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承德现在是在嘲讽岳安全。
岳安全马上针锋相对的回应道:“我们富康农机已经进行了股份改革,管理层持股20%,这其中当然有我第一份,我现在虽然不是老板,但好歹也是股东啊,除了工资,年底还有分红。倒是老宋你,有审计部门压在头上,奖金也不敢多发吧?”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完全是在神锋相对。直到表彰大会正式开始,两人才消停下来。
棉花收割机果然受到了表彰,岳安全走上台,得意洋洋的接过了表彰证书,然后向着宋承德的方向看了一眼,仿佛是在挑衅。
“不就是棉花收割机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宋承德冷哼一声。
旁边有人听到了宋承德的话,立马开说道;“宋董事长,你可别小看这个棉花收割机啊,据说这东西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能生产出来,连日本都造不出来。
现如今咱们可是世界上第三个造出棉花收割的国家,可是农机行业重大的突破啊!”
“别的国家不造,是因为他们不种棉花!要是日本也种棉花的话,棉花收割机早就遍布全球了。”宋承德撇着嘴说道。
旁边另一人则开口说道;“据我了解,美国制造的棉花收割机,最便宜的也要二百多万一台,刚才听岳总说,国产的棉花收割机,打算卖一百万一台,我估计最少得有三成的利润。一台就赚三十万,这利润可真够大的!”
“这棉花收割要卖一百万!比联合收割机还贵,谁会买?”宋承德依旧是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接着说道:“这种棉花收割机本来就是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一年能卖个五六台,就算是烧高香了!”
此时,岳安全已经揣着证书返回了座位。
有人看人脑不嫌事大,马上开口说道:“岳总,我们正在猜棉花收割机的销量呢,宋董事长说,你们的棉花收割机,一年只能卖五六台!”
岳安全刚接受了表彰,正是心气充足的时候,哪里受得了别人拆台,他马上开口说道;“五六台?怎么可能!我们明年可是计划销售一百台的!”
“一百台?一台卖一百万,岂不是一个亿的销售额!”有好事者惊呼道。
周围的惊叹声,让岳安全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宋承德哪能让岳安全得意,他马上开口说道;“我说安全啊,许久不见,吹牛的本事倒是见长啊!
若是二三十万一台的农机,一年卖一百台,我倒是相信,一百万有一台的棉花收割机,还想卖一百台,简直是做梦!”
“老宋,你要是不信的话,那咱们就打个赌!”岳安全开口说道。
“赌就赌!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正好给咱们做个见证。”宋承德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大家都是有些名气的企业家,互相之间打赌根本用不着赌注。
即便是有赌注,也只是象征性的。就比如国外某些金融大佬打赌,赌注只是一美元。
这个层次的人,赌的不是金钱和财物,而是面子。
谁赌赢了,面子上自然是好看的多,谁赌输了,面子上肯定挂不住,日后见了对方,哪怕对方不提这事,自己底气都会弱上三分。
高层次的人往往都是比较爱惜羽毛的,对于他们而言,颜面有损比损失钱财,是更严重事情。
其实岳安全对于一百台的销量,也是很心虚的。
不过话赶话说到这里,对方又是自己的死敌,岳安全宁愿输人,也不能输了气势,便只能用着头皮去打赌了。
……
与此同时,李卫东也来到了西北自治区的乌市,然后找到了何大伯。
何大伯的工作很繁忙,日程排的满满的,不过他还是专门设宴款待了李卫东。
酒过三巡,何大伯开口问道:“卫东,你这次过来,可不只是看我这么简单吧?”
“大伯,还是你了解我,我这次来西北,其实是来谈业务的。”李卫东开口说道。
“我就是知道你是无利不起早!”何大伯接着问道:“是哪方面的业务?”
“棉花收割机。”李卫东接着介绍道:“我们富康农机跟农机研究院合作,研发出了一款棉花收割机。”
“我想起来了,前两天我在新闻和报纸上看到过。”何大伯马上说道。
何大伯这种从政的人,七点的新闻和一些官方报刊,是每天必看的,有时候实在太忙没时间看,也得了解一下内容,所以他看到过有关棉花收割机研制成功的报道。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我这次过来,就是来推销棉花收割机的,西北自治区可是种棉大省,棉花种植面积差不多占到全国的一半,肯定能用上棉花收割机。”
何大伯点了点头:“我不是王婆卖瓜,我们这里种出来的棉花,不光是个头大棉量足,品质比起东部省份来,也要高一个档次。
每年到了采摘棉花的季节,全国各地的人都会派我们这里摘棉花,那火车上都挤得满满的,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李卫东继续介绍道:“我们研发的棉花收割机,就是专门替代人工采摘的,我们的机器收割效率很快,一天能时收割一百亩的棉田。”
“一百亩?那岂不是等于一百个人的工作量?”何大伯倒吸一口冷气:“火车一车皮也就能拉来一百出头的人,你这一台机器就能顶的上一车皮的人,这可是好东西啊!”
“好是好,就是价格有些高。”李卫东接着说道。
“多少钱?”何大伯开口问。
“一台一百万人民币。”李卫东回答说。
“你不用强调人民币,光是一百万这个数就够贵的了。”何大伯瞪大了眼睛,随后仔细一琢磨,却又摇了摇头:
“其实也不算贵,我记得之前去美国考察的时候,他们一台棉花收割机,哪怕是比较便宜的款式,售价也相当于二百多万人民币,贵的要卖四五百万。
你这个一百万一台,跟美国人的机器比起来,还真不能算贵。不过咱们这里又不是美国,咱们国家的棉农,哪能拿得出一百万来买棉花收割机啊!”
何大伯毕竟工业机械部出身,对于机械方面还是有些了解的。
李卫东则开口说道:“我也知道这个价格,在国内很难找到市场,虽说一台棉花收割机能抵得上一百个工人,可是请一百个工人可花不了这么多钱。
不过售价这么高,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先不说研发成本,就是生产所用的零部件,很多都是进口的,价格本来就很高,我要不卖贵点,就亏本了。”
何大伯点了点头:“这个我明白,国内机械行业的情况,我比你了解。不过做生意嘛,还是要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的,我想这方面你应该比我懂。”
“所以我才来乌市嘛!我琢磨了半天,也就只有这里能找到买家。”李卫东笑着说道。
“呵呵,卫东,我们这里的棉花是种的比较多,可不代表我们这里棉农有钱啊!一百万一台的棉花收割机,有哪个棉农能买得起!”
何大伯有些调侃的接着道:“不瞒你说,西部地区的经济远不如东部发达,我们这里也有很多的贫困人口,他们完全是靠天吃饭,甚至连肥料和农药都买不起,怎么可能买棉花收割机!”
“普通棉农是是拿不出来那么多钱,但是国营农场应该能拿得出这么多钱吧?“李卫东开口说道。
何大伯想了想,开口说道:“那得是国营的大农场,才能掏得起这么多钱。不过能掏得起这一百万是一回事,愿意掏这一百万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拿收获棉花这事情来说,直接花钱雇人采摘,也花不了多少钱,咱们国家有的是人,何必要花大钱买棉花收割机呢!”
何大伯的话直指问题核心,那就是中国的劳动力足够便宜,花钱雇人采摘棉花,比购买棉花收割机要更省钱。
李卫东早已经想好了对策,他开口说道;“大伯,成功的推销员可是能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我有信心能把棉花收割机卖出去。”
“你肯定早就想到什么鬼主意了吧!”何大伯无奈的摇了摇头,接着说道;“生意上的事情,我不懂,不过作为长辈,我还是得提醒你,违法乱纪的事情,可不能做!”
“大伯,您就放心吧,就凭我现在身家丰厚,名声也好的很,自然是懂得爱护羽毛的。”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我还真有事情需要你帮忙。”
“想让我怎么帮你,就直说吧,前提是不能违法违纪。”何大伯开口说道。
“我想请大伯帮我引荐一下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李卫东接着说道:“这西北自治区的国营农场,基本都是生产建设兵团管辖的,我要推销棉花收割机,还就得找生产建设兵团。”
何大伯想了想,开口说道:“行,那我联系一下分管建设兵团的张书记,看看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之前你出钱给这里的学校建校舍,所以张书记对你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他应该会抽出时间见你的。”
第五百五十四章 增产一百万亩
售价高达一百万的棉花收割机,普通的农民肯定是买不起了,放眼全国,有能力买棉花收割机的,就只有国营的大型农场。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国营大型农场始终是走在前列的,早在拖拉机还是珍贵农机的年代,国有农场就用上了联合收割机这种高端的农业机械。
当时国内企业生产出来为数不多的专业农机,大多也是供给国有农场使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很多国营农场也借鉴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开始尝试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
但是在比较大的农垦区,还是国营农场为主。
国内最大的两处农垦区,一个是在东北。当年的北大荒,经过五十年代大规模开垦,已经变成北大仓。
只不过东北的农垦区主要是以种粮食为主,不种棉花。
第二个大的农垦区,就是在西北的自治区,也就是生产建设兵团开垦出来的土地。
在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场里,棉花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
李卫东要推销棉花收割机,去找生产建设兵团,算是走对了路子。
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既要完成国家布置的戍边任务,又要完成国家赋予的屯垦职责。平时搞生产,战时转军事,生产战备两不误。
兵团虽然是身在在之前,但却受到中央和自治区双重领导的。其组织结构类似于省市自治区。
生产建设兵团的的级别上属于副部级,但是根据国家规定,享受省级社会经济计划单列管理权限。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也会给予高配,明确高官。
按照惯例,都是自治区的副书记兼任生产建设兵团的书记、政委,自治区副主席兼生产建设兵团的副书记、司令员。
在管理权限上,兵团享有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其中经济、财政等管理权限计划单列,直接受中央管理;
行政司法事务,由兵团依照国家法律管理;税收事务则由自治区分管;人口和面积计入地方政府统计,但GDP是单独列出的。
也正是因为生产建设兵团的财政管理权限是计划单列,所以他们有能力购置大批的棉花收割机。
……
何大伯帮李卫东约了个时间,然后亲自带着李卫东,去见了生产建设兵团的张建设书记。
张建设显得很热情,他亲自给李卫东倒了一杯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