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开口说道。
  很多老革命都是行伍出身,像是李云龙那种,打仗是真在行,古玩字画这种簇拥风雅的东西,可就是一问三不知了。把古董送给他们,简直是暴殄天物。
  “那送点什么好呢!”李卫东想了想,突然间脑中灵光一闪,便有了主意。
  ……
  座谈会当日,有专人将李卫东接到了会议现场。
  这是一间很普通的接待室,有一圈沙发,沙发之间的小桌子上摆放着点心和应季的新鲜水果。
  李卫东来到这间接待室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学者模样的人,已经坐在那里,他们正在看手中的文件。
  李卫东也不认识他们,便笑着冲这两人点了点头,算是打个招呼,然而这两人并没有搭理李卫东,只是面无表情的瞪了李卫东一眼,便继续看手中的文件。
  这两人大概是觉得,李卫东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压根就不需要去理会。
  李卫东还打算跟这些学着套套近乎,问一问参加这种座谈会应该注意些什么,但是见到这一幕,李卫东也不再拿热脸贴冷屁股,干脆找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了下来。
  不一会,参加座谈会的教授和学者陆陆续续的来到的现场。
  经济学家当中,能够参加这种智库级会议的学者本来也不多,其中对于日本经济有比较深刻研究的,用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所以前来参加座谈会的这些学者,互相之间都认识,进门之后也开始各自打招呼。
  唯独李卫东是个生面孔,大家都不认识他,更何况李卫东只有二十五岁,这么年轻肯定不是什么知名的学者。
  也有人好奇李卫东的身份,其中一位学者就问身边的人:“老赵,那边坐着的小伙子是谁?”
  “不知道,我来到时候他就在那里了,看这年纪,应该是谁带来的学生,一起来旁听的吧?”老杜回答道。
  旁边另一人却开口说道:“我觉得不像,要是学生的话,怎么会大大咧咧的坐在沙发上啊,我觉得可能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比如会议记录员之类的吧!”
  众人对李卫东的身份有所猜测,但全都揣着学者的架子,没有人去找李卫东询问,但绝对没有人想得到,李卫东也是来参加会议的。
  “圈子”这东西就是这个样子的,一个圈子里的人聚在一起,你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大家就不会搭理你。
  李卫东被晾在了一边,也自得清闲,他看了看果盘里的樱桃挺不错的,觉得会很甜,所以干脆就拿起樱桃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片刻后,学者到齐了,但会议并没有开始,毕竟领导还没有来呢。
  众人等了二十多分钟,有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开口说道;“各位老师,非常抱歉,领导临时有些事情,还没有处理完,所以还请各位老师再等一会。老师们不妨先吃些果盘盒点心,等领导往这边走的时候,我再来通知各位。”
  一听说领导一时半会还来不了,在场的学者们也都不继续端着架子了,众人纷纷开始上扫荡身边的果盘和点心。
  又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刚才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前来通知,所领导已经往这边走了。
  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将果皮等垃圾清理走,也有人给大家送上了湿毛巾,众人赶紧将手擦干净,整理好仪态,准备迎接领导的到来。
  片刻后,那位老者出现在这间接待室里。
  紧接着,领导与众人一一握手,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则向领导介绍众人。
  “这位是中央财经大学的赵岳教授。”
  “这位是社科院的杜正亮教授。”
  “这位是首都工商大学的钱爱民教授!”
  终于,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介绍到了李卫东。
  “这位是青河市小狗电器厂厂长、富康农机厂厂长、装载机厂董事长李卫东。”
  听到这个介绍后,参会的学者们纷纷一愣,然后无比惊讶的望着李卫东。
  大家都是研究经济的学者,唯独李卫东是个做生意的。
  狼群里又混进来哈士奇了!
  而且李卫东这头衔,还真有些长,又是厂长、又是董事长的,听起来挺唬人的。
  “这小伙子看起来也就是二十五六岁吧,这么年轻怎么就当上三家企业的一把手了,难道是个二代?”
  “应该不是吧,二代的话要么去国字头的企业,要么去垄断行业的企业,怎么会去什么电器厂、农机厂和装载机厂啊!”
  “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要探讨日本的经济政策么?找来个做电器和农机的干什么?”
  几位学者用极低的声音讨论着。
  这些学者肯定也会有其他的身份,比如某某协会主委之而立的,但这种场合,介绍身份的时候都会提到正式就职的单位。
  而李卫东比较特殊,他是个企业家,有三家企业,而且还难分高下,所以眼镜男就把三家企业都说了一遍。
  参会人与介绍完毕后,座谈会也正式开始,这些学者专家们开始各抒己见,阐述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无非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日本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出台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将会产生哪些影响等等。
  学者们一个个的在高谈阔论,李卫东则是安静的听着,反正他不是经济学家,也没有什么研究成果。
  “日本政府在1991年开始征收地价税,同时提高固定资产税的评估税额,这种税收是针对土地保有环节所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抑制资本对于房地产的投机。目前地价税已经还只能收了一年多,从结果看是好的。
  自从开证地价税后,日本的房价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区间,这说明日本的地价税,的确是成功的抑制了资本对于房地产的投机行为,也有助于日本建立一个稳定、健康的房地产市场!”
  发表这个观点的是社科院的杜正亮教授,而他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同。
  自媒体刷多了的人会以为,八十年代日本刺破房地产泡沫,日本房价瞬间崩盘,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子的。
  当时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日本决策层,其实并不认为房地产存在泡沫,而是认为日本的房地产只是过于繁荣。所以决策层采取了紧缩的政策,实际上也被认为是一种调控的行为。
  而紧缩的调控政策出台一种,日本的房地产并没有马上崩盘,而是没有再继续上涨,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的高价状态。
  这一点从日本的GDP数字就能看出来,日本在八十年代末就开始实施紧缩政策来调控房地产,而此后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停滞,反而从三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涨到了五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如果在这期间日本的房地产崩盘的话,绝对不会出现这种GDP增长的情况。
  要知道当时东京房产价值可以买下半个美国。如果房地产崩盘的话,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缩水,也就会拖GDP的后腿,GDP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快速增长。
  若是一个发展中小体量的经济体,或许会出现房价下降,GDP上涨的情况。因为这种经济体的房产价值不高,再加上经济体量小,完全可以用一两个产业的蓬勃发展,来抵消房地产崩盘的对经济的冲击。
  但像是日本这种成熟的大经济体,是绝对不可能同时出现房价崩盘,GDP高歌猛进的情况。因为日本经济的体量太大了,产业也都已经成熟了,没有那么大体量的新产业,来弥补发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冲击。
  所以真实情况是,在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后,日本的房价并没有马上崩盘,反而是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但是这种稳定却是一种有价无市的稳定。
  也就是说当时日本房价维持在高位,但是交易量却很少,中产阶级手中握有房地产,虽然很值钱,但是却卖不出去,因为价格太高了,而且也没有上涨的空间,所以无人接盘。
  所以在九十年代初,日本那些所谓的炒房失败的人,实际上是被套牢了。
  被房产套牢,跟被股票套牢还不一样,被股票套牢了,虽然会亏钱,但是股票还是正资产,股票不可能跌倒负数。一百万的股票,亏了二十万,好歹还能卖八十万。
  然而被房产套牢则不同,因为大部分人是贷款买房,也就是说要偿还贷款,在还完贷款之前,房子不是你的,而是银行的。
  如果房价不涨,而你又要为一个不属于你的东西不断的还款,这时候房子就会成为负资产。
  更何况在日本房地产市场火热的年代,很多人借高利贷炒房,当房价不再上涨的时候,这些人也是第一批破产的。
  从日本采取紧锁的政策开始,日本的房价实际上是比较平稳的,没有暴涨也没有暴跌。但是由于日元的升值,所以用美元计价的话,日本的房价是下跌的。
  本来东京的房产能买下半个美国的,但是日元升值以后,只能买下四分之一个美国了,于是乎在国外的经济学家眼中,相当于是日本的房产就跌了一半。
  因此国际经济学家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定在八十年代末。
  日本人所体会到的房价,是日元的计价,本来值一亿日元的房子,现在还值一亿日元。
  既然日元计价的房价没有改变,日本政府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依旧在出台各种紧锁的政策,比如地价税。
  换个角度想,地价税是为了打击房地产投机,如果房地产真的崩盘了,哪还有什么投机可以打击?
  现在再回顾日本应对经济泡沫的政策时,会发现日本在八十年代末刺破房地产泡沫后,并没有采取救市的政策,反而是继续出台一些不利于房地产发展的政策,这是不合理的。
  实际上是因为美元计价和日元计价所造成的差异。
  而在国内很多公知的眼中,这却被吹成了刮骨疗伤、破而后立的勇敢行为。
  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日本执政者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自己家里着火,还火上浇油?不怕把自己烧死么!
  日本房产真正的开始崩盘,实际上是在1995年以后,日元升值到达了最顶峰,随后开始出现贬值,日本的房价也开始下跌,这实际上也是通货紧缩的表现之一。
  日本本打算逐渐调整紧缩的政策,然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了日本经济一记重击,日本政府被迫取消了地价税,但是却于事无补。
  从此以后日本的房地产真正的一蹶不振,日本再也爬不出通货紧缩的泥潭,陷入到流动陷阱当中。
  ……
  杜正亮教授认为,日本征收地价税的结果是好的,有助于打击投机,构建一个稳定的房地产市场,这也是其他学者普遍的看法。
  领导听完之后,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后却望向了李卫东,开口说道:“李董事长,你对日本征收地价税怎么看?”
  “在各位老师面前,我实在是不好意思班门弄斧。我的想法也不怎么成熟,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我毕竟是个外行人,如果我说错了还请各位老师别介意。”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认为,这个地价税的确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起到打击投机,也让日本的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短则三年,长则五年,日本的房地产必然崩盘!”
  李卫东此话一出,房间内的其他学者,纷纷露出了嘲讽般的笑容,更有人轻声叹了一句:“外行果然是外行。”
  领导却开口为李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