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李卫东小声说道:“孙主任,是三百五十八万九千美金,我之前答应外宾了,采购十万件以上,给他们百分之三的优惠。”
“还有3%优惠啊!”孙新民有些肉痛。
“得让外宾占点便宜,要不然人家不肯买那么多。如果老外就买一两万套,岂不是影响出口创汇!”李卫东小声答道。
“你做的对,出口创汇最重要!能骗老外多买点东西,给他们占点便宜也无所谓。”孙新民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想到一下子创汇三百五十多万美金,孙新民瞬间化作一副舔狗的模样,一脸幽怨的望着戈登:“戈登先生,我们现在可以签约么?”
……
三百五十万美金,在八七年的广交会上,绝对是一个顶级大单。哪个省要是能签下一笔三百五十万美金的订单,绝对可以到外经贸部里炫耀一番。
更关键的是,这是沃尔玛的采购单。
在当时,沃尔玛一年采购金额,比中国全年出口的金额还要高,能够跟这样一个大客户建立关系,日后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订单。
签下合同,孙新民脸上乐开了花,对于正处于艰困时期的中国外贸而言,这五百万的名单真是一张强心剂。
接下来,孙新民得知戈登还没有去广交会上逛过,便安排专人,陪同戈登去广交会现场。而李卫东则被留在了办公室内。
刚刚给国家争取了三百五十万美金的外汇,李卫东这个大功臣,自然得接受一下领导的表彰。
……
“李厂长,你做的好,能够拿下这三百五十万美金的订单,我代表外经贸部,感谢你对外贸工作所做的贡献。”孙新民说了一通官话。
“谢谢孙主任夸奖,我一定再接再厉,推出更好的产品,为国家出口创汇。”李卫东很识趣的说。
孙新民点了点头,拿起那份合同,看了一眼落款,颇为娴熟的说道:“你们清河地区运输公司服装厂,作为国家级,呃……”
孙新民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个公司名称绝对不是个国家级企业,于是孙新民改口说道:“作为省级,恩……”
孙新民还是觉得不对劲,这个公司名称,听起来也不像是个省级企业。
在此之前,孙新民满脑子都是那三百五十多万订单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关注签订单的是什么企业,反正只要是能签下订单,把外汇赚到手,谁来签并不重要。
如今订单已经签下,孙新民这才发觉,这个签下订单的企业,名称好奇怪啊!
只见孙新民开口问道:“李厂长啊,你们这个服装厂,是什么级别的企业啊?”
李卫东开口答道:“我们青河地区运输公司,是地市级的大型国有企业。”
“原来是地市级企业啊!一个地市级企业,能出口创汇三百五十万美金,很了不起啊!”孙新民露出了佩服的表情。
孙新民毕竟是部委里的官员,他平时也经常会表扬一些出口创汇的企业,只不过那些企业大多数是国家级的企业,低档一些的也是高官重点企业。部委那个高度,跟地市级企业有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少。
换个角度想,在当时的中国,有能力出口的,肯定是国家级企业或者是高官重点企业。
因此孙新民的脑子里,储存的都是一些表扬国家及企业和高官企业的台词,地市级企业,孙新民还是第一次进行表扬。
孙新民刚要继续表扬的台词,李卫东却开口说道:“运输公司虽然是地市级企业,但我们服装厂,只是运输公司下属的一个三产。”
“三产!”孙新民再次吃了一惊。
一个地市级企业的三产,出口创汇三百五十万美金,这瞬间刷新了孙新民的三观,孙新民在外贸部门待了二十多年,都快要混成副司长了,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只见孙新民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他真的不知道接下来的表扬词,该怎么说了。
往日里,孙新民表扬的都是国家级企业,那些可都是高大上的企业,孙新民的表扬词,也经常先称赞一下企业过去的辉煌,再表扬一下企业现在的出色,然后就是鼓励企业再接再厉。
可这个套路,用在三产企业好像不太合适,一个三产,能有什么过去的辉煌?能有多出色的现在?未来有啥值得再接再厉的?
孙新民就像是电脑死机一般卡住了,气氛有些尴尬。
李卫东率先打破了这种尴尬的气氛,他开口解释道:“孙主任,我们厂的确是广交会的参展商,我们展出的展品也正是这种亚麻汽车坐垫。最初的时候,我们的展品被分在了日用品展区,但广交会正式开始之前,日用品展区被取消了。
我们没有了展区,展品也就摆不出去了,所以我便琢磨着碰碰运气,直接去找外商推销。我就包了辆出租车,换上衣服,装作出租车司机,待在白天鹅宾馆门口,只要以后外商上车,我就向他们推荐亚麻汽车坐垫。
我运气好,正好是戈登先生上了我的车,他对我们厂生产的亚麻汽车坐垫很有兴趣,然后我就谈成了这笔订单。”
李卫东可没敢说自己是故意去蹲点的,只是说自己乔装出租车司机主动推销,结果运气很好,戈登上钩了。
“年轻人啊,我是说你初生牛犊不怕虎好呢,还是说你傻大胆好呢!敢伪装成出租车司机,主动接触外商,这要是被人误会了,认为你另有所图的话,说不定得把你逮起来关几年。”
孙新民长叹一口气:“好在结果是好的,签下了三百五十万美金的订单,这件事情下不为例,以后决不能再做了。”
“您放心,我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这种事情我以后绝对不干了。”李卫东开口说道。
“一个地级企业的三产,出口创汇三百五十万美元,我现在想想,都跟做梦似得。要不是这合同是我亲眼见证签下的,我绝对不信会有这样的事情。”
孙新民又是长叹一口气,他想继续表扬一下服装厂,却发现对一个三产企业,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于是孙新民决定跳过这个过程,他直接开口问道:“李厂长,你们服装厂为国家出口创汇三百五十万美元,也是大功一件。不过这三百五十万美金的订单,你们完成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吧?”
“说到困难,我们厂还真有一个,希望国家能够给解决一下。”李卫东开口说道。
“说吧,对于能带来外汇的企业,我们外经贸部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孙新民开口说道。
“孙主任,我想要个一年的免税政策!”李卫东接着说道:“您看看能不能帮我们把企业所得税给免了!”
第一百零七章 捡芝麻丢西瓜
高达55%的国有企业所得税,始终悬在李卫东心中。所以李卫东打算趁此机会,要一个税收减免的政策。
李卫东开口说道:“我们厂为了生产这种亚麻汽车坐垫,前期投入了很多,比如聘请大学教授进行研发、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还有购买进口设备。好在亚麻汽车坐垫最终还卖出去了,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当中,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就是原料成本,国内亚麻和羊毛的产量都不高,特别是我们使用的亚麻细纱跟纯羊毛,都是比较昂贵的原材料,我们采购原料要花很多钱,这就会牵扯到一个资金回笼的问题。
如果我们厂是做国内业务的话,东西卖出去,很快就能拿到钱,在资金回笼方面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但现在做的是出口生意,一批货发到美国,算上通关报关的时间,怎么也得两三个月,对方付款以后,再进行结汇,又需要等很长的时间,资金回笼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我们只是一个三产的制衣厂,没有国家级企业的那种底蕴,货款几个月不到账,我们的资金就有可能断裂。孙主任,实不相瞒啊,我厂前几个月还是靠着借钱发工资呢,就连生产设备,也是花钱租的。一旦资金链断裂,我们整个长可能瞬间就完蛋了。
所以我希望,政府能给我们一个减免国企所得税的政策,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一年就够,等这批亚麻汽车坐垫的资金到账了,我们的资金链充沛了,企业的经营也就不会有困难了。”
李卫东一番话有真有假。
原材料采购,的确是占据了服装厂大量的流动资金,外贸订单的资金回笼速度也的确是慢,这些都是真实情况。
但是所谓的借钱发工资、租设备生产,那就是李卫东左手倒右手,服装厂的财务状况,而也不至于短时间内就断掉,撑到出口亚麻汽车坐垫还是不难的。
孙新民显然不了解服装厂的真实情况,在孙新民看来,服装厂只是一个三产,底子薄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李卫东在这里哭穷说资金回笼太慢,服装厂会撑不住,也是很合理的。
只见孙新民考虑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如果只是一年的税收减免,我想原则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你们毕竟是出口创汇三百五十多万美金的企业,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扶持,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吧,你写一份书面材料,我会向上级汇报的。”
若是国家级的大型企业要求减税,或许有些困难,但区区一个地方企业的三产,要一个减税政策就容易多了。孙新民觉得,只要是报上去,就冲着那三百五十万美金的出口创汇,领导也没有不批准的理由。
要到了一年的税收减免政策,李卫东当然是美滋滋。
企业所得税减免可不是谁都能要来的政策,李卫东能获得这样的有待,也多亏了赶上了好时候。
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家连续多年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一年比一年少,所以对于出口创汇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也比较大,只要企业能给带来外汇,国家吃点亏也无所谓。
若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国的贸易进入到顺差时代,出口企业顶多是有些出口退税,再加上一些地方性的扶持政策,想要拿到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九十年代以后,为了吸引外资,政策性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几乎成了外资企业的特权,除了企业所得税之外,外企所得税、车船税、土地税、以及各种附加税种,外资企业都有优惠。
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被取消之后,国家规范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像是农牧业是直接免税,特区里重点扶持企业减免、半导体企业2免3减半,环保节能企业3免3减半,小微企业降低税率、少数民族企业减免等政策相继出台。
到了2020年,政策性的减税,大概只有“中国制造2025”的企业能享受到。
……
陶瓷展区,马德兴捧着手中刚签下来的单子,一脸得意洋洋的笑容。
就在刚刚,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客户看中了展柜上的黑陶茶杯,然后订购了一千套,这一千套黑陶茶杯,也创造了一万美金的外汇。
望着合同上一万美金的数字,马德兴忍不住向周围熟悉的人吹嘘起来。
“当时日用品展区取消的时候,主办方要补偿我一个展位,还好我选择的陶瓷展区,要了半个展柜,你们看,这一万美金的外汇就来了!要是我当时没有当机立断的话,可就挣不到这一万美金了!”马德兴开口说道。
“第一天就有人下订单,挺不错的啊!照着这个趋势,等广交会结束的时候,你这半个柜台应该能创汇十几万美金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