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造富年代-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结了婚生了孩子,不合常理的带着老婆孩子又回来了,更绝的是过了几年,感觉不好又回去了,刘永良那时候已经当兵了,就没有能跟着一起回去,所以老丈人家的亲戚都在东北那边。
  说着话,李卫东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赶忙去开门,无论是杨老师还是刘锦波都不能得罪,虽然刘锦波不影响大局,但是下个绊子也难受呀。
  杨老师回来,看到李卫东很高兴,这两天没听到刘锦慧说起李卫东过来,还以为二人闹脾气了呢。他让柳建国仔细打听了后,打心眼里对李卫东满意,大学生,能力还强,人缘好说明人品不错,虽然家里穷点,但是也没有什么负担了。
  热情的杨老师整治了好几个菜,现在条件好了,但是这一桌子菜也明显超出了正常的开支范畴了。人家欢迎你,怎么表达热情,当然是弄一大桌子菜了,不然说得再好听,没有实际的,就是忽悠二傻子呢。
  “李卫东,你去黑河了,还去老外地盘了,听说那边满地都是钱,捡钱就行,真的假的?”
  刘锦波回到家转了一圈就发现李卫东带来的东西,再听他姐一说,就知道了,李卫东这是去干倒爷了,他去年就想去的。牟大忠用罐头换飞机,他刘锦波保不住能换回来坦克啥的,只是这念头一起来,就被他老娘联合他老爹给拍死。
  “和捡钱差不多,但是也有风险,老外地盘还是挺乱的,吃不上饭铤而走险的很多,挣钱的也多,但是回不来的也不少!”
  世界人民历来如此,不怕你和我一样穷,就怕你比我有钱,我还吃不上饭,你这不是拿自己当肉菜吗?历来的农民起义都是如此,吃饱饭的人从来不会造反,只有饿的不行的人才会铤而走险,成功了衣食无忧,失败了也不会比饿死更坏,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
  “真的假的,有这么危险?”
  “当然危险也是相对的,人多了他们自然也不敢乱来,就怕落单被盯着的,好点的破财免灾,遇到穷凶极恶的那只能靠佛祖保佑了!”
  李卫东看到刘锦慧的脸色,才加上一句,刘锦慧听了倒是稍微松了一口气。
  “来,喝酒,你这胆子可真不小,我给你写个大写的服子,以后有机会再去的话带上我,也去瞧瞧咱们苏俄老大哥的地盘是啥样!”
  “你这孩子,那地方是随便去的吗,卫东以后也别去了啊,多危险!”
  刘锦波也是个可怜人,老爹一瞪眼,老娘一抬手,立马就老实了,真是个可怜的孩子,这是小时候糟了多少罪。李卫东自然不会这个时候唱反调,一直说好,还安慰了小舅子一句。
  几个人喝起来酒来,慢慢地就把话题扯到了国棉厂上,效益不好之类的话题,这个年代也一家人都在同一个厂子里上班的很多,如果赶上效益不好,一家子都受罪,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好在是杨老师属于学校,过两年企业办社会的属性慢慢剥离,学校也被是教育局接管了,也正式与企业脱离,虽然工资变动不大,但是多少也能按时发放了。不像边远山区,在这个世纪末的几年,工资常年拖欠,弄的老师纷纷自谋生路,甚至发生了卧轨的惨事,国家才重视,教师的工资统归财政。
  “还是卫东你们那里好点,听说奖金就比我们这工资多了,效益好的不得了!”就算人民教师也要吃饭喝水的,自然不免俗,对于汉东机械厂听的比较多,现在的企业也就重工类的好点了。
  但是杨老师不知道,在未来的几年,汉东机械厂要完蛋,就连汉东汽车厂都差点破产,过热的经济总会有周期的,到下个世纪天天喊软着陆,就是怕把高速增长的经济摔破了。
  “刘叔,杨姨,我有个事情想请你们参谋一下,我不打算继续在汉东机械厂干了!”
  “不干了,为啥呀?”
  桌子上的一众人都愣神了,刘锦慧也是第一次听李卫东说这事,杨老师也诧异,刚说效益好就要辞职了,刘锦波更是羡慕得不行,你看看人家,这么好的工作说不干就不干了,这多潇洒,哪像他,晚上不回来吃饭都要报备一下。
  李卫东先是把自己旷工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这也没啥大事呀,让你刘叔找人打个招呼,这也犯不上不干了吧!”
  “杨姨,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前段时间我和几个人一块在外面给人家维修,你不要误会,主要是厂里不愿意接的活,人家又比较着急,我们才去的,一个活能挣好几十,有的时候能上百,比在厂子里干好不少,现在不都流行下海,我也想试试。”
  “现在拖拉机是挺紧俏的,可是省内的好几家拖拉机厂都扩充产能了,而且今年都能量产了,现在咱们全省一年的产量不到两万台,但是今年的产量保守估计能到五万台,而且我们厂去年才开始建新车间,等到建好之后恐怕市场已经饱和了!”
  “但是维修不一样,只要是卖出去的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都有可能会损坏,越多越好,所以我认为以后的两到三年干维修要比制造要挣钱!”
  “还有一个原因,我听说五征要扩建农用三轮车生产线的项目已经批准了,最快到明年,最晚后年,他们的新厂区年产量能到五六万台,整个厂年产量能到十万台,哪还有拖拉机的市场,且看着吧,汉东机械厂如果不转变思路,两三年内就要过苦日子了!”
  李卫东自然知道,转变思路有多难,有时候不是领导不行,而是领导怕担责任。
  屋里安静的狠,老刘同志默默点上一根烟,小刘同志也偷偷地点上,还不忘给李卫东递上一支,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比这个只来了两次的李卫东还低。
  第二天,早早地起来,在人家家里,又没多喝酒,可不好赖床,当然和刘锦波睡一张床,要不是天太冷,那是肯定不行的。
  杨老师起得更早,最近学生考试,她要盯着点,早早地就出门了,买早餐的活就落到李卫东身上了。
  昨天晚上李卫东算是说服了老刘同志,但是老刘还是找了点关系,让他办了停薪留职,一来可以抵消他旷工的事情,二来也算是有个退路,还是保留了干部身份。


第23章 正规军
  农历腊月十七,阳历2月1日,宜开市,交易,挂匾,登峰机修厂挂牌成立了,工商登记证书摆放的规规矩矩。
  这是宋国峰专门找了先生算的最近最好的日子,本来按照李卫东计划要在年后开业的,但是宋国峰等不了,第一次见到李卫东的时候就已经想要这么干了,现在已经晚了太久,他不想再拖下去。他感觉到李卫东的变数太大,短短几天东北之行,让他感受到李卫东瘦弱身体的韧劲。
  而且在宋国峰看来,这机修厂比倒腾货靠谱的多,风险虽然有,但是绝对不会有生命危险,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
  至于名字,本来想要叫东峰机修厂,李卫东觉得太俗,最后取了个登峰,寓意一下子就发生了蜕变。所有的手续都是宋国峰办的,地头蛇有的是办法,法定代表人也是他本人,李卫东是大股东。
  按出资比例,李卫东出六千占60%,宋国峰出两千五占25%,何雨生出八百,郑阳出七百,在维修车间里请来的两个退休的老师傅,在总装车间里请了两个比较靠谱的年轻人,李卫东一人给两个点只能分红的干股,这算是李卫东给的见面礼。
  出资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他不参与管理,只管负责修理机动车,但是大股东在公司里面,怎么约定都有些多余。
  刘锦慧负责机修厂的会计工作,是周末会计,每周来两三次,每月给工资。
  除了分红,还有工资,有保底有提成,手脚快干得好,自然拿的多,管理者宋国峰自然工资是最高的,公司不大,章程挺前卫。
  这一万块钱看着挺多,但是租房子,请托关系办手续,然后再置办点家伙什,账上的结余几乎为零,年都过不好了。如果再不开张恐怕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现在他们现在是正规军了,不能靠着一个扳手走天下了。
  东郊的大马路边的一个大院子,六间大平房,对面不远处就是要筹建的高新开发区,原来是劳改队的一个库房,后来劳改队搬走了移交给地方了,这里就空置下来了。李卫东倒是想买下来,但是人家开的价格太高了,两万多,租一个月才两百多,他是不缺这个钱,但是现在不是时候把钱投到这种见效慢的产业上,要等到拆迁恐怕得好几年。
  开张的第一天,来了不少人,主要是李卫东在汉东机械厂几个熟人和宋国峰的一些朋友,刘锦慧姐弟俩也来了,老刘同志自持身份不能来,杨老师学校今天学生放假离校也不能来。
  李卫东的几个领导和同事来了,还送了个花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开始送这种花篮,而且还附上红包,里面倒是包了一块两块的表示一下财源滚滚的意思。
  但是无论从话语里,还是从态度上,大家对于背叛者都没有太好的脸色可给,虽然李卫东的离职有点迫不得已,但是你出来和机械厂抢生意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一下子从同情者变为唾弃者,你就是叛徒蒲志高。
  “卫东你这就不地道了,你这自己不干了吧,还要带走咱们厂几个能干的!这可不好呀!”李大虎是一线长,是李卫东实习待的地方,自认为和李卫东熟悉,何主任不好说的话,他觉得自己可以代劳。这何主任自己的儿子都出来了,弄的他在大家面前都没脸,李卫东就是罪魁祸首。
  “你李线长手底下都是骄兵悍将,不差这两个,赶紧里面坐,看看我这还有什么缺点!”李卫东听出语气不对,但是李卫东没有那个义务告诉他们机械厂的未来。
  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几个人,倒也把开业典礼弄的热热闹闹的。尤其是宋国峰叫来几个朋友,那气势更是足了。
  “哥几个,我听说百货公司新到了一批白糖,在站里还没有卸车,谁要是有关系咱们给搞出来一丢丢那就够咱们乐呵了!”
  “你小子行呀,这都能搞出来!”
  “我说兄弟,你还不了解他,吹牛一个顶三个!”
  说完众人哈哈大笑,不顾那哥们恼羞成怒的表情,李卫东正好在后面招呼客人听到了两嘴,心里记住了。
  揭牌仪式搞完,附近的小饭馆吃了饭,附上礼品,大家都很高兴,门口也就冷清下来。
  下午,除了留守的宋国峰和李卫东,其他人都跑业务去了,工资保底都是机械厂的两倍,要是还不拼命地干,那就是心黑了。已经连续好几天如此了,到农村就刷墙,在村口上刷,在路上刷。现在刚刚兴起的宣传方式,再过两年,你给人家十块钱,人家不让你刷,哪里像现在送俩鸡蛋人家还高兴得要命。以后卖家电的,卖自行车的,卖衣服的,卖猪饲料的,甚至火化车都这么刷。
  “要修拖拉机就到登峰!”“登峰机修上门维修!”
  “老宋,我说的那哥们你熟不熟?”李卫东描述了一下刚才听到的话,急切地问着宋国峰,这东西在老苏那边很值钱。
  “不怎么熟,吃过两次饭,他爸好像是商业局的,和百货公司的关系不浅,这事真有可能是真的,你还真不死心呀,你要是信着我,咱们哥俩绝对能把这机修厂干的红红火火的,不比机械厂的差!”宋国峰抽了口烟,看着李卫东的眼神坚定,也不再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