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造富年代-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陈谷的保证,李卫东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他只看结果,如果这人有能力,他不介意让他发财,要是没有那个能力自然就掉队的。没有能力跟着比尔盖茨也会掉队。
“胖子你去运输队看看,没有活的师傅,给找两个,一人给他三十块钱!”陈谷觉得找司机的事情不是大事,现在厂子虽然红火了,但是出货量是一定的,而且很多客户都是带着车来的,反而运输队并不是那么的忙,干活也是挑挑拣拣的,距离近的路况好的,才会去送货。
三十块钱已经很多了,你效益再好,一个月能挣个三两百就不错了,这一下子给你三十,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李卫东带着陈谷到了那个小批发门市,一个中年妇女在柜台里面,嗑着瓜子,看到李卫东一群人进来,尤其是陈谷和后面的几个马仔,感觉就不像个好人。
“你们老板呢,我是肖经理介绍过来的?”李卫东直接开口,很是客气,以后估计还得用得上。
“哦,你是老肖介绍的呀,你姓李吧,”看到李卫东点头,“你稍等一下子哈,我去叫我们当家的!”
第36章 晚婚晚育
1991年4月29日,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下最大决心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多,增长快,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要保证工作不放松,确保到本世纪末人口控制在十亿。
如果不能控制人口的增长,必将直接影响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会给下一个世纪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的后患。
紧接着一系列的媒体报道,让这一基本国策得到最大的反响,全国的各个单位组织适龄青年学习,晚婚晚育深入人心,一时间本来抢手的青年突然失去了市场,媒婆不登门了,街道办事处也不来介绍对象了。
李卫东观望老丈人的态度,是看不到近期结婚的希望了,虽然以前也有,但是从来没有这么严肃过。
这事怎么看,三十年后自然会有答案。
李卫东和刘锦慧趁着初夏的时光,逛着街,吃着糖葫芦,你侬我侬的,齐州的春季极短,甚至感觉不到就到了夏天,夏天是个好时节,大姑娘小伙子捂了一冬天,白的晃眼。
湖里划船,荷叶里寻找刚开的菡萏,老街上散步都是惬意的时光。
“好看吗,你追过去接着看,都走远了!”对李卫东行为深表不满,使劲拧了一下。
李卫东倒是有些尴尬,“我对比了一下,还是我们家慧慧最好看,他们只能当绿叶,只有你才是花朵!”
“我是花朵,你是什么?”
“我当然是牛粪了,不然怎么有鲜花插在牛粪上!”
“过段时间,跟我回趟家吧,省得我爹娘老催婚,以为我在外找不到对象呢,上次我弟弟来信都说要给我张罗在老家找个对象了!我弟弟都要结婚了!”
“这不好吧,我爸妈都没同意呢!”
“哎,老丈人这天天学习晚婚晚育的,弄得我都不敢开口提亲了!”李卫东半开玩笑地说着,这个时候要是违反了政策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家庭单位都会受到影响的,单位所在科室评优是没有了,严重的恐怕还得领导调职,家庭父母肯定也得受处分。
“你再胡说八道,谁答应嫁给你了?”
两人关系进展极好,似乎是为了弥补上辈子的缺陷,李卫东很是享受这样的时光,结婚的事情,他是没有办法了,除非刘锦慧和他一样也选择下海,不然还得等两年才行。
“嘀嘀,嘀嘀嘀!”李卫东手提包里传呼机响了起来,现在的传呼机还不能显示汉字,李卫东记得应该是明年初的时候汉显的寻呼机出现,当时风靡一时,他甚至都想要买一个,只是手里的钱实在有限,只能看着别人的眼热。
“机修厂呼你了,你回个电话吧?”
“不用理他们,急事他们还会打的!”李卫东是机修厂的大股东,但要淡定。
1991年的六月,官方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了横行整个东三省的送四爷和他的党羽们最终去了他应该去的地方,大领导还指出要保持严打斗争的好势头,年年打,月月打,天天打,不让他们站住脚跟,这样的团伙露头一个打一个。
多少混混躲在家里瑟瑟发抖,似乎证明了,黑暗始终是见不到白天的,就连一向嚣张的王二也是有些暮气沉沉、惶惶不可终日。
“王二哥,这是夜里操劳过度呀,黑眼圈都出来了!”
“滚犊子,你这亲自来了,不会又弄你破设备吧,你这一车车地往关内拉这玩意赚了不少吧!”
李卫东和王旭合作的多了,说话也没有以前那么注意了,但是李卫东却更加的谨慎了,这几乎每隔一两月就会有在苏俄失踪的倒爷,都让他心里打鼓。好在他用的人除了丁原三人外,其余的几个都是他自己的人,有些是通过丁原介绍的战友,也有如陈谷这样的街头混子。
如今冰雪融化,汽车是跑不动了,只能通过货运轮船摆渡过来,这成本就又增加了一成,好在李卫东除了做黑河口岸的生意,还在基里贝尔的介绍下做起了绥芬河口岸的生意,绥芬河口岸距离远东最大的城市海参崴只有二百多公里,虽然深入苏俄复地,但是全是公路铁路,运货更加的方便。
“王二哥,还不是亏你关照,也就挣个辛苦钱,你这气象才是挣大钱的样子呀,现在夏天了,龙江融化了,这车运过来太费劲,成本就大了,挣不了多少钱了!”李卫东递给王二一根烟,然后点燃,自己也点上,接着说道,“这次想多弄些回去,等到了冬天再过来,还是冬天好,事情少!”
一听李卫东这么说,王旭顿时心里着急,又听到李卫东说冬天还来,心里就放松了,李卫东这小半年的时间,从刚开始几千块钱的本钱干到现在上百万的身家,他是看在眼里的,而且还有弄回会的那些机床设备恐怕挣的更多,圈子里都传,李卫东已经搬空了海兰泡至少三家工厂了。
前段时间报纸上报道,国家工商行政部门说中国大陆有490余名百万富翁。王旭是绝对不信的,至少他知道的就有很多,他自己的家业也有这么多,但是他一不放银行,二不张扬,工商局调查个屁呀!
“行,兄弟,你是这个,”王二举起大拇指,“我见过这么多人,就你是个有想法,果然是大学生!”
王二很干脆地提供帮助,中介费也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没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
七月初,齐州的天气很热,机修厂后面的一片搭着棚子的空地,是以扩大维修厂的名义租下来的,这块地是属于后面的王家村的,宋国峰给村主任送了一箱酒两条烟就以一亩三百一年的租金租下来。此时天色蒙蒙亮,一排车队按照顺序停了进去,所有的车都是用帆布盖着,都鼓鼓囊囊装满货物。
“哥,这次你可是走了小半个月了,咱们生意是越来越好了,这都忙不过来了,宋厂长想要招人呢!”
李卫东现在满心都在倒腾二手设备上,这点维修的活早看不上眼了,一个月除了开支能挣个一两万块钱他早已经看不到眼里了,但是郑阳不同,那分红可比他一个月工资还高。
第37章 时来天地同协力
找到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长出一个翅膀,就能飞得更高,同李卫东这样的知道风口在哪,同时又长出翅膀的,能飞破天际了。
对于李卫东来说,现在的风口就是倒腾轻工产品,换取重工产品,他倒腾的东西很多,食品他倒腾过白糖,罐头甚至面粉大米都弄过,纺织品他倒腾过衣服袜子内裤鞋子都有,日化也有,有时候成车皮地往北方送。
换回来的最多的是二手设备,卡车,电机,这些东西在苏俄不值钱,差不多废品的价格,到了国内往往就能翻个两三倍,如果遇到合适四五倍也不是问题。
这次的他用了差不多一半的身家换回来价值百万的设备,这些设备即使有陈谷已经壮大的队伍来推销,也需要一些时间,上百台的设备,需要调试安装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哥,这次咱们弄回来这几卡车的设备,恐怕一时间弄不出去!”
陈谷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挺自信,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他是随着李卫东去过苏俄的,才知道那真是遍地是钱,但你得会捡才行,他自己的能力是捡一美金的,而李卫东是捡的富兰克林,那是一百美金的。
“那就赶紧去想办法,不然就多找几个人?”
“哥,我觉得还是能完成任务的,半个月肯定搞定!”找人那怎么行,一台设备差不多挣两百多,这几十台的设备好几万,给别人那不是傻子吗,再说了找人他自己也可以找呀,你李哥是忙着谈恋爱那种大事,这种小事怎么能麻烦你呢!
李卫东志得意满,时来天地同协力,后边那句他是不能念的,那不符合他身份,高兴地跑去睡觉了,至于剩下的十几个人,有几个是王二的人,那自然是给送走,还是老办法给路费,再给小费。
“李老板,保重,到了黑河一定联系我们!”丁原难得的多说了几句,对于这种说话少的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思虑的,惜墨如金的人,每个字都很值钱。
“好,你的话我记下来了,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们也了解,绝对不会亏待兄弟们的!”李卫东那是非常惜命的,自然是要多多的保镖才行,尤其是到了苏俄的地盘,如果真有想干掉他,他得有自己的力量才行。
睡醒一觉的李卫东,几个小弟正按照顺序把卡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放到已经固化的地面上。
“胖子,让人去弄点塑料薄膜,都给改好了,还有周边挖好水渠,这几天是雨季,别给进水淹了!”
“好的李哥,我马上买!”
这是大哥的哥,那是他们的大哥大,虽然平日里一起吃饭睡觉,但那是在路上,只是权宜之计,现在到了地方,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不然惹的大哥大不高兴,大哥就不高兴,大哥不高兴,他们指定就会很惨了。
胖子叫程奎,是陈谷的表弟,小时候父母去世了,就跟着舅舅一家过,所以虽然是表弟,但是差不多是亲弟弟,所以对于胖子,陈谷是相当信任的,算是陈谷的头号大将。还有个小弟还有一个花名叫麻杆的,个子挺高,但是瘦的跟麻杆似的,真名叫郭淮,还有一个比较正常的叫霍锐,李卫东倒也觉得这几个人也不错,对于这几人还是比较信任的,也是这次和李卫东一起出关的几个重要的人。
吩咐好了之后,回到机修厂的院子里,正好看到宋国峰也在,经过近半年的发展,登峰机修算是扩大规模了,人数已经从原来的几个人壮大的到十几个人,而且经常的人手不够,宋国峰多次提出要招人,李卫东一直没有正面回应。
“哎,我的亲哥,你可算出现了,你再不出现我们就要把你这大股东给分了,你快来看个东西!”
几个人围着一圈,在研究什么东西,李卫东过去,立马有人腾出地方,李卫东才看到原来是个自行车加上了助力发动机,这个是90年代在农村比较火的东西,但实际上出来很早了,发动机很小,35或者30的,甚至还有25的,但是很好用,主要是价格便宜呀。
一些骑着自行车收购农副产品的,鸡蛋鸭蛋的,活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