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7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说这个时候,投资者们应该对次贷危机有所警觉才是,然而到了六月份的时候,美股又涨回来了,这让广大投资者们认为,市场还是好的,从而轻视了次贷危机的严重性。
只听李卫东接着说道:“美国的贷款政策过于宽松,特别是次级贷款的门槛更是非常低,监管更是非常不利。不夸张的说,现在美国,即便是一条狗,也能从银行拿到贷款!”
李卫东所说还真不是夸张,当时的美国,真的有人用狗的名字从银行拿到了贷款。
李卫东继续说道:“次级贷款主要用于房贷市场,如果房价一直在上涨的话,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房价停止了上涨,甚至出现下跌,那么次级贷款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坏账。
如果仅仅是次级贷款的坏账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次级贷款所衍生的其他市场,比如CDS、CDO等金融产品,都会崩盘。
而以目前美国金融市场上CDS和CDO的体量,一旦崩盘的话,整个美国的金融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如今美国房屋成交量下降,正是第一块多米诺骨……”
“你说的这些基础的金融知识,我们都懂!”陈爱思一脸不耐烦的打断了李卫东的话,他接着说道:“我一直在关注美国的CDO情况,跟次级贷款市场有关的CDO,大部分的评级都是比较高的,今年以来,相关CDO的评级都在A级或者以上。”
“你所看的评级,是标普的,还是穆迪的?”李卫东马上问道。
世界上有三大评级机构,分别是标准普尔、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以及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其中惠誉是在英国,标普和穆迪都在美国。
陈爱思则开口答道:“标普的和穆迪的都差不多!”
“差别可大了!”李卫东微微一笑,随后开口说道:“如果我作为客户,去标普评级,他们要是敢给我低评级的话,我立马会转投去穆迪,标普永远别想在我这里得到一分钱的生意,而反之则毅然!”
“你的意思是,标普和穆迪在评级上作假?”陈爱思话刚出口,却发现自己有些草率了。
作为曾经的华尔街黑武士,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标普和穆迪在评级方面的门道!
做评级的公司,不仅要足够的专业,还要做到公正。
然而无论是标普还是穆迪,他们都是商业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他们评级的对象,都是他们的客户。
你让一家商业盈利机构面对客户时谈“公正”,这恐怕有些困难。
正如李卫东所说的,如果标普给某个客户评级过低,客户转头就去穆迪了。同样的穆迪给客户评级过低,客户转头就去标普了。
这种情况,华尔街的精英们自然都知道,只不过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没有捅破那一层窗户纸罢了。
在座的不少人都有华尔街的工作经验,对于评级机构这一套操作也都是心知肚明。
几秒后,陈爱思无奈的叹了口气:“好吧,我承认评级机构很可能会给客户高一些投资评级。”
李卫东则顺着陈爱思的话,接着说道:“我想在坐的也都知道,即便是标普或者穆迪,也是不靠谱的,这也是我认为美国必然会爆发次贷危机的另一个依据。
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评级进行了扭曲,并且成为了常态,也就意味着而美国在金融货币政策的监管方面是极其放松的,甚至是监管不力的。
美国的次级贷款市场本来就危机四伏,政府在政策上还不进行严格的监管,完全就是听之任之,让问题越来越严重,你不危机谁危机!”
第七百零三章 三十年太长,只争朝夕!
李卫东这边说着自己的观点,魏总监则低声的向几位保险公司的领导解释着一些专业术语。
2007年,中国信贷领域还不像后世那么的精彩纷呈,在那个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没有兴起的年代,诸如P2P网贷,互联网小贷,消费金融贷,现金贷,各种助贷等等,尚且处于空白领域。
即便是信用卡的审批,当时的监管也比较严格,更别说其他信用消费了。普通人对次级贷款这东西,就更是没有概念,更何况是次级房贷市场。
美国的次贷市场却是泛滥的,那几位在华尔街工作过的金融专家,自然对于美国的次贷市场比较熟悉,然而保险公司的几位领导,对此却顶多是知道一个皮毛。
李卫东很清楚,要拿到十五亿美金的融资,关键还是得看这几位领导的态度,于是李卫东决定,干脆从源头讲起。
“诸位领导,我还是从头说一说,美国即将爆发的这一场金融危机吧,这事情还得从贷款买房说起……”李卫东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起来:
“老百姓买房钱不够,便将买的房子做抵押,从银行按揭贷款,这个各位明白,不用过多解释。
虽然房贷的回报率很客观,办个三十年的贷款所还的利息可能比本金还要高,但是房贷的回报周期实在是太长了,一个房贷动辄二三十年才能还清贷款。
美国的银行觉得三十年太长,我只争朝夕!于是在六十年代的时候,一个叫刘易斯的经济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抵押支持证券的东西,简称MBS。
这种MBS就是将客户的贷款打包变成证券,用低于按揭利率,但高于本金的价格卖出,以后购房者所偿还的本息,都归债券持有者所有。等于是债券认购者间接的把钱借给了购房者。因此MBS也被称之为房贷债券。
简单的说,这种MBS让银行由出钱的一方,变成了二道贩子,银行将有钱人的钱借给购房者买房,将还款风险专家给债券持有者的同时,还从中吃了一波利差。
而且通过出售MBS,银行可以快速的回笼资金,然后再将回笼的资金贷给购房者,再打包MBS卖出去回笼资金,然后再贷款,以此周而复始。
因此有了MBS以后,银行受理的房贷就像是滚雪球,越滚越大,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制的滚下去,而这个过程中银行也能不断的赚取利差。
也正是MBS,将美国的房地产行业,从资本化带入了证券化,这一创举给美国的银行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是却给美国的金融业埋下了隐患,这个隐患就是未来所发生的次贷危机。”
隋主任马上跟风说道;“是啊,这个MBS对于银行业而言,真的是好东西,我之前还在银行的时候,就跟团出国考察过这个MBS。但是考虑到其中的金融风险,咱们国家还没有这东西。”
“我记得前两年国内好像出台了一个试点办法吧?”有一位领导开口问道。
“2005年的时候是出台了一个《信用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但最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信贷在咱们国家,规模还比较小,具体应用也不成熟,不可能迈这么大的步子。”隋主任还开口答道。
亚洲的MBS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才逐渐开始发展的,最早引入MBS的是港岛,随后韩国、日本、泰国等国也开始在MBS领域的尝试。
中国的金融市场比较保守,监管也更加严格,直到2015年的时候,央行和银监会才发布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
到了2020年,全国MBS的发行量也只有4243亿人民币,而当年光是公积金贷款就发放了1。3万亿,对比同时期近五十万亿的房地产贷款余额,还不到百分之一。
对于银行业而言,回笼百分之一的资金,只是毛毛雨而已,都不够付一年期定期利息的。
但是作为金融机构,肯定是很希望国家开放MBS的,这东西完全就是白赚利差,国内的金融机构去美国参观,看到人家的MBS,早就馋哭了。
之前说话的那位领导接着说道:“李董事长,美国的MBS,我们是有所了解的,不过这个跟你所说的次贷危机有什么关系?”
“次级贷款也是贷款,一样可以做成MBS出售的,只不过这种MBS的风险要大得多!”李卫东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习惯了超前消费,寅吃卯粮,今天花明天的钱,因此刷信用卡是美国人日常生活方式,而这个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很多的信用比较差的人。
比如我还信用卡稍微迟了一些,信用就会降低,再比如我每一期只还最低额度,虽然不会降低信用评级,但银行也不会给我提高评级,我就贷不到更多的钱。
另外像是一些经常失业的人,收入不稳定的人,甚至是根本没有收入的人,这些人的信用评级也不会很高,他们的还债能力较低,所以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只能去申请次级贷款。
次级信用贷款者买房,只能去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这种贷款利率虽然高,但是风险也很大,贷款者随时都会有断供的风险。
由于最近几年美国房价一直在上涨,使得很多美国人愿意去投资房地产,同时也正是因为房价不断上涨,银行也乐于发放次级房贷。
反正房价是涨的,哪怕是贷款者还不起钱,银行把房子收走然后卖掉,也能把贷款拿回来,说不定还能赚上一笔。
如果房价一直在上涨的话,那么大家都有得赚,但是如果房价下跌的话,发放出去的次级贷款就收不回来了,最终便成了一笔坏账。”
“放贷总是有风险的嘛,只要风险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更何况次级贷款的收益本来就高,可以弥补风险带来的损失。”有人马上说道。
李卫东则开口说道:“我前不久刚刚去了一趟美国,当时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断供率已经超过了5%,现在肯定更高。我认为5%的断供率,已经达到了风险可控的底线了。
哥哥好坑美国的房屋贷款跟咱们可不一样,他们的银行是没有追索权的,这会增加房贷的断供率。现在美国次级贷款的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提到数字,众人的目光又投向了几位金融专家。
魏总监率先开口说道:“5%的断供率,的确是很高的。不过只要及时出台有效的政策,风险应该还可以控制。”
陈爱思则开口说道:“如果放在金融市场上,这个数字的确挺危险的,胆子大一点的操盘手已经可以在次级房贷市场做空了。”
李卫东心中暗道,这厮不愧是华尔街黑武士,满脑子都是做空。
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美国的经济开始恢复繁荣,房价也一直呈上涨的趋势,特别是在互联网泡沫之后,大量的资金全都流入到了房市,使得美国的房地产也出现了一定的泡沫化。
当时在美国买房就跟在中国买房一样,肯定是稳赚不赔的,因此美国也诞生了很多炒房者。而由于次级贷款的门槛很低,哪怕是一条狗都能贷到款,所以很多炒房者都是使用次级贷款来炒房。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房屋贷款,银行是没有追索权的。在美国,还不上款的房奴们也不用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举个例子,你在中国贷款买房,房款加利息是1000万,你首付300万,贷款700万,后来经济不好,房价下跌了,你的房子只值500万了,这个时候你说我不还了。
于是银行把房子收走了,拍卖500万,这时候由于你还有700万的贷款,所以你还会欠银行200万,这200万你是要接着还的。
亚洲国家普遍的都是这种模式,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时,很多日本人明知道自己的房子已经不值钱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