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荒野大冒险-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不是吗?高原反应不就是因为高空中氧气稀薄才出现的吗?”
  “错了”毕方再次摇了摇头,这已经是他短时间内第二次摇头,“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左右。”
  此话一出,四座皆惊。
  这不是普遍认知吗?
  【老方是不是也高反了(滑稽),意识已经不清晰了。】
  毕方翻了个白眼,自己现在的最大摄氧量至少在八十以上,这样的人跑到三千米海拔处发生的高原反应,除非他有心脏病、血液病、脑血管,外加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癫痫、精神分裂和没有控制的糖尿病,众多debuff齐上,才有可能高反。
  “高原空气中不缺氧!是人在高原缺氧。坐过飞机吗?它的发动机本质上可是个内燃机,如果说高原环境‘缺氧’,那么飞机发动机就不能正常燃烧油料产生动力支撑飞行,机舱里的乘客也会有窒息危险,而事实上每天成千上万旅客乘坐民航飞机在1万米高空飞行很安全。如果平原地区的氧气含量是21%,高海拔地区,在大部分时候,氧气的比例也是21%,也就是说大气环境中不缺氧。氧气比例根本不变。”
  “那怎么会高反?”
  “是气压。”毕方也不打哑谜,直截了当的给出原因,“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我们人体去到高原,对氧气的需求量跟平原是一样的,高原更低的绝对氧气量,意味着我们需要呼吸更多的空气来获取氧气,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必须加快速度,平原呼吸一次就能获得的氧气量,在高原上就要呼吸两次。”
  最大摄氧量的提高作用便在于次,对氧气的利用率更高,别人在高原上需要多次呼吸才能保持氧气摄入,可毕方依旧是一次就够,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胸腔扩张幅度会更大一些。
  “呼吸是很容易消耗水分的,我在沙漠里就告诉过大家,呼吸最好用鼻腔而不是嘴巴,这样水分流失更少。因为呼吸频率和幅度更大,我们会大量流失水分,让我们比平原地区更缺水,同时因为肺活动量还有心脏运动量的增加,都要大量消耗水分,缺水又易导致血液流量下降,内运送氧气量减少,如果不及时补水,后果会很严重。”
  高原因为寒冷和缺氧,会让人的大脑迟钝,等反应过来自己缺氧时,后果已经十分严重,这就是所谓的高反。
  “所以喝水才能有效缓解高反,这玩意可比药好使。”
  【牛逼啊,小刀划屁股,大开眼界!】
  【小母牛倒立,牛逼冲天】
  【你们他妈的歇后语都是跟谁学的?】
  正当众人大开眼界时,房门忽然打开,一个黑脸的夏尔巴汉子端着几个大盘子进来。
  “终于能吃饭了!”
  姚俊从床上蹦起,迫不及待的来到桌前,今天走了一天的路,都快饿死了。
  “多吃点,我们现在在海拨2610米的法克汀,是在卢卡拉到南池的中间点,明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吃饱才行。”
  毕方抄起筷子递给众人,桌上的食物并不稀奇,都是一些炒面、炒饭、面汤、馍馍等,外加如意粉、比萨类。
  “以前走EBC线的大多是来自欧丑的白人,最近几年来自华夏的才逐渐增多。沿线的客栈和旅店都多了不少中餐,像是饺子面条都有,还多了筷子,算是赶上了好时代,要不然我们现在只能吃西餐,还是用手抓的那种。”
  因为饥饿,众人都没太顾得上形象,拿起筷子和刀叉便开吃。
  一旁的姚俊则是叫住了老板:“老板,我看你们这里好像有WiFi信号啊,能告诉我密码吗?”
  老板擦了擦手,嘿嘿一笑,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皱纹,十分憨厚,可惜嘴上说的内容却并不憨厚,伸出三根手指:“300卢比。”
  姚俊都惊呆了:“卧槽?这还要钱?行行行,把密码告诉我,我出了!让大家都用WiFi!”
  可没想到的是,老板又摇摇头:“一人三百,我来输密码?”
  姚俊:“……”
  “哈哈哈,算了吧姚俊。”毕方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必要,千万不要期待一个连电力都不稳定的地方Wifi速度能够多好。老老实实用流量吧。”
  众人吃完晚饭,毕方又总结了一下问题和注意点。
  “人是否缺氧不能凭感觉,因为大脑和心脏的宽容度很大,轻易感觉不出来,要凭测量。观察嘴唇颜色是测量,是目测,嘴唇颜色代表动脉血颜色,发紫、发乌说明动脉血血氧不饱合,身体缺氧。等爬珠峰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别出了问题,最方便的还是使用血氧饱和度仪,10秒钟可探知真情。我看罗布那里有,明天带你们去要一个。”
  “剩下的就是徒步问题,早上我会喊你们,今天晚上早点睡,明天七点半就要出发从法克汀的2610米到南池巴扎的3440米。会爬升800米,到时候教你们一些登山的要领。”
  晚上,毕方关掉直播,出去锻炼了一会,随后便回房休息。
  上午六点,毕方睁开眼,这还是第一次在直播中睡床,怪不习惯的,但他也很快便从床上起来,穿戴好衣服后推开房门,打开直播。
  无人机立即起飞。
  【这么早?这才六点半吧?】
  【这天还没亮吧?】
  “经度原因嘛,珠峰春夏季一般七点后才会天亮。”毕方吐出一口冷雾,可见早晨温度还是很低的,一旁的树叶上都能明显看到起霜。
  “今天是四月二十一号,我预计六天后能达到珠峰大本营,然后我会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拉练,这还要看气象局的天气预报,如果时机出现得早,可能连半个月都没有,所以我必须加大拉练强度,为此我一大早便起床了。”
  半小时后,大汗淋漓的毕方回到了屋舍,烧了点水,又兑了些冷水,随后来到院子处,脱下衣物,让无人机避开视角,将热水当头浇下。
  “呼!舒服多了。”毕方甩了甩毛巾,擦了把脸,运动过后血管扩张,根本不惧严寒,何况也不算严寒,仍在零上。
  【我擦,不冷吗?】
  【麻烦无人机往右边飞一飞,我就只能看到一个头。】
  【太猛了,这就是真男人吗?室外冲澡。】
  屋外的水声很快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此时天也蒙蒙亮,姚俊眨了眨眼,打了个哈欠后起身,随后便看到浑身缭绕着雾气的毕方从屋外走了进来。
  姚俊使劲揉了揉眼,震惊道:“卧槽,你这是要自燃了吗?怎么浑身冒烟啊?”
  “冲了个澡,赶紧起来吧,还有这个,你们都用一下。”毕方将衣服套上,随手扔出一个小瓶。
  “这是什么?”
  众人凑了过来,发现是一个酒精喷雾。
  “酒精喷雾,等一下你们去洗个脚,然后把这个喷上,尤其是脚趾还有后脚跟,擦干后涂一点酒精可以增加脚部的耐受能力,不会那么累。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姚俊听不懂,但大受震撼,这还是他第一次知道还有这种事:“这是什么原因?”
  “就是止痛,而且会和皮革产生化学反应,让鞋子变软,登山鞋一般都是新的,我们穿的也是,新鞋摩擦力是最大的,但没适应过容易磨脚,你涂点酒精就软了。”
  姚俊听后一脸兴奋,立即来到床下开始试验。
  “话说你早不说?我昨天磨了一路了!”
  “忘记了,那天酒店出来没想起来,之后走都走了,就没必要麻烦了。”
  “草!”


第三百八十章 抵达大本营,雪线之上!
  “团队徒步旅行,特别是当团队中的一些成员缺乏徒步旅行经验的时候,你们得在步行队伍的最前面安排一个有经验的人来领路,同时在队伍的最后面也安排一个有经验的人来防止掉队,今天我让罗布带头,我在队伍最后垫着。”
  毕方从土屑中拔出登山杖,登山一块岩石,从今天起,他们就会开始登高了,至少会有六百米的爬升。
  “我们走上坡路的时候,步幅要迈得小,身体重心要向前,步幅尽量和在平地行走上一致,走下坡路的时候,步幅也要迈得小,身体重心要向后,膝关节保持微微弯曲的状态以减少背包重量对膝盖处的压力,此外,在上下陡坡的时候,采取‘之’字路线前进会更省力。”
  “如果上坡上的土质比较松软,比如是由沙子,碎石或雪构成的,那么最好迈侧步,停留的时候也要以侧步的状态停下来,因为侧步的状态比较稳,这样不易打滑,而且一定要注意防滑,更不要在松散的岩石上行走,很容易滑坡,此外,一根手杖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你走得更稳。”
  前方的爵爷认真的倾听,不由得有些敬佩:“我走了那么多路,却从来没想过其中的道理和简单的规律,看来你的冒险并非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毕方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一本正经的教学,笑死,根本用不上】
  【从来没出过市的宅男】
  【我也想出去旅游,爬雪山,可钱包不允许啊】
  【什么不允许,就是懒!学方神,啥也不要,找辆三轮车往原始森林一拉,岂不美哉?】
  【一看就是老粉丝了】
  就在此时,队伍前方忽然传来了罗布的喊声:“要过桥了,主要把登山杖收起来,不要插到桥缝里去了。”
  毕方收起登山杖,看了看前方,依旧是一顶窄桥,一路上他们遇到过很多次了,桥面十分狭窄,甚至无法让两人并排同行,而且悬挂在高空之中,看上去便让人两股战战,但走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现在的轻车熟驾,没有任何难度。
  过了桥,毕方重新拔出登山杖,继续道:“在地形开阔的地方,我们应该以一列纵队前进,且相互之间距离要保持在手和手能接触到的范围之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万一遇到暴风雪,能见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不会有人掉队。”
  “呼,哈,不行,我学不会。”前面的王勇波忽然大喘气起来,一副憋气良久的样子,捏着水瓶咽下一大口,随后扶着胸口大口呼吸。
  “这是为了你好。”毕方抬起手看了看电子表,才过去了二十分钟,“说句不好听的,这里之后王总裁身体素质最差,很有可能连C1营地都登不上,所以你现在必须练习腹式呼吸。”
  “吸气鼓腹,呼气瘪腹”,闻花香一样的动作,将气息“吸入”丹田,以正常频率呼吸半分钟,血氧饱和度即会显著上升,立竿见影,屡试不爽。
  这是今早出发时就教给众人的,尤其是王勇波。
  按毕方的方法,只要耐心做,做正确,持续做,血氧饱和度一般就不会低于95%,几分钟就会大大缓解或者不缺氧。
  但腹式呼吸一停止,半分钟之内血氧饱合度又会下降,所以要维持不缺氧,需要习惯养成。
  普通人一般要用1个多月时间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而且中间会有逆反期,要靠坚强的意志战胜烦躁。一旦习惯养成,成为下意识,一切就都好办了。
  “我强调过很多次,呼吸很重要,呼吸很重要,如果人的身体是一台发动机,那氧气就是燃料,你的呼吸方式代表的就是燃烧效率,腹式呼吸与深呼吸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