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7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缩表的鼻祖同样是日本人。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所采取的就是缩表的政策。
但可惜时候,美国缩表的政策才刚开始,奥巴马的任期就到了。而新一任的懂王总统是反对缩表的。
懂王推翻了奥巴马的很多政策,比如医疗保险政策,比如退出TPP,他也想停止缩表,懂王认为缩表不利益美国的经济增长。
但停止缩表得需要美联储同意才行,而美联储则倾向于继续缩表,防止美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于是懂王就另辟蹊径,推出了一个减税的政策。企业税从35%降低到了15%,个人所得税从7级简化为3级,并且大幅度提高起征点,他甚至还想取消遗产税。
税收减少了,而减少的这部分钱自然就会留在市场上。所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将,减税就相当于是向市场上投放资金。
而缩表又是在市场上回收资金,缩表与减税是完全相反的货币政策。
因此当缩表和减税同时进行的时候,就相当于是一边往池子里注水,一边往池子外面放水。缩表也就成了无用功。
简单的说就是四轮QE印的那些钱,并没有被收回来,而是继续留在市场上,这等于是为美国未来的通胀,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接下来就是疫情到来,美国要给老百姓发钱,但美国财政有没有钱,于是市场上开始预测,美联储要开始第五轮QE。
结果美联储来了个更狠的,我要啥第五轮QE啊,直接是无限量QE,连计划都不用做,那多省事啊!
两年的疫情,美联储一直在QE,估计只有美联储自己才知道,他们这两年到底印了多少钱。而经年累月印钱留下的后遗症,也就是通货膨胀终于降临了。
疫情所导致的供应链受阻,是通货膨胀的导火索。面对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很清楚,是时候再次进行缩表了。
但执政当局对此却有些瞻前顾后,美国的经济在遭受疫情之后,本来就没有完全恢复,一旦缩表的话必然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美国正在决定什么时候开始缩表,俄乌的冲突就爆发了,原本还比较平稳的通货膨胀,迅速的爆发开来,而且还是一场全球性的通膨。
接下来就是现如今所发生的事情,美联储开始连续性的加息,资金开始向美国回流,欧元迅速贬值,已经与美元持平,日元则跌的更凶,韩元也跌倒了次贷危机的水平。
美国再次利用美元霸权的优势,割欧洲和日本的韭菜,就像三十多年前《广场协议》那样,只不过这回又多了一茬新韭菜,叫韩国!
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看到的是机遇
讨论仍在进行,有一名工作人员悄悄的走上到了主持人旁边,递上了一张纸条。
主持人看了看纸条后,便开口说道:“李董事长提到了美国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我想请教一下各位专家,如果这种可能性出现的话,对于我国的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主持人是接到纸条才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显然这个问题并不是主持人要问的,而是台下听讲的人要问的。而能给主持人递纸条的,也只有那几位部委的领导了。
很明显,是决策部门想要知道,美国实施量化宽松以后,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
如果这个《拯救金融法案》真的能够让美国经济恢复的话,那么对于世界各国而言,无非就是一切照旧,大家按照以往的经济秩序行事,决策部门也不需要研究出台新的政策。
但如果真像李卫东所说,美国会进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必将会对全世界的经济产生影响,而作为决策部门,也需要出台应对的办法。
因此对于参加论坛的部委领导而言,他们更希望听到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如果还是一切照旧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听这些经济学家瞎哔哔了。
量化宽松的话题是临时出现的,几位经济学家显然都没有提前准备,不过能成为专家,毕竟是有一定水平的,临场发挥也能忽悠几句。
只听黄教授开口说道:“量化宽松就意味着货币会放水,市场上的货币增加,必然会导致货币的贬值。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的话,美元必然会出现贬值。
而这也就意味着其他货币针对美元,会出现升值。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话,必然会对我们国家的出口造成影响,而具体情况要看美元的贬值幅度。”
听到量化宽松会影响出口,现场很多人都露出了紧张的表情。
孙教授则开口发言道:“我补充一下黄教授,如果美元贬值的话,其他国家为了稳定汇率,很有可能学习美国,也进行量化宽松。到时候会形成大家一起进行货币放水的局面,这必然会造成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两位教授都给出了比较悲观的答案,话筒也到了蔡院长的手上。
只听蔡院长开口说道:“我从货币角度讲一下美国量化宽松的影响吧!当美元因为量化宽松而出现贬值的时候,其他国家除了同样进行量化宽松之外,也可以通过持有更多的美元,来稳定汇率。
如果持有美元的人多了,市面上的美元就少了,美元的汇率自然会上升。而美元作为主要的贸易货币,又是世界各国最主要的外汇储备,所以持有更多的美元,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并不是问题。
但这也就相当于其他国家吸收了美国量化宽松所超发的货币,也等于是美国将通货膨胀,转嫁到了那些持有美元的国家。而这些国家想要获得美元,势必要用他们的商品来进行交换,这也就等于是美联储开动一下印钞机,从能其他国家换到了商品,供美国人使用。
各个国家所持有的美元,放在国库里并不能产生收益,反而会因为美元的贬值而缩水,因此购买美债就会成为美元资产保值的一种最稳妥的方式。美国也通过发售美债的方式,让美元重新回流到美国。
这也就意味着美元在全世界饶了一圈,然后又回到了美国,同时美国还得到了全世界所提供的商品。而世界各国等于是借钱给美国,让美国人进行各种的消费。即便是出售给美国的商品,也更像是赊账,而不是售卖!”
在2008年,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财富这个概念,还不被人们所熟知。蔡院长所说的这一套理论,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很新鲜的。
但新鲜归新鲜,会议室内的众人听完这一套理论后,不由得直皱眉头。之大家前觉得自己卖东西给美国人,是挣了人家的美元,是出口创汇。
如今听蔡院长这么一分析,敢情是人家印了一堆纸,就把自己的商品给换走了,最后人家还把印的纸给收回去了,自己辛苦了半天,就得了个赊账!太扎心了!
主持人最后望向了李卫东:“李董事长,刚才是您率先提出来量化宽松这个可能性,那么请教一下您对量化宽松的看法?”
李卫东拿起话筒:“刚才三位专家的看法都很正确,我非常的认同。不过我是做企业的,所以还是习惯从实体的产业结构看待和分析问题。所以我的看法也不像三位专家那么的悲观。
在我看来,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话,对于我们国家的企业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我看到的是一场机遇,是进行产业升级的机遇!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话,所超发的货币,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流入到市场当中的。是通过投资?贸易?金融系统?社会福利?又或者是直接给民众发钱?
就好比这次美国政府提出的拯救金融法案,是要购买次级贷款的衍生品,而持有这些次级贷款衍生品的是谁呢?显然是金融机构。也就是说这笔钱是直接流入到金融机构的。
金融机构得到了钱,唯一的用途就是投资。但是现在的美国正在遭遇金融危机,金融行业举步维艰,实体经济也在萎缩,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领域么?
除了美国之外,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我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都已经出现了问题,肯定不是投资的好去处。
其他地区的话,比如非洲、南美洲、印度,一直都是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如果西方资本愿意投资这些地方的话,早就去了,用不到等到现在。
所以我认为,西方资本投资能够投资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中国。如果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话,必然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到我们中国,而由于我们的金融体系对于外资是有严格限制的,所以这笔资金必然会进入到我们的实体经济当中。
这对于我们而言,当然是难得的机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开拓海外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进行产业链的升级,构建完整产业链,将我们的制造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
对比之前三位经济学家所说的影响出口、通货膨胀、以及美元霸权的收割,李卫东所说的这些,显然积极正面的好消息。前排就坐的部委领导忍不住眼前一亮。
然而李卫东却接着说道:“不过各位也别高兴的太早,除了投资之外,西方资本的流入,也会带来竞争。西方有品牌的优势,有技术的优势,而在很多产业还有制定规则的优势。
西方资本进入的同时,会将这些品牌、技术、还有规则全都带来中国,到时候我们本土的企业,必然会受到冲击,到时候会有很多企业被淘汰掉。”
主持人接着问道:“李董事长,如果真像您所说的那样,西方资本携带品牌、技术、规则,来大规模的投资中国市场,我们中国的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两个字,升级!”李卫东接着说道:“企业要对自身的技术进行升级,做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最好是能够跟西方企业争夺行业话语权。
如果可以像西方那样制定规则的话,那我们就会利于不败之地。而想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则需要构建出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去制定规则。”
“制定行业规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呦!”黄教授从旁说道。
李卫东则回应道:“大国崛起之路,本来就是充满了荆棘,如果工业是那么容易就能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全世界到处都是工业强国了!”
蔡院长则开口说道:“李董事长,能够成为规则制定者固然很好,但构建完整产业链,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至少没必要在所有的领域,都去追求完整的产业链。
全球化进程已经推行了这么多年,各个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也早已成熟。如果刻意追求完整的产业链,等于是打破了目前已有的成熟化的全球分工。
先不说构建完整产业链这事情能否成功,单说构建产业链所花费的成本,肯定要比使用已有的产业链要高很多。即便是将产业链构建完成,也要面临跟已有产业链的竞争。站在成本角度考虑,这并不划算。”
李卫东则微微一笑:“说实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全球化!更不相信什么全球化分工,全球化这个概念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当年的克林顿政府,就是力推所谓的全球化。
但是我认为,美国人之所以推广全球化,是因为全球化对美国是有利的。正如您刚才所讲的,美元是全球货币,美国可以通过美元和美债来收割全世界,所以美国人才会希望全球化。
可若是有一天,全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