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是核心技术上的优势!”梁鑫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问道:“你们这个后桥总成,是自主研发的技术么?”
“领导,实不相瞒,这个后桥总成的生产线,是从日本买来的。”李卫东无奈叹了口气:“这种后桥总成,咱们国内的企业,目前还做不出来,所以只能从发达国家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李厂长,这方面你不必解释,国产农机在技术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是事实,大家都懂!能把发达国家的技术买来,跟咱们国家的农机发展带来进步,给农民带来实惠,也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情!”
梁鑫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日本的技术还是值得信赖的,梁鑫甚至觉得,从日本买来的技术,比国产技术还让人放心。这倒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人家的技术确实更好一些。
下一秒,梁鑫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他开口问道:“李厂长,你说这个农用三轮车的后桥总成,是日本的技术,前些天的北海道农机展,咱们可是一起参加的,怎么没见到日本企业展出这东西啊?”
“说起来有些惭愧,这个农用三轮车后桥总成,是人家日本六七十年代的技术。现在的日本农民,都开上小货车了,农用三轮车这东西,在日本是淘汰了二十年了。”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
“不光是日本,发达国家的农民,也都开上汽车了,他们也不需要农用三轮车这些东西。像是北海道农机展这种展会,农机厂商拿出来的都是先进的农机,是不会展出淘汰产品的。”
这话又让梁鑫觉得扎心了,人家淘汰二十年的技术,到了自己这边,却依旧做不出来。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领导,在这里,只能给你展示一下农用三轮车这种产品,如果您想看农用三轮车的实用性,还得去基层村里!不过嘛,村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一些,领导去的话,恐怕会招待不周啊!”
李卫东这话,等于是把梁鑫架在火上烤,逼着他去村里视察。
先把村里条件艰苦说出来,这时候梁鑫不想去也得去,如果不去的话,岂不是成了怕吃苦?当领导的因为基层条件差,就不去视察了,传出去的话可不怎么好听。
梁鑫当然也知道,李卫东这是逼着自己去村里,他也没有拒绝,而是开口说道:“去农村好啊,我们就是搞农业的,不去基层农村,还怎么开展工作。李厂长啊,你可别小看我,我也是种地的出身!”
“那行,领导,咱们先上车,等上了车,我再慢慢给您介绍。”李卫东开口说道。
……
李卫东陪着梁鑫,坐在轿车的后排。
“领导,咱们马上要去的地方,叫陈关乡,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那里原来有一个关隘,叫陈关,抗战时期被炸毁了,现在两块砖头都找不到了。”李卫东开口介绍道。
“关隘一般都是依山而建,看来这个陈关乡,应该是多山吧?”梁鑫开口问。
李卫东点了点头:“领导果然是细致入微啊,单从这个地名,就知道陈关乡到处都是山,几乎没有多少的平地。这山上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长不了多少的粮食,所以陈关乡也是我们青河的贫困乡镇。
有句话叫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说的是咱们贵州地区山多雨水多,我们这陈关乡啊,也是地无三尺平,而且还没有贵州那么丰富的水资源,很多地方是真正的荒山野岭,自然条件还不如贵州呢!
领导,前面就是陈关乡的驻地,是全乡难得的一片平坦的地方,等出了乡驻地,可就要进入到大山里了!”
李卫东说着,车子已经开进了陈关乡。
只见道路两旁,蹲着很多的农民,他们面前都放着箩筐一类的东西,箩筐里是新鲜的桃子,也有其他的农产品。
李卫东接着介绍道:“这些大部分都是住在山里的农民,挑着自家的东西到镇上卖,这住在山区外围的还好一些,当天卖完了,还能回家,可住在山里的,光走出大山就要一两天的功夫,回去又要一两天,出一趟山可是挺不容易的事情。
梁鑫点了点头,“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是“七五”期间提出来的,距今不过五年而已,平原地区农村的路都还没修好呢,山区农村的路,更是八字还没一撇。
陈关乡的驻地很小,而且就一条主路,车子很快的就开出了陈关乡,进入到的山区,道路也迅速的变得颠簸起来。
1991年,中国的基础建设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离开了国道省道,就没有像样的路,山区和偏远地区,找条路都难。
李卫东继续说道:“领导,咱们马上就要进山了,再朝前走走,就不能坐车了,因为没路,车开不进去,到时候您就委屈委屈,坐农用三轮车进村!”
“我还以为你得当我步行呢,有三轮车做,已经挺不错了!”梁鑫笑着说道。
没过多久,路真的没了,轿车也开不进山,不过李卫东早已经安排好了几辆富康一号三轮车,农业部考察团的人直接上了三轮车,向山里驶去。
山里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坐在农用三轮车上的感觉并不好,颠簸震的人屁股痛,很多人干脆就不坐车了,改为蹲在车上,反倒舒服一些。
李卫东则继续介绍道:“领导,你看咱们现在走的路,说是路,其实就是在山坡上压出一条平坦点的土坡,这种道路情况,汽车肯定是进不来的。不光是汽车,拖拉机也够呛!”
“这路况是很差,可拖拉机应该能走这样的路吧?”梁鑫开口说道。
“要是单独开一个拖拉机的车头,肯定是能走的,可要是再带个拉货的挂车呢?就咱们刚才过的那几个弯,挂车可转不过去!”李卫东笑着答道。
梁鑫向着后方看了看,拿到那弯弯曲曲的山路,瞬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明白了,这种农用三轮车转弯半径比较小,所以在山区里要比拖拉机或者汽车灵活的多!这东西还真是山区运输神器啊!”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秤分金
几辆农用三轮车继续在大山中前行。
梁鑫眼睛不停的望向四周,只见山上一片片的全都是桃树,有些桃子看起来已经熟了,有些则还是青的。
“这么多桃子,应该不是野生的吧?”梁鑫开口问道。
李卫东点了点头:“这陈关乡的山上虽然不适合种粮食,但是却适合种果树。所以陈关乡的扶贫干部,很早就带着农民种桃树和梨树。最近两年还来了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帮农民嫁接了比较好的桃树品种。”
“这是好事情啊,既然山里种不了粮食,那种水果,也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门路。看来你们青河的扶贫干部还是很有头脑的。”梁鑫开口称赞道。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这桃树是种下去了,而且长出来的桃子又大又甜,但是却遇到了一个问题,山里没路,桃子运不出来。当然,我说的没路,是没有能走汽车的路,那种乡间小道还是有的,就是咱们现在走的这种。”
“怪不得刚才路过乡驻地的时候,看到了路边有很多人卖桃子,原来是这山里盛产桃子!”梁鑫开口说道。
走了小半天,农用三轮车终于来到了半山腰的甘泉村。
只见村口停着好几辆富康一号三轮车,车上用箩筐装着新鲜的桃子,还有人正背着桃子走过来,往三轮车上放。
“领导,这些三轮车,都是我借给村民用的!有了农用三轮车,他们就能把桃子运出去了。”李卫东说着走上前去。
村里的干部早已经等候再次,看到李卫东,立刻拿着几个桃子迎了上去:“李厂长来了!正好有刚摘的桃子,我给你挑几个甜的!”
“有福叔,这几位都是来视察的领导。”李卫东指了指梁鑫等人。
“领导,吃桃子!都是新鲜的,可甜了!”村长李有福露出了质朴的笑容。
李卫东接过一个桃子,也没有洗,直接啃了一口,还真是甜美多汁。
梁鑫等人走了一路,也有些口干舌燥,便一人拿起一个桃子,一会就消灭了十几斤的桃子。
梁鑫一边吃,还一边说道;“一会吃完了,别忘了给老乡钱!”
“要啥钱啊,不就是几个桃子么,我们山里别的没有,就桃子多,随便摘随便吃,不吃的话等过两天,也就都烂掉了。”村长开口说道。
“村长啊,这么好的桃子,又大又甜水又多,烂掉不是太可惜了,你把这桃子运到外面,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梁鑫开口说道。
“我们也想卖啊,你看我们这山里,也没有路,桃子熟了根本就运不出去,指望人扛的话,得走一整天才能到乡上!”
村长李有福说着,指了指那些农用三轮车,接着说道:“不过今年不一样了,李厂长借给我们村五台三轮车,我们可以用三轮车,把桃子拉到镇上去卖。快一些的话,一天能跑个来回呢!”
李卫东则从旁解释道:“这甘泉村只在半山腰,开农用三轮车的话,小半天的时间就能走到乡里,基本上能当天来回。要是在往山里走的话,那里的村民想要出来,当天可回不去。”
就在此时,一阵锣声响起,村里的村民们全都聚集过来。
“这是在干什么?”梁鑫开口问道。
“领导,你慢慢看就知道。”李卫东笑着答道。
只见村长李有福搬来了一张桌子,坐着两个青年,一个青年手里拿着个记账本,另一个青年则拿着一个破旧的皮包。
见到村民们都来的差不多了,李有福才扯着嗓子喊道:“这些天,咱们村每天都要往乡里卖桃子,这也卖了不少钱了,今天正好有领导来参观,我也趁着这个机会,把卖桃子的钱发给大家。”
听到发钱,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只见李有福接过记账本,开口念道:“牛大胆,你家卖了10筐桃,一共是72块钱!”
“72块钱!这么多啊!”
“平时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吧!”
那个叫牛大胆的村民立刻跑出来,来到桌子旁。
“按个手印!”旁边的青年指着账本说,另一个青年则数了72块钱,递给了牛大胆。
牛大胆接过钱,数了又数,一脸兴奋的表情。
“赵有田,你家卖了8筐桃,一共是57块6毛钱!”
“王万春,你家卖了11筐桃,一共是79块2毛!”
“孙二柱,你家卖了10筐桃,一共是72块钱!”
村民在大秤分金,李卫东则开口介绍道:“这一箩筐桃子,能装45公斤到48公斤,乡里有收桃子的商贩,收购价差不多是八分钱一斤,所以一筐桃子能卖7块2毛钱。多出来的就当做油钱了!”
“八分钱的收购价,可不算高啊,我在京城里吃的桃子,比这贵多喽!”梁鑫开口说道。
“物以稀为贵嘛,就这水蜜桃,从这大山里运到京城,运费肯定比桃子贵多了。”李卫东开口说道。
“那这一茬桃子,一户人家能赚多少钱?”梁鑫开口问道。
“今年的话,我预估能有四百块钱以上吧!”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主要是运力还是不足,大概会有三成的桃子来不及运出去,最终会烂掉。如果运力够用的话,能及时将桃子运出去的话,这一茬桃子,一户人家能赚六百块钱!”李卫东回答道。
梁鑫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你说的运力,就是农用三轮车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