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第10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料定王荣森会心虚,逃税这一关要扒他一层皮。”
  一家饭馆里,周公和南若琼相对而坐,吃着猪肉炖粉条,一边聊着。
  南若琼嬉笑一声,“周公爷爷,就该教训一下不懂规矩的人,这里是什么地方,青松岭,又叫周公寨,在你面前,是龙得给我盘着,是虎得给我卧着,一个外地倒爷,还能由着他坏了规矩。”
  “你个丫头,笑话你周公爷爷。”周公笑了笑,接着脸色一变,“现在是在禁期,市场上正缺海蜇,只要运出去就能赚到不错的差价,这个王荣森啊,两毛钱都不舍得给我,禁期没过,他别想运出去一两海蜇。”
  “对,好好收拾他。”南若琼迎合一声,又说道:“周公爷爷,吴小伟那边该把海蜇给他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哈哈哈,你这丫头……”周公大笑道。
  很快周公帮吴小伟以7块的价格收了1吨多夹心海蜇,上面是好的,下面是孬的,不能说是坏的,但是绝对卖不上价。
  海蜇上火车后,吴小伟还很严谨的去找了阿欣,拜托她给还没返回的韩鑫发了一封电报,请求韩鑫帮帮忙。
  阿欣答应了,电报也发了。
  可等吴小伟人到沪海,请韩鑫帮忙介绍客户的时候,一验货,傻眼了,都是些啥玩意啊。
  发现自己被骗的吴小伟火冒三丈,懊悔不已,最后还是韩鑫看不过眼,帮他找了个客户,低价收下了吴小伟的孬海蜇,里外里,亏了一万出头。
  被骗了,当然要找人算账,吴小伟跟着本就要回青松岭再次进货的韩鑫回来了。
  一踏上青松岭的土地,吴小伟着急忙慌的满世界找周公,最后在办事处双方见上了面,没等吴小伟开口算账,他人就被按住了。
  在倾听故事的南易呵呵一笑,“接下去的不用说了,细节我都清楚,若琼,刚才你也见到了,你的人是我叫她按的,你挨的那顿打也是我吩咐的,挨顿打,让你清醒清醒。
  吃了亏后,若是你冷静思考,就能想明白你不应该回青松岭,回去根本讨不了好。
  你的运气和能力都不错,第一次就能让你摸对地方、摸对方向,可你做事还是太急了点。如果我是你,我会在出海口先找份腌渍海蜇的临时工作,没工钱可以,倒给钱也行,先花上几天把三矾海蜇的门道搞清楚,然后才会去摸海蜇生意的门道。
  老祖宗说过,隔行如隔山,隔行不取利,以后进入一个新行业,要做好长期的前期调查,等彻底搞清楚运作模式,再考虑是否要进入。
  当然,假如你有1亿的资金,进入一个新行业只需要投入10万,那你可以边调查,边试水,有些问题你不亲自去体会感受一下,只靠看资料是发现不了的。
  犹如溺水,没有亲身体验,光靠有经验者的描述,你永远得不到最准确的体会。”
  南易伸手拍了拍吴小伟的肩膀,“好了,除掉我给你的2万本钱,你现在还有14万,明天跟我去俄罗斯那边转转,然后你飞回来,我再给你一个月时间,你把14万翻一番。
  这次,我不规定你做什么,你靠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商机,记清楚了,你要做的买卖必须合理合法合规,你赚的越多,我越会对你另眼相待,你将来能得到的机遇也会越大。”
  吴小伟听南易说完,心里百感交集,他现在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挨顿打,也明白为什么挨完打,周公会帮他赊10吨的海蜇,让他抢在禁期结束的尾巴大赚了一笔,原来自己一直就被南叔叔“保护”着。
  扪心自问,如果周公不给他挖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买卖小,是个新人,依然不会给自己好海蜇;又或者,自己会不会和王荣森一样,落得惨淡收场?
  海蜇收购小组的一帮人,王荣森魔怔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些恶名在外的村子他也敢闯进去收货,先是在一个村子发现海蜇太差,拒绝收购,然后人被扣住,最后是秀珍的哥哥出面,给了点钱了事。
  兜兜转转,终于把剩下的钱全换成海蜇,结果收到的海蜇是比吴小伟那批还孬的烂货,一个桶里只有表面那一层是好的,下面的全是没腌渍到位的烂货,甚至有的桶里还被塞了石头。
  海蜇运回沪海后,根本就没有批发商要。
  老朱一直吊牢王荣森,当然也是和对方一样的下场。
  韩鑫有信誉,会做人,在禁期结束之前又收了20吨海蜇,依然有赊欠,不过有了信誉记录,生意还是被他做成了,并且帮着阿欣把钱都换成海蜇。
  一次海蜇收获季,韩鑫大赚,阿欣跟着小赚。
  吴小伟离开青松岭后,很快,南若琼也离开,去了东北的其他城市,然后来到绥芬河与南易碰头。
  看吴小伟陷入思考,南易悄悄离开,下楼找南若琼说话。
  次日,南易一行人在圣母带着小队的护送下来到俄罗斯境内的波格拉尼奇内,停留游玩了一天,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接着,南若琼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吴小伟原路返回绥芬河,南易踏上前往乌苏里斯克的路程。
  路上不是太好走,但也没发生什么值得记忆的事,若非得找出一件来,那就是风景真的不错,地广人稀,没有太多人类的足迹,大自然的一切都能够自由生长与繁衍。
  到达乌苏里斯克,通过叶亰留下的人脉,南易一行入住了乌苏里斯克宾馆的九楼,靠右边一侧的房间都给包了下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乌苏里斯克宾馆是乌苏里斯克市最大,也是最豪华的宾馆。
  1987年,国内和苏修的边贸开放之后,大批的华国倒爷涌入了乌苏里斯克市,聚集在乌苏里斯克宾馆里。于是,便有聪明的华国人开始承包乌苏里斯克宾馆,先是一楼,继而二楼,然后三楼,渐渐地,如同蚕食桑叶一般,乌苏里斯克宾馆整个都被吞并。
  理所当然地,华国人的这个举动引起了俄罗斯人的不满,有几个外地来乌苏里斯克市出差的俄罗斯人,因为乌苏里斯克宾馆都被华国人住满,自己无容身之地,便在几个当地人的唆使下,联合到市政府上访,要求市政府出面干涉,把乌苏里斯克宾馆归还给俄罗斯人。
  市政府也早就觉得把整座乌苏里斯克宾馆都承包给华国人不太妥善,便借机收回了1、3、5层,其余的仍由华国人承包与管理。
  到了去年12月,苏修解体,俄罗斯的私营经济被放开,见宾馆业有利可图,乌苏里斯克市的俄罗斯人相继盖起了几栋大楼,专门出租给前来做生意的华国倒爷。
  华国人在这边的住宿不再如往年艰难,不过,因为是华国人最早入宿的宾馆,乌苏里斯克宾馆在华国倒爷心目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新建的小宾馆为了招揽华国人,价钱要比乌苏里斯克宾馆便宜许多,逐渐的,小倒爷们搬走,乌苏里斯克宾馆只剩下比较有钱或生意做得比较好的倒卖木材、粮食、蔬菜的商人们。
  乌苏里斯克市高层建筑极少,楼房一般都是六七层,还有三四成的居民住着老式的平房,乌苏里斯克宾馆是乌苏里斯克市最高的建筑。
  南易侧身站在窗户前,俯瞰大半个乌苏里斯克市,此时太阳西沉,阳光洒在乌苏里斯克市稀疏但又错落有致的房屋上,间隙夹杂着白桦树,整幅画面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
  八月,俄罗斯可以说已经入秋,偶尔有秋风袭过,片叶映射着阳光,夹杂着秋天特有的甜润、清香的气息,叶片颤动,错落有致,树皮皲裂若鱼鳞,犹如大导饱经风霜的额头,除无低俗的露半球,满城尽带黄金甲。
  南易几被陶醉,深吸一口气,满怀感叹,忍不住赋诗一首,“啊,金子,那一坨金色的金子,真多啊!啊,白桦树,你咋也变金色了呢?”
  这两年正经出版社的日子不太好过,到处忽悠人赞助出书,十万块就能出本自传,听说颇有那么几个附庸风雅的倒爷给自己树碑立传,南易寻思是不是真去出本诗集。
  这念头来得快,去得更快,没一会,南易就把放出去的心思收了回来,做到了一个新地方必然会做的事——看报纸。
  “操!”
  看完一张报纸,拿起第二张的时候,南易忍不住把手里的报纸扔了出去,一张报纸半版的应召广告,没道德、没素质、有图片、有地址、有电话。
  拿起其他几张报纸,南易翻了翻,情况大体差不多,除了看的第一张报纸,其他的都是广告性的内容,感情花钱买报纸就是为了看广告呗。
  报纸上没有想看的内容,南易便把报纸全放到一边,拿起乌苏里斯克市的地图研究了一会,就去六楼的饭店吃饭。
  乌苏里斯克宾馆分别由三伙华囯人承包,二、四一伙,七楼一伙,六、八、九楼一伙,每一伙除了提供住宿之外,还提供餐饮服务,也就是所谓的饭店,住在九楼,自然要去六楼的饭店吃饭。
  承包六、八、九楼的是一对兄弟,他们的人并不经常在宾馆,这里的经营由他们的父母在负责,南易到达楼下的饭店时,平时负责做饭的“母亲”正坐在餐厅里发呆,隔壁的厨房热火朝天的在烹饪。
  六楼这里的饭店,名字虽叫饭店,但顶多只能算是一家小吃部,腾出两间客房,一间充作厨房,一间充作餐厅,仅此而已。
  负责做饭的“母亲”在闲着,厨房却有人在忙都是因为叶亰的忠告——那个谁和谁的母亲做饭非常难吃,千万别去尝试。
  南易是听劝的人,既然叶亰这么说,他当然不会去触霉头,在厨房里忙着的是梅正义,他从莫斯科先一步飞到这里,一刻钟前,圣母的人已经轮流进餐,这会餐厅里进餐的人,除了自己人,只有一个外人。
  餐厅虽小,却显干净,南易和“母亲”打了声招呼,就在一张靠近门口,却无法从门口直接看见的桌子坐下,打量了“外人”几眼,你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头发乱糟糟,衣服很脏,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此时正是狼吞虎咽,仿佛饿死鬼投胎。
  校花和圣母眼神交流了一下,得到对方一切安全的回复之后,带着天仙去了隔壁的厨房,很快端了几盘菜过来。
  梅正义的厨艺也不用报着太多的期待,米饭上桌之后,南易招呼校花几人坐下,一起吃了起来,只是安静的吃饭,没有和“母亲”还有陌生人交流的兴趣。
  南易虽然从去年就离开莫斯科,但是俄罗斯这边的情况,他依然了如指掌,包括华国倒爷群体的近况。
  俄罗斯经济一放开,从国内过来的倒爷瞬间激增,过去还能找到的微弱同胞之情,现在已然消逝,倒爷们的嘴里会经常挂着“华国人不骗华国人”,以缺什么就爱强调什么的理论来推理,需要用嘴来反复强调的东西,肯定已经缺失的厉害。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俄罗斯已经很难交到国内的陌生人朋友,在大街上会三五成群出现的国人,大概率有血缘关系、家族关系或乡邻关系为基础的,不然就是在国内已经是朋友,结伴来俄罗斯闯荡。
  在俄罗斯的国人一遇到和自己搭讪的陌生国人,警惕性会放到很高,有太多的人上了自己人的当,口耳相传,都怕了。
  现在从国内到俄罗斯有三种护照可办,因公护照、因私护照,还有一种是旅游护照,因公护照与因私护照非常难办,不但手续繁复且收费颇高,虽有在签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