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荒野大冒险-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我瞎了】
  【指s为矿!】
  【放过成语吧,求求你们了!】
  【我相信方老板!】
  【方老板?老方啥时候多了个这个称呼】
  【俱乐部开业后就有人这么叫了,方老板牛逼!】
  方老板笑了,笑得阳光灿烂:“这是铁细菌,不是你们以为的那种东西,我最初的寻找目标里就有它,本来想着找到盐矿后专心寻找的,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铁细菌?
  【从没听说过的名词增加了】
  【奇怪知识猫登场!】
  【解释解释呗,原谅我的无知,搞快点】
  毕方看了看天空,已经变得很暗了,似乎很快就要下雨,他迅速将洞内的‘黄泥’捞出,往框里啪嗒一丢。
  “铁细菌顾名思义,就是一类生活在高浓度二价铁离子的池塘、湖泊、温泉等水域中的微生物。”
  “它们能将二价铁盐氧化成三价铁化合物,并能利用此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同化二氧化碳进行生长的细菌。”
  “这种微生物以有机物为营养源,其生长需要有机物,偏爱铁与锰的有机化合物,当有机物被利用后,铁和锰就会被作为废物排出,附着于细菌的丝状体上。”
  一大堆化学夹杂的生物的概念抛出,不少人有些晕头转向的。
  【我懂了,你们呢?】
  【我也懂了,很简单呐,不就是一种微生物吗?这都不知道?】
  【挠头,就我一个不太懂吗?】
  【方老师上课的时候你有没有认真听?罚你抄写一百遍!】
  【在抄了在抄了】
  “现在天有些暗,我猜接下来可能会下雨,现在先把它们全部捞出,否则等河流上涨,就不方便捞了,还有被冲走的可能,我们接下来在附近找一找,应该还有不少。”
  铁细菌一般生活在含氧少、但溶有较多铁质和CO2的微酸水中,碱性环境不利于其生存,附近一片的环境应该都是酸性。
  将黄泥全部捞出,后面的已经变成了棕褐色,并且还伴随着一股异臭味,但毕方没有丝毫嫌弃,全部捞出。
  整个树皮框都一沉。
  将小洞内的铁细菌全部捞出,毕方又向着其他方向寻找,每一个小洞都不放过,还真又找到两处。
  第三处还没挖完,水面上开始泛起点点涟漪。
  下雨了。
  毕方将发梢即将滴落的水珠拭去,加快了挖掘速度。
  “雨季真的很烦人,三天两头下雨,可能白天出门还是晴天,不到一个小时,就会下起大雨,好在,这场雨看上去并不是很大。”
  三个洞全部挖完,毕方也湿透了。
  好在,树皮框内几乎三分之一都被填满了,这么多的量,炼出一把铁剑都绰绰有余。
  【感觉很悬啊,这么多能炼出来吗?】
  “够了,你们都不知道它们有多沉,而且摸起来就跟铁砂一模一样,绰绰有余。”
  毕方用树叶将树皮框盖上,避免雨水进入太多,从缝隙中流出,便背着大框子朝着白肢野牛的方向追去。
  进入雨林,雨水一下就小了很多。
  “早知就就应该提前做一件雨衣的。”毕方在树林间抱头乱窜,目光四处搜寻,还真找到一个满是藤蔓的拱形结构。
  粗壮的藤蔓弯曲生长,内部空出了一片不小的空间。
  毕方将其里起,四周寻找大型树叶盖在上面,简单一绑,往里面一钻,风雨顿时被隔绝在外。
  “可惜,情况有些紧急,树叶都没有进行捆绑,雨一大就有可能直接冲散,希望这场雨能早点结束吧。”
  毕方抹了抹身上的泥浆,将其洒落,接着又从树皮框内,抓出大把沾了铁细菌的棕榈叶,开始编制。
  “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还是提早制备一件雨衣,免得到时候这个临时庇护所被冲垮了,我又要到处乱窜。”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蓑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实很多蓑衣就是用棕榈叶做的,当然,效果比不上用正宗蓑草制作的,但对我们来说够用了。”
  棕榈叶可以编制比较简易的蓑衣,流程快,但是比较薄,遮雨效果差。
  用蓑草编制的蓑衣都比较厚,还有衣袖,遮雨效果很好,还可以保暖。
  不过现在毕方没那么多讲究,能用就行。


第四百八十二章 基因本能
  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意外了。
  简易的防雨棚被变大的暴雨直接冲垮,大量棕榈叶伴随着雨水倾泻而下,好在在破开口子,雨水倾泻的一刹那,毕方提前跳了出去。
  披着绿色棕榈叶制作的简易雨衣,毕方将巨大的斗笠帽待在头顶。
  不到半小时,毕方就成功做出了一件蓑衣,一顶蓑帽,看上去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只是颜色稍显怪异了一些,不同于常见的黄褐色,毕方身上的,是纯绿色,雨水顺着新鲜的棕榈叶形成小水柱般往下流淌,滴落在草鞋之上。
  “其实临时雨衣的制作没有那么艰难。”毕方掀起帽檐看路,雨水一股脑得朝身后滑落,又顺着线条滴在地上。
  临时雨衣不必要去考虑什么耐用性和存储,只要能挡雨,开编就完事。
  毕方将棕榈叶围成一圈,中间留出一部分空隙,足够套入脑袋,然后将叶柄全部用棕绒捻成的线捆绑在一起,能粗糙的盖住全身,然后反复多做几遍,几个相叠加。
  几层薄雨衣互相交叉,叠加,就成了厚雨衣,两两之间再编织得紧实一些,对应绑好,互补空缺,雨水就很难进来了。
  至于斗笠,则是毕方用编篮子的方式制作的。
  先收集六根柔韧性较好的枝条,在三根枝条的中间划开一道口子,插入另外三根枝条,构成一个简单的十字。
  十字接触插入的地方要用细绳二次捆绑固定,每三根就要紧紧缠绕一次,十字的四个方向,每个方向都要做一遍,避免移位和断裂。
  之后就能用大量的藤条来两两捆绑,将十字外,总共十六根的枝条延伸,均匀展开,一个完整的骨架就形成了。
  通过控制枝条间的距离,还能让其形成一定的弧度,就能一个漏斗状的斗笠帽,当然,这样还是不能固定在头上。
  所以需要在最初的地方自空隙处插住枝条,形成帽带垂下,这样戴上后,就能通过帽带卡主下颚,以此达到固定目的。
  农村常见的斗笠帽也都是这样制作的,毕方的结构和他们的并没有不同,不过更加粗糙,但表面上,已经没什么不同了。
  至于防雨,有了骨架,防雨就简单很多了,骨架本身编织的就十分密集,在上面铺一层捆绑好的棕榈叶就成,稍微修建一下边沿。
  完美。
  “就是穿起来很沉,而且也不能长期保存,可能两三天就会腐败。”
  为了较好的防雨效果,毕方将蓑衣叠加了好几层,非常厚实,导致重量上有所增长,不过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此刻行走在雨林之中,已经和外界的雨水彻底隔绝。
  【换新皮肤了,只要998,雨林行者带回家!】
  【一身绿】
  【草裙还不够,还要加上草衣和草帽!】
  带着一大筐的铁细菌,毕方一下子又有了充足的时间。
  因为炼铁最难的,毫无疑问就是寻找材料。
  当初毕方是计划用三天时间来寻找材料的,现在这三天时间一下子节省下来,就能干好多事。
  至少不用着急放弃盐矿,可以将时间延长一些,在第九天,乃至第十天的时候再回去。
  【方神:荒野中这种心理是大忌,不要有侥幸心理,如果今天还没有收获,我就会原地返航。】
  【哈哈哈,笑死】
  【你懂什么,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样的决定是合情合理的!狗头护体】
  ……
  第八天。
  天空依旧阴沉。
  毕方临时搭建了一个单坡庇护所,一觉醒来,发现雨还在下,周边全是水洼。
  雨虽然比起刚来那次小了很多,但也更连绵,经历了一个晚上都没有停歇,甚至还有继续下去的趋势。
  毕方抚了抚斗笠,将树皮框放下,揭开盖子,里面空空如也,只剩一堆铁细菌构成的黄泥,顿感棘手。
  没食物了!
  之前找到的蛴螬也全部吃光了,烧烤一下,吃起来有种十分怪异的口感,还会爆浆,味道意外的不错。
  魔芋的块茎也没了,最后剩下的,只有几把路上摘的香茅草,但这东西只能当做调味品,不能当饭吃啊!
  【地主家也没有余量了啊】
  【这下雨天,去哪里找东西吃?】
  挠挠头,毕方看了看四周,也不知道雨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索性坐在庇护所内,减少能量消耗,和观众们闲扯。
  “很多大型动物在下小雨的时候,它们一般是不会闪躲的,该干嘛干嘛,只有遇到大雨的时候,才会有动作。”
  “在暴雨来临无处可躲的情况下,像长颈鹿、大象、野牛这样的动物一般会选择原地不动,因为剧烈的运动反而会导致热量快速流失。”
  “所以还不如什么都不干,静静地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暴雨天气,连狮子、老虎等食肉动物也会暂时放弃捕猎,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放松警惕。”
  【这就是你躲在庇护所偷懒的理由?】
  【好家伙,怪不得一下雨我就不想动,原来我骨子是一头猛兽】
  【嗷呜,嗷呜,嗷呜,野性觉醒】
  【这就是你不去上班的理由?】
  “我说的基本只针对哺乳动物,也不是所有动物都这样,比如下雨天反而是很多蛇类活动的高峰期。”毕方换了个姿势,直接躺在了地上。
  这两天气温升高了不少,倒也没有第一次淋雨那么冷了,再加上蓑衣披在身上,进一步保暖。
  【为啥啊?】
  【蛇是我的一生之敌!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可怕的生物?】
  “因为下雨前后气压很低,洞内会很闷,而且下雨,青蛙和老鼠都会出来,它更容易垫饱肚子。”
  毕方也怕蛇,滑腻腻的,满身寄生虫,还十分擅于伪装,许多还是身怀剧毒,提前发现还好,要是没提前发现……
  直接打出gg。
  况且,怕蛇其实是生物本能。
  “我们的祖先很久以前就是肉食哺乳动物和猛禽的猎物,当然,那是非常久远的日子了,久到人类还不是人类。”
  毕方的目光似乎变得深邃起来。
  “幸好,那时候我们进化出一个可以识别猎食者的系统,可以快速定位一般的威胁,帮助逃跑,但当蛇作为第一个猎食者出现时,这套系统就完全失效了。”
  “因为它们看上去就完全是棍状物,根本没有其他猎食者像蛇一样,借助成败的肋骨肌和腹鳞移动,只要换上一层伪装色,就能很好的靠近毫无防备的猎物。”
  【之后呢,之后呢?】
  【怕蛇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怕蛇,你看这有条五步蛇,我怕了吗?看我分分钟把】
  【我怕蛇怕到连看到乌龟都害怕的地步,因为乌龟的头和脖子和蛇很像,脑子里出现蛇的画面就会打冷战,全身起鸡皮疙瘩】
  【为什么我们害怕蛇还要点进来听我们为什么害怕蛇?】
  “好在,最后还是有一部分灵长类动物进化出了类似蛇类感应器的东西,进化出专门用来定位蛇类的神经元,帮助原始的猴类快速避开蠕动的棍状物,然后躲开,最终,这些东西到了人类身上。”
  “对人类的脑电波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