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6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简单问候了一下,人事主管开口问道:“赫尔伯特,你申请退休了么?”
  “没有,我还在找工作。”赫尔伯特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不过不太顺利,没有企业需要煤矿工程师。”
  “是啊,法国的煤矿都关停了,自然不需要煤矿工程师了。”人事主管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那你有没有兴趣去外国发展?”
  “去哪里?东欧么?那里太冷了,我可受不了。”赫尔伯特开口说道。
  “不是东欧,是中国!”前人事主管开口说道。
  “中国?那比东欧还要遥远啊!”赫尔伯特摇了摇头:“我连东欧都不想去,更不可能去中国啊!
  如果是英国,或者是西班牙,我会考虑的。但是中国的话,实在是太远了!而且那里还是第三世界国家,说不定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我可不想客死他乡。”
  “对方给你开出了五万欧元的年薪,报销往返机票,每年还有两个月的假期。所以我建议你考虑一下。”前人事主管开口说道。
  “五万欧元?”赫尔伯特顿时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2002年,法国的人均年收入大概是三万欧元左右,工程师作为高收入阶级,收入大概是人均的两到三倍,也就是两三万欧元左右。
  但煤矿工程师属于没有企业需要的职业,薪水自然也没有那么高,以现在的赫尔伯特,若是能在法国找到一个工薪收入的工作,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五万欧元的年薪,在当时的法国,绝对算是高薪了,即便是那些热门领域的工程师,也很难拿到这么高的薪水。
  法国的福利还是很不错的,一般越是福利好的国家,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小。若是到了北欧国家,工地里搬砖的建筑工人,赚的钱不比电脑前编程的秃顶程序员少。
  所以五万欧元的年薪,对于赫尔伯特而言的确是一颗震撼弹。
  赫尔伯特顿时心动起来。
  “五万欧元啊!比我之前的薪水都要高!反正我现在也找不到工作,要不要去中国拼一把?”
  ……
  与此同时,多位法国的煤矿工程师,都收到了前往中国工作的邀请函。
  二十一世纪之前的法国,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煤矿工程师。
  法国是最早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的国家,本来就有着狠悠久的采煤历史。而且作为曾经的欧洲第一陆地大国,法国也有着很丰厚的煤炭资源,煤炭储量在整个西欧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法国一直是欧洲第一产煤大国,那时候东欧地区虽然有更多的煤矿储备,但是采矿的能力不如法国。直到苏联成立以后,开始大力发展重工业,产煤数量才超过了法国。
  由于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所以法国那为数不多的露天煤矿很快就采集干净了,然后便只能从地下挖煤,而这就少不了煤矿工程师。
  早在路易十八时代,法国就成立了专门的煤矿学校,也就是圣艾蒂安高等矿业学院,为煤矿培养人才。
  也就是说法国的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体系,已经存在了二百年。因此法国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煤矿工程师,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法国的煤炭资源已经快要挖光了,再加上煤炭容易造成污染,而法国又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因此法国开始逐步的淘汰煤炭。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法国才完全淘汰了煤炭。
  根据法国的政策,自从1985年开始,所有的煤矿就不再招收新员工了,法国境内的煤矿也会逐步关停。
  对于煤矿工人的安置,法国也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更多的失业补助,比如45岁就能申请退休,而且退休金会比较高,比如高达数十万法郎的创业补助。
  按照这些优惠政策,煤矿关停以后,那些因此失业的煤矿工人,完全可以靠着失业补助金熬到45岁,然后直接申请退休。这等于是拿着国家福利,养着这些失业的煤炭工人。
  不用辛苦的挖矿,天天坐在家里就有钱可以领,煤炭工人自然是乐意的很,所以当时法国的煤炭工人,巴不得自己工作的煤矿尽快被政府关停。每当煤矿关停时,那些失业工人的脸上全都充满了笑容。
  到了2002年的时候,整个法国只剩下最后三所煤矿还在运营,而在2004年的4月份,法国最后一所煤矿也被关停。
  与此同时法国大力发展核能,当煤矿关停的时候,法国八成以上的电力,都是由核能供应。
  而且这些核能发电不光是法国自己用,还卖给德国等周边国家。
  与之相比天天高喊环保的德国,在减煤方面还真不如法国。
  德国给煤矿工人的福利,不像是法国这么的大方,因此关闭煤矿的阻力也会大很多,直到2018年,德国才关闭最后一所煤矿,比法国晚了整整十四年。
  当时的法国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煤炭工程师,却关闭了所有的煤矿,这些煤炭工程师瞬间都成了失业人员。
  而且这些人想要再就业,也不太容易。
  法国本土的煤矿都关了,肯定没有煤矿工程师的生存空间,法国周边的国家,也都在逐步的淘汰煤炭,转为使用核能和天然气。
  东欧国家诸如波兰、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国,倒是有煤炭产业,但那些地方也不缺煤矿工程师。
  这些国家经济虽然不发达,但都有苏联留下来的重工业底子,挖煤的技术水平并不算差。
  所以法国这些被淘汰的煤矿工程师,除了转行之外,就只有领失业救济金这一条路。
  对于李卫东而言,这当然那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
  虽然法国工程师的薪水会比较高,但这笔钱肯定花的是物有所值的。
  法国这种传统的工业大国,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工业革命,他们花费二百年时间建立的人才培养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水平肯定不会比中国的煤矿工程师逊色,甚至还会更胜一筹。
  而且这些工程师还都是有十几二十年的工作经验的,引进到中国,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
  李卫东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若是换做几年前,即便是给钱,这些法国工程师都未必愿意去中国。
  以法国人的性格,哪怕是薪水略少一些,也更愿意在法国本土工作。
  若是玩几年的话,等这些法国煤矿工程师年纪大了,都退休了,也不会愿意离开法国。
  二十一世纪初的时间刚刚好,法国的煤矿都已经关停,有一批法国的煤矿工程还都处于壮年,如果还想找到一份工作的话,就只能被李卫东拐去中国。
  在李卫东的高薪聘请下,的确有好几位不愿意退休的法国煤矿工程师,愿意去中国工作。
  ……
  赵金山望着几位法国工程师,一脸满意的说道:“一看这些工程师就挺靠谱的。”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李卫东笑着问道。
  “看年纪啊,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看看这几位工程师,胡子这么长,有些还都有白胡子了,肯定是有技术,又有经验!”赵金山开口答道。
  李卫东则微微一笑,开口答道:“老外本来就显老,可能十八九岁就一脸大胡子了!不过你说的倒是没错,这些工程师啊,都是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
  法国的煤矿自从1985年开始,就不再招聘新员工了,所以这些工程师,至少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而且西方的技术也的确比咱们发达,这些法国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只少不比国内的水平差。”
  “那太好了,时不我待,我现在就安排这些工程师下矿!”赵金山开口说道。
  “先别着急。”李卫东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想要这些法国工程师给咱们卖命的话,得先给他们一些甜头尝尝。”
  “不是已经预付他们一笔薪水了么!”赵金山嘟囔道。
  “欧洲工人跟咱们中国工人不一样,光给钱还不够,得注重人文关怀!这样他们才能安心的待在中国工作。”李卫东开口说道。
  “啥是人文关怀?”赵金山不解的问。
  “就是让他们先吃好、喝好、玩好,等他们觉得在中国工作,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再派任务给他们。”李卫东回答道。
  “那就先带他们去逛逛景点,吃点美食?”赵金山开口问。
  “恩,也可以带他们去按个摩,做个马杀鸡什么的,缓解一下旅途的辛劳。”李卫东轻声说着嘀咕道:“法国人都是老色胚,应该会吃这一套。”
  ……
  辉源实业,孙崇信多日未收到赵金山的回信,免不了也有些着急。
  “这赵金山也是沉得住气啊!我本以为给他看了那份会议记录之后,他很快就会向我妥协,把20%的股份卖给咱们,却没想到他到现在也没有来找我!”孙崇信开口说道。
  “我打听过了,赵金山还在四处寻找煤矿工程师呢!或许他以为,可以从别的地方找到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吧!”旁边一位副总开口说道。
  “天真!”孙重回冷哼一声,接着说道;“看来我们得想办法,推他一把了!”
  “董事长,你有什么好主意么?”旁边另一人开口说道。
  孙崇信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我听说国家安全生产办的杜主任,最近要来西部的几个产煤大省视察安全生产工作,他们东山矿业不是煤炭行业中知名的民营企业么?这可是标杆性质的企业啊!
  我们可以想办法推波助澜一番,让杜主任去视察东山矿业的煤矿,领导们看到东山矿业生产效率低下,肯定会要求他们提高生产效率。等到那个时候,就轮到赵金山上门求我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也曾勤劳过
  第一批法国工程师已经投入到工作当中。
  李卫东有些担心法国工程师无法适应中国的工作环境,便亲自到矿上查看情况。
  “老张,这些法国工程师不难伺候吧?”李卫东开口问道。
  “法国工程师的工作还是很认真负责的。我之前也见过一些大煤矿的技术员,觉得他们的工作态度,比咱们中国的技术员还要好。”老张开口答道。
  “那生活上呢?法国人有没有抱怨?”李卫东又问道。
  “也没有,我一开始也以为,法国人会觉得咱们矿上生活太艰苦,会受不了。不过后来发现,这些法国人也挺能吃苦的。”
  老张接着答道:“我们矿上有大锅盖子,能收国外的电视台,所以每天下班以后,这些法国人就朝电视机前一坐,配着羊肉,喝上几杯黄酒,喝醉了就睡觉,也不闹腾!”
  “法国人喝黄酒?”李卫东愣了愣神,心说你该不会是红黄色盲吧!
  “可不是黄酒么!我刚开始以为法国人肯定喜欢喝红酒,于是就专门买了红酒。结果法国人说咱们的红酒不喝好喝,不如法国红酒地道。
  我给他们喝了白酒,结果他们说白酒太辣了,不合他们的胃口。我又拿啤酒给他们喝,他们又说咱们的啤酒味道太淡,没有麦香味道,也不如法国啤酒好喝。
  当时我还琢磨着,这些老外真难伺候,恰好其中一个法国工程师看到我那瓶老黄酒,非要尝一尝,结果一尝就喝上瘾了。法国人觉得黄酒味道甜,比较对他们的胃口。
  不过黄酒这东西度数虽然不高,可喝着上头啊,这些法国人喝起来也没个节制,几杯酒下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