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易在脑子里转了转,就说道:“周书记,请坐,有什么事我们坐下说。”
  “好好好,坐下说,坐下说。”
  呲!
  南易有不好的预感,按照刚才对周官保的性格分析,能让他这样的人把姿态摆这么低,这……
  南易怎么觉得自己又要被当成冤大头了呢?


第0563章 小鬼头子
  “南会计啊,我可是在文昌围磨了好久,要不是葛主任看我可怜,带我来见你这位真神,我还不知道要在文昌围瞎转悠多久呢。”
  周官保拉着南易坐下,拽着南易的胳膊不放,嘴里就哒哒哒的开始扫射。
  “冚家铲,56式轻机枪还有水冷的?”周官保的口水不断飞溅在南易的胳膊上,沾惹到一丝丝清凉的南易忍不住心里吐槽。
  十几天时间,周官保在文昌围出现了三次,前两次只找到了冼耀华,都是还没开口就被冼耀华给搪塞过去。
  雄起、健美裤两块新业务一出,除了冼耀华这个刚戴上村支书帽子的村干部必须得留守外,村委会的其他人都撒出去到处忙去了,周官保想换个人找都不行。
  到了第三次周官保就连冼耀华都没找到,倒是在出村的时候正好撞见往火车站过去的葛翠竹,周官保就死皮赖脸的跟着葛翠竹上了火车。
  事不过三,南易觉着抻的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有了今天他和周官保的会面。
  “那真是对不住,我们村刚上了新项目,最近大家都很忙,怠慢了周书记,我这里向你赔个不是。”
  “南会计,我们不来虚的,我知道你们村里人都在故意躲着我,你就说,我们现在能不能正经说点事。”
  周官保刚才说话还有点人情世故,现在却是直不楞登的开炮。
  知道是故意躲着他,他居然直接点破?
  “当然,有什么事你就说,只要我这个当会计的能应承的,我一定答应你。”
  南易在“会计”两个字上咬字特别重,意思就是点明他自己只是一个会计,根本拿不了村里的大主意,小事可以说,大事说了也白说。
  虽然南易会计的头衔已经撤销,可那是针对文昌围内部,对外的时候,这个名头想用就用。
  “南会计,你们文昌围到现在为止,一共欠我们周家坳22万7千3百27块5毛。我知道你们文昌围有货款拖半年的规定,并不是针对我们周家坳一家。
  这要是搁以往,我什么话也不会说,可现在我们周家坳遇到了困难,急需用钱,你们文昌围能不能把欠我们的钱先还了,另外……”
  “哎,周书记,货款拖半年再付,这是我们文昌围一贯的做法,对谁都一样。刚开始,我们村里的工作没做到位,没跟你说清楚我们的规矩,可后来,我们不是重新签过合同吗?
  合同上可是写的明明白白,我们文昌围向你们周家坳村订购的纸箱制品货款,下订单的时候付两成订金,剩余的八成尾款,从交付日开始算,第183天付清。
  我们文昌围可是一天都没拖过,一直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付款。我说句难听点的话啊,周书记,当初的合同,不是我们文昌围逼着你们签的吧?”
  “我知道,我知道,南会计,当初的合同,是我们周家坳自愿签的,你们文昌围一直很讲信誉,从来没拖欠过货款。
  可现在,咱们要说的不是合同,而是情谊,咱们两个村子的情谊。
  我这次就是想找你们文昌围帮个忙,先把我们前面半年的货款给结了,最好还能给我们一笔预付款。
  按照去年的订货量来看,你们下半年的订货会是上半年的三倍,加上欠款,我就算它八十万,你看,你们文昌围能不能先把八十万给我们?”
  “嚯!周书记,你还真敢张嘴,你要说欠款先付给你,这还说得过去,让我们先交下半年的预付款,这说的过去吗?下半年我们文昌围要多少纸盒、纸箱还没法估计呢,谁知道要不要得了六十万这么多?”
  周官保说道:“下半年用不了,明年可以接着用,我们周家坳村不会不认账。”
  “就算你们会认账又怎么样?
  我也不怕直接告诉你,我们文昌围制定半年账期,就是为了多挣一点利息。
  现在银行的半年储蓄利息是6。84%,一年是7。92%,提前支付半年,再加上半年账期,这就是一年,60万一年的储蓄利息是47520块。
  周书记,你嘴巴一张,就想让我们文昌围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又要让我们损失两万多块钱利息,你觉得合适吗?”
  “南会计,话不能这么说,周家坳村和文昌围之间,除了生意,还应该有情谊,我们周家坳现在遇到点事,你们文昌围出手帮一把,等你们文昌围有事,我们周家坳也会尽力帮忙……”
  “生意之外还有情谊,说的好,说的很好。”南易赞同的点点头,说道:“周书记,那我们就捋一捋情谊。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没有纸箱厂?
  文昌围在粤省深甽,我们不就近找一个纸箱厂,却用了鲁省淄州周家坳村的纸盒、纸箱,是因为你们的报价最低?还是因为用你们的最方便?还是因为你们的质量更好?”
  南易摆了摆手,说道:“这些都不是,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你们周家坳村的纸箱厂和我们文昌围一样,过去都是大队集体企业,我们文昌围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知道农民想办企业有多难,同病相怜,我们才想着帮你们一把。
  宝安也有纸箱厂,是一家街道企业,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市里、乡里都有找过我们文昌围,让我们用他们的纸箱,我们都顶着压力没用。
  知道别人怎么骂我们吗?
  说我们文昌围冚家富贵,你知道这骂的有多难听吗?这是说我们文昌围全死翘翘,生的儿子全没P眼啊。
  要说情谊,我们文昌围对你们周家坳村可是一直充满了情谊。”
  “眼前的南会计是读书人吧?读书人里还有这么不要脸的?按他这么说,是文昌围在施舍周家坳村?”
  周官保看着义正言辞的南易,脸色僵硬、目瞪口呆。
  如果把纸箱厂的事情独立来看,的确可以说是文昌围在施舍周家坳村,只从生意的角度来说,文昌围其实有更好的选择,而且选择的余地还很大。
  之所以和周家坳村合作,旨在给垦殖集团建立一个进入鲁省的桥头堡。
  鲁省的大平原地形,非常适合建立大型蔬菜种植基地,垦殖集团着眼于全国,在几个粮食大省布局是必走之路。
  可这条路很难走,非常难走,还是那句话——农民好欺不好帮。
  不在目标地和当地人建立深厚的交情,垦殖集团可不会轻易把脚给踩进去,把钱给投下去。
  关于农业投资,外地人被当地人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的案例,南易听过太多太多了;哪怕都是本地人,一旦有人干出成绩,其他人也会嫉妒,也会搞破坏。
  生意场上,外地人和当地人是怎么区分的?
  这和籍贯无关,和代表的利益方有关,和在当地有没有关系网有关。
  一个粤省人在鲁省做生意,在鲁省建立了关系网,收益里面又有鲁省人的利益,那对鲁省来说,他就是当地人,当地生意人。
  垦殖集团将来的规模会不小,影响力也会不小,城隍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应对起来不会太难。
  反而是小鬼,要对付起来就难了,所以垦殖集团才要先行一步,投资未到之前,先和当地的小鬼打好交道。
  对南易来说,周官保就是淄州的当地的小鬼头子。


第0564章 八十一难堪过半
  “南会计,话也不能这么说,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你情我愿,你也不能说是文昌围施舍我们周家坳吧?”
  “是,做生意讲的就是公平,互惠互利,文昌围和周家坳就是在公平的基础上签订了合同,达成了合作关系,对吧?周书记,你今天说的,不就是要把这份公平给打破么?”
  “我……”
  周官保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他被南易给绕糊涂了。
  “我不管其他的,南会计,我就问你,我们周家坳的半年欠款能不能还,预付款你们到底给还是不给?”
  既然说不过,周官保就选择自己平时最擅长的手段——耍横,他腾地一下站起来,慈中带恶的盯着南易,大嚷大叫。
  “周书记,我耳朵没聋,不用说这么大声。”
  “都是大老爷们,干脆点,给……还是不给?”周官保的目光里,冒出一丝威胁的味道。
  “不给,按合同办。”南易决绝的说道。
  “好,不给是吧,走了,当我没来过。”周官保一撩袖子,拿起自己的旅行包,往腋下一夹,气冲冲的走了。
  “严叔,送一送。”
  “是,南先生。”严度答应一声,就跟着往院子走去。
  “南易,我们真要和周家坳翻脸?”刚才一直只充当听众的葛翠竹说道。
  “阿婶,规矩之所以能成为规矩,是因为大家都会遵守它,只要有一个人不遵守,不加以制止,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久而久之,规矩就会名存实亡。
  文昌围能立下规矩不容易,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能破坏它,除非到哪一天,有十足的理由证明这个规矩不合理。
  半年账期就是我们文昌围的规矩,对谁都一样,没有任何人能例外,不管合作的对象是谁,想赚我们文昌围的钱,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至于翻脸,那不至于,阿婶,你看这个周官保书记刚愎自用,做事又霸道,我一点都不怀疑,哪一天,他家的祖坟会被周家坳村的村民给挖了。”
  “我派人去淄州摸摸情况?”葛翠竹说道。
  “阿婶,上次你跟我说周家坳村在学我们文昌围?”
  “是啊,养老和分红制度,周官保都在照抄我们文昌围的政策。”
  “周家坳村有纸箱厂、养猪场和养牛场对吧?”
  “还有牛蛙养殖场和养驴场,养殖为主,上次我去的时候,他们好像还在琢磨开新的工厂。”
  “今年出过猪瘟吗?”南易琢磨了一下问道。
  “四月份的时候,西南有几个地方爆发过ASF,影响好像不大,其他地区没听说过。”
  “ASF?”南易想了想,问道:“非洲猪瘟?”
  “对。”
  “古典猪瘟呢?”
  “古典猪瘟肯定有,哪年会不发猪瘟啊,不过没有影响太大的,要是有,我肯定能听说。”葛翠竹自信的说道。
  干一行,爱一行,熟一行,葛翠竹和粮食、牲畜的相关部门都熟,国内哪里爆发牲畜瘟疫或植物病毒病,她都能及时得到消息。
  这不算什么了不起的能耐,很多消息政府部门都会公开披露,就看会不会下功夫去关注收集。
  “那尽快派人过去,看看周家坳是出意外,还是要投资新工厂。如果是开新厂,那就了解清楚开什么厂、投资规模;顺便打听一下周官保在村里的风评,以及他和乡里、县里的关系怎么样。
  派两个人,其中一个得是后生仔,一边做事,一边去那里物色一下有没有对眼的姑娘。”
  “南易,这主意好,要是两个村子成亲家,以后更好说话。”
  “有利有弊吧。”南易叹了口气说道:“阿婶,村里抽不出人了吧?”
  “本来村里就没多少人愿意进垦殖集团,年轻人没几个愿意进的,都是村里的妇女,现在垦殖集团越来越大,人开始不够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