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女子直接对其他藏家说道:“您几位有没有喜欢这一组东西的?”
  他们明白一点懂古玩行里的规矩,所以想用价高者得的办法。就见其他的藏家纷纷摇头。女子看到藏家里多了新面孔,还是个年轻人,对沈瑜说:“这位年轻的先生,您是不是也要买东西?”
  沈瑜点头:“是想买,但还是要让几位老先生先议价。”
  一众藏家都不出价,翟坤继续上去磨价格。
  于老师小声对沈瑜问道:“你看这景泰蓝五供怎么样?香炉高16cm,花瓶高18cm,烛台高22cm。”
  沈瑜走近了几步,看了一会儿,然后回来对于老师说:“这一组东西的制作,只能算是精细,我不太喜欢。”
  于老师笑了笑,没说话。
  翟坤没能说动这户人家,其他同来的几个人开始议价,但是所有的价格都没超过15000元。
  这些人在议价的过程,沈瑜没有参与。通过藏家们搬动这些东西的时候,他确认光标没有移动,所以,这景泰蓝五供不是他的目标,而且,这组东西的价值并不高,应该在2万~3万之间。所以,一群藏家或古董商,把价格抬到了15000元,就不肯再加价。
  于老师没有参与议价,悄悄对沈瑜地说起了这一家的情况。这家人姓杜,坐在椅子上一直没说话的老太太,是这四个中年人的母亲,还有两个年轻人,是第三代。
  他们说话的时候,景泰蓝五供,被翟坤用15000元拿下。
  紧接着,众人就开始对青花缠枝莲纹茶船进行议价。
  这只茶船没有款识,又是单独一只,因此卖不了好价钱。于老师出价到5000元,就不肯再加。索老师出价6000元。最终,同来的一个藏家,用7500元拿下了这一件茶船。
  此时,八仙桌上还剩下一件铜胎画珐琅彩的海棠形花盆。
  沈瑜也看过那张八仙桌,是榉木做成,算不得古董家具。
  住户家中的几个孩子明显情绪不好,他们比较看中的几件东西,只卖了两万多,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还剩最后一个花盆儿。”白白胖胖的年轻人说:“最后这件花盆的年代最久。我们找人看过,是清中期的东西。”
  有几位藏家直接摇头。
  索老师正在犹豫,翟坤没说话,于老师也摇头了。
  沈瑜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想买,因为,这花盆儿的变形,是因为碰撞产生,其中有一边被撞的有些变形,使整个花盆造型已经不太协调。
  索老师犹豫着说道:“花盆已经被撞成这样,即便能修复。也很难完全恢复原貌。所以—”他伸出一根手指:“1000元。”
  年轻人立刻摇头,他的几个长辈也都不同意这价格。索老师笑着说:“超过这个价格,我就不敢买了。”
  这时,那位一直没说过话的老太太开口了:“我家掌柜的,曾经说过,这花盆儿原本是最值钱的一件东西。可惜后来被碰了一下。好像,还有什么东西来着?”她努力回忆着。
  旁边一个长得像发面馒头的女子说:“还不是老四年轻的时候,把那花盆碰坏了,否则—”
  另一个人立刻反唇相讥:“你怎么不说,你把粉彩的盘子摔了好几个?”
  眼看两个人又要吵起来,周围的人急忙劝解。
  沈瑜基本确认,这个有些变形的花盆,应该就是自己要找的目标,虽然不知道游戏为什么让自己找这个东西,但是,他可不想让事情拖延下去。
  他走上前去,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番。


第266章 半盆珊瑚砂,灰白石头
  沈瑜凑近观察花盆的动作,吸引了部分人的注意力。
  他之前遵守了规则,几个藏家没有把他当成对手,如今,看他仔细观察一个有问题的花盆,对他更加轻视。
  沈瑜没有在意周围人的目光,用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判断眼前的器皿。花盆是铜胎,盆身为海棠形,腹微直收,下承四足。花盆口沿以回纹为饰。盆的外壁主体在铜胎上填以天蓝色地,色泽均匀,并嵌以铜丝,组成了满地花草纹,枝藤细线缠绕,五瓣形花瓣,分别涂绘红、黄、蓝、白诸色珐琅彩,形成彩饰,色泽明快。花瓣上色处,纹饰突起,富有粉彩的凹凸感。
  可惜,这些美感有了损失。
  杜家的几个孩子,看到沈瑜观察的很仔细。那个白胖的年轻人问道:“你到底是不是来买东西的?来了之后,你一件东西也不出价。”
  沈瑜已经看明白东西,不慌不忙的说:“先来的几位先生没商量好,我也不好出价。”
  年轻人说:“那位老师出价1000元,我们都不满意。现在你能出多少?”
  沈瑜看了看索老师,见他没有表示,于是说道:“我可以出3000元。”
  听到他说的价格,比索老师给出的价格多出了两千元,其他的藏家都有些惊讶的看向他。
  于老师摇了摇头,很少有藏家这么出价。杜家的孩子都没说话,沈瑜估摸着,这个价格或许能打动对方。但是,白胖年轻人却说:“你这价格比那位老师多,可是还是太低。
  我奶奶说了,这原来是最贵的一件东西,就算有了点毛病,价格不能太低。”
  索老师突然说:“这样吧,我出四千元,你们几个兄弟姊妹每人分1000元,你看怎么样?你就是送到古董铺子,送到拍卖会,也没这个价格了。”他喊出价格,周围原本轻微的议论声也消失了。
  周围瞬间陷入了古怪的气氛。
  这可是有点赌气的意思了。
  收东西的藏家们心思转动,这几位大多听说过沈瑜捐献的乾隆寿春宝盒,那也是一件铜胎画珐琅彩的物件,会不会这件东西有什么古怪?再联想到索老师突然跟着加价——几个人的目光在沈瑜和索老师之间来回转动,心思也活跃起来了。
  沈瑜感觉到气氛不太对,这时候可就顾不得面子了。他想快刀斩乱麻,正要说话,却听到杜家老太太突然说:“我想起来了。这东西啊,是个盆景。那,盆儿里原来还装了些沙子。沙子,缝在压蚊帐的口袋里。”
  沈瑜:“……”
  旁边几个孩子顿时埋怨:“哎呦,姆妈,您可是真行,这么多年你都不吭声。”
  “您要是忘了,可怎么办?”
  “口袋在哪儿呢?”
  争论片刻,两个姊妹一同上楼去,将几个缝好的口袋拿了下来,当着众人的面拆开。
  沈瑜看到她们先从口袋里掏出了很多填充物,又找出了一个小口袋。
  “奶奶,这里面的沙子颗粒,是什么材料的?”
  老太太想了想,说道:“我也记不住了。”
  索老师说:“您几位把沙子倒出来看看。”周围的人都好奇的凑过来看热闹。
  “哗啦哗啦—”
  两个女子挑开口袋的线,将里面的东西,缓缓地倾倒在那个花盆儿里面。
  沈瑜看着倒出来的是一些粉红,浅红色的颗粒,以及一些粉末。
  沙粒倒入景泰蓝和花盆之后,立刻填充了大半盆儿。
  有人惊呼:“哎呦,这是—”那人收住了后面的话。
  众人围上去仔细观看,也有人用手拨弄一些颗粒。
  沈瑜心想,这像是珊瑚沙,还带点水晶颗粒。瞬间就联想到,这像是用各式珠宝填充的那种盆景,不过现在只剩下个盆儿和沙粒。
  白胖年轻人看了看,说道:“您几位看看,加了这些宝石颗粒,立刻就像个聚宝盆儿了。怎么样?几位重新出价吧。”
  索老师的视线从花盆上移开,对年轻人说道:“这里面的颗粒,大多数是水晶和珊瑚颗粒,虽然值点儿钱,但是并不比花盆珍贵。总共5000元,不能再高了,再高就高过市场价了。”
  听到这个价格,周围的藏家没说什么,心里倒是认同。杜家人把目光都移到沈瑜那里,想听听沈瑜说什么。
  沈瑜却愣了一下,半盆沙倒进去之后,自己的地图上的光标上突然闪动了一下。
  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没有说话,而是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拨沙子。外人以为他在分辨里面的颗粒的质量。
  就在杜家人等得有些着急的时候,沈瑜说道:“这个花盆,加上这些颗粒之后,我可以出6000元。”
  他的话一出口,索老师的脸色可就不太好看了,这是要竞价了。他刚想开口说话,就听沈瑜接着说道:“我也不想骗你们—”他用手拨了拨颗粒,从里面捡出了一个灰白色,两厘米大小的颗粒。
  “这件东西,不是普通颗粒。”
  众人随着他的声音,把视线都集中在他手上拿着的一块儿小石头上。
  小石头有些磨损,但看出来是个不太规则的矩形。
  沈瑜说:“这石头像是外国的东西。有些风化发白。”
  翟坤看了一眼,说道:“说这东西像是一块石英石。”
  另一个藏家看过之后,说道:“这种石头,叫的好听点儿,叫蓝玉髓。”
  “我看看—”白胖年轻人拿过小石头仔细查看。
  石头上面一角有缺损,损坏了它的一部分图案,剩下的还有一对天鹅图案。
  杜家人都围过来看看。有人向老太太询问:“姆妈,您看看这什么呀?还记得吗?”
  老太太看了看,然后摇头:“记不清楚。”
  几位来收东西的藏家,都凑过来观察。
  翟坤说道:“这东西的应该是石英石的,但是已经磨损,还残缺了部分。”
  其他藏家谨慎的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对于它的来源,说法不一致,但都可以肯定,这不是国内的东西。
  杜家的人有了意外惊喜,对沈瑜说:“这个东西,你愿不愿意买?”
  沈瑜说:“盆和沙粒出6000。这个小石头,应该是镶嵌在某个器皿上。所以,我出两千元。总共1万元。”
  听到这个价格,大部分的藏家摇头。
  索老师看着沈瑜的眼神不太好,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他的预期价格,甚至按照市场价衡量,也算不低了。
  杜家问了一圈,藏家们都不肯再出更高的,就同意了沈瑜说的价格。
  沈瑜用现金付账,张小琴帮着把他把景泰蓝花盆和沙粒装了起来。他自己把玩着一颗小石头,向杜家人告辞。
  来收东西的人藏家,也陆续离开。他们出门后,讨论着这一次的收获。


第267章 盆景拼图,蓝玉髓宝石
  “沈瑜同学,恭喜。”
  “恭喜小沈,收到好东西了!什么时候把花盆修好了,咱们交流交流。”
  “……”
  几个藏家离开弄堂的时候,向沈瑜表示了祝贺,祝贺他收到了东西。
  于老师没急着走,等藏家们走远了,悄悄地对沈瑜问道:“小沈,你收的这件雕刻宝石,有什么来历?”
  他对沈瑜了解算是最多的。
  沈瑜笑着说:“依我看,这块石头像是镶嵌戒指的玉髓,但是具体什么时间的,我得回去研究研究。”他可不敢说的太详细,如果说的太详细,容易被人嫉妒。
  于老师说:“你来一次魔都,就多住几天,过两天有一个收藏协会的活动,是和本地的电视台联合办的鉴宝活动,你如果愿意参加,我也给你弄个名额。”
  沈瑜问道:“魔都收藏协会这么厉害吗?搞个活动,居然把电视台也惊动了。”
  于老师哂笑:“最近出现了不少捡漏的传闻,电视台就想弄一个鉴宝活动。”
  沈瑜问:“这个活动是哪一天举办?需要露脸吗?我在滨海那边还要读书,我可不敢留的太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