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7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匆豢矗鲆涣骄涞牡闫溃乙丫苈懔耍
岳安全想了想,开口说道:“在水稻农机的技术上,咱们是不如大洋机械,但是咱们也有优势嘛,咱们在小微农机方面,可是国内独一份!
小微农机的生产效率虽然不如大农机,但是很适合精细化的种植作业,杂交水稻就是精耕细作,说不定咱们的产品,能够被袁老看中呢!”
“说的也是,那咱们就去试上一试!”李卫东开口说。
……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建立于1984年,当时就是全世界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研究季候。研究中心的主任自然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老。
1995年的时候,国家加大了投入,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升级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拥有各种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并且在本部拥有25公顷的试验田,以及在三亚拥有10公顷的试验田。
从863计划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便一直承担多项国家的重点攻关,像是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课题,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里有的是。
除了研究杂交水稻之外,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还肩负着另外一项使命,那就是研究杂交水的农机农艺融合项目。
农机能够对农业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起码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而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水稻的育种、栽培、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经验,绝对是世界第一的,他们有能力对农机生产企业如何生产出更适合水稻特性的农业装备提出指导,给予更加专业的方案,制造出更合适杂交水稻生长特性的农业装备。
简单的说,就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可以认定,哪种农机适合杂交水稻使用。
别小看这一个认定,对于农机企业而言,有这一个认定,那就等于创造了成千上万的财富。
不夸张的说,假如袁老说一句,某款农机适合杂交水稻,就这一句话,便足以让这款农机进入到农业部的农机推广名单当中,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种农机补贴很顺利就能批下来,到时候这款农机肯定不愁销量。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卫东才跟大洋机械要了那块试验田,目的就是想跟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做邻居,借此攀上交情。
富康农机是北方的企业,在南方地区没有多少人脉关系的积累,用做邻居的手段来攀交情,是最方便,也是成本最低的。
这就像是一个外地孩子想去大城市的好学校读书,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去买一套学区房。
然而作为一家农机企业,想要跟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攀上交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湖南毕竟是水稻种植大省,当地的农机企业,谁家不生产水稻旋耕机、插秧机、水稻收割机这一类的水稻生产农机?哪家企业不想得到袁老的认可?
再加上周围省份的企业,也都生产同类的产品,大家都上赶着往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送农机,互相之间的竞争可谓是十分激烈。
像李卫东所说,自己把农机送过去,如果能够让袁老看上几眼,给个点评,就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这绝对不是夸张的说法。
举个例子,后世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要研究智慧农业,需要用到5G、物联网、云端、区块链、AI、大数据等技术,三大电信运营商听说以后,立马就冲了过来,压箱底的技术全都拿出来,连北斗卫星都用上了,只求袁老能多看我一眼。
富康农机的规模,跟三大电信运营商相比不过是皮毛,自然也是跪求袁老能看我一眼!
……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李卫东和岳安全两人被请到了一间很大的会客室里,此时会客室里已经有七八个人早已经等在那里。
“岳主任,哦,不,现在得叫岳总了!”有人与岳安全打招呼,显然是旧相识。
岳安全本来就是大洋机械出身的,原本就认识本省的同行,再加上他曾经在部委里待过,人脉关系颇广,各大农机企业的主要领导,基本都认得岳安全。
岳安全开始跟众人打招呼,顺便将李卫东介绍给大家。
“岳总,你这次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应该也是向研究中心推荐农机的吧?”其中一人开口问道。
岳安全也没有隐瞒,他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除了推荐农机之外,我还想见见袁老!”
“想见袁老?这恐怕有些困难。袁老的时间可宝贵的很,像是我们这些来推荐农机的,就算是提前好几个月预约,也未必能见得到。”那人开口说道。
就在此时,脚步声响起,一个年近五十岁的男子走了进来,众人立刻围拢过去。
“杨博士!你还亲自来了!”
“杨博士,可有些日子没见到你了!”
岳安全不认识这个中年人,于是开口问旁边的同行:“这人是谁?”
“杨玉明博士,是袁老的弟子,也是袁老身边重要的助手,他是能在袁老面前说上话的。岳总,你要是想见袁老的话,可以走走杨博士这层关系!”同行提醒道。
“多谢提醒!”岳安全恍然般的点了点头。
此时,杨博士开口说道;“诸位,伱们都是来推荐农机的吧?这样吧,你们先把产品介绍和相关参数留下来,回头我会仔细的看一看,如果有合适的,我再打电话通知你们送设备过来。”
听了这话,岳安全则问身边的同行:“农机评审是这位杨博士负责的么?”
“怎么?你还想让袁老亲自负责么?袁老的时间那么宝贵,怎么可能来评审我们的农机,除非是到了最后的环节,袁老才会亲自出马,只要他老人家拍板定案以后,就直接送到部里,加入到国家的农机推广目录,也就是几天的事。”
同行话音顿了顿,接着解释道:“负责农机评审的,除了杨博士之外,还有其他几位研究院,不过能让杨博士评审,也是一件好事情。杨博士是袁老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若是能够过的了杨博士这一关,得到袁老认可的机会也会大很多。”
众人纷纷拿出了各自的产品介绍和参数,递给了杨博士。轮到岳安全的时候,他先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才递上了产品的宣传手册。
“你就是富康农机的岳总啊,我听说大洋机械的那块试验田,已经被你们富康农机买下来,那块试验田跟我们研究中心的试验田是连在一起的,以后咱们可就要做邻居了!”杨玉明笑着说道。
“能跟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做邻居,可是我们的荣幸!”岳安全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最近正好在测试我们的产品,杨博士要是去试验田的话,不妨顺便给我们一些指导。”
杨玉明想了想,开口说道:“我下午就要去试验田,如果时间来得及话,我就过去参观参观!”
“那我就恭候杨博士的大驾光临!”岳安全赶紧说道。
两人的交谈,让旁边的众人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其他人只是交了产品介绍和参数,而富康农机已经进入到实地测试的环节。
这就像是参加招聘会,你这边刚投完简历,旁边一个走后门的大哥,已经接到了面试通知。
这就是做邻居的好处,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
试验田里,工作人员正在测试一台手推式的水稻旋耕机。
“杨博士,你别看我们的产品小,但性能是一点儿都不差。我们这款农产品,前几天还在泰国的农业博览会上,拿下了五十亿泰铢的大订单!”岳安全从旁介绍道。
杨玉明望着那台微型水稻旋耕机,开口说道;“这款产品很不错,价格便宜,普通农民也能买得起,但实在是太小了,这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如果是梯田的话,这么小的农机还比较拥有,但平坦的水田,这东西就太小了。更重要的是,杂交水稻对于耕作的要求比普通水稻高,这种微型农机,不适合杂交水稻的种植。”
“我们还有大一些的款式,就在那边!”岳安全直接让人推来了大一码的水稻旋耕机。
之前的微型水稻旋耕机,也就是跟一个婴儿车差不多大。
而这款大一码的水稻旋耕机,差不多是半辆沙滩四轮摩托的大小,如果改装一下,后面加个座椅的话,还真跟沙滩摩托差不多大。
当然跟中大型的水稻旋耕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重型的水稻旋耕机,小一些的也得有四轮拖拉机那么大,而大型的水稻旋耕机,基本上就是联合收割机的体积了。
望着这台大一码的水稻旋耕机,杨玉明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不用试了,这台机器不合适!”
岳安全微微一愣,心说都没有去田里测试一下,就说不合适,这杨玉明摆明了是在赴宴啊,是不是得给他送点礼啊!
正当岳安全在琢磨送礼的时候,杨玉明则开口解释道:“岳总,你这款旋耕机用的是实心橡胶轮胎吧?”
“对,我们用的这款轮胎质量很好,而且经久耐用,受潮不容易打滑,即便是在水田里,也能保证旋耕机的稳定性。”岳安全马上答道。
“这轮胎不行!”杨玉明再一次的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你用这种轮胎,对地压力过大,会让水田你叫越来越深。若是种杂交水稻的话,前几年或许还可以,等过上几年,泥脚太深了,就没法耕种了!所以你的这款产品,不适合杂交水稻使用。”
第六百八十一章 联合研发
“杨博士真是这么说的?他不是找借口敷衍我们的吧?”李卫东开口问道。
岳安全点了点头:“我刚开始也担心杨博士是找借口敷衍我们,所以我专门去找种杂交水稻的农民问过,如果泥脚太深的话,的确是办不利于杂交水稻的成长。”
泥脚指的是农机使用过成长,陷入泥土中的深度。
如果是旱田的话,泥脚的深浅无所谓,基本不会影响农作物是生长。
但如果是水田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泥脚过深,直接没过秧苗的深度,那么秧苗肯定无法存活。所以对于水田而言,泥脚过深的话,整片田就算是废了,需要重新放掉水开垦才行。
那种手推式的微型农机,几乎不存在泥脚过深的问题,因为微型农机的重量比较轻,普通人都能搬得动。工作的时候,驱动轮可以直接换成水田轮,不会产生很深的泥脚。
但若是大一些的农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大农机的体积大,重量也大,必须要额外安装轮胎才能正常移动,而在水田作业当中,轮胎却很容易产生过深的泥脚,对水田产生破坏。
杂交水稻的种植要求比普通水稻还要高一些,若是泥脚太深的话,杂交水稻更是无法生长。所以轮式的农机,并不适用于杂交水稻的种植。
听了岳安全的解释后,李卫东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这样吧,把倪总工叫来,咱们一起商量一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不一会,倪贵林也来到了办公室里。
岳安全将情况告知了倪贵林,倪贵林思考了片刻后,开口说道:“我们在做产品研发的时候,还真没有考虑泥脚的问题。
我们北方都是以旱地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水田,即便是种稻,也都是种植旱稻,也不需要关注泥脚深浅,现在看来,在南方搞一个试验田,还是很有必要的。”
“南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