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直播之荒野大冒险-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极的淡水,因为自然蒸发后变成了雪,之后溶解成冰,整个过程没有和任何盐分接触,自然成了淡水冰山。
“相比之下,北极地区陆地面积小,大部分为北冰洋。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能吸收较多的热量,而且热量散发比较慢,所以那里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要高,再加上暖流,在8℃左右。”
“海水因为各种盐类导致凝固点下降,同时,低温下海水的溶解度也会下降,高温度的海水含盐量更高,而海水再结冰时,盐分会转移到温度相对高的海水中,所以结冰后的海水就变成了‘淡水’,盐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造成在形成的冰川中含盐量下降。”
“因此,北极的冰川比南极少,而且绝大部分积存在格陵兰岛上。”
“前者是自然蒸馏直接成为淡水,直接质变,但后者,是在各种原因下析出盐分,属于量变引起质变,既然是量变,自然就会有一个过程,我们从海边走到这里,就是经历了这个量变过程。”
“生活在北极冰原中的爱斯基摩人就依靠这样的办法获得一定的淡水资源,这也导致了结冰海域或者是海冰附近的海洋含盐量会更高一些。
“到了我的脚下,已经彻底完成了质变,盐分完全析出,成了真正的淡水,之前我喝的可以算是加了点盐的盐水。虽然是盐水,但盐度比海水低得多,完全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感觉又学到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地理真奇妙】
“其实海水结冰时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死亡冰柱。”
“南北两极的温度很低,有时候海面的温度会降低到零下几十℃的低温,这个时候海面就会开始结冰,随着海面温度的降低,盐分被析出后下方的海水密度增高,导致一个冰柱不断向下延申,而周围的海水达到冰点后因为密度的变化不会结冰。”
“于是,‘死亡冰柱’诞生了,从下方观察就可以看到,一根冰柱从海面延伸到下方,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冻结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被冰柱接触到的海洋生物在瞬间就会被冻结,所以这种现象才被称为‘死亡冰柱’。”
【什么魔导术?】
【方神,我想学这个!】
【方神:我要是会这个,早他妈去遨游太空宇宙了】
“现在我们行走在格陵兰岛的冰盖上,冰盖厚度甚至可以达到数千米,人力根本无法造穿,已知的平均厚度在两千多米,而最厚的地方,甚至超过三千四百米。”
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数据在毕方口中蹦出,震惊观众。
几千米厚的冰层,谁见过?
在这样的震撼之中,毕方却始终没有达到眼前的山脉,不得已,又挖了一座雪沟应付了一晚。
一直到了第三天傍晚,毕方才真正触碰到了自己来到岛上的第一块岩石。
而至此,他已经三天没吃过东西了。
第六百四十八章 土也能吃
跨过了数不清的冰川,跋涉过数十公里的冰原,终于到了,真正的格陵兰岛。
冰块一样的坚硬岩石,厚实雪层下的淡灰色土壤,亲切的让人忍不住跪地亲吻。
大地才是人类的归宿。
毕方靠在石头上,大脑微微有些眩晕,这是低血糖的症状。
“我已经三天没进食了。”
镜头前,毕方一脸平静的说出这句话,伴随着的,是胃部灼烧般的疼痛,颇为疲惫的他靠在石头上闭目养神,进行简单的休息。
直播过那么多次,这是他最久的未进食记录,大量的胃酸分泌得不到中和,让胃里像是塞了一团火球,灼热且刺痛。
“人不吃饭能活多久,其实并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答案,06年,曰本一位徒步旅行者内越光孝在一次登山旅行中不幸摔下山,在不能动弹的情况下,只靠喝雨水存活了24天。”
“11年,芮典男子彼得凯尔斯伯格开车时遭遇雪崩,他在被雪完全覆盖的车里仅靠吃雪存活了2个月。”
“丑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03年在泰晤士河边的一个透明玻璃盒子里生活,24小时全程直播,只喝水不吃任何事物,坚持了44天才出来,出来后,他的体重掉了20斤,但其它身体指标基本完好。”
“这说明,人体如果不吃饭,仅靠喝水是可以存活很久的,但一定会非常虚弱。”
【别说了,已经感觉到饿了】
【吓得我赶紧扒拉了三碗米饭】
【三碗?胀不死你】
【以前减肥的时候试过,第一天很饿,但还能忍,第二天就开始控制不住了,而且身体容易觉得冷。第三天突然不饿了,但是身体明显虚弱,一点力气没有,而且很神奇的身体会自动早起,完全不需要调闹钟,很容易睡着。】
【哈哈很容易睡着我好怕一睡不起了】
【低血糖很危险的不及时补充很容易就过去了】
“减肥靠不吃饭并不好。”毕方睁开眼,看了眼弹幕提醒道,“不吃饭,或者少吃,会让身体自动进入低代谢状态,也就是‘凑合着也能活’的状态。”
“44年,丑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安赛尔·凯斯做过一个饥饿实验,这是一个相当反人性的实验,过程也比较复杂,我不多说,但里面有一个对照实验,可以理解为先正常吃饭,再挨饿,再正常吃饭,听起来像不像正常的节食减肥?”
不少观众下意识点点头。
毕竟不可能永远节食,后面饮食总是会恢复正常的。
“头晕,脱发,水肿,怕冷,怕光,怕声音,视线模糊,持续耳鸣,反应迟钝……”
毕方嘴中突然冒出了一连串的词汇,最后才说道:“这些都是实验过后的后遗症,参加实验的,没有一个人有例外。”
【???】
【什么鬼,这么严重?】
“实验是极端的,我们日常减肥当然不会这么严重,但也需要警惕,我们一直熟知的卡路里公式其实是错误的,很多人觉得减少摄入卡路里就是减肥,这是错误的,因为摄入和消耗,从来都没法划等号。”
“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平衡系统,我们少吃,身体就会进入低耗能模式,减少消耗,也就是降低体温,力量,以及大脑调节的能力,你会虚弱,暴躁,抑郁。”
“而消耗下降容易,提升很难,一旦适应低消耗模式,就算再吃之前一样的饭量,也没法将代谢提高回去,除非短时间进行大量运动。”
“所以等到再正常吃饭,你摄入和节食之前一样的能量,消耗却一直没有提上来,反而会让身体储存起更多的能量,也就是脂肪,这就是很多人会遇到的反弹。”
【卧槽,恍然大悟】
【怪不得我姐每次减完肥,不到一个月就胖回去了,而且更胖,周而复始】
【给我女朋友看看(狗头)】
“减肥,还是要多运动,提高代谢的同时,维持正常饭量就足够了,不需要特地去改变自己的食物结构,而且最好可以细嚼慢咽。”
“很多时候,胃和大脑的反应是不一致的,胃满了,但大脑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吃饱,一直传饥饿信号。”
【真·趁大脑没有反应过来】
休息了一下的毕方重新站起身,踩着地面,一股充实感化作一丝豪气充盈全身。
“这里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岛。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西部与北美洲隔海峡相望,北部濒临北冰洋,南部濒临大西洋,东部通过丹麦海峡与欧洲的冰岛隔海相望。”
“严寒的格陵兰岛上,终年雪花飞舞。即使在盛夏,不强的阳光也化不尽地上的积雪,何况在漫长的极地冬夜里,太阳老是躲在地平线下不肯露面,气候更加寒冷,积雪越增越厚。”
“几百年了,格陵兰的寒冷都没有显著的变化,堆积如山的冰雪承受不住强大的压力,渐渐变成淡青色的透明冰块,覆盖格陵兰的全部土地,厚达1500多米,最厚达3000多米。”
毕方伸手指着不远处的山脉,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他不知道那是岩石山,还是冰川,仅从外观上,两者毫无区别。
这些巨大的冰川会沿倾斜的山地向下滑行至浩瀚的海洋,经海流、潮汐、海浪、阳光的综合作用,逐渐崩裂,发出阵阵巨响,碎成巨大的团块,随波逐流。
一路上,阳光、风雨、海浪把它们蚀成各种形状,似辉煌的金字塔,似山峦,似桥洞,无奇不有,壮观至极。
这些冰山有的长达千米,高达百米,无异于一座浮动的小岛。
然而,这只是人们看得见的高度,在水下,它还隐藏着十分之七、八的身躯,它的庞大,是可想而知的。
“一座座北极冰山,它们会从冰川分离出来独立漂流,可维持两年的时间,在海洋里游过3000千米的路程。”
“当它到达温暖的海域,终于无法生存而融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在巴芬湾一带,冰山正值锋芒毕露的时候,常给极地探险者的船只带来无穷的灾难。”
“不过,那和我们没关系。”
毕方壮阔的语气突然轻松起来。
“我现在饿得要死,只想吃点食物,土都可以。”
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口吃草
天色已经很晚了,晚到大部分都迟疑是不是要继续挨饿一晚上,等到第二天天亮在动身。
本来毕方应该在天黑前的两个小时内制备庇护所,但当他看到近在咫尺的山脉后还是冲动了一把。
太饿了,哪怕是在荒野之中,他都没这么饿过,人在极度饥饿下,总是不会太过理智。
长达三天的未进食,再加上寒冷带走的热量,相比起正常气温,此时的毕方无疑更加饥肠辘辘。
干瘪的胃袋占据了智商的高地。
当然,没有彻底占领,毕方还是相当有理智的。
极强的视力让他看的更清更远,对距离的把握也更准,他预感自己能在天黑前抵达。
万幸毕方赌对了。
现在距离天黑甚至不到半个小时,不,一刻钟都存疑!
北冰洋给世界上九成九的人脑海中留下的印象都是冰天雪地,颜色单调。
的确,由于气候恶劣,北冰洋地区的确不受植物欢迎,难见红花绿树的踪影。
岛上的植物主要是苔藓和地衣,南部的一些岛屿上长有耐寒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不过这并不代表此地死气沉沉,是不毛之地。
相反,北冰洋有很多动物的天堂,比如鼎鼎有名的北极熊,还有海豹,北极狐,驯鹿,雪兔,鲸,鲱鱼,鳕鱼等,夏季在西伯利亚沿岸一带还会有很多鸟光顾。
事实上,生物的潜力是极其巨大的,哪怕是南北两极,环境再恶劣,它们也总能占据一席之地,成功的生存下来。
哪怕是毕方走了近三千的浩瀚冰原,本质上会有北极狐,北极熊的存在,只不过因为没有底层食物链,数量本就稀少的它们毕方是一只都没看见。
“在极地区域内部看似没有食物,但只要注意寻找。”
“在这个遥远的地方,动物很少会受到人类惊扰,因此有时候捕获到它们也不是什么难事。”
“比如企鹅,当然,这生物只在南极圈附近有,我只是举个例子,许多早期的探险家拿它们作为食物,听说企鹅肉有点中间于牛肉与羊肉的味道,而且脂肪和瘦肉层次分明。”
“还有兔子和旅鼠,狐狸和狼,驯鹿、麝牛、北极驯鹿、麋鹿和驼鹿,海豹,海豹脂肪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