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场的人此时已经能够想到,明天牟红中肯定会上报纸头条。
  到了他们这种地步的人,影响力才是最好的赚钱途径。
  陈江海的一个建议,让牟红中的影响力提升了这么多,简直让他们刮目相看。
  一个糟糕至极的建议,一个高明无比的建议,还是同一个人提出来的,这就不得不让人好奇了。
  接下来,时不时就有人问陈江海,关于企业的一些问题。
  一开始,他们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来的,看陈江海能不能提出一些稍微有用的建议。
  要知道陈江海年纪轻轻的,能把秋海电器发展到这个程度,能力肯定是有的。
  更主要的是,他一路走来,那些奇思怪想的点子给了他们很大的触动。
  他们想知道,如果陈江海来做他们的行业,遇到了行业中的一些问题,会怎么去解决。
  到了他们这种级别的人,触类旁通是很正常的事。
  他们想通过跟陈江海的交谈,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启发和灵感。
  “陈总,关于房地产这一块,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一个提问的,便是王石头。
  对于这个问题,陈江海微微一笑,也没有多想,就把后世的一些情况言简意赅地说了说。
  听了陈江海的回答后,王石头久久没有说话。
  关于房地产的一些信息,陈江海表现的十分熟悉,根本不像是业外的人,倒像是一位从业多年的老手。
  对于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陈江海甚至比他这个经营多年的行业领头羊还要来得深刻。
  此时王石头真的很怀疑,陈江海是不是早就对房地产有想法了,甚至做过大量的研究考察?
  在场的其他人,听完陈江海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
  说到未来的房地产,陈江海难免会说到一些后世才会发展起来的行业。
  这种情况下,在场的老总似乎在陈江海的话中,听到了自己行业的一些东西。
  “陈总,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下。”
  第二个问问题的人,明显客气了很多。
  陈江海微微一笑,伸手示意他继续。
  经过了前世信息大爆炸洗礼的陈江海,接下来的问题,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陈江海稍微听一下,就已经知道他们想问什么了。
  超越所有人的领先眼光,以及后世各种的信息交汇,陈江海一眼就能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
  很多在他们看来十分困难的问题,陈江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能轻松的解决了。
  经过几个问题后,众人对陈江海也越发重视了起来。
  这个年轻人了不得啊!
  接下来,陈江海俨然成为了话题的中心点。
  所有人都有问题,而且都是关于他们行业的一些问题。
  他们都希望在陈江海这里取到真经,让自己的事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反正话题都已经聊开了,而且这些都算是国内企业家之中最杰出的代表,陈江海也不介意为他们指明一些方向,少走一些弯路。
  至于听得进去多少,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很快,除了牟红中之外,所有人都已经请教过问题了。
  陈江海回答的很快,一圈下来竟然没有花多少时间。
  此时所有人都盯着陈江海,心里暗暗想着一件事。
  如果陈江海进军他们行业的话,他们会是陈江海的对手吗?
  答案究竟是什么样,他们也不清楚。
  他们唯一清楚的一件事,那就是陈江海真的进入到他们的行业的话,绝对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劲敌。
  等这顿饭吃完,众人对陈江海的态度,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始,他们只是把陈江海当晚辈来看。
  有人甚至还打算在这个晚辈面前拿捏一下,适当摆摆老资格的谱。
  可是经过刚才的问答环节后,他们已经把陈江海当同等人物来看待了。
  而且不少人心里很清楚,按照这个趋势下去,陈江海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面超越他们。
  此时除了陈江海和牟红中,剩下的人已经喝得有点醉了。
  一群人朝着在门口走去,路上不少人对陈江海表示了感谢。
  不管怎么说,陈江海今天给他们提出的意见,都让他们受益匪浅。
  大有那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第952章 有个好建议,想听吗?
  面对众人发自内心的感谢,陈江海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对他而言,无非就是多说几句话的事情而已。
  而且他也只是泛泛而谈,说了个大概而已。
  具体的时间还要遇到种种的问题,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不过这些都是超越常人的大佬级人物,甚至原本有很多东西都是他们后来的亲身经历,只不过是陈江海做了个简单总结而已。
  能够用简单的聊天,收获这么一群人的感激和友谊,也不枉费陈江海浪费一番口舌了。
  陈江海和牟红中两人,把剩下的人一一送上了汽车。
  最后,就剩他们两个人了。
  “老哥,你没问题吧?”陈江海笑着问道。
  牟红中挥手道:“这点酒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陈江海摇了摇头,指着前面说道:“不用了,我司机已经来了。”
  牟红中拍了一下陈江海的肩膀,十分郑重地说道:“江海,这次谢谢你了。”
  这一句谢谢,牟红中其实很早就想说了,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说实话,没有陈江海今天的这个建议,牟红中得不到这么多的关注。
  明天这件事上报纸后,牟红中已经可以猜到,会引发多大的轰动了。
  这一切,都是拜陈江海所赐。
  只是说一句谢谢的话,还不足以表达牟红中的谢意。
  此时牟红中也想不到怎么感谢陈江海,只能先来一句谢谢。
  陈江海笑着说道:“老哥你言重了,我只不是给你一个提议而已,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做。”
  “江海,你这话我可就不赞同了!一个好点子,价值千金啊!”
  牟红中郑重其事地说道。
  这句话从他的口中说出,多少还是有故事的。
  当初他用罐头换飞机,这种点子一般人根本就不敢想。
  也就是牟红中,敢想还敢做,结果还把这事做成功了。
  牟红中跟着双眼直直的看着陈江海说道:“江海,我有个好建议,想听吗?”
  “老哥请讲。”
  陈江海点了点头。
  牟红中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说道:“江海,有机会去搞一个上市指标吧!”
  听到牟红中这话,陈江海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华夏现在的企业上市,其实跟后世所说的上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国内现在的上市指标,大部分给到了当地的国有企业。
  至于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其实很难拿到这个指标。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这里面是有很多历史原因的。
  深城认购证事件,就是出现这种情况的诱发事件。
  与此同时,国内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连年亏损、资金紧张,可以说进入了寒冬时期。
  各种因素集合之下,国内不少经济学家纷纷表示,股市可能是拯救国有企业的最佳手段。
  这种情况下,华夏便实行了一种全面扶持国有经济的指标配额制的上市制度。
  具体就是由中央确定上市额度,然后按系统分配到各部委,按区域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
  在各省、市、自治区拿到上市指标后,按照自身系统经济分配这些指标。
  最后大多数分配给了各地的国有企业,这些就上市指标意义的存在。
  这些指标当中,只有少数著名的乡镇企业,因为改革效应和象征意义需要,侥幸拿到了上市指标。
  这些公司中最有名的,包括万象集团,以及苏杭的华西村。
  秋海作为陵海的一个领头企业,想要拿这么一个上市标准的话,并不困难。
  尤其是陈江海跟冯宗贤的关系摆在这里,只要陈江海开口,后者肯定会全力为秋海集团争取的。
  对于牟红中提出的这个介意,陈江海压根就没有想过。
  凡事都有两面性。
  上市这个东西有好有坏,现在看来还是弊大于利的。
  就国内现在的股市情况来说,上市显然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
  股市存在着太多风险,陈江海不想把这些风险,带给秋海。
  而且现在的秋海并不缺钱。
  或者更确切的说,从岛国股市获取了大笔资金之后,陈江海手上掌控的资金是相当丰富的,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根本没有必要上市了。
  陈江海并没有着急回答牟红中的问题,而是笑着反问道:“老哥,你为什么不去搞一个上市指标呢?”
  听到陈江海的问题,牟红中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说:“江海,我的南德和你的秋海,本质是不一样的。”
  听到牟红中这样说,陈江海顿时明白了。
  南德的本质是个投资公司,说到底他没有自己的实体产业,想要上市自然不会太容易。
  或者说,根本没人敢给南德开这个后门。
  就冲着这一点,南德想要拿到上市的指标,几乎就是不可能。
  “江海,老哥我实在是没办法,你手里的秋海可是一个正经的企业啊!我想凭借你的手段,肯定能够拿到一张上市证的。”
  牟红中感慨了一句,然后又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他当然知道陈江海手里的秋海,如今算得上是民族企业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存在,拥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陈江海愿意开口,这个指标绝对是手到擒来。
  虽然并不打算去搞什么上市证,但陈江海还是感谢牟红中的提议,笑着点头道:“老哥,这个我会考虑考虑的。”
  看到陈江海这个样子,牟红中知道对方应该是没有上市的打算了。
  对于这点,他倒是不怎么意外。
  陈江海要是想上市的话,肯定要就去做了,也轮不到他来提醒。
  能把秋海发展到这个地步的人,肯定是有自己主见的。
  牟红中轻轻拍了下陈江海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就上车了。
  对于陈江海而言,堪称梦幻的一天,也就算过去了。
  第二天,十大杰出企业家颁奖仪式的报道,直接上了报纸头条。
  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在猜想这次的主角,会不会是陈江海。
  作为这次年纪最年轻的企业家,陈江海受到的关注自然是最多的。
  可是报纸出来后,让很多人都是大跌眼镜。
  这次的主角,居然变成了牟红中!


第953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
  牟红中提出的要成为世界五百强的宏大目标,牢牢的占住了醒目位置。
  通过这个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对牟红中感兴趣起来。
  再加上他以前种种的传奇经历,他们觉得牟红中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华夏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
  与此同时,不少人对陈江海的表现有点疑惑。
  他们最看重的人,怎么会成了别人的陪衬呢?
  他不是应该在这种场合,高谈阔论一番吗?
  他不是应该给大家描绘一下秋海未来的蓝图远景吗?
  难道这是后劲不足了?
  ……
  当然,对于各种各样的评论,陈江海是毫不在意。
  他只要做行动上的巨人,而不是口头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