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直播之荒野大冒险-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如既往的开场白,几乎所有人都能熟练说出下一句,可就在众人这么以为时,毕方却话锋一转。
“以前总是这么说,次数怕是有十遍了,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真的会成为开场白里的那个人。”
毕方咧开嘴,转回话锋。
“人类好奇,产生冒险的冲动,人类冒险,点燃了文明的火炬。”
“冒险,并不仅仅在于大自然的海洋与山脉,沙漠与沼泽间,也蕴含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
“我是毕方,一名专业户外探险家。”
“今天,我带你们用独木舟冲浪大海!横渡世界上最极致的无人区!”
第七百七十章 风帆
沉重的船身拖过沙滩,木质船板与砂砾挤压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崩出颗颗小沙粒。
白色浪沫冲刷着海岸,接触到白木船身,将其润湿成深灰色。
阻力越来越轻,毕方一鼓作气,彻底将独木舟推入大海。
两艘连接于一起的小舟漂浮于海面之上,将袭来的海浪排开,海水顺着连接平台间的缝隙涌出。
海鸥在天际线飞翔,波涛粼粼。
桅杆之上,细绳随风飘扬,扭动如狂蛇。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大风天气。
作为海岛,自然不可能形成大陆海洋温差,出现海陆风,这只是一次巧合。
浩瀚的海风从数千公里的平阔海面奔涌向陆地,浩浩荡荡。
作为一艘装了帆的独木船,本不适合出海,但毕方所用的乃是拉丁三角帆,作为一个专业的求生专家,正该用三角帆逆风而行!
“准备好了吗?”
观众们热烈回应,熟悉的开场白早就热闹了整个场子,无需多做动作,大量弹幕淹没了直播间。
【准备好了!】
【是的,毕方船长。】
【太小声了,这么小声,怎么开军舰?】
众人期待的看着毕方。
岸边的游客垫着脚尖,高举手机拍摄。
观众们发送着礼物与弹幕。
正当所有人以为好戏将要开始,毕方忽然咧嘴:“是谁住在深海的大菠萝里?”
所有人一愣,不明白毕方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但反应快的立刻打出弹幕回应。
【是海绵宝宝!】
【不,是毕方船长!】
【污~~~】
【要素过多】
【下一句是方方黄黄伸缩自如!】
突如其来的玩梗让紧张的氛围多了一丝轻松与愉悦。
“方方黄黄伸缩自如!”
【海绵宝宝!】
“如果四处探险是你的愿望。”
【海绵宝宝!】
毕方踩着海水跳到平台之上,用木棍敲击船身,发出独特的邦邦声,如同某种独特的前奏。
“那就敲敲甲板让大鱼开路!”
独木舟随着海浪起伏,毕方伸出右臂,反绕几圈缠住麻绳,自上而下,用力斜拉。
麻绳与木杆急速摩擦,发出剧烈的抽动声。
“哗啦!”
纯白色的帆布被拉起,狂风瞬间胀鼓大帆。
毕方拉着绳索跳到航母号上,调整大帆方向,整片三角帆如同利刃般直直地劈开大风。
突如其来的重量让航母号猛地下沉,又在维京号和浮力的支撑下猛地弹起,带起大量海水。
线条流畅的大臂拉动质感十足的揽绳,冰凉的海水溅在赤裸的胸口上,畅快写意。
切开大风的三角帆前鼓后瘪,如同飞机机翼,巨大的升力作用在独木舟上,荡开海水,加速前进。
“冲啊!”
“加油!”
“复活节岛会记录下这个时刻!”
岸上有人呐喊,欢呼,尖叫,声音宏大,却被无限拉长,拉远。
独木舟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身后的欢呼声越来越小,等到回头去看,已经微不可查。
毕方畅快大笑,不断地调整着风帆,根据桅杆上的绳索方向确认风向,始终让帆船在升力或推力最大的位置上。
这也是最考验驾驶者技术的地方。
【冲冲冲!】
【我以前看帆船锦标赛,感觉巨他妈的帅,所有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驾船飞渡大湖和海洋,不过从来没有机会,在这里看直播,也算是变相圆梦了(哭)】
【话说,为什么逆风也能前进啊……】
【前面的,一看物理就没有学好,很明显,这是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十五厘米不含头赠送给主播游艇*1——方神太帅啦!】
【长胡子的小奶瓶赠送给主播大骨头*66——这见鬼的胸肌,见鬼的肱二头肌,见鬼的鲨鱼鳃,狂舔】
“这个很简单。”简单维持稳定后,毕方固定了揽绳,系在桅杆上,抽空看了眼弹幕,“风帆获得力的方式大致有两个大类,也就是正向吹和切向吹。”
“正向吹很好理解,就是直接在船帆背面捕捉风的冲击力,然后将船向前推,这就是牛顿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顺风航行时,帆面都处在‘舒展’的形状,这时候的工作状况最好,帆面积越大得到的风推力越大,因此横帆,包括方横帆和三角横帆非常适合顺风航行。”
“其中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牛顿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第三定律。”
“侧方向来的风从帆的背面反射时也会产生推力,只要方向是从背面来的,不管怎么倾斜,都能提供一定的推力,这里是产生的切向力,将船向前拉拽,学过受力分析的应该都知道。”
“不过利用逆风的就比较复杂了,使用的是科恩达效应力,还有伯努利效应力。”
【不好意思,我小学毕业,这两个是啥】
【还好我大学学过流体力学,不然还真听不太懂(狗头)】
【物理大师·方,上线】
【方老师课堂开课啦,孩子物理老不好,多半是直播看得少,打一顿就好】
“根据科恩达定理,当气体或液体以与这个表面相切的方式进入时,它将沿着一个凸面流动。而沿曲面的层流将继续粘附在同一曲面上。”
“这种偏离直线的气流会沿着弧面从帆面上产生力,其结果是垂直于帆的力。这种力主要是现代翼帆使用。”
固定好揽绳,毕方坐在维京号内。
“而根据伯努利效应,当风切向吹过帆的两面时,前一个面的气流通过一个弯曲表面,然后与后一个面的气流再次结合,作为一个弦流向后流动,那么凸面前侧的快速气流将降低其相对于另一个面的内部压力。”
“伯努利效应是流体力学里的内容,一般只有大学专业课里才有,所以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它的案例大家应该比较清楚,那就是压差产生垂直于帆的‘升力’——也就是飞机机翼的工作方式。”
【这个我知道,初中物理学过(捂脸)】
【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内容】
【总之就是逆风也能飞是吧】
“也没有那么夸张,基本上侧逆风都可以,但正逆风理论上是不行的,但完全的正逆风在实际航行当中也并不多见。”
第七百七十一章 尼莫
达到目的地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是非此即彼。
复活节岛和尼莫点之间并没有任何地形阻挡,只有一片宽阔的大洋,但这不意味着毕方必须直线前进。
风帆的作用是运用各种样的风力,获得正向推进的有用的力。
当顺风和侧风航行的时候,只要调整风帆的方向,获得有用的正向推进里即可。
当遇上角度不大的侧逆风时,也可以调整风帆航行的方向,将侧后向的风力转换成侧正向的力,沿之字迂回航行前进。
【原来如此】
【所以现在其实不是朝着尼莫点的方向?】
【很明显,是这样的】
【现在是迂回时刻!】
“Z字逆风航行并不是三角帆或者纵帆的专利,古代和中世纪的方横帆,近代的竖横帆都可以在侧逆风的下航行,只不过角度限制比较大。”
“相比之下纵帆由于只在单面悬挂,风向调整的余地更大,所以可以航行的角度更大。”
“当侧逆风的角度大到一定程度,正向风已经无法满足时,就要考虑切向的风拉力来拉动。”
“根据伯努利效应来看,竖横帆,纵帆,斜桁帆,三角帆可以获得更大的拉力,而方横帆是几乎没有伯努利效应力。”
“不过切向拉力一来不大,与正向力没法比,二来对帆具的损伤极大,所以也就是保留能力,只有极端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国姓爷收复台水弯时,荷兰人的玛利亚号,一艘斜桁帆船,顶着季风出航,代价是到达巴达维亚时帆具基本上报废了。”
“李约瑟曾经总结过各种帆的航行角度,45度以内的航行能力基本上是靠侧逆风的,而正逆风,也就是当头风理论上讲是无法用风帆航行的。”
现代帆船竞赛,本质是一项技术极其复杂的竞赛。
为了获得极致的速度,选手需要对风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掌控,确保自己的风帆能获得最大的推力,并且还要有良好的体力,否则在漫长的比赛中,根本没有足够的体力来操纵风帆。
【以前只觉得拉帆船帅的一匹,没想到有这么多讲究】
【还是方神懂得多。】
【李约瑟是谁?国姓爷又是哪个?】
【李约瑟是一个央国科学家,他的李约瑟之问和钱老之问并列,是华夏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
【李约瑟不知道还能理解,国姓爷都不知道就有点涝了】
三角横帆更加有利于逆风航行,主要有两点∶一是做为横帆,三角横帆两边不对称,受力的方向比方横帆多一倍,可以用纵帆的适用角度航行,航行范围就比方帆大。
再加上可以利用切向风,自然成了传统帆中最适合逆风航行的帆种。
这也是为什么毕方会装三角帆的缘故。
“只不过中世纪末期和近代,阿拉伯人的三角帆船谢贝克载着巴巴里海盗征战四方,成为了拉丁帆最后的辉煌,随着欧洲造船和火器技术的,在近代末期随着巴巴里海盗的覆灭而衰落。”
“19世纪的就连印度洋上已经是都是斜桁帆为主。”
“到了20世纪,阿拉伯的土豪们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复古运动,举办三角横帆船运动,保留了传承。”
食物充足,再加上两个淡水装置一直在蒸馏,准备如此充足的冒险对毕方而言还是第一次,一时间都不知道干些什么,只能和观众们简单科普一下帆船的历史。
【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是吧(笑)】
毕方笑了笑,指着船帆上飘飞的细绳。
“如果在你的桅杆顶端没有确定风向用的指示器,那就在横桅索——拉起桅杆的绳索——上系上一些旧磁带,录像带,或油线,它们会告诉你风吹向哪里。”
“不过也有些水手发现磁带对风太敏感了以至于不太合适,如果你也发现同样的问题,可以试试录像带或油线。”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去感受风向,去学习用耳朵判断风向。”
“你要做的就是让风吹在后背上,然后缓慢地左右来回转头,直到你感觉左右耳朵‘平衡’。一旦找到了那个点,你就知道了风向。有了这个方法,你不需要眼睛就能捕捉风向。”
【难怪,我说老方为什么要在船头绑着绳子呢,还以为是什么标记】
【又是一个小细节。】
【牛蛙牛蛙】
“几个世纪以来,海洋深深吸引着水手和探险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