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拖拉机厂的效益非常的差,拖拉机的销量,对比去年更是腰斩。
  农用三轮车对于拖拉机的冲击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则是东方红小四轮拖拉机,在技术上进行了提升,提高了动力和稳定性。
  东方红本来就是名气最大的品牌,如今提升的性能,却没有加价,使得东方红小四轮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一拖厂的技术本来就是国内顶尖,作为拖拉机行业的共和国长子,国家给予的各种扶持力度,可不是其他拖拉机厂能够比拟的。
  这等于是摸牌自带王炸,其他拖拉机厂的产品,很难跟东方红小四轮进行竞争。
  面对效益下降,高崇光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决定直接山寨农用三轮车。
  于是乎高崇光专门批了部分资金,用于农用三轮车的研发。
  前不久,那几辆没有使用农机补贴,全款购买的农用三轮车,正是拖拉机厂的所作所为。
  农用三轮车的结构还是很简单的,至少难不倒拖拉机厂。
  但拖拉机厂想要山寨农用三轮车,却面临着两个难题,一个是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另一个是后桥总成承重不足。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是做不出来农用三轮车的。
  好在高崇光也当了很多年的厂长了,多少也有些人脉关系,他直接去了轻骑摩托,拜托轻骑公司帮他生产农用三轮车的发动机。
  国内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当中,轻骑也算是顶尖的存在,早在五十年代就成立的轻骑,是老牌国企,技术积累雄厚,之后又从日本引进技术,生产的铃木王摩托车,也是一代畅销神车。
  以轻骑的技术,当然能够做出了适合农用三轮车的发动机。
  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摆在高崇光面前的困难就只剩下后桥总成。
  ……
  拖拉机厂的技术处,高崇光望着有些变型的后桥总成,原本还算不错的心情,瞬间被打落到谷底。
  “高厂,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研发的后桥总成,承载已经能达到1。2吨了。”技术处长低着头说。
  “但是富康的三轮车,能拉两吨货!”高崇光冷哼一声。
  “高厂,如果想要提高后桥总成的性能,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不断的进行调整才行。”技术处长开口说道。
  “那还不快点做实试验!”高崇光开口说道。
  “可是这试验经费……”技术处长吞吞吐吐的接着道:“上次的那十万试验经费,已经花完了。”
  “又花完了?为了这个后桥总成,咱们厂前前后后已经投进去三十万了,结果承载才刚刚达到1。2吨?”高崇光很是不满的说。
  “高厂,技术研发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啊!”技术处长一脸苦涩的说。
  “真是个无底洞!”高崇光嘟了嘟嘴,他也知道技术研发是非常耗钱的。
  当初金阳株式会社研发这套后桥总成技术,少说也花了大几十万美金。如今的拖拉机厂,技术远不如日本企业,只花几十万人民币,就像啃下后桥总成这块硬骨头,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卫东是因为识破了金阳株式会社的诡计,然后以此为要挟,才能以十万美金的超低价,买下后桥总成的生产线。
  若是让富康农机厂正常研发的话,花个几百万都不一定能研发出来。
  可以说后桥总成,已经成为了农用三轮车的技术壁垒。
  农用三轮车的市场还没有培养出来,以当时的中国企业而言,有能力和资金研发出后桥总成的,看不上农用三轮车这块肉;而看得上农用三轮车这块肉的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进行研发。
  “我再给你二十万,你能做到什么程度?”高崇光开口问道。
  “大概率能调整到1。3吨到1。5吨吧!”技术处长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是十分没谱的。
  “如果我要强行拉两吨货会怎么样?后桥总成会断掉么?”高崇光又问道。
  “断掉到不至于,但耗损过度的话,肯定会出现损坏的情况。”技术处长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其实最关键的是制动的问题,我们研发的后桥总成,若是拉两吨或的话,制动可能会失灵。”
  “就是刹不住车呗!”高崇光点了点头。
  只见高崇光思考片刻后,开口说道:“时不我待啊,就用现在这种后桥总成生产吧!”
  “可是这种后桥总成,只能拉1。2吨的货,比富康的农用三轮车少了不少。”技术处长马上说道。
  高崇光却冷哼一声:“富康的农用三轮车,虽然能拉两吨货,但标注的载重不也才700公斤么?咱们就标注,载重一吨,怎么也得压富康一头。
  而且咱们的农业三轮车,实际能拉1。2吨货,标注个一吨,也不算坑人吧!如果买家硬要拉两吨货的话,那是他们超载,跟咱们没关系!”
  ……
  杜家海敲了敲门,走进了李卫东的办公室。
  “厂长,是拖拉机厂也开始卖农用三轮车了。”杜家海开口说道。
  “这不奇怪,农用三轮车这东西,市场会越来越大,模仿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不过拖拉机厂的技术水平有这么强么?这么快就研发出后桥总成了?”李卫东有些疑惑的问。
  “我也纳闷呢,咱们可是从日本进口的技术,拖拉机厂再厉害,也不可能超过咱们厂啊!难道他们也从日本进口了技术?”杜家海开口说。
  “农用车的后桥总成技术,又不是萝卜白菜是个菜市场都能买到!就算是日本企业,研发这种技术的也没几家。我也是因为凑巧遇到,才能弄来后桥总成的生产线!”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对了,你刚才说,拖拉机厂的技术超过咱们,究竟是怎么回事?”
  杜家海马上答道:“我去问过了,拖拉机厂的农用三轮车,载重是一吨的,咱们的富康一号,载重不才700公斤么!”
  “一吨?那实际上岂不是能拉三吨货?跟咱们的富康二号差不多了!他们也用了五个轮子么?”李卫东马上问道。
  “没有,是三个轮子。”杜家海开口说。
  “三个轮子,怎么能撑得起三吨货,不怕跑着跑着爆胎么?咱们国家的轮胎,可达不到这种质量,难道他用的是进口轮胎?
  米其林?普林斯通?倍耐力?不会的,我想多了,这些品牌的轮胎该去F1赛场,怎么会放在农用车上!”
  李卫东皱了皱眉头,接着说道;“老杜,你去买一台拖拉机厂生产的三轮车,咱们实地测试一下性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
  农机厂的院子里,杜家海正在测试拖拉机厂生产的农用三轮车。
  眼看着,三轮车就冲着墙上撞了过去。
  “刹车,老杜,快刹车啊!”李卫东开口大叫。
  “嘭!”这辆农用三轮车还是撞在墙上,前轮都撞歪了。
  李卫东第一时间冲上去,把杜家海从车上扶了下来。
  还好车速不快,杜家海人没事,只是被震的有些懵。
  等杜家海稍微清醒一些,李卫东才开口问道:“老杜,你怎么不刹车啊!”
  “我刹车了啊,刹车都踩到底了,可是刹不住啊!”杜家海一脸委屈的说。
  “怎么会这样?刹车失灵了?”李卫东开口问道。
  “我觉得是车上的东西装的太多了。”杜家海回答道。
  “刚才车上才装了两吨货吧,怎么就刹不住车了?”李卫东看了看那辆已经被撞变形的农用三轮车,随后开口说道;
  “这车标明的载重一吨,该不会真的只能拉一吨货?拖拉机厂做生意也太诚实了吧!”


第三百四十五章 永远领先一步
  技术员从被撞坏的三轮车上,拆下了后桥总成,然后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这个后桥总成,只能为一吨多的货物提供制动,如果拉两吨货的话,制动会出现问题,也就刹不住车了。
  得到这个结论之后,李卫东松了一口气,看来拖拉机厂所研发的后桥总成,并没有超过富康农机厂的日本技术。
  “不能故步自封啊,研发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必须要保持农用三轮车方面的领先优势。给农机厂招聘新的研发人员,势在必行。可是该去哪里挖人呢?”
  杜家海已经升任农机厂的副厂长,负责的事情变多了,自然不能整日待在技术处里搞研发。
  “人才啊人才,真难找啊,头疼!”李卫东揉了揉太阳穴。
  “要不然再从应届高中生里挑一批人来农机厂?不行,农机厂需要的不是普通技术员,而是研发人员,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培养成技术员尚可,培养成研发人员可不够。
  继续在沪城成立农机设备的科研中心了?这样也不妥啊,农机不是家用电器,农机的研发投入本来就大,而且还需要去农田里进行现场实验,放在大城市的话,研发成本太高了。”
  李卫东瞬间否决了这两个想法。
  若是国有的农机研究所,放在大城市里是无所谓的,大城市里的研发成本虽然高,但国家是支付的起的。
  就比如国家的农科院,在京城三环内都能有农田。国有的农机研究机构,完全有能力在大城市圈块地搞试验。
  企业自行组建的农机研究团队,可就花不起这个钱了。在一二线城市圈块地搞农机试验,企业要是有那个本事,直接拿地盖楼不是更香么?
  所以农机的研究中心,不像微波炉研究中心那样,可以放在大城市里。
  李卫东轻叹一口气:“还是企业规模太小了,人才战略这种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高崇光兴致勃勃的走进了一家农机站,他想实地考察一下,拖拉机厂生产的农用三轮车,销量到底怎么样。
  “你们这里的有农用三轮车么?”高崇光开口问道。
  “你要找的是富康农用车吧?在那边!自己过去看吧,看好了叫我。”农机展的工作人员开口说道。
  听到工作人员推荐富康农用车,高崇光心中有些不喜,他开口说道:“市拖拉机厂生产的农用三轮车,你们这里也应该有吧?”
  “有,那个角落里。”工作人员指了指另一个方向。
  高崇光立刻走了过去,然后看到了一台满是灰尘的农用三轮车,正是拖拉机厂生产的。
  从灰尘的厚度看,应该许久没有人看过这台农用三轮车了。
  高崇光立刻开口问道:“你们怎么把这车摆在这种犄角旮旯里吃灰?”
  “没人买,还不放在犄角旮旯里吃灰么!”工作人员笑着说道。
  “为什么没人买?”高崇光下意识的问。
  “都去买富康牌的了。”工作人员老实回答道。
  高崇光却反驳道:“不都是农用三轮车么,我看咱们市拖拉机厂生产的,跟富康厂生产的一个样!”
  “不一样的,区别可大了。”工作人员接着说道:“拖拉机厂生产的农用三轮车,跟之前的富康一号差不多。但是现在富康一号已经不流行了,流行的是新款的富康二号!”
  “富康二号是什么样的?”高崇光立刻问道。
  “富康二号就在那边,我带你去看看。”这工作人员也算是热情,将高崇光带到了富康农用车的旁边。
  “这一台是富康201,看到后面的货箱了么?比原来大了三分之一,也能多拉三分之一的货!而且跑起来还比眼前的老款更加的稳当。”
  工作人员又指了指另外一台带有驾驶舱的农用车,接着介绍道:“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