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瑜从旁看的分明,方瓶高18厘米,宽11厘米。方形底足未上釉,带有窑砂,凹底上釉。
  拿着方瓶的研究员说道:“这瓶子是青瓷。不过,这种造型比较独特,没有款识,看胎质似乎有点儿怪。”
  简老师说:“看瓶子氧化的程度和釉色,像清朝中期乃至清朝晚期的瓷器。不过,和清朝乃至民初的民窑瓷器都有差别。”
  另一个人小声嘀咕:“难怪在高掌柜会把这东西认为是杜撰伪造的。”
  这时,曲老师过来看了一会儿,说道:“这瓶子确实有点儿怪,但不是新的。”
  另一个人说道:“老曲,你也别太着急下定论。毕竟现在的仿造手法可是层出不穷了,小心打了眼。”
  曲老师笑着说:“您说的是。”
  他见沈瑜专注的看着方瓶,就问道:“小沈,你是怎么看的?”
  沈瑜已经通过虚拟地图,确认这两件瓷器都是真的,而且是非常珍贵的瓷器,此刻正在眼馋。
  因为没有买到手,所以只能用自己的知识,初步判定这瓷器不是国内的瓷器,像是高丽的青瓷,不过,还没有明确的证据。
  他说道:“我看方瓶不像是新的,但是,瓶子的底足并不规整,这种瓷器的制作方法,好像和我们传统的制作方法不同,所以,还要再看看。”
  曲老师说:“大伙儿换一换,每个人都看一遍,都说说意见。”
  于是,原先看青瓷方瓶的人,去看青花龙纹罐。
  沈瑜走过去,观察龙纹青花罐。
  这件瓷器的青花呈色有点儿古怪,有些偏淡偏灰。青花的发色不均匀,手工描绘的质感很明显。
  龙纹青花罐的尺寸巨大,更像瓶子的造型。其肩部隆起,下半部的逐渐变细的,以张开的底足结束。
  釉下彩青花描绘的主要图案是二龙争珠非常生动。龙(五爪龙)穿过云纹,体现了速度与流畅。龙头直立,火焰从脊柱流出。罐的直立颈部与底部,有垂云纹和花卉纹边饰。
  这时,高景陪着几位研究员,鉴定这件青花瓷器,再次测量了瓷器的尺寸。罐子高57。7厘米;直径44。3厘米。
  沈瑜看了一会,通过造型,接胎痕迹,釉色等方面。初步判断,这件青花龙纹大罐,也是高丽瓷器。


第322章 18世纪的高丽青花瓷罐
  收藏室里,大家小声的议论着瓷器的种种问题。
  沈瑜看过了青花瓷大罐的细节,退出人群,站的远了一些,再次用地图验证。这个巨大的龙纹青花罐,在地图上显示的蓝点格外显眼,其价值或超过那个青瓷方瓶。
  他看了一眼正在强装笑颜的高氏父子。心想,这对父子真是运气好,卖家直接把好东西送上门儿来。这两件瓷器,如果找到送到合适的地方,这家店铺两三年的开销都够了。当然,他们的认识不到瓷器的价值,就是另一回事。
  这时,高谷山说道:“几位老师,说说这两件瓷器怎么样?”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谁都不愿意先说。
  高谷山见没人开头,就对曲老师说道:“曲老师,您先开来?”
  “对,还是曲老师先说,您不开口,我们可不敢乱讲。”
  “我们也想听听曲老师的意见?”
  “……”
  周围几个人纷纷表示同意。
  曲老师看看左右,说道:“既然大家都让我说,那我也不好推辞。我先说说自己的观点,我对青花研究的比较多。但是,对于青瓷的鉴定,并不是太擅长。如果说的不对,大家多包涵。
  我看到这两件瓷器的第一个印象,不像是新的。但是,和咱们明清时期的瓷器标准器比对,似乎又不太一样。所以,比较难断定。
  按照咱们以往的习惯,和标准器不相符和著录在册的造型不相符的物品,一般是判定为假。
  当然了,这有可能是我才疏学浅造成的。
  我个人意见,这个青瓷方瓶,像高丽青瓷,不是新仿。至于这个青花瓷大罐,造型很古朴厚重。民窑瓷器中很少有这种造型。说是官窑,似乎又不对。青花呈色又明代的韵味,但是,氧化程度像是清朝的瓷器。
  大家看看,怎么判断?”
  曲老师对青瓷方瓶给予了肯定,但是对于龙纹青花罐的判断,属于模棱两可。
  周围人又看向旁边的简老师。
  他没推辞,直接说:“老曲对青瓷方瓶的判断,我同意。我觉得这个青花罐,有可能是民窑。或者说,也是高丽烧造的。清朝时期,高丽的陶瓷作坊,受到了国内瓷器的影响。但是,高丽瓷器的价值,那就要高掌柜自己判断了。”
  听到这两个人含糊的说法,韩家姐弟俩坐不住了。韩岳站起来说道:“两位老师,你们这样的论断,等于没说。这两件东西在我家里传了那么久,绝对没问题。我祖上可是出过官,留过洋的。”
  今天来的众多专家中,有一位胖胖的铁老师说道:“韩先生,您别着急,大家还没有得出个结论,并没有说你这东西就是假的。”
  他接着对众人说:“我先说说我的疑问。这个青花罐能够清晰地看到胎体的衔接,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这种做法似乎在比较少见,而且,接痕看的这么清楚,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清朝以后,进口的青料越来越少。当时主要采选浙江绍兴、金华及衢州一带出产之浙料,官窑青花的纹饰表现手法,以分水皴法绘之,因而成品发色翠蓝透亮,层次分明,富立体感。但是,这个瓷罐的青花发色似乎过于灰了。所以,我觉得青花瓷罐可能有问题。”
  接下来,几个鉴定师依次说了各自的意见。
  曲老师看到场中所有的鉴定师都说了意见,沈瑜一直没有说话,就说道:“高老,几位老师,咱们听听沈瑜怎么说,他虽然年轻,但是眼力可不差。”
  高谷山也说:“沈先生,您也说说意见。”
  沈瑜急忙摆手,说道:“几位老师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就别狗尾续貂了。”
  简老师说:“小沈,别客气!咱们来一次,就是想集中大家的意见,得出结论。”
  沈瑜看到推脱不了,在心中反复衡量应该如何说。
  他也动过念头,说瓷器是假的,但是,又觉得这么做太丢人品。高丽瓷器在国内并不受重视,可以直接说明,自己多出点儿钱,应该能把瓷器买下来。
  他找好了说辞,就说道:“这件青瓷方瓶,从釉色判断,非常像高丽青瓷。它的底足并不规整。我猜测,工匠的制胚方法,是用四个单独的模具来形成每一面,将它们压在一起,然后添加顶部和底部。也有可能是将瓷土塑造成一个掏空的致密立方体。
  有了这个猜测,再参考氧化程度,可以判断,青瓷方瓶是应该是19世纪,大概是清朝中后期的高丽瓷器。”
  他的判断并不出奇,但是所用的论据却较为特殊。几个研究员听了之后,若有所思;也有人摇头,表示不赞同。
  沈瑜指着龙纹青花罐说道:“这件瓷器,可能也是高丽瓷器。
  我考虑了几个原因。在世宗国王统治时期,约1418-1450年,高丽的宫廷在光州下游建立了自己的烧窑中心,靠近粘土山,有森林为窑提供燃料,有水用于运输。这个罐子是由白色高岭土制成的,这种高岭土可能是开采于汉江沿岸的丘陵地带,以其清澈和洁白而闻名。
  这个大罐的胚分成上下两半,在中间接缝处连接起来。大多数大罐子在烧制过程中会下垂。相比之下,这个罐子达到膨胀与逐渐变细的对称性。这需要很好的烧造技巧。
  用青花描绘的图案,很有特色。爪子分开很大,身形绷紧有力,有一排排波纹状的精心连接的鳞片。龙的头做出咆哮状态,眼睛凸出而炯炯有神,鬃毛高高竖起,胡须蓬乱有种威严的感觉。但是,与国内青花瓷器上的龙纹,又有一定区别。
  关于青花呈色的问题,我想,这是青料不同造成的。但是,这件青花瓷的形状和装饰,很明显受到了明代嘉靖和万历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影响。
  所以,我判断,这件青花瓷是18世纪的高丽瓷器,其风格受到了明代瓷器的影响。”
  他的观点说完,有人同意,有人摇头。
  一位研究员说道:“沈瑜说的有道理,但是,高丽青瓷与高丽青花瓷在我们国内的数量太少,也没有标准器作为参照,很难让人信服。”
  沈瑜心想,你们爱信不信。他说到:“这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意见,不能作为参考,大家听听就算了。”
  他说完之后,就不再说话。之后的讨论中,一共七位鉴定师,得出了几种不同的意见。
  大家都看向高谷山,等着他做出选择。


第323章 高丽瓷器,富有的下家
  高谷山平静的对韩雯说道:“韩家侄女,古玩行曾经有这么一个规矩。当一件东西的真假,难以决断的时候,就请来几位鉴定师,大家一起来评,最后得出一个结果。
  我想,今天还是请这几位老师投票。如果这两件是民窑瓷器,或者是高丽瓷器,我就认了。但是,如果这东西是假的。你放心,我也不会把钱要回来。毕竟,是我儿子打了眼,这事儿我也认了。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弄明白真假。”
  高掌柜的话,说的漂亮,韩雯的脸上却变颜变色。
  “高老掌柜,您这么说就不合适了。用这个办法判断出真假,我觉得是有些偏颇。另外,如果这东西被判定是假的,那就是毁我们姐弟两个的名声。”
  “韩家侄女多心了,事情不会传出去。”
  高掌柜给每个鉴定师一张票,沈瑜也有一张。
  沈瑜也没犹豫,直接写上了自己的论断。
  一位见证人现场计票。
  他不急不慢的拿着便签纸开始唱票。
  “青瓷方瓶,19世纪高丽青瓷。青花龙纹罐,18世纪高丽瓷器。”这是沈瑜的票,大家听过他的论断,有几个人的目光,随着唱票声看向沈瑜。
  “青瓷方瓶—清晚期民窑瓷器……”
  “老仿……
  “新仿……”
  ……
  沈瑜越听越疑惑。刚才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但没有那么多人说这东西是新的。可是,现在听到中人连续念了几票,都是老仿或新仿。
  最终,计票结果出现。
  总共七票,有三票认为青瓷方瓶是新仿,有三个票认为是高丽瓷器,还有一票是认为民窑。
  对于青花瓷罐,有四票写的是新仿,两票写的是高丽瓷器,有一票写的是老仿。
  高谷山点了点头,对韩家姐弟:“二位,几位老师的判断你们也看到了,这事儿告一段落。无论真假,我们买了那就认赔。”
  韩雯缓缓站了起来,说道:“高掌柜,你也不用拿话来激我!既然这么多老师都说青花瓷罐不对,那好,我们把钱退给你。东西我们拿走。”
  沈瑜看着眼前这一幕,有些佩服高谷山手腕高明。韩雯同意退货,可是,他的弟弟韩岳却不同意。
  “姐,哪有这么干的,这东西在这儿放了好多天了。且不说有没有被调换过,如果高掌柜觉得不对,可以诉诸法律,咱们就拿去用机器鉴定,看看瓷器的年代。”
  高谷山说:“我们店里,不会做那种调换货物的事。碳14鉴定,只能鉴定时间的长短,并不能鉴定全部。
  更何况,如果这是高丽的瓷器,在咱们国内,根本卖不上价格,咱们自己的瓷器已经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