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造富年代-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卫东主要是担心路上带东西太麻烦,路上倒了好几次车呢,他本来想要回去接的,但是刘锦慧这里的条件也不允许他长时间的离开。
让李卫民送,那和老两口一起来没太大的区别,都是两眼一抹黑,好在丘山水泥厂那边有来港岛的,李卫东让郑思京安排人给送过来。
“方兄弟,这就是我儿子,他也在港岛做生意的,以后有事你们倒是可以互相帮衬着!”
李承文回头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说道,他倒是想说让他儿子帮衬人家,就怕儿子的生意没人家的大,惹笑话,然后侧头对李卫东说道。
沈跃英也是一个劲的感谢,要不是人家,他们俩人得麻烦的很。
“李先生您好!”方学龙吓了一跳,这老哥哥闹哪样,这要是领导当真了,他这事业说没就没呀。
“辛苦你了,还让你跑一趟!”郑思京说是让人送回来,哪里想到是方学龙亲自送过来。
李承文傻眼了,自己一路上称兄道弟的人原来和自己儿子认识,估计早就是安排好的,不然也不能这么巧,他们一出门就有能碰上也回港岛的大老板了。
接过几个大包放到后备箱,李卫东开车,沈跃英坐在前座,她怕晕车,坐火车没问题,但是进入这种小汽车就不舒服。
刚起步就到了罗湖口岸,有出关证明,排了一会队就过去了,南中国的温度已经高了,李卫东打开车窗,沈跃英的感觉会好一点。
“乖乖,这车真不赖,比老家的好!”李承文上了车就东摸摸西摸摸,他是不晕车的,而且也喜欢坐车。
“哪里看出好的?”李卫东挺好奇,车标这种东西,李承文绝对不会懂的,至于价格更是不了解。
“你老子又不是傻子,这车的漆都比其他车亮,坐着也舒服,刚才那个外国人看别的车和这车的眼神都不一样,别的车还打开看一眼,这车人家压根就没检查!”李承文很不屑的说道。
李卫东心里默默的给他老子点个赞,连别人看车的眼神都能分辨出,他就没有这个眼力。
“这深城的大楼就已经够多了,没想到这里楼更多,更高,这人挤人的,怎么住呀,连个院子都没有?”沈跃英不和李承文一样,她觉得这房子不如老家的好,养个鸡鸭都不行。
“咱们那个房子是有院子的,还有个后院!”李卫东觉得自己买个别墅是对的,不然怎么安顿这两口子。
穿过市区,才进入到深水湾僻静的环境,远远的就看到刘锦慧大着肚子站在门口向这边张望,公公婆婆来了,无论如何都要在门口欢迎的,这个面子是要给的。
车一停下,刘锦慧就给打开车门。
“爸、妈,一路上累了吧!”虽然叫的还不是那么自然,但也能叫出口。
“这有啥累的,一路上累了就睡,睡醒了就吃,都快成猪了!”沈跃英觉得的火车还好,卧铺,想睡就睡,想溜达就溜达,自在的很,坐汽车就不行了。
李承文不好和儿媳妇搭话,只是在一旁笑,他又要当爷爷了,至于是孙子还是孙女他不挑的,这儿子娶了媳妇也不贴心,说起来还是闺女更贴心,他家大闺女就比俩儿子好。
谢明停好车,几人把车里的东西拿出来,丁姐看这么多鸡蛋腊肉之类的,不知道怎么处理了,上百个鸡蛋,还有腊肠,虽然这个季节在北方还比较冷,但是在港岛已经很热了。
“丁姐,这些东西放厨房就行!”李卫东看了看这些东西,只能先放厨房里,这么多鸡蛋,一天得吃多少才能吃完。
沈跃英盯着丁姐看,这就应该是保姆了,这还矫情上了,现在都开始用保姆了,这不是电影里放的那些大资本家才用的吗!
进了屋,李卫东把父母的行礼放到二楼的一间大卧室里,以后这就是他们的房间了。
“爹娘,这被褥都是新的,昨天你儿媳妇还拿出去晒的,你闻闻还有太阳的味道呢,你们看看还缺少什么,就给我说,我去买!”
“都成老妈子了,还用什么新的,多浪费呀!”
“这房子今年才开始住,你想用旧的也没有呀,你们俩先休息一下吧,哦,对了这里面是卫生间,和在齐州的一样,爹,我教给你?”
“你忙你的吧,我自己鼓捣一下就行了,这还能难倒我?”李承文嗤之以鼻。
第123章 富二代
对于儿子的话,他不认可,他可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木匠,泥瓦匠,就水电工这点东西能难得住他!
“你这这洋房不错,还有院子,那边是大海?”李承文打开窗户看了看,高兴的说道,这在山里住,有山有水,还有门口的大树估计得有上百年了,好得很。
“是大海,不远,步行过去的话,几分钟就到了,今天累了,明天你们过去看看,热闹的很,早上退潮的时候还能捡到海货!”
“那不错,那不错!”李承文满意极了,至于房子的价格他才不关心,他了解儿子,胆子没他的大呢,没有钱是肯定不会借钱买房子的。
李卫东下了楼,就看到刘锦慧和丁姐在厨房里忙活,两大篮子的鸡蛋,底下垫着小米,倒是没有磕坏的,一路上肯定是小心翼翼的。
刘锦慧也很感谢公公婆婆,可是这么多鸡蛋也发愁,刚才婆婆都说了坐月子的时候要把这鸡蛋都吃光的,刚才她大概查了一下,一百好几个鸡蛋呢,一天得吃好几个。
“先放着吧,一会让老丁再去买个大冰箱,这两个冰箱肯定放不过来的!”李卫东看了看,那些东西,觉得还是再买一个比较合适,再说以后这人增多了,冰箱明显不够用了。
“李先生,李太太,我会做五香盐蛋的,这鸡蛋可以腌制,挺好吃的!”
“丁姐,不用了,这鸡蛋千万别腌了!”李卫东听了赶紧摆手,这鸡蛋是刘锦慧坐月子吃的,肯定是少盐的。
“你说这房子得多少钱,家里还雇佣了司机和保姆,这不是电影里说的那个资本家的日子吗,咱们儿子不会成了资本家了吧?”楼上沈跃英和李承文两人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说起话了,沈跃英进了家就开始观察。
“这里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咱们那里不一样,再说有了保姆和司机,以后你的事情不就少了吗,你是来看孩子还是来当老妈子的?”
“这一天得多少钱花呀,要我说,这保姆就不用了,我干就行了,有胳膊有手的,要别人伺候什么?”
“是得不少钱花?”李承文也觉得糟蹋钱。
第二天一早,李卫东刚起来就看到李承文和沈跃英从大门口进来,手里还提着个水桶,满脸的喜色,估计是收获不小,后面跟着的丁原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拿着牛奶也进来了。
“这是收获不小呀,几点走的,我都不知道?”
“那是,这小半桶呢,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小丁说这些都能吃!”
李卫东低头一看,有不少的海星呢,这可是好东西,大补呢,还有几个猫眼螺和几条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死鱼。
李卫东接过丁原手里的报纸就进屋了,至于处理这些海鲜他虽然会,有丁姐在,他也懒的弄这东西,而且也得放一段时间,吐吐沙子。
“老太太赶海去了,精神头还挺好呀!”刘锦慧也下了楼,这沈跃英和李承文昨天下午才到的,都没有好好休息一晚就一大早的跑出去。
“闲不住呗,随便折腾吧,也没啥事!”农村老人闲得住的还真没有几个。
吃过早饭,李卫东本来想着带父母到商场转转的,沈跃英觉得去了得花钱,人还多,自己又看不懂,不愿意动。
没办法,李卫东又在家里宅了一天,拿起早上的报纸看了起来,一个大标题报道,把李卫东弄的心痒痒。
“你说这富二代就是富二代,赚钱都这么清新脱俗!”
“什么新闻?”
李卫东对于报纸上的东西,觉得不好的就和刘锦慧说一番,家里就他两个人,总得有人听,而且这也是个乐子,刘锦慧自己也愿意听,还特喜欢听到李卫东版的歪理邪说。
“咱们的邻居,人家的儿子,用两年的时间就挣了五个亿美金,厉害吧!”
刘锦慧不表态,她得听后边的内容才行,这已经是惯例了。
“你说这人咋就这么聪明呢,名校毕业,刚毕业就干这么大生意,同样姓李,人家怎么就这么优秀呢,你说这是不是造势,然后达到什么目的?”
李卫东喝了口茶,接着说。
“胡雪岩就说过,做生意先要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宝就会滚滚而至。这李家老二,名声不响,做个局先让他的名气起来,然后再去做生意,是不是就好做了,你看着吧,肯定还有后招!”
李卫东不无恶意的想,港岛的这些老牌家族惯用这种手段,先造势然后做生意,就连人家红色资本家都用这一招,让儿子娶个明星媳妇,搞个大轰动。
“你这人太阴暗,哪里有你说的这么多的阴谋诡计,说不定就是正常的生意!”刘锦慧也看了几眼报纸。
听李卫东分这事挺玄乎,电视台这玩意利润又不高,谁会溢价好几倍收购,脑子有坑。
“谁知道呢,人家有俩儿子,不得早谋划难道等他死了,俩儿子在挣遗产不成,他们这样的豪门重规矩,最看重这嫡长二字。
要是没有这规矩早不知道成什么样了,但凡他家老大不是傻子,就不可能让老二接班的!”李卫东自认为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后世也确实如此。
上辈子的时候李家老大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李家的产业了,但是老二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就奇怪了。
而且报纸媒体上还一直说,老二创造了另一个商业帝国,这个商业帝国是怎么起来的,李卫东自然是怀疑的。
“过两天,咱们孩子要出生了,也是个妥妥的富二代呀,说不定老子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呢,以后的学习一下李超人这手法呢,别弄的兄弟阋墙!”李卫东突然觉得自己这个本家这手玩的还真不赖。
“你就做梦吧,还第二个第三个呢,现在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好!”刘锦慧振振有词。
李卫东自然觉得一个孩子不错,但是如果能有两个就更好了,最好是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虽然政策不允许,但是他结婚不是也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吗?
这样的家庭在农村走路都和比人不一样,地位那是高的很,娶媳妇嫁闺女都愿意找这样的人家迎来送往。
第124章 住院
李承文逛了几天商场开始无聊,无聊起来的李承文和沈跃英开始在院子里使劲,这里的环境好,温度合适什么种子撒下去过几天就能发芽。
也不知道老两口在哪弄来的种子,菠菜,香菜,还有四季豆。
至于老两口想要养鸡鸭的梦想,李卫东是肯定不会满足的,这院子本就不大,他可不想经常的中大彩,脚下一堆翔。
李卫东看了欣慰,只要不喊着走就行,爱怎么弄就怎么弄,至于那草坪还是以前的房主留下来了,李卫东也不怎么打理,高矮不一形态极差,种点蔬菜也不错。
刘锦慧对于这些也比较感兴趣,小时候她父母比较忙的时候他们就会到姑姑家待些是日子,在农村这种活也没有少干。
“李先生,这草坪挺贵的,只是疏于打理了!”罗嘉良在后面提醒道。他看着实在是有些心疼,一尺要上百块钱的草坪就这么铲掉了,实在是太可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