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摊主愣了愣:“你都要了?”
  沈瑜:“没错,你说个价钱。”
  摊主见沈瑜的想法真么明确,心想:“既然你这么想要,那我可就必须要个好价钱。”
  他盘算片刻,试探着说道:“盒子里面大概有七十几枚钱币,朝代也不一样,你想全买下来,我给你个整数,按照一千元一枚计算。七十几枚古币,总共七万元。”
  沈瑜说到:“这里面最好的古币,是正隆元宝,正字四笔。在网上的售价也就是200~500元。咱们按最贵的是计算,七十枚,也就是3万五千元。
  我全买了,给你省了不少事儿。这里面,有一些古币不如正隆元宝。”
  沈瑜说着话,伸出右手两根根手指,示意两万元。
  摊主摇头:“你砍的也太多了。我这里边儿不只有四字正字,我还有五笔的呢。”
  沈瑜怕言多必失,万一旁边这几个有懂行的怎么办?再蹦出几个抢生意的就麻烦了。
  他急忙打岔:“别管五笔还是全拼,三万元。你也省的一枚一枚往外卖。”
  摊主心里已经乐开花了,表面上还是犹豫着想了想:“行吧,看你什么喜欢,就三万元。小伙子,你有那么多钱吗?”
  沈瑜说:“为了咱们都放心,到银行转账给你,怎么样?”
  他伸手一指,几十步外就有银行。
  摊主同意,然后对于旁边几个人说:“您几位稍候。”
  他安抚好几个贵顾客,迅速地卷起摊子,跟着沈瑜到了银行。
  沈瑜迅速转账,完成交易。
  摊主喜滋滋的查询电子账户的钱。
  沈瑜悄悄听着游戏的提示音。
  玩家购买金国古钱币六十五枚。玩家初次购买古币,奖励:古钱币鉴定初级技能。


第14章 正隆元宝
  文化市场。
  摊主回到先前摆摊儿的地方,带着满脸笑容,对几个等在这里的人说:“几位,抱歉啊,马上给你们再摆出来。”
  沈瑜优哉游哉的跟了回来,看着老板重新把摊子摆好。
  那几个挑东西的人,眼看着沈瑜买了三样东西,其他人连上手的机会都没有,对沈瑜也就没什么好脸色了。
  沈瑜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等着把摊主所有的东西看了一遍之后,确定没有更好的古董,就准备离开。
  摊主说道:“兄弟,我看你是喜欢古玩的人,还有没有看得上眼的。”
  沈瑜说道:“这些东西里面,没有我喜欢的。”
  他心想,剩下的东西要么是假的,要么你已经知道真实价值,我可没什么赚头了。不过,这一条街上,大大小小几十、近百个摊位儿里,就属他这里真货多。沈瑜对其物件的来历有些好奇,同时,也担心这家伙的东西来路不正。
  摊主说:“你放心,我常到北方收东西,那地方时常有不错的东西出现。你如果喜欢,等这批东西卖完,过几个月,我还会再来!你留个联系方式。”
  沈瑜怕摊主和一些土夫子有关系,不敢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她,只是问明了摊主大概来摆摊的时间,就离开市场。
  沈瑜回到家,先把青瓷镇纸和仿哥窑笔舔清洗干净,然后,准备了干毛巾,湿毛巾和清水盆。
  他将盒子里的古币一一拣出,分门别类排在桌子上。不知是什么原因,这里些古钱币中,数量最多是正隆通宝。
  他将钱币上面的污渍清理干净,再用干布轻轻的擦拭。
  做完这些准备,沈瑜点开自己的游戏面板,查看物品栏,越往后看,心情越激动。
  正隆元宝六十三枚,无法辨认的钱币两枚。
  沈瑜有了钱币初级鉴定技能,对古钱币有了一定了解。
  正隆元宝,金国海陵王在位第二年铸造的钱币。存世的正隆元宝有几种版本,存世量最大的四笔正字版,就是正字的第四笔和第五笔连起来写。另外,还有五笔正字版,就是正字的第四笔——竖和第五笔——横分开写,横画的左边起笔出头。
  他还在这些钱币中发现了,两枚俯正——正隆元宝,五枚大字连元——正隆元宝,以及铁钱。
  沈瑜仔细辨认正隆元宝的版别。
  俯正,铸造精美,背郭规整,四字与普品差异明显,因正字第一笔下俯得名,存世极少。
  铁钱,应该属于临时地方铸造,面文是普通正隆版。可能因铸量少加之铁钱不易保存,极罕见。
  大字连元,是近几年比较著名的正隆版本,此版分2个不同版别,细郭版和广郭遒劲版。
  五笔,笔画与四笔普品差异明显,易辩识。
  沈瑜把珍稀版本与保存较好的钱币挑出来,分别排放。
  他仔细对比后,确定这些钱币都是传世品,没有刚出土的东西,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幸好都是传世的,可以拿出去交易,否则里面若是夹杂了出土的东西,自己可就解释不清楚了。
  沈瑜把钱币数了一遍。
  珍稀版本的正隆元宝,共有六枚大字连元,三枚俯正,还有三枚铁钱。七枚五笔正隆,剩下的四十四枚都是四笔正字版。另有两枚无法辨认,没有价值。
  他在网上查了价格,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四笔正字的正隆元宝,其他的版本儿十分罕见,极少出现在拍卖市场上。
  四笔正隆元宝大概在一枚一百元左右。
  沈瑜先清点自己的古钱币,然后,默默计算价格,这一笔交易,利润至少翻了一番还多。
  机会难得,他从每一个版本的正隆元宝中,挑出了最精美的一枚。一共选了六枚钱币,仔细消毒擦拭过之后,珍藏起来。
  这六枚钱,他打算自己珍藏起来。单枚钱币价值会大打折扣,而正隆通宝一旦成套出现,则价值倍增,能够把正隆元宝的几种版本凑齐是非常困难的。
  剩余的五十九枚钱币,他打算明天就送去拍卖会,还要加上哥窑笔舔和青瓷镇纸。
  沈瑜默默计算,送去拍卖会的这些古玩,只要能顺利拍卖,自己的资产估计能翻一翻。
  他正美滋滋的欣赏钱币,忽然,房间门被推开,沈乘一边说着话,一边走了进来。
  “小瑜,过几天,咱们去拿房产证的时候,你去不去……?”
  他话没说完,就见沈瑜的书桌上,排着满满的几十枚铜钱。钱币铺满桌子,极富视觉冲击力。
  沈承被眼前一幕惊的目瞪口呆:“你这是……”
  沈瑜有些无奈的说:“爸,您就不能给我点儿隐私吗?”
  沈承反应过来,顿时恼怒起来:“别说那些,你怎么买了这么多钱币?这是在哪买的,花了多少钱?”
  沈承的声音引来了朱丽霞的注意。她忙走路过来一看,呦了一声,“哪来的这么多铜钱?”
  父母开始一起询问沈瑜铜钱来历。
  沈瑜废了许多口舌,好容易才安抚下父母,让他们坐下来倾听自己的解释。
  “爸妈,你们总是担心我买到假货,导致赔钱,其实,我做事儿非常小心;另外,我也是为自己的前途打算,您不知道,最近几年,我们学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很不乐观,除了家长帮着就业的人,其他人要么考研,要么就是自谋职业。自谋职业的前途有好有坏。我估计,我未必能找到好的工作,干脆,咱就提早创业了。而且,您二老也别担心,买这些东西,我花的钱都不多,不会赔钱。之前,我买的那些东西,都送去万利拍卖行,过一阵儿开始拍卖。人家专家都鉴定过,古玩没什么问题。”
  沈瑜把自己的前途问题摆了出来,沈承和朱丽霞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虽然沈瑜说有自己的把握,但是,父母还是劝说沈瑜,不要把精力放在古玩上,应该想着如何在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沈瑜无奈,答应父母自己会双管齐下。
  好容易说服父母,沈瑜松了一口气,他悄悄计划着,只要手头的钱宽裕,就给父母买套房子,也给自己准备一件收藏室。
  银海大厦,万历拍卖行的鉴定会,依然如昨天那般热闹。
  沈瑜和父亲沈承一起排队等待鉴定。沈承听说沈瑜要把东西送来拍卖,非要跟来看看才放心。
  万利拍卖行的彭经理,看到了沈瑜,急忙走了过来:“沈先生,您今天这是——?”
  沈瑜说:“我又拿来几样藏品。”
  彭经理奇怪的问:“您怎么不一起拿来呀?是怕磕碰吗?”
  沈瑜说:“我出去玩儿,见到两个不错的古玩,就买下来。一事不烦二主,还是送到你们这儿吧。”
  彭经理深吸了一口气,这才一天时间,又带来两样东西,您这哪是收藏啊,更像去超市选购,能靠谱吗?他没把心里的吐槽说出来,又看向站在一旁的沈承。
  彭经理对沈瑜问道:“这位是?”
  沈瑜说:“这位是我父亲,今天陪着我一块儿过来。”
  彭经理急忙与沈乘握手,“您好您好,您是老藏家了吧?”他以为沈瑜的本领,都是从父亲这里学的。
  “哦,算是吧。”沈承一时有些语塞,只能勉强应了下来。
  彭经理一直陪着沈瑜排队,等轮到他们的时候,几位专家也都看到沈瑜。
  他们也觉得奇怪。
  组长杨老问道:“小伙子,又来送藏品?”
  沈瑜说:“又收了几样东西。”
  于老师说:“这么快?昨天刚送了一批,今天又来送?你不会是又去文物商店捡漏了吧?”
  他这话一出,几个专家都笑了起来。幸好,文物商店的何年今天不在,否则,他更难受了。
  沈瑜先拿出了两件瓷器文房用品。
  看着镇纸与笔舔,于老师啧啧称奇。
  “不错,真是不错,光绪仿哥釉笔舔,好东西。尤其是青瓷镇纸,这可是件精品。瓷雕栩栩如生,釉色也好,清朝中期青瓷的典型特点,我看,应该是道光时期的东西。”
  瓷器没有争议,几个人很快就给出了起拍价。笔舔八千元,镇纸一万五千元。
  沈瑜又把辽代玉羊拿了出来。
  他原本想自己盘一段时间,等玉器的美感完全展现出来,再送拍卖行。但是,为了让父母安心,只能提前拿出来。
  擅长玉器鉴定的专家,拿起玉羊看了半天,眉头始终皱着。
  王问今天来了,他看到这玉雕的瞬间,愣了片刻。他想起了这件东西,然后,向沈瑜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第15章 这么多?
  擅长玉雕鉴定的专家姓唐。
  他把玉羊拿在手里看了良久,然后,犹豫着说道:“这件玉雕,有辽代玉雕的意思,但是,保养的不好,看起来有些粗陋,不是精品。”
  王问听到唐老师的话,脸上的表情僵硬,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沈瑜对唐老师说:“这件玉雕是黄玉材质,用的是圆雕和游丝毛雕,玉器有一部分没有做抛光处理,是辽代的玉器的工艺特点,因为保养不善,所以看起来有些粗陋。
  我已经盘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没有盘出最好的状态。”
  唐老师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这东西缺少玉器的美感?”
  沈瑜说道:“辽代玉器的制作,从雕琢技法来看,玉器表面不注意大面积抛光,多呈蜡状光泽。线刻是最主要的雕刻装饰技法。辽代玉器的特点是因料赋形,运用玉料的自然形态。玉料多选用近三棱体形的籽料,以其较大的平面为底,然后以浅浮雕、阴刻线在玉料的各面刻划,表现出动物的外形和其他细部特征。
  这种圆雕制品大多表现动物的静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