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生产聚氨酯合成革的厂家虽然不多,但温州商人遍布全国,以他们的能力,很快就能找到聚氨酯合成革的货源,到那时候,李卫东的皮夹克生意,也就做到头了。
  国营的服装厂,想要跟苏南成千上万的制衣作坊竞争,无疑是痴人说梦。
  李卫东的服装厂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在苏南仿造的皮夹克大规模上市前,准备要先人一步,做出新的产品。
  李卫东也早已经计划好了下一个产品,不过他首先要解决的,是产品的材料的问题。
  ……
  青河棉纺二厂,李卫东盯着一台纺织业使用的编织机,琢磨着其中的原理。
  车间主任将一根绳子样的东西,递到李卫东面前,开口问道:“李厂长,你看看,这个是不是你说的填芯辫。”
  “就是这种东西。”李卫东拿过填芯辫,用力一扯,只听“刺啦”一声,这根填芯辫竟然被扯坏了。
  李卫东眉头一皱:“不行啊,强度不够。”
  “棉线编织的,强度不够很正常。”车间主任开口答道。
  “如果是用亚麻的话,强度会不会好一些?”李卫东开口问道。
  车间主任摇了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毕竟我们厂主要还是做棉纺织的。”
  “那以你的经验,再加点什么材料,可以让这个填芯辫更有韧性呢?”李卫东开口问。
  “李厂长,你干脆告诉我,你究竟想要做什么东西吧!”车间主任很直白的问道。
  “我想用亚麻做一种填芯辫,然后编程一个垫子,坐在上面会比较凉爽的那种。”李卫东开口答道。
  “那直接撤几米亚麻布铺着,当凉席不就行了!”车间主任开口说。
  “我希望透气性可以更好一些,所以得用编的。”李卫东回答道。
  车间主任颇为为难的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李厂长,我们厂主要是搞生产的,这生产工艺范围之内的事情,我还能帮你出出主意,可生产工艺之外的东西,我是真的不懂了。像是涉及到纺织材料的问题,你应该去问问专业人士。”
  “你们厂的工程师能行么?”李卫东开口问道。
  车间主任很诚实的摇了摇头:“就我们那几个工程师,都是工农兵大学生出身,掌握的工艺都是十几年前的。就连我们厂引进的新工艺,他们都搞不定!”
  “看来只能再想其他办法了。”李卫东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厂长,我倒是有个想法,你可以去大学里,找纺织工业的专家,说不定他们能帮你解决问题。我听说那些大的纺织厂,遇到技术难题的话,都是去大学里找教授帮忙。”车间主任开口说道。
  “咱们青河就一个师范学院,还是专科,应该没有纺织业的专家。”李卫东接着问道:“我该去的哪个大学?”
  “距离在哪买这里比较近的,应该就是津门大学的纺织工业专业最厉害,教授的水平也很高,或许能帮到你。只不过大学教授都比较清高,一般人上门求教的话,他们压根就不搭理。”车间主任开口答道。
  “津门大学啊!看来又得跑一趟津门了。”李卫东自言自语的说道。


第九十一章 直接砸钱
  让李卫东抄袭一个皮夹克的设计还行,可真上升到纺织工业的程度,李卫东那点知识,比门外汉好不了多少。
  李卫东已经计划好了下一个产品,但却没有在市面上找到合适的材料。于是李卫东只能听取棉纺二厂车间主任的建议,去大学里找专业人士求助。
  津门大学虽然不如清华北大那么厉害,可好歹也是双一流大学,在长江以北、山海关以南的区域里,也算是大学里的佼佼者。
  李卫东并没有去过津门大学,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纺织工业系怎么走,更不知道该去找哪位教授。
  好在李卫东想起了一个人,正是津门大学外国语系教日语的徐老师。
  此前,加藤正行考察津门汽车的时候,李卫东与徐老师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徐老师还拿着字典,现场考校李卫东对汽车专业术语的掌握程度。
  李卫东也不知道,徐老师还记不记得自己,不过为了解决材料问题,李卫东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徐老师套近乎。
  于是李卫东专门去买了新鲜的苹果,又买了五斤哈尔滨红肠,直奔津门大学的外国语系。
  津门的物资供给,远比青河这样的小地方丰富的多,即便是在冬天,李卫东也能买到新鲜的水果。至于哈尔滨红肠,在这冬天里也比较容易储存,而且有句话叫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从哈尔滨运来的红肠,相比起其他礼物,也显得贵重许多。
  李卫东拿着礼物,来到外国语系,直接拦住了一个比较年长的同学,开口问道:“这位同学,请问教日语的徐老师,办公室该怎么走?”
  “日语老师的办公室在那边。”同学给李卫东指了个方向,李卫东道谢后,直接奔着日语老师的办公室而去。
  这是一间大办公室,有七八个办公桌,李卫东刚走到门口,便在角落的一张桌子里,看到了徐老师的身影。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c……
  李卫东目测的了一下,这张桌子的位置光线并不好,距离暖气远不说,还紧贴着外墙,应该是这房间内最不好的位置。
  “不愧是老实人啊,连安排座位都受人欺负。”李卫东长叹一口气,然后提着东西走了过去。
  “徐老师,还记得我么?”李卫东开口打起了招呼。
  徐老师抬起头来,发觉眼前的李卫东有些眼熟,但一时间却记不起,在哪里见过李卫东。
  李卫东只好开口提醒道:“徐老师,去年的时候,一个日本工程师来考察津门汽车,当时咱们见过面的,你还考过我日语,限位器、动力转向装置、还有滤清器……”
  “我想起来了!”徐老师终于记起了李卫东:“你就是当时那位同学。”
  “对,我姓李,叫李卫东!”李卫东自我介绍道。
  “对对对,是李同学。”徐老师大概是在学校里待久了,遇到的人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同学。所以年纪大的统称“老师”,年轻的统称“同学”。
  “同学就同学吧!”李卫东并不在意称呼,而是将带来的礼物摆到徐老师面前,开口说道:“徐老师,这次来津门,正好过来看看你,顺手买了点水果和香肠,还请你收下来。”
  按说这么光明正大的送礼,还是挺高调的,不过李卫东的年纪,跟大学生一个样,但李卫东又是一身成年人的装扮,一看就是已经参加工作的,所以其他人只当李卫东是徐老师曾经的学生,过来看望老师。
  学生来看老师,带上点伴手礼,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徐老师也真是个老实人,仿佛不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见李卫东送礼,问都没问,直接就收下了。
  “收礼倒是挺痛快,倒是问问我为啥给你送礼啊!”李卫东有些无奈的望着徐老师。
  这位老实人是真的没有意识到,李卫东是别有所求。
  李卫东只好主动开口说道:“徐老师,这次除了来看望你之外,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哦,你请说。”徐老师这才反应过来,李卫东送礼是另有所图。
  “徐老师,我最近承包了一个服装厂,想要做一种产品,这种产品需要用到亚麻面料,但是我对亚麻面料却一窍不通。我听说津门大学的纺织工业系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所以想找一位纺织系的教授,请教一些问题。不过这纺织系的教授,我是一个都不认识,还希望徐老师能帮忙引荐一下。”李卫东开口说道。
  “这个好办,我认识纺织系的楚教授,一会介绍给你认识。”老实人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他看了看手表,接着说道:“我一会还有两节课,要不你等我两个小时,我上完课再带你去找楚教授。”
  “行,过两个小时再来找您!”李卫东立刻说道。
  趁着这两个小时的功夫,李卫东又去买了一份礼品,也是苹果和哈尔滨红肠,这一份礼物是要送给楚教授的。
  ……
  楚教授年约五十,一脸饱经风霜的样子,单看这面相,李卫东便感觉到,这楚教授可不像徐老师这么好说话。
  果不其然,即便是李卫东将礼物双手奉上,楚教授依旧是一片冷冰冰的样子。
  李卫东心中暗道,如果没有徐老师引荐的话,我估计都见不到这个楚教授。
  “你找我有什么事啊?”楚教授居高临下的问。
  “是这样的,我们服装厂想要做一种新产品,需要用到亚麻面料,不过在这方面,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特地从汉东过来,向楚教授请教。”李卫东故意说自己从外地来的,以表现诚意。
  楚教授仿佛并没有感觉到李卫东的诚意,而是开口问道:“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吧,我还赶着去实验室呢!”
  “我想用亚麻材料做一种填芯辫,用来后续的编织,所以我需要这种填芯辫有足够的韧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透气性和散热性,同时得能够吸湿快、放湿快,最好是轻一些,不要太重。”李卫东开口问道。
  “你想要的使用环境?”楚教授很简洁的问。
  李卫东想了想,开口答道:“潮湿、闷热!”
  “不能用亚麻粗纱,得用亚麻细沙,就是未经漂染过的亚麻,用细纱机织成3-24公支的亚麻纱线,麻纺厂应该能买到这东西。有了亚麻细线,还需要跟其他材料进行交织混纺,才能达到你要效果。”楚教授不假思索的说道。
  “那应该与什么材料交织混纺呢?”李卫东马上问。
  楚教授思量了片刻,开口答道:“可以与毛、或者聚酯纤维进行交织混纺,便能达到你要的效果,亚麻纤维用与羊毛纤维交织混纺,可以实现毛织物的轻薄化和凉爽化,但是由于羊毛纤维和亚麻纤维在细度、弹性、伸长、卷曲等方面性质差异较大,混纺时工艺较难控制。如果是工业生产的话,会出现飞毛和绕皮辊严重、断头、落麻多,生产效率低、消耗大、纺纱支数低等问题。”
  “那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李卫东又问道。
  “很容易,用进口的编织机,能直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编织出来的填芯辫,韧性和强度都非常好。”
  楚教授说着,看了看自己的手表,接着到:“我说的这些,估计你一时半会也消化不了,你先回去琢磨琢磨我所说的,特别是进口编织机的事情,我现在要去实验室了。”
  楚教授说完,提起苹果和哈尔滨红肠,直接向实验室走去。
  “这大学教授果然不好说话,看来我送的苹果和哈尔滨红肠,也就只值这几句话了。”李卫东无奈的笑了笑。
  但是李卫东的心中却并不生气,通过这几句简单的交流,李卫东便知道,这个楚教授肯定是个有本事的人,找他解决材料的问题,肯定没错。
  既然方向正确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方法的事情了。
  这个岁数的高等知识分子,大概都是经历过特殊年代和特殊际遇的,脾气古怪也是正常,而且李卫东始终都觉得,越是本事大的人,坏毛病就越多,关键是你还得惯着这种坏毛病,谁让人家脑子里有货呢!
  李卫东思量了一下,干脆先返回了招待所。
  回到招待所后,李卫东给会计王凯平打了个电话。
  第二天,李卫东又去了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