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额!”刘小明懵逼了。
    钱爱国笑道:“老四,你最好乖乖的,想跟着我们混的多了去了,我们要是肯,身边能围几十个,你再叽叽歪歪,以后不带你玩!”
    “我,我,你们这段时间也没有带我啊!”
    黄瀚道:“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半就来学校学习,你小子应该是在睡懒觉,怎么带上你呀?”
    成文阁道:“我就经常看见你跟几个孩子掼“角角儿”弄得满身泥,脏死了!”
    钱爱国装逼道:“大哥说得对,你小子档次太低了,我认为应该是烂泥扶不上墙的那一种。”
    “我,我是烂泥扶不上墙?我成绩虽然有点差也总比你俩好多了,我最起码从来没有留过级。”
    这话成文阁最不爱听,他反驳道:
    “留级怎么了?我爸爸说了,考大学的时候又不会因为留过级提高分数线,大家都一个样!我现在的名次是二十九,比你好多了!”
    钱爱国道:“我是四十一名,也比你好,我是因为跟着大哥的时间短,下半年期中考试我肯定能够超过二哥。”
    成文阁道:“休想,我不可能让你超过!”
    “等着瞧,我肯定能!”
    没心没肺的刘小明见原本针对他的俩货争起来了,居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黄瀚知道刘小明其实蛮聪明的,就是坐不住太贪玩,还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想尝试着改变他。
    道:“小明,要不你也每天早早起来跟着我去学校吧?”
    “去干嘛?”
    “早读、背课文、练武功啊!”
    ……
    ……
    ……
    ……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第一百八十七章:值得炫耀
    “早读?还背课文?你是准备要命呀?
    我不去,我也起不来!好不容易放暑假,我却要比上学还要起得早,我有病啊?”
    “你不想好好读书考大学啊?”
    刘小明无所谓道:“能考就考,考不上就等着分配工作,我爸爸认识的人太多了,工作肯定不会差了!”
    额!黄瀚愕然!
    刘小明还补充一句道:“考大学也是为了分配一个好工作,我跟你不一样,考不上大学用不着去乡下种田。”
    黄瀚小时候确实有不少邻居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恐怕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家里炫耀过定量户口的优越性。
    确实如此,九十年代前的定量户口真值得炫耀,否则农村人根本不可能花上八千块钱为子女买户口。
    那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国家给了政策,三水县的一个定量户口价格八千块。
    太多农村人为了子女的未来节衣缩食买户口,那时的八千块可以买两间老平房呢!市中心的商品房价格也就八百多块一个平方米。
    改革开放给超过十亿农村户口带来了参与竞争的机会,太多年轻的农村人进城成为了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农民工。
    八十年代城市户口的年轻人才是待业青年,国家总会给予安排工作,跟农村人属于“盲流”截然不同。
    有路子的城市人真不在意孩子们是否考得上大学,因为他们跑关系得来的工作岗位,未必就比中专、大专毕业生分配的工作差。
    比如萧蔷,只是职业高中毕业,三转两转就弄到了编制,工资不低,工作不累,比绝大多数同龄大学生强。
    刘小明也是职业高中毕业,他属于倒霉到家的那一种。
    刘兆祥退休时提出要求,这时已经不允许“顶替”,几番周折好不容易把刘小明从一家金属制品制造厂调入招待所弄到了事业单位编制。
    谁知道刘小明只做了五年体制内的幸福员工,招待所倒闭了。
    政府招待所倒闭简直是绝无仅有,附近县市的招待所都一直存在。
    几率这么低的事儿都让刘小明摊上了,可见他有多倒霉!
    按照事业编制的金额自己交社保,对于下岗自谋生路的刘小明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最后只能放弃,按照最低标准缴纳。
    黄瀚小时候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学习,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
    这恐怕是黄道舟这个城里特殊家庭的特别叮嘱。
    估摸着刘小明、王四小、李梅、高家等等,未必就认为考上大学会有多么了不起的改变。
    这其实很简单,“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八一年之前,农村户口确实是个沉重的枷锁。
    要成为定量户口进入国家的单位工作,对于“没脚蟹”家庭的农村户口来说,考中专、大学真是唯一选择。
    以前还有一个,但是八一年后已经不行了,因为国家在大裁军。
    以前农村户口可以去当兵,在军队里好好干争取到志愿兵名额,十年、八年后转业就能够获得定量户口,获得工作岗位。
    见刘小明如此,黄瀚不想说什么了,大不了以后在他下岗的时候帮他一把,在他娶老婆时提醒他要慎重考虑,免得老婆跟人家跑了。
    刘小明老婆也是个奇葩,真的跟了个土豪,享受到了富贵,黄瀚也就不吐槽了。
    这女人瞎了眼,抛下刘小明和儿子跟了个瘪三,还贴光了那点私房钱。
    后来幡然醒悟想复婚,黄瀚想劝刘小明算了,给那个傻女人一个机会吧,就当做自行车被人家偷着骑了几回又还回来了。
    可是刘小明彻底寒了心,坚决不肯将就,下定决心一个人逍遥自在过日子,虽然穷,但是依旧玩得嗨!
    朱校长和马支书来钢琴教室看看是因为不放心,见黄瀚做事麻溜,还有两个大男生帮着干活儿,干脆不管了,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小伙伴们爱听歌,一直到过了十一点才肯回家。
    搬东西当然用不着黄瀚亲自动手,成文阁和钱爱国力气大着呢。
    黄瀚骑着三轮车,后面跟着骑自行车的成文阁和钱爱国,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即将开业的“事竟成饭店”。
    “哥哥!这些是什么东西呀?”从来没有瞧见过收录机、音箱的小丫头一脸好奇。
    “这叫做收录机,可以播放歌曲,我待会儿接上电线,放《绒花》给你听。”
    黄馨听说过收录机,跑过来左看右看后问道:“这个收录机是不是可以听英语磁带,可以录下我们说话的声音的那一种?”
    “是啊!只不过录音需要空白磁带,我没有,没办法录音!”
    “哥哥,我现在就想听歌!”
    “行啊!我马上就放,小颦啊,你要看住这台收录机,除了我谁都不让碰。”
    “我知道,别人乱碰会把收录机弄坏了。”
    黄瀚指挥钱爱国和成文阁帮着布线接上了音箱,调试的时候没有敢开多大声音。
    收录机这东西是个稀罕物,此时整个三水县都没有哪家商店播放歌曲吸引人群关注,动静大了这里分分钟就会围满人。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李谷一清脆的歌声响起,比收音机的效果强太多了。
    “哇!真好听!就像在电影院里!”
    秀儿、玉儿和张芳芬都停下手上的活儿来围观这个神奇的收录机。
    “妈妈,你喜欢听越剧,可惜这里没有越剧磁带,明年我家也买一台收录机,买越剧《红楼梦》的磁带,你只要想听,就立马听得着。”
    “这东西肯定很贵吧?”
    “是不便宜,但是我家肯定需要一台,你想想啊!顾客在等着卖酸菜鱼的时候能够听一段越剧,心里该有多美?”
    “呵呵,我烧菜时有越剧听,心里也美着呢!只要家里有了钱,我肯定舍得添置这,这叫做什么来着!”
    黄馨道:“收录机,妈妈,学英语有了收录机就容易多了,我可以听磁带,一遍一遍跟着读!”
    “啊?这东西还能够帮你们学习呀?那更得早点买回来!”
    黄瀚尽可能延迟家里买电视机的时间,但是支持早早的买收录机。
    其实所谓的录音功能完全是浪费,一般人家根本用不着录音功能,绝大多数是刚刚买回收录机时新鲜几天,给家里人录个音。
    黄瀚计划中是过了春节去沪城,他准备亲自去购买“收放机”,就是带收音机功能没有录音功能的那种。
    记忆中有这种产品,价格比收录机便宜不少呢!
    ……
    ……
    ……
    ……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第一百八十八章:馋丫头
    去沪城的主要任务是卖“双肩包”,其次是买收放机、英语书、英语磁带,一把吉他。
    如果有机会寻到一架老钢琴,黄瀚也想买一台。
    想来那么大的城市,总能够买到二十年代沪城生产的旧钢琴,其他人或许还摸不着门路,但是黄瀚信心满满。
    姑妈在沪城不小的旧货商店干了二十几年,即便店里没有寄卖的旧钢琴,也肯定能够知道哪家准备卖。
    只要值得,黄瀚就舍得花钱,估摸着明年春天,家里应该不差钱了,有利于学习的物件当然要置办起来。
    张芳芬和黄道舟其实都是很大气的人,只要家里有钱,肯定舍得买钢琴、收录机。
    下班回到家的黄道舟被歌声吸引,不仅仅仔细瞧,还不知不觉跟着唱了起来。
    他喜欢唱歌,更喜欢听歌,认为收录机这东西真心不错,问道:
    “黄瀚,估摸着这台收录机值多少钱啊?”
    黄瀚不知道这时收录机的准确价钱,但是知道八五年一台双喇叭立体声收录机零售价是四百八十块钱。
    那是刘小明的哥哥刘小刚工作后攒钱买的一台“熊猫牌”,体积是沈晓蓉家这台三洋牌收录机的双倍。
    八五年国家的经济状况好了许多,虽然工资没怎么涨,普通二级工也只有四十块钱左右。
    但是绝大多数单位都在发奖金,效益好一些的单位奖金和工资已经倒挂,三水人用土话“儿子大过老子”来形容正经八百的工资低于奖金的怪现象。
    因此黄瀚能通过此时的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和普通工人的工资瞎猜、推断、估算出差不多的价位。
    这台单喇叭的三洋牌收录机当下应该是二百多块,这钱能够在三水街上买一两间二十个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自己买喇叭做两个音箱,效果不会差于实验小学借来的这两个音箱,一百二十块钱肯定够了。
    黄瀚道:“收录机加两个音箱,办齐了恐怕要四百块钱呢!”
    “乖乖隆地洞,再贴一百块都够买三间一厨了,太贵了。”
    “嗯啊!电器真是贵得吓人,太不划算,咱们家今年不考虑买收录机。”
    黄瀚这段时间给黄道舟留下的印象就是胆大包天,他其实担心黄瀚坚持要买收录机。
    黄道舟不是小气,而是有分寸。
    家里欠了两千六百多块钱外债呢,当然是先还人家的欠款,攒了钱才能考虑买这些可有可无的物件。
    听到儿子的表态,黄道舟附和道:“对对!不值当。”
    黄馨和小丫头相当喜欢收录机,但她们都懂事,同样认为这东西太贵了,咱们家现在肯定玩不起。
    她俩今天高兴着呢,因为今天下午有一场电影可以看,黄瀚还拿了五毛钱给黄馨,让她买两张电影票带回来。
    秀儿、玉儿都爱看电影,眼巴巴地瞧着黄馨姐妹俩手牵手去电影院都不好,黄瀚掏钱请她们。
    这就是口袋里有私房钱的好处,电影票是两毛钱一张,黄馨和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