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易摆摆手说道:“大舅,不急,不急,表哥想东山再起需要本钱,钱让他先用着,等他手头宽裕了再说。”
  “不了,这次我打算把鸿轩带回冰城,给他找份工作,让他安淡上班,不许他再做生意。”易浩瀚决绝的说道。
  “易鸿轩能安淡上班就怪了,已经见过钱长什么模样,经历过花天酒地的日子,就上班拿点死工资怎么可能满足的了他。
  赚到过两百万的人,又岂会甘于平庸……不对,进货的两百万都是易鸿轩自己的吗?
  妈的,要是钱不全是他自己的,这5万块只是个开始啊。”
  南易忽然间有了一点不好的预感,如果事态真的往坏的方面变成现实,求救无门的易鸿轩还是会找到易瑾茹,按照易瑾茹的性格,她就算把家底掏空应该也会帮忙。
  到了,这挖出来的坑,还得是他南易负责填。
  “易鸿轩,你这孙子最好争口气啊,老子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压下不好的猜想,南易对众人说道:“大舅、二舅、表妹,京城有不少好玩的地方,你们难得来一趟,我陪你们出去好好转转。”
  “好呀,表哥,我要去爬长城。”听南易一说,易倩兮立刻兴奋的说道。
  “我不去了,浩繁,你和倩兮去吧。”
  易浩瀚这时候哪有心思玩,要不是知道自己跟着也帮不上忙,他刚才就会陪着易鸿轩去天垏。
  “大哥,你也不用太担心,刚才南易不是说了,没什么大事。”
  “我没事,你们去玩吧。”易浩瀚摆了摆手。
  “那,大舅,你在家里歇着,我带二舅和表妹去。”交代一声,南易带着易浩繁和易倩兮出门。
  车走出一段路,南易去报刊亭买了一张京城旅游地图回来。
  当下国内的非京城人要想去旅游,只有两个选项,京城或者其他,京城在国人的心里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新人如果有结婚旅行计划,如无意外,都会选择来京城。
  全国各地的照相馆里,基本都有天安门的拍照背景道具,有很多人都有一张背靠“天安门”的照片,可以说,站在真正的天安门城楼前拍上一张照片,是很多人心里的执念。
  正因为如此,围绕旅游这个主题,京城有比较完善的服务,旅游地图是每个报刊亭、书店必备的。
  “表妹,好玩的地方都标在上面,你想去哪里告诉我,我帮你规划一条旅游线路。”回到车里,南易就把地图递给易倩兮。
  “嗯。”易倩兮接过地图,拿到易浩繁的眼前,“爸,你想去哪里?”
  “你自己看吧,我想去的地方,你肯定也想去。”易浩繁把地图挡了回来,笑道:“南易,今天是上班的日子,你陪我们在外面玩没事?”
  “没事,陪好你们就是我今天的头等大事,我们白天在外面玩,晚上去我那里吃饭,认认门。对了,二舅,你们打算呆几天,如果时间够长,那我们的线路就不用排的太紧密,每个地方可以多玩一会。”
  “我过来就是陪倩兮考试的,向厂里请了十天的假。”易浩繁看了易倩兮一眼,笑了笑,说道。
  “时间很充裕,好玩的地方都可以去一遍,那就不用规划线路,我们顺着路一个个玩过去就行,今天玩到哪算哪,没几步路就会到天安门,然后故宫,要是时间有剩可以去什沙海,表妹,你看怎么样?”
  “表哥,你安排就行。”易倩兮乖巧的点点头。
  先是天安门,再是故宫,这两个地方就把白天的时光耗费的差不多,等到什刹海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下午的五点左右。
  要是体会不到时光和慢,陷入到京城的悠悠岁月中,什刹海就是几个水泡子,水不清,天不蓝,在这里遛弯的人还挺多,踢脚碰手,没多大的意思。
  从小生活在鸭绿江风景最优美的一段,易倩兮只是往水泡子瞄了几眼就失去了兴趣,把目光更多的放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上。
  易浩繁同样如此,只不过他的目光是放在那些钓鱼人的身上。
  “南易,这水里都有什么鱼?”
  “鲫鱼、鲤鱼,还有翘嘴,鱼不是很多。”
  “表哥,这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京城所有的海,水都是从玉泉山引过来的,每个海都联通,有地上的水渠,也有地下的暗河;最早的时候,这里也是河道,和京杭大运河联通,船可以直接开到这里。
  在金代,这里好像还有一个白莲码头,不过很快河道淤塞,这里变成了积水潭;
  到了元代,经过疏通,把京城的海又连了起来,这里和故宫的护城河也是连通的,通过水道可以直接进入故宫里面,我猜,这可能是过去皇帝的一条逃生通道。”
  “哦,明明是湖河,为什么叫海呢?”易倩兮又问道。
  南易摇摇头说道:“这个就不清楚了,没有一个很正式的说法,可能和蒙古人把大的水泡子都叫海子有关;也有可能和皇家园林的格局有关,北海那一片就是按照传说中的仙境修建,有仙山就得有东海之水,所以这些水泡子就被叫成海了。”
  “这样啊,没什么好看的,爸爸,你还要看吗?”
  “不看了。”
  “那我们就回去吧,饭应该差不多做好了。”
  南易巴不得早点回去,带人看自己已经看腻的景,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回到老洋房,刘贞已经做好菜,南易和她热情的招待了易浩繁父女俩,九点多钟的时候,南易又亲自把人送回南家的四合院。
  等他再回到老洋房,已经过了十点半,刘贞还坐在客厅看电视。
  “南易,你表妹长得挺漂亮。”
  “应该是血统好,易家人长得都不难看,妈年轻的时候也挺好看。”南易坐到沙发上,随意的答道。
  “哪个妈?”
  “几个意思?”南易扭了一下身子,看着边上的刘贞。
  “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没听你说过你的亲妈。”刘贞目光闪烁了一下,说道。
  “以后不要提起她,我和她谈不上什么亲情,无为也不缺奶奶疼爱,如果你和她有联系,马上给我断了,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姥爷……林平生快不行了,他想见你最后一面。”刘贞幽幽的说道。
  “你……”南易的怒气上涌,有点想骂人,可他还是把火气压了下去,叹了口气说道:“唉,你啊,真会给我添麻烦。”
  刘贞这么说了,南易不去一趟就有点说不过去,刘贞可不知道林平生不是南易的“亲姥爷”,南易要不去,刘贞会怎么看他?
  “亏,真亏,林平生有儿子,我还有个便宜舅舅林大卫,这孙子九屁股债还了八屁股,就剩一屁股债,林平生那几个微薄家产有几个能落到我头上,够不够我来回的路费都很难说。”
  “都是亲人,应该去看看。”刘贞往南易的怀里一躺,喃喃的说道:“我要不要请假陪你一起过去?”
  “不要了,我要学苏东坡。”
  “怎么,你要弃商从文?不做生意,改去写小说?”
  “不,我是要学他不把女人当人看,哪天我一高兴,就拿你去换辆……疼,撒手。”南易话还没说完,腋下的软肉已经被刘贞拧住。
  “我让你苏东坡,要不要我去认个表妹?”刘贞拧着南易的手,从负270度变成了负210度。
  “不用你认,你只要早点死逑就行了。”
  “嘿嘿。”
  刘贞又是一扭,南易的软肉又转了90度,来到180度的中心点。
  “松手,不要逼我破戒。”
  “破就破,好像你打我打少了一样。”
  “我给你脸了,今天我不好好收拾你,我就跟你姓。”南易拍开刘贞的手,站起身,把她抱了起来往卧室走去。
  “刘易,刘易……”
  刘贞一点不害怕,嘴里还挑衅着。
  哐当,砰!
  嘎吱嘎吱嘎吱!
  “刘易,你打算哪天出发?”
  第二天,吃早点的时候,容光焕发的刘贞问南易。
  “今天我要去趟厂里,上午陪表妹爬长城,中午陪表妹吃饭,下午陪表妹……”
  “好了,刘易,不用说了,就算你晚上陪表妹睡觉我也不会生气,我对你很放心,你一定会和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
  “谢谢你这么信任我啊。”南易没好气的说道。
  “不用客气,刘易,今天的豆浆不错,哪里买的,刘易?”
  “还是那家店,老板昨儿没睡好,多加了一把豆子。”南易在包子上捅了一个洞,灌了一点醋进去。
  “哦,这样啊,刘易,醋少放点,刘易。”
  南易摊开一张报纸看了起来,不再搭理一脸嘚瑟、没事找事的刘贞。
  看着南易认怂,刘贞欢快的哼起小调:“南大哥讲那话,理太偏,谁说刘氏不如南……”
  吃完早点,南易就出门去了长城饭店。
  还是那个以前常坐的咖啡厅,杨开颜和一个男人相对而坐,每个人边上都放着一份早餐。
  南易看了一下手表,离他和杨开颜改约的时间只剩下五分钟,“这个小娘皮已经和我约好了,这会却和别人在吃早餐,是示威呢,还是在耍小脾气?”
  找了个空桌,叫了一杯咖啡,南易瞄了一眼杨开颜对面的男人。
  这人南易认识,就是当初他让曹琳帮忙盯着的那个“倒汇的”,事后他已经知道这个男的叫王权,倒汇当中有一号的人物,也是杨开颜的育红班同学。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个王权在追求杨开颜,只是都已经两年多了,居然还没放弃,这么执着,不知道这小子是喜欢人还是喜欢钱,又或者人财两得?
  看了几眼,南易就把目光收了回来,杨开颜只是他的合伙人,她的私人生活不在南易的关注范围之内,她和王权会不会走到一起,南易并不关心。
  服务员送咖啡的时候,南易又要了一份报纸,顺便交代一下服务员,等杨开颜两人吃完,就让她过去通知一声有人在等着接见。
  交代完,南易就看起了报纸,这头版的文章就有点意思,说的是“炒更大军”。
  炒更,可以理解为在外面找份兼职,有第二职业的意思。
  报纸上说,在沿海一带,炒更已经成了一个新时尚,并估计国家职工从事炒更的人员已经有27%之多,文章的最后还引用了一段李家坡《联合早报》的报导。
  说是无论公务员还是国营企业职员,大家都热衷于用公家的设备赚取外快……'删掉了一段'
  南易感慨这时代发展还真快,前几年还有技术投机倒把罪,这会在外面兼职已经成潮流了。
  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以前的价值观已经崩塌,新的价值观还亟待重建。
  看完头条,南易又看第二篇文章,这是转载自《羊城日报》的一则新闻:说是羊城有一儿制鞋的个体户老何,他的总资产已经超过20万,可依然过得十分简朴,家里连台冰箱都舍不得添置;
  有一家亏损多年的国营鞋厂找他去帮忙解救,他带着六个工人过去帮了一个月忙,帮着鞋厂设计了五六个新鞋样,让鞋厂走出了困境,可老何一分钱好处都不肯收,甚至他带去的六个人工资都是他自己支付的。
  南易看完这个文章就觉得有点可笑,这样的典型立起来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会让人们幼稚的以为先富起来的人,不会把大家甩的远远的,而是会回过头来帮助落后的人,拯救陷入困境的国营企业。
  由己及人,南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