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男的青春时代-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怎么行…。。我听黄明说,你现在可是三四家公司的董事长,生意做的大的很呐。”田市长笑着说道。
  “那主要是党的政策好,还有就是田市长您对我和我的企业的关心和支持。”
  “看看……人年轻还挺会说话。”田市长爽朗大笑起来,转过头看着黄明:“难怪鹂鹂会看上他。”


第554章 芯片就是“工业粮食”!
  叫鹂鹂?
  难道和黄家有私交?
  顾北立刻听出点味道来。
  不过想想这也不奇怪,这次来向田市长汇报工作,并未有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层层上报,而是走了黄明这条路。
  如果说他们之间只是上下级工作关系没有私交的话,根本不可能。
  顾北正暗暗猜想着,田市长又说话了:“小顾啊…。我比较忙只能给你20分钟汇报时间。”
  说道这里田市长看了看手表:“刚才咱们闲聊花去了3分钟,所以你还有17分钟时间。”
  卧槽…。。
  不早说啊。
  看来提前准备的汇报材料用不上,顾北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娓娓道来。
  他并没有谈自己荣光公司的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而直接谈芯片业的发展史和中国芯片业现状。
  “田市长,回顾最近半个世纪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历程,基本上算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以DRAM为切入点,在美国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空前性的技术突破,索尼、松下和东芝等知名企业开始走进历史舞台。
  “第二次产业升级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初,同样是在美国的扶持下,韩国、台湾凭借他们早期大量的资金投入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成就了如今的三星等企业,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们国家都失去了。”
  “而现在是第三次产业升级时代,因为互联网开始崛起,信息化浪潮会席卷全球,这会极大的促进芯片业的发展。”
  “互联网?就像你前段时间的搞那个什么搜狐网站?”田市长插了一句。
  卧槽…。
  连这件事他也知道?
  看来又是黄明这家伙说的。
  顾北吐槽了一句,但脸色却没什么变化,继续说道:“对,不过那仅仅是互联网很小的一部分。”
  顾北说着,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手机:“还有这个…。。他和互联网一样也会改变这个世界。”
  “的确,自从有了这个东西,联系的确方便了许多提高了工作效率。”田市长深有感触。
  想当年没有手机的时候,想找个人简直是难上加难,一出门就像断线的风筝,谁知道跑哪里去了?
  “不,不,田市长,手机的功能并不仅仅是接打电话这么简单…。有一天他会和互联网联系起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说道这里,顾北看到田市长又要插话,赶紧抢先一步:“由于今天时间关系,这个话题我就不展开说,如果田市长您感兴趣的话,咱们以后找个时间私下交流。”
  “哈哈…。。你小子,挺滑头啊。”田市长哈哈大笑。
  顾北呵呵一笑继续说道:“而这一切,都是建立都在芯片业的迅猛发展基础之上,打个比方,如果说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
  那么芯片就是“工业粮食”!
  “工业粮食……”田市长琢磨这个词,第一次听说倒很新鲜。
  “田市长,我再说一组数据,1996年,国内销售总值为5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5。9%。按照国际著名调研公司Cahners In…SatGroup的推测,国内对芯片的需求将会以每年33%的速度递增,到了本世末,国内芯片需求将达到27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8。6%。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保持下去,中国将在2010年成为世界上第二!仅次于美国!而自给率现在竟然不到5%!”
  “所以华为的任总要自己生产芯片?”黄明在边上插了一句。
  “对,且不说每年国家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购买芯片,更可怕的是,有可能你有钱也买不到!”
  说道这里,顾北顿了顿:“去年九月,以美国为首,包括“巴统”17国在内的28个国家于在荷兰瓦森纳召开高官会议,决定加快建立常规武器和双用途物资及技术出口控制机制,田市长您听说过没有?”
  “这个……”田市长脸上略显尴尬。
  黄明立刻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田市长脸色大变。
  顾北假装没看到,继续说道:“他们制定了一个瓦森纳协议,和“巴统”一样含两份控制清单:一份是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涵盖了先进材料、材电子器件、计算机等等,芯片赫然在列!虽然这个协议并没后明显针对咱们中国,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就犹如套在咱们脖子上的绳子,只要他们高兴,随时随地可以至我们于死地!“
  田市长听了勃然变色。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那个李秘书悄声无声走了进来,对着顾北指了指手腕上的手表,示意时间到了。
  卧槽!
  刚才说的有些兴奋,忘记了时间!
  顾北暗暗后悔,话题还没引导最关键的地方呢。
  “小李,你让张区长再等一会。”田市长突然对刘秘书说了一句。
  李秘书微微有些诧异,张区长可是早就预约好来汇报重要工作的,人家在外面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结果又被这个顾总插了队,到现在还完?
  不过这只是他脑海一瞬间的闪念,立刻点头,又悄悄退了出去。
  “好了,小顾,你继续。”田市长笑着继续说道。
  虽然田市长给自己延长了时间,但顾北有自知之明,立刻缩减了内容:“所以说芯片业是国家支柱产业,毫不夸张的说可以关系到国家命脉,而光刻机,是制造芯片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没有先进的光刻机根本无法制造出高精度的芯片!”
  “而现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不卖给我们光刻机,连一些关键部件如物镜、研磨台等也不卖给我们!俗话说有钱不赚是王八蛋,但人家就是不赚你这个钱!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你们中国人不喜欢喜欢买买买吗?那就买我们的成品!反正你们中国人现在开始富了,财大气粗……。那真是钱多人傻速来!想自己制造?门都没有!但是,要记住,买是永远买不到核心科技的!”
  “顾北,注意说话语气!”旁边的黄明赶紧提醒。
  这家伙,你以为你在和你的狐朋狗友胡侃啊?
  “对不起,田市长刚才有些激动。”顾北赶忙道歉。
  “小顾说的对啊……”田市长似乎没注意顾北的说话语气,感慨了一句:“最近这几年,咱们国家在高科技产品中有一种不好的风气,总认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看似现在省钱占了便宜,实际上会吃大亏的!就如小顾所说的,买是永远买不到核心科技的…。。
  说道这里田市长站了起来:“你把材料留下,我会认真看,然后和别的领导碰头商量,争取给你申请,如果进不了,我们市政府也会大力支持你!”
  “多谢田市长。”顾北心里乐了。
  中国的事情,只要领导重视,政府支持就好办。


第555章 只要你好好干,就把你当大爷伺候!
  时间到了七月初,阿登那终于乘飞机飞往中国,这天下午顾北决定,亲自去机场迎接他。
  一同随行的还有乔东和一个叫王刚的年轻小伙子,他是今年才从申城外院毕业,主修德语,是乔东专门招聘来做阿登那的翻译极其生活秘书。也就是说这两年他几乎就要和阿登那生活在一起。
  阿登那从登机门口出来,穿着一件白色短袖,提着一个老式行李箱,依旧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顾北通过王刚的翻译相互介绍后,就出了候机厅。
  “阿登那先生晚上给你接风洗尘,你在申城先休息一段时间,熟悉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顾北热情的说道。
  没想到了阿登那听了摇摇头:“顾先生,联合磨削集团的机床到货了吗?”
  “一周前到货,你放心,我们已经请技师安装调试完毕。”
  “已经安装调试完毕?”没想到阿登那皱起眉头,有些不太高兴的样子:“顾先生,我说过这些机器非常精密,我要亲自调试的吗?”
  你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
  顾北楞了。
  难道沈彤当时没有听清?
  “阿登那先生,您放心,我们用的是最好的技师。”乔东听了王刚的翻译插话道。
  最好的技师?
  阿登那没再说什么,但谁都看出他那副鄙夷的表情。
  来到给阿登那准备的住处,是套三室两厅的商品房,王刚被安排住在他隔壁。
  阿登那拒绝了顾北晚上给他接风洗尘的安排,说要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去车间看看。
  顾北自然知道这家伙不放心杨兆贵他们的调试,虽然这个德国人接人待物有些显得傲慢,但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顾北还是和欣赏的。
  只要你好好干,就把你当大爷伺候!
  第二天早上,顾北又驱车赶往阿登那住处,这次随行的是刘雪。阿登那已经在楼下等候,他身边停着一辆黑色桑塔纳。
  这也是公司给阿登那专门配的,幸好这家伙对车辆没有多大讲究,只是说要德系车,否则随便一辆奔驰上百万元又没了。
  显微镜厂在东郊,等顾北赶到的时候厂长已经在厂门口等候。
  厂长姓吴,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见到顾北他们很是热情,握手寒暄以后就带领他们去镜片车间。
  “杨师傅他们来了吗?”顾北低声问道。
  “早就来了,还有他的三个徒弟也在。”吴厂长急忙说道。
  “多谢你呀,吴厂长,这次多亏你大力支持。”顾北感谢道。
  这个地方他很满意,距离阿登那住的地方不是很远,而且本身就是加工玻璃镜片的,厂房建设符合阿登那的要求。
  “顾总,瞧你说的,我应该感谢的是你。”吴厂长呵呵笑道。
  顾北明白他的意思,这个显微镜厂说是生产显微镜其实这两年由于市场的原因产量很少,厂子处于半停产状态。顾北租赁了他们一个车间,招聘了一些工人这相当于给厂里增加了收入。作为厂长何乐为不为?
  顾北一行人在吴厂长的陪同之下到了厂里西侧的玻璃加工车间,杨兆贵他们都在,正围着新机器讨论着什么,看到顾北他们来了赶紧过来招呼。
  按照顾北的意思要相互介绍认识下下,没想到阿登那理都不理,走到设备边仔细查看起来,众人只好站在一边观看。
  “爸,这老外怎么牛皮哄哄的?你看他那模样。。。。。。。”一个穿着花衬衫的男青年忍不住吐槽起来,他正是杨兆贵的儿子杨晓军,也是阿登纳要带的三个学徒之一。
  “闭嘴!”杨兆贵低声呵斥道:“人家狂有狂的理由,顾总带回来的那片镜片,你能研磨的出来?”
  听了这话,杨晓军蔫了。
  他是研磨工,子承父业,所以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研磨出那么高精度的镜片来!
  不过他却这个人嘴硬:“爸,你不是说你也可以研磨出来吗?”
  “那是年轻时候,爸现在老了!你看你们年纪轻轻,不好好学。。。。。。研磨个镜片还要外国人,丢人!”杨兆贵忍不住又数落儿子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正看着机器运行的阿登纳突然起来头叽里咕噜说了几句德语。
  杨兆贵赶紧停止训儿子,一脸迷惑。
  “顾总,他问这台机器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