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家海马上回答道:“厂长,咱们厂生产的农用车,让人给举报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向操作
  农机厂竟然被人举报了!
  李卫东顿时一头雾水,他一直都是合法经营,从不拖欠税费,也没有欠工人的薪水,怎么就被人给举报了?
  于是李卫东开口说道:“老杜,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举报的我们?原因是什么?”
  “举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生产的农用车,所使用的发动机是三无产品。至于是谁举报的嘛,说是省内的好几家拖拉机厂联名举报的。”杜家海开口答道。
  “原来如此,咱们的农用车,动了拖拉机厂的蛋糕,他们来找麻烦了!”李卫东点了点头,他倒不觉的这是意外。
  之前富康农用车在青河市推广的时候,就将市拖拉机厂搞的半死不活,现如今富康农机厂的销售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来,省内的那些拖拉机厂顿时倍感压力,销量也是直接腰斩。
  又到了农机销售的旺季,拖拉机的销量却大不如前,这些拖拉机厂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没办法用市场手段来搞垮富康农机,便只能使用一些阴招,比如举报。
  富康农用车所使用的发动机,也的确是三无产品。
  当初李卫东为了给农用车找到合适的发动机,专门去了一趟山城,求助三大摩托车厂,然而三大摩托厂压根就不搭理李卫东,最终李卫东找到了沈聪佐这位未来的摩托车发动机大亨,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
  但沈聪佐只是个个体户,他虽然有能力造出合格的发动机,但是却没有发动机生产的许可证。
  在国内生产内燃机,是需要生产许可证的,这个生产许可证也不算很难办理,但是个体户肯定是办不下来的。
  由于没有生产许可证,沈聪佐向李卫东提供的发动机,也就成了三无产品。
  当时国内对于各种工业产品的监管也不规范,类似的这种三无产品也有很多。
  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那十几年,物资供应并不丰盛,生产资料还都得靠找关系批条子才能得到,这也就使得很多企业为了经济效益,而采用一些不合规的生产方式,甭管有没有许可证,先把产品生产出来再说。
  相关部门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民不举官不究。
  但若是有人举报的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相关部门肯定是要干活的,到时候一查一个准!
  发动机是三无产品,应该算是富康农用三轮车的最大隐患,现如今这个隐患终于爆发了。
  那些拖拉机厂,由于被富康农用车抢了市场,便背地里使坏,直接去举报农用车的发动机是三无产品,想利用行政手段,将农用车赶出市场。
  电话当中,杜家海接着说道:“就在刚刚,农机局那边打来电话,告诉了我省内多家企业联名举报咱们厂的事情,事情也已经闹到了省农业厅,厅里面让咱们市里处理,然后这事情暂时被孟卫国副市长那边给压下来了,不过就怕那些拖拉机厂不肯就此善罢甘休啊!”
  “我知道了,我现在刚刚在市里,那我就顺便去见见市领导吧!”李卫东开口答道。
  于是李卫东又折返回去,排队去见孟卫国。
  孟卫国是分管农业和水利的市领导。当初那几个用拖拉机非法挖沙的农民,跑去农机站诽谤农用三轮车,便撞到了这位孟卫国的枪口上。
  富康的农用车,算得上是青河市农机行业的明星产品,在农业部都是有名有号的,孟卫国作为分管领导,自然得力保。有人举报富康农用车,孟卫国自然会想办法把事情压下来。
  李卫东没等太久,就见到了孟卫国。
  “李厂长,你来的可够快的!”孟卫国示意李卫东坐下,随后开口说道:“详细的情况,农机局那边应该都给你说过了吧,我也就不再叙述了。我现在就想知道一下,你们的农用车发动机是三无产品,到底是怎么回事?”
  “领导,是这样的,农用车的发动机,跟普通摩托车的发动机,还是有所区别的,当初我们研发农用三轮车的时候,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所以我就亲自去了一趟山城……”
  李卫东将自己找发动机的过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自己是百般无奈之下,才选择三无发动机的。
  孟卫国也没有刁难李卫东,他听完李卫东的叙述后,开口说道:“李厂长,你的这种情况,我倒是能理解。不过你们用的发动机也的确是三无产品,这点可没有冤枉你!
  这一类的事情,就像是一层窗户纸,若是没有人去捅的话,那就是相安无事,可一旦有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么就会有人管,而且还得公事公办。这一旦公事公办,那事情解决起来可就麻烦了。
  我现在只是暂时的帮你把事情给压下去了,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那些拖拉机厂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我能帮你一次,能帮你两次,但不可能每次都帮你把事情压下去。
  现在你们厂的农用车,还只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就遇到了这种麻烦,若是以后向全国推广的话,遇到的麻烦还会更大。
  而且这件事情,不光是你们企业之间的竞争,还牵扯到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所以李厂长,我希望你可以从根本上,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件事情,不要再给别人留下把柄!”
  富康农用车是青河市农机行业的亮点,然而拿到别的地方出售时,却抢了当地拖拉机厂的市场,地方保护主义肯定会维护自己的厂家,甚至会支持厂家举报富康农机厂。
  李卫东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立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领导放心,等回去以后,我马上解决这件事情。”
  ……
  解铃还须系铃人,李卫东第一时间就拨通了沈聪佐的电话,并且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沈聪佐。
  “老沈,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发动机许可证上,如果你有许可证的话,那么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你那边什么时候能弄到这个许可证?”李卫东开口问道。
  “短时间内恐怕是拿不到。”沈聪佐有些为难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常识申请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可是我这个发动机厂没有法人的身份,说白了还是个大的个体户,所以每次去申请,都是资格不够,不予发证。”
  当时国内对私营企业适用的法律,还是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理》,这个条例只明确了私人企业的合法性,但却没有给私营企业正式的法人地位。
  没有法人地位,私人企业在经营上,就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很多政策也是享受不到的。
  直到《公司法》实施以后,私人企业才有了正式的法人地位。
  沈聪佐的发动机厂没有正式的法人地位,就申请不到发动机生产许可证,也就只能继续生产三无发动机。
  在李卫东的印象当中,历史上沈聪佐的发动机厂,就是在1994年才拿到了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而那也是《公司法》正式实施的一年。
  只听沈聪佐开口说道;“卫东,我知道你人脉关系广,路子也多,你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我把这个证给办下来!”
  李卫东呵呵一笑:“老沈,你可真是太高看我了!你要是缺钱的话,我倒是能给你弄来投资,缺技术的话,我也能想办法给你找找工程师,可这个发动机生产许可证,是国家政策卡在那里,我可没办法!”
  李卫东是朕没有那个本事,帮沈聪佐弄到发动机生产许可,这个这是政策造成的难题,不是李卫东所能够解决的。
  不过李卫东最擅长的,就是钻政策的漏洞,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初,各项政策还不完善的年代,有的是政策漏洞可以钻。
  于是李卫东接着说道:“我虽然没有办法帮你办个发动机生产的许可证,但是却可以有办法,让你拥有生产发动机的许可。”
  “没许可证?还能有生产许可?这话怎么这么绕嘴啊,究竟该怎么做?”沈聪佐开口问道。
  “很简答,两个字,挂靠!”李卫东开口答道。
  “我明白了,你是让我找个有发动机生产许可证的摩托车企业,然后把我的厂子挂靠上去?”沈聪佐开口问道。
  李卫东则开口答:“不,你完全说反了,我是让你找个摩托车企业,让他们把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挂在你那里!那样的话,你不就有生产许可证了么!”


第三百六十五章 喝汤总比饿死强
  资质证书挂靠这种事情,本来就是钻了政策的漏洞。
  放在未来,诸如会计、建筑、环评、水利等领域,都有证书挂靠的存在,甚至像是医师和药剂师的资格证,也有违法挂靠的。
  有证的人,把自己的资质证书挂靠出去,一年什么不用干,就能得到一大笔的收入,而企业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运用证书,完成自己的生意。
  九十年代初期,普通人还不懂得使用这些套路。比如你有个建筑类的资格证书,那就拿着证书,乖乖的去建筑公司找个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哪里能想得到把证书挂考出去捞一笔钱。
  当时的人提到挂靠,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企业之间的挂靠,一些私营企业挂靠到乡镇或者乡镇,成为“假集体”企业,以便获得经营上的便利。
  所以当李卫东提到“挂靠”这两个字的时候,沈聪佐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生产摩托车的大企业挂靠上去,然后以子公司的名义,借用一下别人的发动机生产许可。
  然而李卫东想的却是反向操作,直接找个生产许可证,挂靠到沈聪佐的工厂里,那么沈聪佐同样也拥有了发动机的生产资质。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日后发生产权方面的纠纷。
  挂靠企业出现产权方面的纠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种为了产权打十几年官司的案例又不是没有。
  沈聪佐也是为了避免出现产权不轻的风险,所以一直没有选择找地方挂靠,而是始终保持个体经营的身份。可以说如果沈聪佐想要挂靠的话,早就去挂靠了。
  李卫东提出来的资格证书挂靠,完美的解决了产权纠纷的隐患。当然这也是明显的钻了政策的漏洞,这种鬼主意,大概也只有李卫东才能想得出来。
  如果说找个企业去挂靠,是借鸡生蛋,那么李卫东的这个法子,就是借蛋生鸡。
  沈聪佐也是个聪明人,他马上明白了李卫东的意图。
  “卫东,你这个主意好啊,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啊!”沈聪佐开口赞叹了一句,随后接着说道:“你等我几天,我马上就去找个发动机生产许可证,挂靠到我的厂子里来!”
  ……
  几天后,李卫东接到了沈聪佐打来的电话。
  “卫东,挂靠的事情没办成!”沈聪佐有些沮丧的说道。
  这消息让李卫东有些意外,他马上开口问道:“遇到了什么阻碍了么?”
  “我找了十几家有发动机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可人家都不愿意把生产许可证挂靠到我这里来。”沈聪佐开口说道。
  “是不是开价太低了?”李卫东开口问道。
  “不是。”沈聪佐接着说道:“主要是人家不愿意!”
  “这就奇怪了,有钱还不愿意赚么?按说今年这行情,应该有很多企业会比较困难吧,你就没找找那种比较缺钱的企业?他们肯定会愿意把资格证挂靠出去,然后赚上一笔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