸爸工作的事情就说给你听,让你转达好不好?”
    “这当然好了!那我更要谢谢你呀!”
    “别呀!总是把谢谢挂嘴边多见外啊!我就不说谢谢你请我在县委食堂吃了一顿大餐。”
    “嘻嘻!恐怕是食堂的饭菜不咋地吧!”
    “嘿嘿!是不咋地!你会做菜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