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谢,这趟回去也没去看两个小侄女,她们都不记得我了吧?”
  “记得。”
  “她们肯定惦记我送吃的玩的,过段时间,我抽空去看看,两个丫头招人稀罕。”
  徐小芳的基因很强大,左梅左兰和范红豆一样,同样充满了灵性,智商也不差,只要细心培养,长大后基本会成才。
  就是南易看不上眼的范千叶,其实也不差,如果能生在一个条件不差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独宠他一个,将来也肯定会成才,只是最终会落个什么结局很难料。
  听到南易的话,左璨只是含蓄的笑笑。
  山炮和猴子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就去友谊宾馆找南若玢报道,南易带着左璨去隔壁去蹭饭。
  严度的老婆卯蚩娟被说动从乡下出来,可并没选择去南方,而是来了京城和严度团聚,等范红豆回国,严柔也会跟着回来,以后他们一家就可以时常见面。
  卯蚩娟来了,就负责给保镖们做饭,南易给她开一份工资,不想出去找饭辙的时候,南易可以去隔壁吃。
  南易两人到的时候,第一批的三个人已经开吃,和卯蚩娟招呼一声,南易自己盛了饭就上饭桌开吃。
  卯蚩娟不会普通话,只会说她当地的方言,南易连听带猜可以听懂三成,沟通起来有点困难。不过她做饭的手艺没的说,尽管南易不好黔菜,可吃她做的菜还是能吃惯。
  黔菜嘛,一道凉拌折耳根必不可少,折耳根上撒着舂成粉末的煳辣角,吃起来脆嫩爽口,细细咀嚼,越嚼越香,不禁会使人食欲大增。
  嗯,这是官面评价,实际上,南易根本吃不惯,只是礼节性的夹一筷子,他就再没去碰过折耳根,倒是对桌上的莲渣闹情有独钟。
  “覃象,武坤呢?”
  南易刚才没看到武坤,这会也没在饭桌上看到,于是就问道。
  “今天早上有人拿着一幅画过来装裱,本来我们想推掉,不过严叔说既然我们挂了裱画的牌子,有生意就不能往外推,就把活接了,武坤带着画去潘家园找会裱的人了。”
  “哦,我疏忽了,应该找两个会裱画的师傅过来,严叔说得对,既然挂了牌子,就不能一个生意都不接。”
  其实真要一个生意都不接也没关系,这一点都不耽误裱画店最重要的作用——给覃象他们四个掩饰身份,只不过南易需要一个和古玩圈子保持联系的纽带。
  两年多没关注古玩行当,南易的信息都有点脱节了,他可是还有一防空洞的古董要等着脱手呢,所以,他要有一个和古玩行当若即若离,又方便探听消息的渠道。
  这也是他要在这里开家裱画店,而不是其他店的原因。他只是没想到,居然有生意这么快自动上门。
  “是古画吗?”
  南易不放心的问了一句,贸贸然把画送到一家新开的店裱,不是愣头青,就是别有用心。古玩行当是个大染缸,人世间的各种骗局都能在这个行当里见到。
  “肯定不是,画的是一个女人,穿着现在的衣服。”
  “什么衣服?”
  “大衣。”
  “那就不好说了,可能是民国时期的画,民国时期有钱人家穿的有可能比现在的还时髦。”
  南易说完,就闭口不言。
  他没看到画,就算里面真有猫腻,他这会也猜不到是哪种,真要是被算计,接下画的那一刻已经入彀,剩下的只能见招拆招。


第0528章 操不完的心
  南易还没吃完饭,武坤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画筒。
  “没有找到裱画的人?”
  “老板,我在潘家园问了好多人,都没有会裱画的。”
  南易把筷子放下,擦了擦嘴,说道:“画筒给我,我看看。”
  南易说着,让校花去找了一双医用手套,等戴上手套,才从武坤手里接过画筒,先检查了一下画筒表面,又闻了闻味道,没发现有问题,才抽出里面卷成圆筒的画纸。
  刚一入手,南易立刻蹙眉。
  透过画纸的背面,正面的墨迹直接可以看到。
  这就有问题了,画纸一看就是宣纸,就算是单宣,厚度也不小,墨迹也不容易透过纸背。
  又是仔细的检查一下,嗅了嗅味道,抬头,从头到脚把武坤打量了一遍,南易这才把画纸展开;举高,透着阳光观察画纸的纸背,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纸纤维被撕裂的痕迹,他手里的不可能是单宣,应该是夹宣。
  把画纸反过来,再观察一下,正面也有纸纤维撕裂的痕迹。
  “妈的,不是二层夹,至少是三层夹。”
  南易吐槽了一句,没去关心画的是什么,而是盯着局部的墨迹看了起来。
  墨迹很淡,正面背面墨迹的颜色几乎一样。
  不用说了,这是揭画,南易手里拿着的是中间那一层,其他的还有上面和下面两层,也就是一幅画剖开变成一模一样的三幅画。
  确定画有问题,南易才有心思欣赏画上的内容。
  画上是一个穿着呢子大衣的女人,不算太漂亮,但看起来很婉约,透出来的神韵一看就是民国女子。
  右下角有题跋“乙亥冬,画尔肖像,以遣胸怀”;题跋下面没有印鉴,只有一个签名“徐悲鸿”。
  题跋联系签名,南易猜到画上的女人是谁了,孙多慈,徐悲鸿的学生兼情人。
  两人的“爱情故事”持续了十几年,贯穿了整个抗战岁月,谱写了一曲热血燃烧的浪漫爱情,王八盖子、三八式、零式飞机、猪突冲锋无不为他们的爱情喝彩。
  只可惜,最终是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他;新郎再娶了,新娘不是她。
  孙多慈嫁的丈夫也是个知名人物,在民国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当年他要逮捕“堕落文人”周树人,结果错抓了鲁迅,被鲁迅指着鼻子破口大骂:“孙子欸,眼瞎啊,你抓姓周的,关我鲁迅何事?”
  被鲁迅这么一骂,孙多慈的丈夫也是气急,结果怒火攻心,烧坏了脑子,得了不治之症——色鬼病,给另一知名文人戴了好大顶绿帽。
  看着眼前的揭画,南易有点懵圈,徐悲鸿的传世之作当下的价格都没多贵,就眼前这幅画,哪怕真是他的真迹,撑死卖到五十块,谁他妈吃饱了没事干揭这幅画?
  揭画可不是简单手艺,会的人根本就不多,不去计较画的价值,就说揭一幅画的工钱,怎么也得超过五十。
  拿幅揭画送到他这里来裱,就为了坑他几十块钱?
  哪怕最后理论起来,说这幅画对主人来说有重大的纪念意义,再往天价里赔,一千块钱以内肯定能了结,再高就是摆明了讹人。
  “送画的人是谁接待的?”
  武坤说道:“我。”
  “留名字了吗?”
  “没有。”
  “把你和他之间的沟通过程复述一遍,一点都不要漏掉。”
  武坤回忆了一下说道:“早上九点半左右,那个人拿着画走进来,问我这里能不能裱画,我回答可以,然后他就把画拿出来,摊在桌子上给我看,问我裱画要多少钱。
  我跟他说我是学徒,不太清楚,得问问师傅;他就说价格他并不在意,但一定要裱的精美,他先把画放着,过两天再来取,到时候再付钱,然后他就走了。”
  得,南易一听武坤说完,基本可以肯定,这就是别人设的局。
  那人问“裱画要多少钱”,武坤应该反问那人“想怎么裱,用什么材料”才对,他的回答已经把他一点都不懂裱画的底子露了个干净。
  如果是一家正常的裱画店,能站柜台的学徒,就算还没学会裱画,师傅也应该教过如何待人接物,清楚裱画的工艺分类,也知道该怎么报价。
  再加上裱画店的学徒居然看不出宣纸厚度,对画一点都不表示疑问,对方怎么会不清楚武坤是个棒槌。
  “武坤,你有没有给他收据?”
  “给了。”
  “怎么写的?”
  “今收到需要装裱的画一张,然后我签上了名字和日期。”
  “喔。”
  南易应了一声,直接走出客厅,穿过院子来到院门外。
  院门上挂着一块简易的白色牌子,上面用毛笔写着“裱画店”三个字,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一点文和雅的意境都看不出来。
  “就这样的门面和招牌,真会有生意自动上门?可武坤的收据只是写收了一幅画,究竟是什么画,模棱两可,完全可以由着他扯皮,对方又该怎么挖坑呢?”
  看着牌子,南易陷入了沉思。
  想了一会,南易并没有把里面的道道想得太透,他觉得眼前的这幅画可能只是一次试探,真正的杀招在下一次。
  不管是带着恶意来的,还是对方只是一个愣头青,无论怎么样,画都要裱好。
  “武坤,过来。”
  武坤听到招呼,走到南易身边。
  “拿着画,再去一趟潘家园,大张旗鼓的找人打听,一定要打听到裱画的地方,预算六十,这个金额之内,把画裱好带回来,等着那位冤家上门。虎崽,你吊在武坤后面,看看有没有人盯着他。”
  “是。”
  “明白。”
  武坤和虎崽两人都答应了一声,立刻就出发去潘家园。
  “南先生,电话,文昌围冼先生打来的。”南易刚把事情吩咐好,严度就过来通报。
  “哦,我去接。”
  南易根本不用问冼先生具体是哪个,在严度嘴里,文昌围能叫冼先生的只有冼为民一个。
  走到客厅,从长条桌上拿起话筒,南易就对着话筒说道:“为民,什么事?”
  “两件事,贴息贷款可以贷,可钱并不多,沙角头一共才500万。”
  “少了点,那村里广播一下吧,想贷的自己去跑跑。”
  限定数额,南易一听就明白,贴息的应该是地方财政,这个钱不好搞。
  “我知道了,第二件事,村里有人想承包荷塘。”
  “养鱼?”
  “珍珠。”
  “第二件事,你根本不用跟我说,垦殖集团懂养珍珠的很多。”
  “我问过阿婶了,她跟我说养珍珠要往水里施肥,促进什么浮游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水质。”冼为民说道。
  “既然知道,那还跟我说什么,我才走一天,眼皮子就这么浅了?”
  “我老豆的意思,事无巨细都通知一下你。”
  “嗯,耀华叔有心了。行了,把事情理顺,快点回东京忙你自己的吧,没事我就挂了。”
  “别急,还有点事。”
  “说。”
  “知道周家坳村的周官保吧?”
  “知道,村里的供应商,给食品厂做纸箱的。”
  “对,就是他,今天过来了,还是两件事,一是想和村里商量一下账期的事情,他想让村里付现,二是想问村里借钱。”
  南易揉了揉太阳穴说道:“账期是要改一改,应收款不能随着别人的节奏走,要加快节奏,越早把钱要回来越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收款的2%可以做为催化剂。”
  “2%这么多,有必要吗?村里现在的回款并不慢。”
  “为民,多找几家国营厂的会计打听打听,问问他们厂里的应收款有多少,拖了多久,对外欠款有多少,又欠了多久,打听清楚,你就知道我的用意了。”
  “交叉债务?”
  “这个情况泛滥下去会有什么后果明白吧?”
  冼为民顿了一会就说道:“会引发信贷危机,银行烂账增加,为了自保,银行会紧缩银根,加大催贷的力度。由于我们特殊的国情,加上乡镇企业的地位低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