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震过后,日元开始贬值,刺激了日本出口,日本的经济形势表面上一片大好,资金也开始流回到日本,日本的银行业因此缓了一口气。
阪神大地震所造成了日元贬值,刺激了日本的出口,使得日本经济在1995年达到了峰值。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日本经济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日本政府也很自信的将消费税从3%提高到了5%。
以后世复盘的眼光看,日本这简直是谜之操作,不光是日本,亚洲金融危机中受伤害的国家也都是昏招不断。
然而这毕竟是事后诸葛亮的看法,以当时经济学家的分析,日本经济就是处于成长期,东南亚新兴市场也是局势一片大好,这时候提什么失落二十年,谁会相信!
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日本的银行问题终于爆发开来,1997年的11月份,日本出现了第一宗银行破产事件,原因就是房地产泡沫破灭所造成的坏账。
同行的破产,也使得其他银行警觉起来,他们加快从东南亚回收资金,而日本银行的撤贷,又制造了东南亚急剧信用紧锁,加剧了亚洲金融危机。
当年日本刺破了房地产泡沫,资本在日本国内找不到投资渠道,便只能向新兴市场转移,从而造就了所谓“亚洲四小虎”的经济成长。
然而也是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坏账,让日本抽回了海外资本,促使亚洲金融危机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亚洲金融危机的源头,实际上是日本,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索罗斯这种金融大鳄只是一针催化剂,最终的锅还得是日本背。
……
李卫东提出了即将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结论。
然而现场的经济学家,大多数人并不认同李卫东的观点。
泰国近几年经济虽然高速成长,但毕竟只是一个1800亿美金的经济体,其经济比重占亚洲经济的比例并不高。
区区一个泰国,调整一下货币政策,就会引爆一场亚洲金融危机,这也太小题大做了!
而且泰国也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产业,泰国的死活,对于亚洲商品供应链也没有影响。
下一秒,好几个人站起身来,打算对李卫东发问,或者是反驳李卫东的观点。
那几个准备提问的,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同道中人,互相都愣了愣,随后开始谦让起来。
“刘教授,你先说吧!”
“吴院士,我看是你先站起来的,还是你先说吧!”
“我的动作比钱教授慢了一点,还是钱教授先说吧!”
李卫东看了看几人,要么是教授,要么是院士,全都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
一瞬之间,李卫东心中的自豪感拉满。
“这是要舌战群儒啊!我成了经济诸葛亮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融战就是哪里缺钱砸哪里
见到“群儒”们互相谦让,李卫东却有些不好意思,他干脆主动说道:“钱教授,要不您先说吧!”
“那好,我就当仁不让了!”钱教授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李董事长,你刚才所说的,泰国放弃规定汇率,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这的确有可能发生。
日本因为房地产泡沫破灭遂产生的不良贷款,会对日本的金融市场造成冲击,我也是认可的。但是要说会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我觉得就有些危言耸听了。
就经济的各项指标而言,亚洲有很多的国家都比泰国好的多、就比如马来西亚,目前是东南亚最富裕的国家,他们有着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作为依托,经济基础非常牢固。
根据我所掌的数据,马来西亚的储蓄率达到了38%,通胀率只有3。8%,失业率也低于3。5%,这与他们年均9。5%的GDP增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马来西亚的经济底子很厚,就算是日本抽走投资,马来西亚也能够稳得住他们的金融体系,绝对不会发生泰国这种情况。”
钱教授刚发言完毕,刘教授也开口说道;“我补充一下,印度尼西亚的情况虽然不如马来西亚,但跟马来西亚也很类似。印度尼西亚但是最近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和平发展当中。
印度尼西亚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7。3%,储蓄率为32%,失业率也不到4%,而且顾家财政情况非常好,财政赤字只有2。3%。
从这些数据看,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情况也是很健康的,即便是他们的金融体系,受到外部的冲击,顶多会出现一些损失的,但绝对不会是崩溃的局面!”
刘教授刚刚坐下,吴院士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作为近几年的新兴经济体,他们的金融体系或许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韩国可不一样!
韩国是世界第11大经济体,就人均GDP而言,已经算是一个准发达国家了,韩国经济可要比东南亚国家强的多,韩国的金融体系也要比东南亚国家更加的健全。
而且韩国的制造业很发达,他们有好几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技术方面更是仅次于日本。韩国的经济,无论是体量,还是抵御风险的能力都非常的高,不可能出现金融危机。”
这三个人,基本上说出了其他人的想法,他们说完了,暂时也就没有人再发问了。
李卫东见无人提问,便开口说道;“我先回答钱教授和刘教授的问题,就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国家可以合起来一起看。
刚才两位教授分别介绍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数据,从数据上看这两个国家的经济的确很健康,但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有三大软肋。
首先就是两国的金融深化和自由化速度过快,这一点跟泰国很相似,都是在短短几年内,开放了自己的金融领域,金融体系也迅速的扩张。
在这个扩张的过程中,金融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都不充足,不能对其金融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金融隐患。比如盲目放贷产生的坏账,就是一大隐患。
而金融体系开放的过快,没有按部就班的来,也使得他们的金融体系当中出现了很多漏洞,这就给了金融投机者钻空子的机会。
第二个软肋,就是高利率,两国这方面也跟泰国很相似。虽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利率不如泰国,但是也超过了10%吧!
这样的高利率,加上开放的金融政策,使得国外的金融投机者可以向对付泰铢那样,进行套利外汇交易,如果这两个国家想要稳定汇率,也得像泰国那样用掏外汇出去。
总的来说,这两个软肋主要是银行体系和外债因素主导下的双重不匹配,这也是亚洲新兴市场的一个通病,很多新兴经济体都存在这个情况,大家都半斤八两。”
“你刚才说有三大软肋,另外一个是什么?”钱教授开口问道。
“另外最大的一个软肋,是结构层面上的。马来西亚的总理已经执政了十六年,而印度尼西亚的最高元首则执政了三十年,在这种长期执政的过程当中,两个国家也积累了不少的弊端。”
李卫东接着说道:“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他们的最高元首是军人出身,军事政变上台,所以印度尼西亚的军人把持着不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这也就产生了一个既得利益团体,三十年来,这个既得利益团体把持着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也加剧了印度尼西亚的财富击中和贫富分化。
所以即便是印度西尼亚的经济数据非常亮眼,但最终享受到经济成果的,是少数的特权阶级,‘国富民穷’这四个字可以用来形容印度西亚的情况。
马来西亚的情况比印度尼西亚要好一些,但同样也是国富民穷,资本掌握在少数特权阶级的手中,经济成长的主要获利者也是少数特权阶级。
贫富差距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普通人抵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的低。在这种经济结构是很脆弱的,那些亮眼的经济数据能起到多大效果,还是个未知数。
或许当金融危机来历的时候,最先跑路的就是这些手握财富的特权阶级,他们把手中的财富换成美元,转移到国外,而受苦的可就是普通老百姓了!”
李卫东说着,又望向了吴院士,接着道:“至于韩国嘛,经济确实很发达,但是韩国却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企业的债务问题。
韩国经济的发展史,各位肯定都不陌生,在朴正熙时代,韩国采取了极为激进的‘银行-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银行贷款给企业,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使得韩国短期内获得了经济成长,而且诞生了很多大企业,但银行对于企业的贷款过度宽松,就让这些大企业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负债率。
然而韩国的经济政策,使得韩国政府和银行,一直在全力的支持大企业,这也让韩国的大企业,在不担心风险的情况下,进行运转和大规模投资。
韩国的经济虽然很发达,但是他们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并不发达,因为企业的资金都是由银行系统提供。整个韩国更像是一个负债率很高企业,但这个企业却并不在乎风险管理。
前些年,韩国为了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快速的放空了金融管制,实施了金融自由化,这使得大量的资本开始介入金融领域。
韩国国内最大的资本,自然就是那些大企业,而当大企业的资本介入到金融领域,开始拥有或者控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时候,那给企业贷款,还不是企业自己说的算!
既然贷款是企业自己说的算,那负债还不冲上天际!据我了解,韩国的企业当中,平均债务是净股本的5倍以上!
美国的这一数据是1。5倍,日本的这一数据是1。9倍。可以说除了韩国之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负债率这么高的产业集群。
净股本是资产中流动性较高的部分,可以进行快速的变现,而韩国现在这种情况,意味着一旦他们爆发金融危机,企业就算是快速变卖资产,也还不上贷款。
还不上债务,企业就只有倒闭这一条路,同时还会拖累整个银行系统,引发全国性的债务危机。企业和银行都崩溃了,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可就完蛋了!
可以说韩国所存在的问题,也是结构性的问题,他们当年采取那种激进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埋下了祸根。”
“照这么分析,马来西亚、印度西尼亚,还有韩国,的确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慢慢的去解决的,金融体系可完善,债务可以消化,并不一定会引爆一场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说法,还是太危言耸听了!”吴院士接着说道。
“吴院士,我的话还没说完呢!我刚才所说的,只是各个国家内部所存在的问题。除了内部之外,外部问题同样重要。”李卫东开口说道。
“外部问题是什么?”吴院士马上问。
“国际金融炒家!”李卫东立刻答道。
提到国际金融炒家,吴院士等人立刻皱起了眉头,此前国际金融炒家攻击泰铢,已然让这些经济学家认识到国家金融炒家的厉害之处。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无论是国际投资银行,还是对冲基金,他们很早就开始进行套利外汇交易,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已经摸清了东南亚各国在金融体系上的缺点。
泰国在金融方面的问题最严重,漏洞也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