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第10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四个字?”周侯健赶紧问道。
  陈江海轻轻的吐出四个字:“外圣内王。”
  听到这四个字,周侯健眉头微微一皱。
  看过资治通鉴的周侯健,自然明白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这四个字,更多是用在国家的管理上面。
  陈江海现在把它放在了企业上面,周侯健自然不是很明白。
  陈江海跟着给出了解释:“企业的产品对外一定要做到最好,企业内部的管理一定要足够霸道。”
  听完陈江海的解释后,周侯健才明白陈江海的外圣内王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陈总,对外的产品要做到最好,我完全可以理解。”
  周侯健随即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对内霸道,这一点我不是很赞同。”
  在他看来,一个公司想要发展好,内部一定要齐心协力。
  但是有人地方,就会有争论。
  不管企业做什么样的决定,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出来。
  周侯健认为,面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好好的协商,争取商量出一个最佳的办法出来。
  像陈江海那样对内实行霸道,搞一言堂的话,对整个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不可能把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强加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这一点在周侯健看来,是十分不现实的。
  陈江海则一挑眉头说道:“周总,你是不是觉得企业内部过于霸道的话,会让很多人心生不满?”
  周侯健没有说话,只是点头表示对这话的赞同。
  陈江海不置可否地说道:“一个企业家如果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想要发展强大是不太现实的事。”
  “企业里的声音一旦太多,往往会相互制约,搞不好就会内耗,减弱竞争力。”
  听到陈江海这话,周侯健的眉头直接皱了起来。


第1811章 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陈江海微微一笑,随即又追问了一句:“周总,如果你手上没有了海信的股份,你还能掌控它吗?”
  此时的周侯健已经明白过来,陈江海要说的其实是股份这个东西。
  一个企业家只有把自己公司的股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绝对的话语权决定公司的未来。
  这一点,娃哈哈的宗大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就是因为在娃哈哈这家企业里没有了足够的股份,就算身为创始人,最后一番折腾下来,还不是被达能扫地出门了!
  很多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陷入瓶颈期。
  这个时候他们都会采取一个办法,那就是上市融资。
  公司通过融资会得到一笔资金,能够支持它继续发展下去。
  弊端就是公司的股份会遭到稀释,如果操作不当,大权可能会因此旁落。
  陈江海要说的正是这一点。
  作为企业家,一定要警惕公司的股份。
  任何时候,都必须要将股份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
  能把企业做到上市的人,都不是简单的人。
  身为海信老总的周侯健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对于陈江海所说的这一点,他立即就明白过来了。
  一个企业,可以有很多种声音。
  这些声音,完全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可是在重大决策方面,陈江海认为只能有一个声音。
  要是有两个旗鼓相当声音的话,就会让公司的决策犹豫不决。
  这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企业家,一旦失去对自己公司的掌控,那就意味着失败。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陈江海在夸大其词。
  前世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
  一个原本发展很好的企业,在融资之后,公司的管理权可以说四分五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莫衷一是。
  原本蒸蒸向上的企业,因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一番折腾下来,经营不善最后导致倒闭。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陈江海跟周侯健说这些,就是想要提醒他拿好手中的股份。
  为了企业的发展,适当的融资,分出去一些股份,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股份可以分,但绝对不能分太多。
  分出去之后,不能影响到对于公司的掌控,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听完陈江海的解释后,周侯健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
  要知道,海信可是在不久前才刚刚上市融资。
  这一次,海信已经拿出了不少的股份出去。
  周侯健手上的股份通过这一轮的稀释之后,自然也是跟着下降了不少。
  最开始的时候,周侯健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在他和大多数海信的高层看来,一点股份能从股市上换来这么多钱,绝对是相当划算的。
  现在听了陈江海的话,周侯健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周侯健心里,竟然隐隐的有些担心了起来。
  股份这个东西,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更加的重要。
  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真的需要正视这个问题。
  谁拿的股份多,就意味着对公司有更强的掌控权。
  没有股份,什么都不是。
  周侯健此时已经暗下决心,关于海信的股份,他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在手上。
  只要有机会能够把股份拿回来的话,他绝对不会吝啬资金。
  “陈总,听君一席话,真的是胜读十年书啊!”周侯健感慨道。
  今天这一番话,真的让周侯健获益良多。
  对于陈江海,他也就越发的佩服了。
  对于这番夸奖,陈江海谦虚的说道:“周总你是我的前辈,我无非就在他面前班门弄斧,是说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业经营这一块我还得向你学习。”
  看到陈江海的谦虚,周侯健心里佩服的同时,还有一丝害怕。
  有陈江海这样的人在,海信以后能赢秋海吗?
  想到这里,周侯健心情顿时凝重了起来。
  从接触到现在,陈江海给他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低调谦虚,这是周侯健在陈江海身上感受到的两个特质。
  有这两个特质在,周侯健认为陈江海和秋海的未来,绝对是无限光明的。
  陈江海这么优秀,要真成为对手的话,他觉得自己肯定不是对手。
  这个,就是周侯健最担心的地方。
  不过,他十分的清楚,这种事担心是没有用的。
  陈江海刚才也说了,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只要他认真去做,尽力去做,海信的发展未必会比秋海差。
  想通了这一点,周侯健也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
  未来的事,未来再看。
  “陈总,今天晚上我做东,你可一定要赏脸。”周侯健满是期待的邀请道。
  面对周侯健的热情,陈江海婉拒了。
  秋海正值多事之秋,离不开陈江海,他也根本不愿意再多浪费时间。
  合作的事情既然已经谈完了,他要立马赶回平山去了。
  知道秋海的现状,周侯健自然也没有强求。
  “那陈总你可得记住了,我还欠你一顿饭。”周侯健有板有眼地说道。
  陈江海哈哈一笑,点了点头说:“周总说笑了,这顿饭以后肯定有机会的。”
  当天晚上,陈江海便回到了平山。
  陈立业他们看到陈江海回来后,都十分的惊讶。
  陈江海去的可是琴岛,那可是很远的地方。
  在他们的印象中,这来回起码要两三天的时间。
  没想到短短一天之内,陈江海就走了个来回。
  陈立业忍不住感慨道:“飞机就是快啊,一天之内就能去这么远的地方。”
  “没错,还能回来呢!”王淑芬也赶紧在一旁笑着附和道。
  林建国和薛春丽也纷纷开口夸赞这私人飞机买得好。
  王淑芬看了一眼略显疲惫的陈江海,赶紧问道:“江海,你吃饭了没有?”
  说起来,陈江海从琴岛匆匆忙忙的赶回来,晚饭确实还没有吃。
  在知道陈江海还没有吃饭后,王淑芬和薛春丽赶忙去厨房忙活了起来。
  两个女人在厨房,手脚还是很快的,没过多久就端着饭菜上来了。
  陈江海也不客气,当着众人的面,端起碗筷就开始吃了起来。
  奔波了一天的陈江海,确实有点饿了。
  这一点,从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就能看出来。
  看到陈江海这个样子,身为母亲的王淑芬眼中全是疼惜。


第1812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江海啊,事业固然很重要,可身体更重要啊!伟人不是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吗?以后你可要注意一点。”王淑芬忍不住在一旁劝说道。
  陈立业看到陈江海这个样子也是有些心疼,听妻子这么一说,也赶紧点头附和道:“江海,你妈说的没错。”
  “爸妈,我知道。”陈江海咽下口里的饭菜,抬起头来笑着回应道。
  看到陈江海这个样子,王淑芬他们没再说什么,只是让陈江海多吃一点,吃慢一点。
  至于林婉秋,眼里也是满满地柔情蜜意。
  一夜无语。
  翌日,陈江海还在家里熟睡的时候,外企的人已经上班了。
  可是一上班,就看到不少人正在门外,吵吵闹闹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些消费者是来找他们要个说法的。
  前段时间秋海和外企一同降价,得到优惠的自然是消费者。
  那个时候,双方的价格都是降了两百。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购买电器的机会。
  买到了电器的消费者,自然是十分开心的。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没多久外企就又降价了。
  这次不是全部的产品降价,而是松下的洗衣机。
  上次降了两百,这次变成三百了。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那些买了洗衣机的消费者,脸都绿了。
  这东西才刚买几天,又降价了?
  虽然只是一百块钱,可是这些消费者心里却很是不爽。
  不少人一大早就来到外企的门外,吵吵嚷嚷着要一个说法。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外企这样做实在是太恶心了。
  松下的员工也没有想到,降价还会降出麻烦了。
  随后,这个情况立马就报上去了。
  普通的员工,自然是处理不了这样的问题了。
  降价是上面的人决定的,这屁股自然得由他们来擦。
  对于这样的情况,松下的管理直接就傻眼了。
  他们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们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是没用的,必须尽快让消费者们冷静下来。
  这件事情要是闹大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
  清楚这一点后,松下就赶紧把这些人请到了公司。
  只要消费者们愿意谈,那么这件事情就好解决了。
  否则如果让他们一直堵在门外,到时候被越来越多的记者拍下来,对于松下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意外风波,陈江海他们自然是很快就知道了。
  对于秋海来说,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陈江海立马让岳宏盛联系媒体,把这件事情尽快的曝光出来。
  痛打落水狗的机会,陈江海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果然,经过媒体一番隆重的报道之后,这则新闻立马就成了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
  自从外企重视华夏市场,并且开启降价后,不少消费者都买了外企的产品。
  这群人的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