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荒野大冒险-第5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前10世纪,利比亚人夺取了法老了王位,之后到了公元前670年,古埃及国被亚述人征服。”
  “但亚述人的统治只维持了8年,公元前662年,古埃及振兴,文化得到快速发展。”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入侵并占领了古埃及国,此后古埃及文明受到重创,再也未能恢复过来。”
  “虽然在公元前332年前后,埃及进入了托勒密王朝时期,文化也进入了辉煌的层面,但可惜的是当时的古埃及文化希腊化严重,古埃及文明就这样湮没在历史进程中。”
  故事听到这里,许多观众也不由的感到了一丝惋惜。
  好像看到了一个辉煌的文明古国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不过古埃及虽然不在了,他们的文明痕迹却依旧留存许多。”
  “作为其标志的金字塔我们是不可能不去看的。”
  毕方望着满天黄沙,内心期待。
  金字塔。
  将是这次旅程最后的打卡点。


第八百二十九章 古道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埃及,以撒哈拉沙漠为界线,位在非洲北方,属于非洲大陆上的北非。
  地缘政治上,也属于「中东」最东方的一环。在世界七大洲当中非洲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
  如此偌大一块土地却成为了国际地缘政治中的遗忘之地。
  每当人们谈起国际局势关注的都是欧美、亚太、中东等地。
  一提起非洲,第一印象就是贫穷、战乱、饥饿、艾滋、埃博拉……
  历史上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曾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20世纪非洲各国相继独立之后却又陷入到无休止的贫穷战乱环境之中。
  时至今日非洲仍是世界七大洲中经济最落后、战乱最频繁的一个洲。
  毕方从不靠近人类城市的原因之一就是尽可能的避开这些纷争,一旦卷入其中,哪怕他再神通广大也不顶用。
  不过再怎么不起眼,埃及也是人类社会中早进入国家这个高级社会组织形态的存在。
  埃及文明国家的出现,要早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公元前4000年,这里便形成了上埃及、下埃及两个独立王国,而传说中的黄帝还要在1000年以后才出现。
  沙漠之中,骑着骆驼的毕方走在古老的商道之上。
  这是一片奇特的沙漠,虽然是撒哈拉的一部分,却截然不同。
  这里的沙漠,一处黑,一处白,黑白分明,黑沙漠犹如火星表面,白沙漠如雪般白净。
  看起来奇特异常。
  【怎么回事,这里的沙漠怎么是这个颜色啊】
  【又是黑色又是白色的,白色的那个是雪吗?】
  【这是什么分割线!】
  直播间的观众看着如同异星球一样的地貌,目瞪口呆。
  “很奇妙吧,这里就是埃及的黑白沙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黄沙漠都不同。”
  毕方从骆驼背上跳下,半蹲在地上,伸手抓起了一把黑白沙混合。
  他所在的位置正处于黑沙和白沙的交界处,两者掺和在一起,却粒粒分明。
  “左边的黑沙漠位于远古时期的海底火山地带,因此这里被一层黑色火山物质所覆盖,呈现出黑黄相间的景象。”
  “火山喷发的黑色物质,粗如石块,细如沙,因而形成了现在的黑沙漠。”
  “至于白色沙漠,看到那边的巨石了吗?”
  毕方伸手指向不远处的白色岩石。
  遍布在沙漠里的大大小小的白色岩石造型十分奇特,它们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动物的形象,仿佛来到了一场巨型雕塑展。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经过数百万年风蚀而形成的奇形怪状的白垩岩,有的形如骆驼,有的形如雄狮。”
  “这就是白沙漠的源头,一种变质岩。”
  “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在一次次狂躁的撒哈拉沙漠风暴席卷下,附近沙丘上的沙粒经年累月啃噬着这些‘石灰色’巨岩,此地便只剩下一堆堆白色岩石和黑色的石头子。”
  “这种到处都是的‘白石头’并不是真正的岩石,只是数万年前的海洋生物残骸不断堆积后形成的一种变质岩。”
  “我们脚下这片浩瀚无边的死寂沙漠,实际上在史前时期曾是海洋,此后这里又被森林所覆盖。”
  “直到距今6000~8000年间,这块位于尼罗河以西的辽阔洼地就成了一大片草原,当时的古人还可以在这儿自由活动。”
  “而今,这里已经成了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白色细沙绵延至地平线,一望无际。
  “无论任何时代,沙漠对于埃及人来说,都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存在。”
  “在古埃及人的认知中,撒哈拉深处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恶灵,它们在沙漠里兴风作浪,无恶不作。”
  “如今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果没有重金相邀,埃及向导、导游,绝不会主动带着游客去西部的大沙漠里冒险旅行。”
  “别看以游牧传统为主的贝都因人平时性情彪悍,天不怕地不怕,可一旦进了沙漠,照样小心翼翼,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刚拿到驾照上路的新手司机。”
  “当地人其实同样对远离公路,进入荒野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我来我也怕】
  【这么大个沙漠,一个人影都看不到,换谁来都得慌】
  【感觉也是,就算我知道方向绝对正确,可这种地方走着走着还是会心虚,害怕】
  【方神就没怕过吗?】
  “以前怕过。”
  毕方毫不避讳的承认了这一点。
  言下之意,现在不怕了。
  “人作为群体动物,天然对远离族群的行为抱有相当程度的恐惧,不过很多事情,做得多了,就没那么怕了,并且你拥有的技能越多,心里的底气也越足。”
  “就像刚刚有人说的,在茫茫的沙漠中,就算你是个辨别方向的专家,百分百肯定自己的方向是对的,可走了一个钟头,两个钟头,甚至一天,两天,结果周围的环境没有一点变化,再坚定也会慢慢的开始怀疑自己。”
  “但当你不止是个辨别方向的专家,同时还是一个寻找水源的专家,狩猎的专家,生存的专家,那恐慌就会大大减少。”
  “足够的能耐之后,再加上丰富的经验,慢慢的你就不会再感到心慌了。”
  【懂了,成神是吧】
  【老方是不是在自吹自擂啊】
  【越来越不要脸了,我喜欢】
  “这是事实好吧。”
  毕方抓了抓头发,两个多月没好好剪头了,现在头发都有些长了。
  “埃及与乍得还有利比亚接壤的沙漠地区一共有5片绿洲区域可供人类生存,分别是拜哈里耶绿洲、费拉菲拉绿洲、达喀拉绿洲、卡拉加绿洲和西乌拉绿洲。”
  “我们此次的路线是从位于最西面的西乌拉绿洲的边上经过,然后再由北向南先后穿过其他四片绿洲区域,保证充足的补给。”
  任务只是穿越撒哈拉,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行径路线,为此毕方当然要选择最稳妥的方式。
  同时绿洲也是沙漠中的瑰宝,总想去看一看。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这条以绿洲断续相连的区域一直都是沙漠地区人类生存的关键生命纽带。”
  “如今埃及全境自南向北,尼罗河穿过整个沙漠地区流进地中海,只要人们愿意,完全可以坐着船顺着尼罗河一路去开罗。”
  “在千百年前,尼罗河不是连通上下埃及的唯一途径,在尼罗河以西数百公里的地方,还有一条与大河平行的沙漠古道。”
  “古道上,来自苏丹和乍得两国的象牙、乌木、乳香、犀牛角、豹皮,甚至长颈鹿尾巴等货物,就是通过这条沙漠古道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地中海岸,之后再远销欧洲各国。”
  “这条沙漠古商道就是我们脚下这一条,据说它全程徒步下来大约需要40天左右。”
  镜头移动到毕方的下方,可惜或许是时间太过久远,已经看不出有道路的痕迹。
  只有无人机升到高空之中,尚且能隐隐约约看出一些轮廓,但也并不清晰。
  这条道路早已荒废超过百年,现在还能看到一些痕迹,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19世纪的时候还有大型商队时常借由这条古道运送货物。”
  “央国的一位埃及学家威尔金森曾经在1825年1月在这里遇到过一支押运600名非洲奴隶的商队。据说,这支商队可以用35天的时间走完900公里左右的沙漠古商道。”
  “听起来好像很慢,一天才三十公里,但那可是商队,而不是像我一样的独行侠,速度肯定要更慢。”
  “法国自然学家弗雷德里克·凯里奥德,也曾在著作中提到1817时,曾有一支由1。6万人组成的商队出现在这条沙漠商道上,其中6000多人是奴隶。”
  “这种规模,根本不是商队,简直就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军队。”
  “当时的人们如果必须冒险走这条商道穿越大沙漠,那他们一般都会在行前先立下遗嘱,并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真主安拉。”
  【我不认识什么真主,但我知道珍珠】
  【小马珍珠是吧】
  【大胆!这也是你能置喙的!?】
  【安拉,经典《古兰经》中宇宙最高的独一实在、应受崇拜的主宰名称。】
  【是全世界msl崇拜的唯一主宰,被认为是创造宇宙万物并且是养育全世界的,今世派遣众多先知向人类传达真理、后世进行公平清算的主宰,地位和上帝差不多】
  【快和我一起说谢谢卡尔】
  在离黑白沙漠不远处的阿加巴特山谷中,毕方勒停阿尔法,在这里找到了有一片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大片水晶石。
  这里是水晶山。
  埃及是世界上著名的水晶产地,而水晶山就是其中一个水晶产地,大片的天然水晶暴露在空气之中,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毕方在地面上捡了数块成色不错的水晶塞入背包,同样作为装饰品。
  他还看到了地底的岩洞,水晶就像苔藓一般在黑暗中蔓延,生长,形成在岩层中的洁白而晶亮,也有巨大的水晶柱,裸露于地表,像海中的红珊瑚。
  离开了水晶山,骑行了数天的毕方来到了第一处绿洲。
  面积并不大,水域面积完全就是一个小水泊,可周围的植物一点都不少,哪怕只有一点点水,生命也在这里顽强的绽放开来。
  更可喜的是毕方还在这里发现了几颗仙人掌!
  想来是物种入侵造成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相信大家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在,那就是沙漠行走时,可以吃仙人掌的肉解渴。”
  “很多仙人掌的确可以吃,但不是所有的都能,仙人掌一共有一千多种品种,有些品种是有毒的。”
  “如此多的品种,大部分还长得相差无几,哪怕是我也不可能全部认识,需要小心谨慎,所以需要做一些植食性测试。”
  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猎捕野生动物,另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
  猎捕野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后再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
  这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后才能真正掌握。
  相比较而言,采集植物就简单得多了。
  可采集虽然简单,如何正确的采集就变得苦难许多,这同样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