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凯运说道:“家父曾经藏收藏过一件青花釉里红的瓷器,所以我对这个时期的瓷器做了一些调查。
我记得《唐英瓷务长编》里记载,在乾隆初年,乾隆帝对御窑厂作品“远逊雍正年间所烧者”的现象不满意,屡屡责问唐英。在乾隆三年十月,明确下旨说:“釉时红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在这种压力下,唐英必当努力恢复青花釉里红的制作,以复皇命,这些文献也可佐证此瓶的烧造背景。”
三个人说话的时候,身份不够的人不敢插话。程立不想三人因为古玩引起矛盾,就走过来说道:“收藏是兴趣爱好,玩玩就挺好,何必较真。这件瓶子是从高卢一个藏家那里收来的。瓶子底足的铜鎏金器座,是在19世纪流入欧洲后所增加。几位还喜欢哪件古玩,直接问我就好。说真的,如果不是为了筹集资金,我可舍不得出售这些古玩。”
他帮几个人打了圆场,纪凯运三人一起称赞他在生意方面的魄力与决断。
沈瑜此时已经走向自己的目标,一对清康熙霁蓝釉双弦纹碗。
程立给碗的标价是25万。
沈瑜注意到,很多看过这件瓷器的人,或摇头或不知可否,明显不看好。可是,根据地图显示,霁蓝釉的价值被低估。他很好奇,这种偏差出现在哪里。于是,仔细查看瓷器细节。
这对碗的直径是13厘米,碗的造型也是典型官窑特点。撇口,浅腹,弧线柔和,外壁凸起弦纹两道。碗的外壁施霁蓝釉,釉色于蓝中泛葡萄紫色,釉面光洁滋润。碗内及足底施白釉。造型端庄,胎体致密。
他觉得大部分的细节特点都没问题,只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虽然是康熙本朝款识,但书体与常见的款识不同,偏差可能是在这里产生的。
沈瑜开始考虑价格自己应该出什么价格。这时,一个声音传来:“沈瑜同学,你再看这对霁蓝釉碗?”常贝走过来,说话的同时,将一张标价牌放进了霁蓝釉碗旁边的盒子里。他的身边还跟着刚才那位女孩。
沈瑜看着他的表演,没有说话。
常贝却说道:“沈瑜同学,你对收藏很有研究,我能不能向您请教,这点件东西的釉色和款识?”
沈瑜说:“常贝同学,你研究的知识太高端了。我没买过单色釉瓷器,想买来研究研究,就这么简单。”
常贝听他如此说,就对身边的女孩儿说道:“小雪,这是你家的藏品。小雪,你这是你家的藏品。你应该可以帮我们解惑。”
沈瑜根本不想听,写好标价,放进盒子,立刻转身离开了,走向下一个目标。
常贝也没了炫耀的心思,嘀咕一声:“真没礼貌。”
女孩儿面色不豫,正要说话,程易走过来对她说:“妹妹,来者是客,不要失了礼数。”
沈瑜的目标还有一件青花大罐,而且,其价值远超霁蓝釉碗。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没有请工作人员取出瓷器,仅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会儿。
他看着这只形制古朴,花纹特殊的罐子,边写标价牌,边吐槽实在是太巧了。
这是一件19世纪高丽的青花老虎罐,标价23万。罐子高30。5厘米,纹饰风格和沈瑜寄存准备拍卖的高丽龙纹青花罐非常相似。
常贝看到了沈瑜的动作,又想过去捣乱。程雪拦住了他,“那件瓷器你别买。”
常贝:“为什么?”
程雪笑着说道:“那是清中晚期的高丽青花瓷,风格有点像明中期的瓷器。国内藏家都不喜欢。”
常贝恍然,开口称赞程雪家学渊源。心中暗自欢喜,沈瑜这次可看走眼了。
不久,来的买家们都已经选好了各自的目标。
程立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作为朋友,如果大家已经选好了东西,就请就入坐。等一会儿,我请律师和中间人帮我开票。”
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程立的律师站起来说道:“诸位收藏家,按照约定,如果标价盒子里面没有标价牌,视为无人购买。如果里面有几份标价,价高者得。当然,只有一张标价牌,就提前恭喜您。
下面,我们从清乾隆青花釉里红蒜头瓶开始。”
他打开蒜头瓶的标价盒,里面有三张卡片。
律师大声念出标价牌上的价格,分别是80万,93万和102万。
律师和中间人看了一眼,对众人说道:“恭喜纪凯运先生。”
这个结果出乎沈瑜的意料,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纪家财力雄厚。
接下来出售的古玩,是一件直径32cm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大格式洗。标价40万,成交价60。5万。这件笔洗有大清乾隆年制的六字三行篆书款。洗为花口六出,内分格,六个花瓣和圆形花心构成七格,是一件乾隆官窑文房重器。
笔洗被常涌买下。
沈瑜看到刘壁云连续两次都没能买到瓷器,不由得为他感到可惜。
第三件出售的瓷器,是一对清乾隆斗彩团菊罐。高11cm,标价60万。刘壁云用70。95万元买到。他连续受挫,终于成功。
接下来的杂项与瓷器出售,都不是沈瑜的目标,他看见刘壁云已经拿起罐子观察,就说道:“恭喜刘总。
罐子的形制纹饰,仿明成化天字罐。据《乾隆记事档》记载,乾隆9年,御窑厂曾仿制明代成化官窑天字罐,这应该是其中之一对。据清代宫廷绘画《乾隆中秋赏月行乐图》等资料显示,此类11厘米高的小罐常与皇帝御用的茶壶摆在一起,或可能是贮茶器皿。”
刘壁云喜笑颜开:“有老弟的这番话,我就放心了。”
这时,律师与中间人打开了康熙霁蓝釉的标价盒。
刘壁云知道沈瑜投了一张标价牌,就问道:“老弟,你为什么要买这对霁蓝釉的碗?它的款识—”
沈瑜小声说:“刘总,等一会儿再对您说款识的问题,我先看看自己的运气怎么样。”
此时,律师拿出了两张标价牌,与中间人一起查看。
常贝的心跳开始加快,同时撇了沈瑜一眼。
沈瑜面色如常,仿佛事不关己。
律师说道:“两张标价牌,一张标价30万,另一张标价31。25万。”
他顿了顿,才继续说道:“恭喜沈瑜先生。”
常贝反应过来,只觉得气血上涌。
第367章 高级技能与意外奖励
清康熙霁蓝釉双弦纹碗的交易成功,并没有在众多买家中引起波澜。价格不出彩,款识还有争议,所以,众人很快就开始关注其他的交易。
程立的收藏很丰富,这次拿出来的瓷器和杂项古玩有四十余件。据刘壁云说,程立所收藏的书画和古籍也很多,并没有拿出来筹集资金,足可见此人的收藏丰富。
刘壁云对正在销售的几件古玩没有兴趣,对沈瑜为什么要买一对有争议的碗更很感兴趣。
沈瑜正吩咐陈晨帮自己把交易手续完成。
陈晨进入程家之后的存在感极低。她干练的帮沈瑜交易办好。管家把收藏证明和瓷器包装好,递给沈瑜。
刘壁云看沈瑜完成交易,就压低声问道“老弟,我知道你不会无缘无故的买这一对碗,能不能让我也明白明白。”他说话的时候,刻意的避开了众人。脸上的表情像是在关注着,正在进行的交易。不仔细看,并不会发觉他在向沈瑜咨询问题。
沈瑜也学着刘壁云的动作,小声说道:“刘哥,这种双弦凸线碗为康熙朝所首创。造型传承自郎廷极制“御赐纯一堂”款霁蓝釉双弦纹墩式碗。外壁的釉色蓝中泛紫并略有浓淡变化,与私人藏家的郎窑霁蓝碗、几家博物馆藏郎廷极制霁蓝釉碗相一致。
关于几位鉴定师的疑问,也能解释。此碗的底款楷书有行楷势,与一般康熙款识有所不同,与“御赐纯一堂”康熙款碗的书法在点画间有神似之处。我猜,这对碗有可能是康熙朝郎廷极主政JDZ御窑厂(约1705-1712)时期的御用单色釉作品。大家对此有疑问也很正常。目前,还没有有相同作品见诸公私机构收藏出版。我觉得这个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刘壁云沉思片刻,小声说:“我明白了。我就觉得你不会无的放矢。那个,如果你觉得这对碗玩儿腻了,想出售,记住先找我。我一定用市场价来买,绝不让你吃亏。”
沈瑜说:“好,我记住了。”
众人又看了一会儿,律师和中间人走向了摆放高丽青花瓷罐的展台。这件瓷器已经是最后一件事情出售的古玩,足可见它在程立这里也是不受重视。
大多数的买家都是明眼的人。先前有人注意到沈瑜向盒子里投了一张标价牌。这消息瞒不住人,很快在众人间传开。
很多人悄悄的议论着高丽瓷器,偶尔看向沈瑜,又迅速把目光移开。
沈瑜注意到了这些人的眼神,但并没有在意。他知道这件瓷器的价值,和价值比起来,这点儿古怪眼神算什么?
律师打开盒子之后,只拿出了一张标价牌。
厅里的很多人看到这一幕,脸上泛起古怪神色。
律师把标价牌给中间人看了,然后说道:“清中晚期的高丽青花瓷器,只有一张标价牌儿。25万1千元!恭喜沈余先生!”
虽然很多人不看好这件瓷器,但这是销售最后一件古玩。众人为了给程立面子,还是开始鼓掌。庆祝他这次出售活动圆满成功。
程立为买家们准备了各类美酒餐点,表示感谢。
沈瑜办好交易,喝了一杯香槟,就和刘壁云一起向程立告辞。
大多数的买家都没有久留,陆续告辞。
程立带着儿女送一众多买家离开。他看到刘壁云和沈瑜过来,先对刘壁云说:“刘老弟,谢谢支持。”
刘壁云说:“程总,我这次支持的您,下次有什么机会,您可别忘了我。”
程立说道:“您放心,过几天,我安排地方,约你和常总、纪总一起出来坐坐。”
刘壁云:“一言为定,谢谢您。”
程立又对沈瑜说:“沈瑜同学,谢谢你帮我兜住了面子。你和程易年龄相仿,以后可以常来常往。”他还是把沈瑜当做晚辈来看待。
沈瑜捡了便宜,笑容满面的答应。
他和陈晨走到停车场,向刘壁云告辞,约好有时间一起喝茶。
程家的停车场,陆续驶出了一辆辆的豪车。常家的车辆上,祖孙二人正在聊天。
“你和程雪相处的怎么样?”
常贝答道:“她对我印象很好,这两天一直想约我出去。”
常涌点了点头:“好好相处。以前的那些关系,该断掉了就断掉。不要让人家父母有反感。”
常贝答应一声,然后有些高兴的说:“今天,那个沈瑜可是看走眼了。高丽瓷器应该不值那么多钱。”
常涌瞪了常贝一眼:“你怎么那么笨?就算那件瓷器不值钱,他帮程立兜住面子,程立就会感谢他。
另外,沈瑜和刘壁云还有纪凯运的关系,不知道怎么样。你不要乱来。你的关注点不应该在这里。”
常贝沉默了。
……
沈瑜喝了酒,请陈晨帮他驾车,离开程家。
陈晨驾车的同时,偶尔观察沈瑜。
沈瑜说道:“想问什么就问。”
陈晨笑着问道:“沈总,我看您心情不错。”
沈瑜依靠在座位上,懒洋洋的问道:“怎么看出来的?”
陈晨看着路况,说道:“刚才还是只是猜的,现在可以确定了。”
沈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