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从小钱挣起-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是因为越说越气,王冬梅甚至还直接上手在陈理的胳膊上拧了两下。
  拧完陈理之后,王冬梅皱了皱眉,从兜里又掏出五块钱递给陈理。
  “不准乱花啊!”
  “嘶~晓得了。”
  陈理一边揉着自己的胳膊,一边“郁闷”的接过钱。
  其实陈理自己也很无奈!
  他之所以经常做这些,一方面有些事情时系统发布的任务,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要给自己的那些任务奖励找个借口。
  这样既可以解释这些钱的来源,又可以“合理合法”的把这些钱上缴给自家老妈。
  毕竟这年头,留给学生党们赚钱的地方拢共就那么多,毕竟总不能让陈理去找个厂子上班吧?那他父母也不能答应啊!
  之所以陈理要这么大费周章,自然是因为此刻陈家的家庭状况的原因。
  陈家有一儿一女,儿子自然是陈理,女儿则是陈理的妹妹陈雪。
  做为一家之主的陈国富是粮站的员工,已经当了十多年的保管员。
  至于陈理的母亲王冬梅,算是全职主妇吧!毕竟家里有两个孩子需要上学,没人照顾可不成。
  在早几年的时候,陈家的家庭状况在整个二龙镇其实都算是不错的。
  虽然家里只有陈国富一个人赚钱,但是他的工作单位可是粮站!
  早些年的粮站,那可是被称为“金饭碗”。
  工资就不说了,每年光是各种米面粮油等各种福利就不少,再加上王冬梅平时养些鸡鸭以及种点蔬菜,小日子其实过的相当不错。
  即便家里有两个孩子需要养活,可对于当时的陈家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少压力。
  但是自从陈理上了高中之后,毕竟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了,家里的开支也多了起来。
  而今年陈雪即将初中毕业,而陈理也即将迈入高三,这带给陈家的经济压力就有些大了。
  当然,这些经济压力并不是来自于当下!毕竟陈家之前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甚至还有一些积蓄。
  可如果一旦陈理明年考上大学,那开销可就大了。
  再加上最近几年粮站越来越不景气,陈理的母亲好几次都想跟镇上认识的人出去打工。
  据说在粤省那边的工厂里打工,一个月能赚到七八百块钱!
  只不过家里两个孩子上学,陈国富又有自己的工作,所以王冬梅最终还是没有出去。
  毕竟陈理和陈雪的学习成绩都不错,用学校老师的话说都是考大学的好苗子。
  也正因为这种种原因,导致陈父陈母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提前为两个孩子日后上大学做准备了。
  所以。。。这也是陈理为什么明知自家老妈每次都能找到他的“私房钱”,可偏偏每次却还往家里藏钱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上缴。。。这当然是系统闹得。
  这鬼系统皮得很,有时候一天给陈理发布好几个任务,可有时候连续好几天都不给陈理任务,这导致陈理的“收入”一直不稳定。
  再加上系统奖励一直没有刷上去,陈理的收获其实也有限,毕竟。。。他自己也是要花钱的,而且他还有个妹妹呢!
  所以一来二去的,陈理每次总是攒一段时间的钱,然后再“上缴”给自己老妈。
  之前的几次,陈理都是攒到四五十块钱左右再“上缴”给老妈,为此陈理一到休息日就会出去“瞎忙活”。
  因为长期给镇上的饭馆和小贩提供乌棒(黑鱼)以及黄鳝和蛇,这让几乎半个镇子的人都知道陈理的“大名”。
  别误会,这其实是好名声!
  镇子里的人都说陈理小小年纪就知道赚钱给家里分忧,以后长大了绝对是块做生意的料。
  在这年头,“做生意的”已经算是个“褒义词”了。
  夸陈理以后是个做生意的料,其实就是在说以后陈理会有出息。
  再加上陈理的学习成绩也不差,所以就成了镇上很多人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陈理其实无心给镇上的小伙伴带去伤害,他其实只是想要在刷任务等级之余,可以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罢了。
  想想刚重生的那个时候,陈理面对两天才能吃一顿肉的生活,真的感觉有些心累。
  不要说什么这年头的蔬菜都是什么无公害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吃肉。
  让一个原本几乎顿顿有肉吃的人突然两天才能吃一顿,关键还不管够!一天两天没事,十天半个月陈理也还能坚持,可是这一吃就是好几年啊!
  这也是后来陈理为什么经常会去钓鱼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任务和卖钱,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口腹之欲啊!
  “唔。。。要不去买点东西给小雪改善一下伙食?”
  兜里揣着老妈刚“给”的五块钱,再加上陈理之前完成任务所得的两块钱,此刻陈理可谓是怀揣“巨资”,所以他准备去消费一把。
  穿着短裤背心,陈理踏着一双泡沫凉鞋就出了家门。
  此刻“打白雨”已经停了下来,陈理的父母以及粮站的其他工作人员和家属都在忙着把之前收到的粮食在屋檐下摊开。
  之前许多粮食都被打湿了,所以这会根本不可能入库。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需要陈理这个学生动手了,毕竟没有之前抢收粮食那么紧迫。
  陈理迷着眼抬头望了望天空,感慨那句谚语真是说得准。
  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明明之前还乌云滚滚,暴雨倾盆,可这前后也就二十来分钟的时间,天上的乌云已经逐渐散开,之前的“暴雨”此刻也不见踪影。
  云散雨歇,阳光继续洒落,如果不是粮站院坝各处的积水仍在,怕是没谁会相信几分钟前这里打过一场白雨。
  “陈理,钓鱼去不去?”
  跟陈理打招呼的是二龙粮站副站长魏大山家里的老二,简称。。。魏老二。
  魏老二和陈理算是发小,今年也上高二,只不过两人不在一个班。
  陈理因为成绩好,所处的班级自然是“重点班”。
  而魏老二则不同了,这家伙当初连高中都没考上,还是他爸仗着跟学校关系好,交了一笔钱让这个家伙进了高中。
  不过即便进了高中,这家伙的学习成绩也没有变好,一天天的就知道撵鸡逗狗的,自然也没功夫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刚刚下了雨,这时候去钓鱼正好。”
  魏老二甩了甩自己手里提着的水桶,似乎是在催促陈理赶紧回家去拿鱼竿。
  “不去了,这马上都到饭点了,估计你窝子都没喂好,你老汉儿就要喊你回来了。”
  陈理摇了摇头,这眼看就要到饭点了,这时间去钓个鬼的鱼。
  “哎呀!你不懂,我给你说,下了雨之后是最好的钓鱼时间,我这个时候去钓,刚好钓几条鱼回来打牙祭。”
  看魏老二的那模样,似乎钓到鱼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可实际上。。。这个家伙根本没有什么耐性,鱼饵入水要不了两分钟,无论鱼漂动不动,这家伙必定起竿。
  可以说。。。基本上凡是被这家伙钓起来的鱼,要不是饿死鬼投胎,那就真的纯属鱼里面的倒霉蛋!
  而且陈理已经看到了魏老二准备的饵料,就是一瓶简单的酒米以及刚挖的蚯蚓,那酒米估计还是出门前刚配的。
  就这玩意。。。估计连鱼都吸引不了几只,别说钓了。
  “你去吧!我去街上一趟。”
  “哦~!”
  见陈理不去,魏老二也没说什么,抗着钓鱼竿拎着水桶就开始小跑。
  不过魏老二甚至都还没有跑出粮站的大铁门,就听院坝里传来一阵惊天大吼!
  “魏小军,你给老子站到,等哈就要吃饭了,你龟儿子往哪跑?”
  听到这个声音,陈理直接乐了。
  无他,骂魏老二龟儿子的人。。。正是他的父亲。。。魏大山。
  当老子的骂自家儿子“龟儿子”。。。陈理差点笑出声来。
  不过,做为晚辈的陈理虽然不敢笑,但是粮站的其他工作人员可是直接大笑了起来,甚至还有人调侃说道:
  “老魏,你儿子是龟儿子,那你是啥?”
  “我是你爷爷!”
  魏大山毫不在意,随口就怼了回去。
  而被魏大山回骂的那位也不生气,因为整个二龙镇的人都知道魏大山的脾气,毕竟外号“魏大炮”可不是白叫的!
  魏老二被自家老爹这么一吼,只得灰溜溜的掉头回家,刚好跟快要走到大门处的陈理擦肩而过。
  “要吃饭了,你还上街?”
  被自家老爹吼了一顿,魏老二心里自然有些不舒服,见陈理要出门,于是问道!
  “嗯!上街买点东西!”
  陈理笑了笑,没有跟他继续聊下去,而是踏着已经变得有些泥泞的路朝二龙镇街上走去。
  直到陈理迈出大门,魏老二也没听到有人喊住他,不由得心里一阵泛酸!
  “都特么是属羊的,这人跟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第3章 任务与猪头肉
  出了粮站大门,外面便是一条马路。
  呃。。。不是什么水泥路,甚至连沥青路都不是。
  这其实就是一条石头与泥土混合而成的乡村公路。
  就这路,一到下雨天,但凡底盘低一点的轿车开过来,百分百会趴窝。
  此刻因为之前的那场白雨,路面上的一些坑洼里已经有了一些积水,这让陈理不得不时刻注意脚下。
  而在马路的另一边,就是二龙河,也正是魏老二之前想去钓鱼的地儿。
  此刻的二龙河,似乎还有不少人正在垂钓,很明显,这些人并没有受到刚才的那场白雨的影响。
  毕竟对于钓鱼人来说。。。一场白雨而已,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不远处稍浅的河段,还有几个光屁股的小孩正在河里戏水,用二龙这边的方言来说,这叫板澡。
  走过这一段约莫能有个百多米的泥泞土路,这就算是到了二龙镇的街道了。
  整个二龙镇,一共只有两条街道。
  一条老街,一条新街。
  陈理没有去老街,而是直接朝新街走去。
  新街和老街其实是平行的两条路,只不过老街街道比较狭小,而新街。。。其实就一段马路。
  前些年老街其实还好,但随着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老街逐渐不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于是有人开始在马路两边占道。
  尤其是一到赶场的日子,这段马路就会被来镇里贩卖蔬菜水果的农民以及贩卖其他商品的小摊贩所包围,久而久之这段马路也就被称为新街。
  今天不是赶场的日子,所以新街这边其实没什么人。
  在非赶场的日子,二龙镇的“商业”几乎都集中在老街上。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陈理此刻去的卤菜摊。
  老街其实也有卖卤菜的,但是味道没有这家的好,更主要的是。。。新街口的这家卤菜摊看起来更卫生一些。
  “邓叔,给我切五块钱的猪头肉。”
  “好勒!哟。。。是小理啊!多搁香菜和辣椒油是吧?”
  卤菜摊的老板邓叔先答应了下来,然后才认出来人是陈理。
  很明显,对于陈理这位“别人家的孩子”,这位邓叔也是极为了解的。
  其实整个二龙镇上的人大部分都互相认识,基本上只有熟和不熟的问题而已。
  熟练的切肉,上称,然后再切肉,加入蒜末,香油,辣椒油,香菜等作料拌匀,一份凉拌猪头肉就做好了。
  “谢谢!”
  “不谢不谢。哎呀还是小理懂事,有礼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