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债王到资本王者-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次乔依娜去河南洽谈项目,工业项目基地还将沿着铁路线北上。
  无论是手机产品还是电脑产品,成品组装都放在港北和东关,至于配套产业链则是往内陆延伸,这就要考虑运输便利,不能距离铁路线太偏。
  比如电子配件生产放在河南境内,是不是会大幅降低成本?
  这个账还是要算的。
  沈度只是告诉乔依娜内陆发展趋势,大的环境,乔副总心里已经勾勒出蓝图。
  赚钱不如沈度,论企业管理、发展,十个沈度也不如乔副总。
  没见到乔副总,进进出出这一项运动节省下来。
  当然,存货肯定留不住。
  沈度招来了并购部约瑟夫来汇报最近的工作,
  “老板,最近并购部正在日国竞买一家破产企业三木株式会社,该企业产品是内存生产商,但规模相对较小,在NEC、东芝、日立等前几大企业压制下,生存难以维系,再加上米国的税收政策发生根本改变,导致资金链断裂。”
  不错,日国DRAM在设计和工艺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采购商对其质量,交付和价格都有高评价。
  1981年日国64K…DRAM市场份额超过米国,1987年整体DRAM份额达到80%,主要是256KDRAM。由于内存产量增加(如DRAM)和国内对消费电子产品的稳定需求,日国电子制造商扩大了份额。
  1986年,日国超过米国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日国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令米国产生危机感。
  米国利用多个行业协会和跨行业组织,如SIA,SEMATECH和半导体研究公司(SRC),在日国的份额超过米国半导体之后,采取一系列战略行动,来对抗对手日国同行业。
  继而,老米宣布将对日国产品征收关税,以报复日国未能允许更多外国半导体产品进入市场以及日国半导体产品在其他国家的持续倾销。
  米国此举,无疑对依赖产品出口的日国,带来巨大打击。
  整个日国相关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尤其是抗风浪差的小企业。
  沈度一听说是生产内存的企业,立刻眼睛发亮:“生产内存的小企业?”
  “不错,是生产内存,我们所了解的情况表明,这家企业的技术一点都不落后,支持不下去的原因,在于资金遇到了麻烦,竞争压力太大所致。”
  要不都说做大做强,尤其是电子类行业,技术升级太快,烧钱太猛。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一旦市场有变,先淘汰的必定是那些资金规模小的企业。
  “那还犹豫什么,必须拿下这家企业。”
  沈度大手一挥,非常霸气。
  约瑟夫犹豫一下,而后说:“老板,我们所得到的情报,日立、NEC都有兼并该企业的念头,还有一些中型企业也有出手的意图,竞争者多了,难免造成价格超出预期。”
  原来约瑟夫担心价格,不就是钱嘛,沈度会在意吗?
  “约瑟夫,我们现在不是说钱的问题,而是拿下三木株式会社的问题,不必计较代价多少。”
  开什么玩笑,有这种机会,沈度会漏掉吗?
  钱算什么?
  相比沈度想干的事情,最不重要的就是钱了。
  沈度决定介入电子信息产业时,没有任何技术,想要按部就班追赶,谈何容易,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他之所以进入资本市场赚快钱,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充沛资金砸出一个高科技产业。
  看上去现在多花钱,其实是节约资金。
  九十年代五十亿米金看上去非常庞大的一笔钱,往后推二十年算个球!
  沈度只要项目,绝不会计较花钱多少。
  沈度这种玩法,换一个人根本不现实。
  但是,他捞钱太快,按照目前趋势,万亿资产很快就会实现。
  单论现金,他已经实现一半目标。
  如果算上他手里的企业资产,距离万亿资产非常接近。
  沈度心中很清楚,如果现在不下手布局,再过几年,即便是心里有想法也是白搭,米国佬的限制可不是开玩笑的。
  现在重中之重就是尽量多的补齐产业链,无论代价大小。
  光刻机项目已经在手,至于能不能实现湿法蚀刻技术,何时成功,没有人知道。
  但是,沈度不成功的话,这世上也就不存在这一技术。
  换言之,被光刻机制约不会发生在沈度身上。
  不考虑最上游技术,往下延伸的话,沈度希望尽量多的掌握高端技术。
  日国之所以错过信息时代,也恰恰是米国打压所造成的。
  沈度很清楚,接下来几年,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这将是电子行业黄金时段。
  一旦企业效益好了,如内存等关键门类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想收购也很难物色合适的企业。
  “属下明白了,务必拿下该企业。”
  约瑟夫也不过是打预防针,万一预算超支,怕不好交代。
  “另一件事,并购部已经完成对湾岛企业国光电子制造的收购。其实,类似这种小型制造企业,在东南亚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很大。选择这家小企业,主要因素在于,便于完善北方制造集团上下游产业链,属于专家组指定要完成的任务。”
  北方制造集团内部有一个专家组,他们对北方制造集团的整个产业链做出了规划,并下达给并购部所需要的并购明细。
  国光电子制造是一家芯片制造企业,也是北方制造集团计划好的目标之一。
  道理很简单,假设沈度这边有能力进行芯片设计,若没有制造企业,还是受制于人。
  沈度反复强调上下游产业链完整性,也是专家组首要完成的任务。
  呵呵,一家企业就想完善整个产业链,是不是有点儿痴心妄想?
  是不是痴心妄想不清楚,反正沈度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根本不考虑花多少钱。
  用沈度的话说,钱的事,我来解决,剩下的事情交给你们,用钱给我砸出一个完整产业链。
  “非常好,并购部要继续努力,在今明两年完成主要收购项目。”
  沈度为何急不可耐?
  因为现在是一个时间空档,必须尽快完成他的布局。
  沈度不缺钱,缺的是制造技术、专利。
  九十年代啊,多好的机会。
  虽说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大爆炸才刚刚加速,距离高潮还有一段时间,此时下手,恰好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一段时间里,随着新生产线上马,紧俏的手机产品也有所改善。
  从国内市场上看,爱立信产品几乎被排挤出去,北方制造集团一家独大。在低价战略下,可谓寸草不生,除非赔本赚吆喝。
  即便是国际市场也没有爱立信的生存空间。
  不得已之下,爱立信产品降价五百元,企图挽回市场地位。
  但是,没有鸟用,产品外观、内部配置不占优势,价格还比别人高,消费者凭什么选择他们的产品?
  至于计算机产品,北方制造集团也是攻势凌厉。
  至少在欧洲市场、亚洲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哪怕是北美市场,尽管北方制造集团故意限制出货数量,那也是供不应求。
  如果真的敞开供应,估计也没有别人的活路。
  沈度不想过早刺激美国人,温水煮青蛙,慢慢来吧。
  低价格销售也是一种战略,迫使对手没有活路,不也是让自己更好地生存嘛。
  如果沈度采取高价位战略,短期内他可以赚很多钱。
  同样,IBM、英特尔也会活得很舒服,这不符合沈度的长期战略。
  沈度心里清楚,人工成本低廉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国人收入也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增长,必须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机,达到某种目的。
  如果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低成本就是核武器,让敌人没有活路。
  而北方制造集团达到满产阶段,也就是释放产能的大好时机。
  到那时产量全部是放出了,管你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统统都要倒下去。
  高科技产业必然是高投入,一旦北方制造集团产品全力以赴投入市场,在超低价格面前,他们除了倒闭没有别的路可走。
  当然,沈度这种战略别人无法复制,没有那个公司在成立之初有用不完的钱。
  告我倾销吗?
  北方制造公司在国外售价要比国内高得多,怎么可能是产品低价倾销?
  开什么玩笑。
  目前所有产品都集中在北方制造集团名下并不是长久之计,太刺眼。
  只是最近事务太多顾不上而已。
  接下来沈度要对其架构进行调整,将来北方制造集团只负责制造,至于最终产品则需要分流。
  类似于代工,又有所不同。
  总之,沈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具备强大制造能力的电子工业支撑体系。
  至于品牌,旗下商贸公司占有一席之地,也可以让上官家族、伍氏家族占有一席之地。
  这样做的好处,表面上几家公司各行其是,实际上是一群狼。
  旧的格局要打破,新格局需要在打碎原有势力划分的基础上才会诞生。
  爱立信、摩托罗拉必须落幕。
  至于IBM、英特尔等,能不能击垮他们,现在说还早。


第394章 寸草不生
  汇银控股、台古集团正在步入漫长的下跌途中,再也不会有多大波澜。
  涨得有多快,跌的也有多快,目前价位已经进入四十元区间。
  收购题材消失,大跌序幕已经开启,无论是汇银控股银行还是台古集团洋行,下跌的趋势一时半会儿不会改变。
  至于亨通置业,到今日股价已经跌到了三十元附近,依旧没有止跌迹象。
  包括亨通公用公司、亨通通信公司以及亨通地产公司都差不多,继续盘跌。
  虽说琼斯兄弟先一步宣布减持,在台古集团高价位区间变现一部分股份,等股价开始暴跌再想顺利减持已成奢望。
  只不过与比起乔姆利家族、亚瑟家族两方幸运的多,相隔一天之后才宣布顺利减持。
  至于减持价位嘛,必然低一些,谁让他们反应慢一拍。
  每人减持百分之五股份,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也不过百分之十股份,想要全部减持成功遥遥无期。
  即便是先行一步的琼斯兄弟,第二次减持的百分之二股份也是在一星期之后。
  至于乔姆利家族和亚瑟家族,到现在还没有宣布结果。
  当然,任何股票下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跌多了就会引发反弹。
  反弹一定高度,又会引发套牢盘松动,如此反反复复呈现逐波下跌形态。
  作为减持一方,即便四十元价位也赚大发了。
  至于对方减持多少股份,什么时候减持完毕,沈度并不操心,反正汇银控股、台古集团已在掌握之中。
  由汇银控股银行、台古集团下跌所拖累,引发的恒生指数变盘向下。
  当然,在这之前汇银控股、台古集团等股价暴涨同样也推高了恒指。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属于意外,至少原历史上不应该出现。
  沈度这个小蝴蝶翅膀胡乱一扇,虽然引发了变数,但不会改变大的趋势,恒指经过调整之后,必定会重拾升势。
  更何况由皇甫贤达所领衔的海外联合资金欲催生一波大牛市的决心,不会因为这波调整也作罢。
  南港股市二次探底,由于沈度手里有了大笔现金,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大好机会。
  有钱了必然入场抄底,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