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古玩人生-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棠很快就找到了天启开年的1621年,赶紧放到了罗老和张成的面前。
  罗老翻阅这,脸上一直是波澜不惊,但大概翻阅到第十四页的时候突然面露喜色,指着上面的一行小字,惊喜道:“确定了、确定了!这木板雕刻年画就是天启的东西。”
  张成拿着放大镜,认真的看着那一行小字,上面写着:万历年,献之命中有子名曰永,时年八月携子入京学艺。师从昆吾一派,专于木雕之技。天启七年,朱由校落水生病,服用“仙药”薨,庙号熹宗。献之及其子永折返,弘光一年,献之不幸溺亡。
  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年杨献之在万历年剩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杨永,在当年的八月份他带着孩子一起入了京城学习技艺。
  拜入了昆吾雕刻一派,苦心钻研木雕之术。
  在天启七年的时候,皇帝朱由校去世,他只能带着他的儿子返回家乡,在弘光一年的时候,杨献之意外身亡。
  “所以杨大叔家里才会有这么多木板雕刻年画,可是……这上面的人像,似乎并不附和明代的写实主义……”罗倩还是不明白,既然已经可以证明这是明代的东西,为什么……
  “明木唐佛。”张成缓缓开口:“原本在天启时,皇帝很重视木工,但是因为明熹宗暴毙,所以木工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直接被遣返回乡,这种情况下杨献之的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平衡与落差,雕刻唐佛就是表明他崇尚自由,希望可以重回原来的生活。”
  其实明代很多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后期对宦官干政的不满,所以张成猜想这个杨献之的心思恐怕也是如此。
  杨大叔看了张成一眼说:“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没想到小张师父你的知识竟然也是如此的渊博!实在是让人深感佩服。”
  “哈哈哈,我可没有这本事能做张小友的师父,他这是天赋使然,纵然不拜入我师门也掌握了许多鉴宝知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面对张成,罗老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这搞得方棠有些吃味。
  “爷爷,你以前明明说我才是天才的!”
  看着方棠那可爱的模样,罗老忍不住笑道。
  罗倩笑了笑,开口说:“杨大叔你不要在夸他了,这点本事不算什么,我们北京博物馆里才是卧虎藏龙,等我们把木板带回去,肯定会轰动历史和文玩界。”


第113章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张成闻言只是笑一笑,没有多说什么,或许这就是对心仪之人的宽容,在说他一向就是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自然是比肩不了那些学者的。
  不过幸好是有这本族谱,不然他们也很难确定这东西的真实年份,如果因为事实错误搞得他们丢了这么一个宝贝,在场的人肠子恐怕都要悔青了。
  再说了按照祖制,族谱的修订、记录时间应该是每五年一小次,每二十年一大次,所以根本就不会有人注意到百年以前的记载,所以杨大叔也压根儿就没往这件事上想过。
  再说族谱从来都放在村长手中,日常也几乎没有人把这东西拿来当做消遣。
  “果然和我猜的差不多,当年杨献之和杨永学习到了昆吾刀法的精髓,但是他知道等到明熹宗死了以后,在身怀这种绝技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热好祸患,毕竟明朝东厂和西厂可都不是吃素的,再加上当年魏忠贤极度厌恶木工,所以举国上下破害能工巧匠,如果要是让锦衣卫知道小岗村有这样的能人,恐怕他们整个村子都要经历灭顶之灾了!”
  到时候别说是把村子里的木板年画给发扬光大,现在估计连整个村子是什么都没人知道了。
  因此杨献之和杨永并没有把他们所血刀的昆吾刀法给留下来,而是将昆吾刀法分割成了几部分随后交给了村子里刚出生的婴孩,但是却没有告诉过他们这套刀法的真正名字。
  所以在天启年后,族谱上几乎没有关于雕刻技艺的内容,恐怕也是杨献之和杨永因为自己的原因担心给后人带来麻烦,所以直接把这些痕迹给抹去了。
  罗老翻看着族谱后面的内容,果然和张成说的一模一样,只不过在天启末年时,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那里似乎有记载关于昆吾雕刻之法。
  今天若不是张成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小岗村,恐怕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族谱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关于这种刀法的记载。
  更不用说什么年画雕刻木板上有能够看出什么艺术风格或者独特雕刻技巧的影子了。
  杨大叔这才想到难怪有几户人家的木板雕刻年画卖的那么好,这个是因为那几户人家确实就是张成他们刚才指出来和杨献之一脉的村民。
  “不知道大叔你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搞出来的?”方棠实在想不明白这么值钱的东西之前怎么没人主意过,一直到杨大叔这辈子才挖出来。
  说道这里杨大叔憨憨的笑了,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些东西一部分藏在墙里、一部分,藏在我家的火炕。”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才明白,原来杨大叔就是杨献之的后人。
  不过杨献之恐怕想不到,他的后代几乎是几百年没有翻动过他的住所,所以这近百年的宝贝一直都有没有机会露面。
  不管怎么说这东西真的给他们村子带来了商机,这就是有意义的。
  罗老在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四块相对来说非常有特点的木板雕刻,罗老甚是满意,不过这次出门要是没遇到那些糟心的事儿估计他会更开心。
  潘家给罗倩送来了一堆一堆的古玩珠宝,全都被罗老毫不留情的给扔了出去。
  按照潘家那意思,这罗家要是收下了这些东西,那就是算是定亲了,罗老在也在乎这些,这都什么时代了,他可不信那一套,反正按照罗倩的意思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后来潘家送来了好几盒洋巧克力,当着那送礼人的面,罗老直接就送给了张天成他们。
  谭江边看着手里那几盒巧克力,激动的不得了,要知道这么一盒巧克力那在他们这时候可不常见。
  张成想着晓萌肯定会喜欢,所以也收入囊中。
  回去的路上罗倩并没有随行,她要去拿西山纸的坚定结果,谭江边坐在前面昏昏欲睡。
  而方棠兴高采烈的看着罗老给她的连环画,忘乎所以。
  张成深吸了一口气,皱眉道:“方棠,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和你说。”
  这已经是不止一次了,张成早就发现这丫头说话办事不经大脑,这搞得他好几次都错失了绝佳的机会,所以现在他要好好的教育一下这丫头,让她知道在生意场上,有些事情可以说,有些事情不能说。
  看着张成再三斟酌的模样,方棠率先忍不住了,“你到底想说什么啊?磨磨唧唧的一点男人气概都没有。”
  张成还在思考这话应该怎么说,他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这姑娘直接把他给扔下车。
  这时候张成突然觉得老话说的真的不错,孩子教不好多半是惯的!
  他现在就要把方棠这些胡思乱想给完全扼杀在摇篮里。
  “嗯?”方棠疑惑,不知道张成到底要说什么。
  “不管什么人,要你做什么,和你说了什么,你先来问问你学姐或者我,决定不能随便就下决定了。”
  方棠一脸的嫌弃的看着张成,“你还把我当小孩子!我自己可以做决定的,再说了你怎么知道未来有什么事儿会发生?”
  张成扶额,就知道这丫头会这么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希望你能仔细想一下。就比如上一次在罗老家前,如果不是你胡搅蛮缠,那幅画我们完全有可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手,但是因为你和我抢来抢与,商家自然会觉得那是个宝贝,也就不会在意了。”
  方棠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好像个小孩子那样看了张成一眼,满脸的不以为意的样子,搞得张成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想了想着丫头啊,主意太正了。
  只能多说几次,让这丫头脑子里有一个记忆,就算是差不多让她有个印象。
  看着方棠翻看着手里的连环画,张成顿时想到了一件事!
  他都忘了在这个时候可是有很多的连环画非常值钱的,而且如果他没记错,晓萌的同学里有一个叫林国旭的小姑娘手里有全套的《红楼梦》和《拜月亭》。


第114章 收书大业进行中
  一回到家里,张成抱着巧克力直接冲进了张晓萌的房间,死皮赖脸的求她把以这盒巧克力做为交换,让林国旭把《红楼梦》和《拜月亭》的连环画给自己。
  按照他的记忆这时候的小人书,全品相的价格差不多要2。5毛钱了,这和巧克力可比那些东西值钱多了。
  张晓萌有些不情愿,因为这巧克力她都没有吃过!
  想起来心里都有些不平衡,但是奈何这是自己哥哥的要求,她还能说什么呢?
  用这么好的巧克力换那些破连环画……估计当破烂儿卖都没有人买。
  “所以你手里的《红楼》还在呢么?”第二天一早,张晓萌就把林国旭拉到了一边,看着四下无人,角落也比较偏僻才开口。
  林国旭皱眉,虽然平常和张晓萌的关系不错,但是谁知道这丫头到底要干什么。
  带着警惕的口气说道:“你不是都看过了么?还要干嘛?”
  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连环画已经就是最好的消遣用品了。
  张晓萌看着她这模样,顿时就拍了她肩膀一下说:“你看看你那小心眼的样子,看看!这是什么?”
  说着她拿出了那盒小颗粒,上面的包装十分精致,还有一个拉花,不过上边全是英文,林国旭可看不懂,但是那上面那层透明的包装纸,倒是让她一眼就认出那是巧克力。
  “哇哇!张晓萌,你从哪儿搞到这个宝贝的东西?”她迫不及待的想摇拿过来,但是张晓萌却抬高了手。
  “我哥哥给我买的,看到没,正宗美国货在这儿,这个牌子国内可还没有。怎么样,五块巧克力还你一套红楼梦?”
  听着她的话,林国旭当时就同意了,这可是占便宜的事!
  再说了资本主义的这些糖衣炮弹那就是比自己的好吃,不过林国旭可能没想到原本张成是让张晓萌把整盒都给人家,现在没想到她只用了五块就换来了人家的东西。
  一见林国旭上当,张晓萌顿时就心花怒放了气啦,随后给了她两块,“剩下的三块,下午或者明天你把书给我带过来,我再给你。”
  看着林国旭不停点头的样子,张晓萌继续道:“我记得那个《智取威虎山》和《包公破疑案》好像在艾辛哪里是不是?你告诉他,要是把那基本给我,我也给他两块巧克力!”
  张成记得上世纪的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美术出版社发行了第一套《红楼梦》的连环画《红楼梦》。
  那差不多是1954年,所以按照时间来算,林国旭的手里恐怕就是从《乱判葫芦案》开始,到1962年最后一本《宝玉出走》发行为止,前后18册连环画,大概经历8年才收集齐活儿,到现在为止它的收藏价值、经济价值,也能算是今非昔比了!
  而且如果保存的好的话,肯定能成为连环画收藏的精珍藏品。
  张晓萌倒是记得,林国旭的那套书可仔细了,上边甚至还包了书皮呢!
  据说她爸也很喜欢这套书,可惜了他可不是喜欢情节,而是喜欢书里的那些美人儿。
  谭江边听了张成的话,也到一些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