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造富年代-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行业。
  而且这几年,郑思京在国内的风投界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他们投资的很多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每年都会有不少成功上市。
  作为国内风投界的鼻祖,这已经成了一张耀眼的名片,只要是公司没钱的,找投资首选自然精卫投资。
  就这么在很多不经意间,郑思京已经替李卫东投资了很多后世会成为巨无霸的公司,已经让李卫东提前躺平了。
  哪怕从此之后什么也不干,以后就靠卖股票过日子,也一定是过的最潇洒的人。
  在这间会议室里,有很多公司的股东里都有精卫投资的名字,而郑思京更是这些公司的董事。
  所以这么多人围着也就没什么稀奇了,这些人也能和李卫东说上话,但是绕开代理人直接和老板打招呼,本身就犯忌讳。
  不仅是李卫东看不上,认为你没能力,不懂规矩,若是让代理人郑思京知晓,你这种越级的行为,还能有什么糖果吃!
  所以一有机会,这些各个公司的董事长就和郑思京联络关系,关系好不一定能够宽容他们的错误,但是关系不好肯定会让工作不好干。
  虽然不一定把这个关系维护好,但总不会更差!
  此时围着他的就有几个名气很大的董事长,东星医药的高福星,丘山水泥的方学龙,波导公司的徐华炳,万国证券的郁渊。
  这几个人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手里掌握的资产都很惊人,但是在这里却都依然小心翼翼。
  “郑总,最近董事长有没有提到过我?”高福星看着郑思京,小心的问道,他这是想要打探一些消息,好应对李卫东的考试。
  “董事长谁不提也得提起你呀,东方的启明星,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身家过亿,参加各种高级别的商会!”郑思京略带几分嘲讽的味道。
  若是按身家,郑思京还真比不上此时的高福星,自从东星医药上市,融资几个亿后,东星医药迎来了大发展。
  在医药健康领域布局,不仅在全国多个地方有自己的研究中心,还收购了好几个药厂,又有几个新药开始上市,更是助推股价上涨。
  高福星的身家跟着水涨船高,直接成为亿万富翁,高福星也一下子成了名人,弄得全国人民尽人皆知。
  而郑思京跟着李卫东工作了几年,也小有身家,有时遇到好的项目,好的公司,精卫投资在前面领头,他有时也会后面跟投这些公司。
  这也算是李卫东给的一项福利,当然若是发现好公司,要自己单独投资,那肯定不行,这样不仅有违职业道德,还犯法呢。
  所以郑思京这几年也成了不少公司的股东,虽然股份不多,但是身家也不少了,不过也不能和开了挂的高福星相比。
  高福星能自诩我东方的明星,的确有两把刷子,交际能力很不错,认识了不少商界的大佬,甚至关系还挺不错。
  不过李卫东对这些就有些不感冒了,做生意是需要一些社交关系,但是搞的过火就不好了,好像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一样!
  这些虽然和工作有些关系,但是也有私事的属性,所以李卫东也不好直接说,只是听到了之后随口抱怨了一句。
  “郑总说笑了,都是一些生意上的朋友,结交一下也对以后的生意有好处!”高福星听到郑思京的奚落,略带尴尬的说道。
  虽然高福星和郑思京认识了很久,关系也一直不错,平时若是只要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别说这种话了,就是互相骂两句也没什么。
  但是现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都是富豪级的人物,被落面子,自然有些挂不住,但他也不好发作。
  “这是你的自由,不过作为老朋友,我觉得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比较好!”郑思京的语气虽然是建议的口吻,但是说的话还是有些生硬。
  郑思京也不知道李卫东为什么对那些人比较讨厌,当初也邀请李卫东参加他们的研讨会,地点就在旁边的泰山,驱车一个多小时,不过李卫东拒绝了。
  让郑思京吃惊的是,李卫东连拒绝的理由都很敷衍,“对不起,没时间!”
  郑思京对李卫东了解比较深,能说出这种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划清界限,撇清关系,本来他也和这些人有过交道,自从知道这事之后也就疏远了。
  他给李卫东扛活,自然要看李卫东的眼色行事,若是老板不待见的人,你一个劲的巴结,这是想要打谁的脸呢!
  这次高福星的脸色有些变化,高福星了解郑思京,知道郑思京不会轻易说出这话,能这么说,一定有什么原因了。
  “郑总,咱们有些日子没一起喝茶了,晚上咱们找个地方喝杯茶叙叙旧?”高福星看着周边的环境知道现在不是问这话的时候,开口邀请道。
  “今天恐怕不行,等我回沪城,咱们有的是时间!”郑思京犹豫了一下,同意了,有些话李卫东不说,不代表他可以不说。
  而且高福星掌握这么多李卫东的财富,若是出点问题,也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咱们回沪城聚一聚!”高福星拍着自己的脑门说道。
  高福星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主要是落差太大,他在外面都是前呼后拥,秘书助理一大堆。
  但是来到这里,却才知道什么叫富豪开会,小心翼翼的,秘书助理都没有,只能干巴巴的进来,喝茶都得自助,关键是没那个资格想来还来不了!
  他突然想到自己想要打进的那个圈子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也许他们还想打进他们这个圈子呢,太过神秘的圈子,往往藏着阴暗面。
  “对了,你提出要把地产业务从东星医药拆分出来,成立东星集团的事情,董事长同意了!”郑思京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从随手的公文包里翻出一份文件递给高福星。
  “真的,那太好了,若是有机会上市,以后我们就是两条腿走路了,一般的门槛摔不着我们了!”高福星接过文件,高兴的看着。
  上面还有李卫东的批注,“同意,可按此施行,注意脚踏实地!”
  其实李卫东想要接着说,步子太大容易扯着淡,但是想着这么正式的文件,些这句话有些不合时宜了,才意犹未尽的停笔!
  旁边的方学龙看着文件上的批注,心里羡慕的不得了,他当初想把水泥厂里的余热发电供热业务拆分出来,单独成立公司择机上市!
  但是让李卫东给否了,关键是还把他打击的难受!
  李卫东当时的话,“你们就这几台小发电机,还想着上市?做梦呢,再过几年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弄不好都得给你们拆了!”
  方学龙当时郁闷的厉害,他辛苦把丘山水泥经营成一家大型集团公司,不仅能够生产销售高质量的水泥和相关产品,还把配套的热电产业发展壮大。
  现在丘山水泥名下的三十多个水泥厂,每个水泥厂里都配有余热发电机组。
  随着现在工业用热和集中供暖的增多,这些余热发电,自然转为了热电联产,不仅卖电,还能卖热源,而且热源成了他们的一项重要收入,甚至比卖电收入都高。
  当然审批的时候都是小容量的余热发电,容量都不大,若是纯发电机组早就被淘汰了,也就是沾了热电联产便宜,运行的还挺红火。
  哪想到,他引以为傲的一个产业,让李卫东说的一文不值了,甚至还要拆了,要不是李卫东是他老板,他都想掰扯一顿了。
  不过羡慕归羡慕,但是人还是要知足的,若不是碰到李卫东他都要下岗了,而现在他却是一个市值几十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第424章 股票的那些事
  虽然李卫东的这个否定,让他心里很是失落,但也仅仅是失落,对李卫东他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感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工作。
  看似一句空话,不过认真去做,一直坚持下去,就能实实在在结出了不起的果实,水泥厂现在的状况就正好说明了方学龙的努力。
  方学龙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郁渊,客气的笑了笑,这是他们在沪市和港交所上市的保荐和承销机构,还是兄弟单位。
  不是说公司成功上市了,保荐机构就没用了,而且公司上市并不意味着融资结束,这是为以后融资打开了一个大门。
  发行债券,可转债,增发,配股都是再融资的有效途径,而这些都离不开证券公司在中间发挥中介作用。
  丘山水泥想要做大,自然不能只搞两次上市融资,而且这两次他们融到资金并不多,很大成分上只是搞了敲门砖,以后用到郁渊的机会还很多。
  而此时郁渊和旁边的徐华炳小声的交谈,谈的东西没有别的,除了上市还是上市。
  徐华炳早就有上市的想法;不过李卫东不热衷这事;公司也不缺钱,所以也没有那么的急迫。
  其实无论是公司的创始人还是投资人;对上市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上市除了能够融到一笔资金外,还能让股票流通起来,更能让身家暴增。
  暴增的身家虽然是虚的;但是证券属于有价证券;可以变现,那就是实在的钱。
  就算有限售要求,也可以进行抵押,也能够达到变现的目的。
  李卫东不是不想上市;而是认为这个时候上市没有太大的必要;不缺钱,上市要求什么都公开,透明度高;这不是他的风格。
  前几天,陈谷提出要上市,李卫东同意了,这就让那些揣测李卫东的人有想法了!
  虽然不属于同一个派系,但是对外来说,。。。。。。他们还是兄弟公司,而且还有郁渊这个中介人在里面搅合,才几天就已经很多公司有上市的打算。
  郁渊当中介;肯定有中介费;而且在证券公司收入中保荐费的比例不低,万国证券想要发展得需要更多的业务。
  李卫东名下这么多优质公司;财务上肯定没问题;完全满足上市公司的要求。
  若是李卫东松口,郁渊就有的赚了;都是兄弟公司;我赚钱;你上市;双赢!
  “徐总,只要董事长没有意见;以咱们公司的实力,我敢保证;最多半年就能运作公司在沪市主板上市!”郁渊满口保证道。
  他们两个说这些没有多大的用,波导要上市,董事会要同意,股东大会同意才行,最大的股东是李卫东,所以只要李卫东同意就足够了。
  只要李卫东说话了,董事会基本上就是个摆设了!
  “郑总,你看这事?”徐华炳看着郑思京,董事长同意不同意;他是管不着了,但是得让郑思京同意才行。
  波导公司自从接受了李卫东的投资;引进技术,迎来飞速的发展,前几年甚至成为国内最大的传呼机生产商之一。
  然而就在他们传呼机销量刚成为全国第一的时候;公司宣布成立移动电话事业部,减少对传呼机的投资,甚至技术研发都暂缓了。
  公司的发展重心从传呼机转到移动电话;但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产品生产上,乃至最后的销售都有很大的困难!
  资本再次发力,精卫投资再次进行巨额投资,技术研发不行那就引进先进技术,和诺基亚达成技术合作。
  生产不行就投资建设生产线,收购上下游企业,总之是不能半途而废,上辈子都能搞成,这辈子没有搞不成的道理。
  也因为此次增资,李卫东一举成为绝对的大股东,也意味着波导公司控制人易主;。。。。。。;也迎来了更加飞速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