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7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忘了英国的国王和贵族是一体的,而军方将领是战胜德国的希望,所以贵族阶层和军方将领的意见,会很大程度上左右乔治五世的决定。
“等等洛克,我们不该这样做,这样太出格了——”基钦纳举棋不定,他这样说的时候,其实已经承认罗克才是正确的。
“世界大战进行到现在已经很出格了,西线的伤亡数字更出格,某人在担任军需部长时也很出格,国家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会不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而是在讨论要不要弹劾国家的首相,这难道就不出格?”罗克也实在是无法理解英国人的思维,他们把“搅和”这个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仅是在国际上搅和,也在国内搅和,在殖民地搅和,到处都想伸手。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基钦纳还没有下定决心,他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眼睛盯着办公桌上的英国国旗一动不动。
罗克心急如焚,脸上却古井不波,他来见基钦纳的时候,特意将获得的伊丽莎白十字勋章和嘉德勋章都戴在胸前,大家都是一心为公,真的没有掺杂个人利益。
基钦纳也没有太多时间,六月二十一号,英国国会对是否弹劾首相阿斯奎斯进行表决,当天的表决虽然没有通过,但是阿斯奎斯在稍晚些时候决定辞职。
当天晚上,罗克和基钦钠、温斯顿、英军总参谋长威廉·罗伯逊将军,因为打赢了日德兰海战,升任海军部长的约翰·杰力科一起去见乔治五世。
第82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乔治五世还是住在郊区的王宫里,伦敦的雾霾和乔治五世没关系,前线的战斗也和乔治五世没关系,甚至国会的弹劾都和乔治五世没关系,投胎真是个技术活,其他人都在努力向罗马前进,只有乔治五世是出生在罗马。
乔治五世能保证悠闲舒适的生活,是因为有数百万军人正在前线努力奋战,所以乔治五世对待军方将领还是很不错的,他很清楚他的权力是靠谁保证,如果全靠议会那帮政客,法国就是英国的未来。
罗克他们这群人,个个都是英国重臣,除了远在法国的黑格,军方高层几乎倾巢而出,所以乔治五世必须重视,他在书房的壁炉前招待罗克他们这群人,以家庭茶话会这种形式。
遗憾的是,乔治五世的书房里没有几个沙发,只有基钦纳和罗克有位置,温斯顿和威廉·罗伯逊、约翰·杰力科只能坐在内侍临时搬来的凳子上。
基钦纳在乔治五世面前有座位是正常的,他是英国的战争部长,英国陆军的精神象征,在陆军中的地位和乔治五世差不多。
罗克有座位是因为罗克的爵位是伯爵,别看罗克拿爵位很容易,其他人想得到爵位就很困难,罗克容易是因为英国有笼络南部非洲的需求,其他人要全靠战功,佛伦齐回国之后才被封为伊普尔子爵,基钦纳领到英国远征军打赢了布尔战争才被封为子爵,世界大战爆发后才被封为伯爵,威廉·罗伯逊现在连贵族都不是,世界大战结束后才被封为从男爵。
“英国不能没有首相,我明天就要宣布新的首相人选,你们有什么建议?”乔治五世知道罗克他们这帮人半夜来找他是为了什么事,温斯顿作为唯一的一个非军方成员,这本身就代表了罗克和基钦钠他们这些军方重臣的态度。
“我们一致认为温斯顿是最合适的人选。”基钦纳话很少,这时候不需要长篇大论,话越少越有分量。
罗克他们都不说话,坐在座位上腰板挺得笔直,目光都在乔治五世身上,等待乔治五世的决定。
很明显军方已经统一思想,这对于现在的英国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在国会已经分裂的前提下。
“温斯顿,你的意思?”乔治五世想听温斯顿的表态。
“陛下,如果是我担任大英帝国首相,我一定会带领大英帝国赢得这场战争,维护我们大英帝国的荣耀!”温斯顿的话也不多,态度还是坚决,表现出强烈的信心。
乔治五世满意点头,对于平民出身的劳合·乔治,乔治五世也不满意,虽然他们的名字里都有乔治。
劳合·乔治自幼就是孤儿,被他的鞋匠舅舅收养,娶了一个农夫的女儿,以事务律师身份当选议员,1908年劳合·乔治担任财政大臣,他反对英国的军备竞赛,反对英国在海外用兵,即便英国面临德军的严重威胁,劳合·乔治还是想方设法给基钦纳的备战工作制造障碍。
世界大战爆发后,劳合·乔治意识到战争已经不能避免,英国的民众群情激奋,劳合·乔治也转变态度,他极力鼓动英国发动全面战争,并和首相阿斯奎斯严重不合。
国会在这个时候发起对阿斯奎斯的弹劾,对阿斯奎斯是很残忍的,阿斯奎斯的儿子刚刚在索姆河战役中战死,现在弹劾阿斯奎斯,等于是剥夺了阿斯奎斯亲手为儿子复仇的权力。
最关键的是,劳合·乔治是威尔士人。
罗克他们没有打扰乔治五世太长时间,简短的会面之后,将军们离开乔治五世的王宫,罗克和温斯顿一起返回温斯顿在伦敦的乡间别墅。
在英国,罗克必须低调,罗克不能使用在南部非洲常用的装甲指挥车,虽然罗克的装甲指挥车上没有安装武器,但是对于伦敦来说,庞大的装甲指挥车是钢铁怪兽,罗克不能给伦敦人留下这个印象。
温斯顿在伦敦也很低调,温斯顿甚至没有使用罗克送给他的那辆镶嵌着马尔巴罗公爵家徽的勋爵汽车,都是选择了相对价格低廉的普通汽车。
汽车里也只用四个座位,罗克和温斯顿坐在后排,前排是安琪和温斯顿的秘书,卫兵坐在另一辆车里,温斯顿很兴奋,一路上说个不停。
“等我任职首相,我首先要把黑格那个屠夫叫回来,你才是远征军总司令最适合的人选——让内维尔担任军需部长怎么样?你和内维尔的关系这么好,他一定不会在军需上扯你的后腿——尼亚萨兰应该攒了很多坦克了吧,尽快把坦克送到鲸湾装船,尼亚萨兰军工集团很快就能拿到订单——如果你担任远征军总司令的话,地中海远征军怎么办?你有没有适合的人选?”温斯顿兴奋异常,新首相上任要重新组阁,内阁成员会出现很大变动,罗克在这个过程中居功至伟,如果没有罗克的穿针引线,温斯顿不可能获得这么多军方将领的支持。
“内维尔确实是军需部长的合适人选,他本来就在军需部工作——尼亚萨兰已经有一千五百辆坦克,战争部需要多少?我离开地中海远征军之后,参谋长伊恩·汉密尔顿是最适合的人选,我们之前的配合很愉快,小亚细亚半岛短期内不会爆发大规模战斗,我会把南部非洲远征军调回法国。”罗克不客气,该要的好处丝毫不手软,罗克也希望英国能更团结,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英国的利益。
维护英国利益,就是维护南部非洲利益。
“洛克,无论如何,你一定要率领远征军赢得战争,我们这一次没有退路,如果我们输掉战争,我们就会输掉未来。”温斯顿在下车之后总算是冷静下来,击败劳合·乔治只是第一步,赢得战争才是最终目的。
“我会的——”罗克没有豪言壮志,也没有给出期限,要击败德国并不容易,罗克虽然取代了黑格,但是法军部队还没有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仅仅依靠英国的力量是不可能战胜德国的,世界大战爆发到现在,德军表现出超常的学习能力,在和南部非洲远征军作战的过程中,德军跟南部非洲远征军学会了修筑工事,而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德军又学会了南部非洲远征军的进攻方式,德军正在不断进步中。
对于罗克来说,取代黑格只是开始,接下来罗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损失惨重的澳新联军要安抚,已经基本崩溃的第四集团军要重建,世界大战爆发以来一直低迷的印度军团,罗克也要想方设法发挥作用。
虽然罗克不喜欢印度军团,但是坐在罗克的位置上,罗克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德国人,这才是远征军总司令应该起到的作用。
第二天一早,乔治五世在国会任命温斯顿为临时首相,授命温斯顿组阁。
温斯顿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电报给黑格,希望黑格主动辞职,以一个体面的方式离开法国。
温斯顿给黑格准备的新职位是本土司令,负责统帅英国本土的所有部队,包括正在新兵训练营内接受训练的新兵。
黑格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不得不递上辞呈,同日温斯顿任命罗克为英国远征军司令,罗克第二天离开伦敦前往法国。
当然罗克在离开伦敦之前,没忘记让温斯顿看住基钦纳,绝对不准基钦纳前往俄罗斯帝国,连离开英国坐船去法国都不行。
温斯顿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正常,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公海舰队缩在军港里不出来,潜艇部队倒是异常活跃,六月十六号,就是罗克抵达伦敦的前一天,德国潜艇击沉了英国卡德纳航运公司的远洋邮轮“路西塔尼亚号”。
“路西塔尼亚号”是英国政府出资建造的邮轮,邮轮上的隐蔽位置安装有火炮,被认为是英国的“准巡洋舰”。
“路西塔尼亚号”沉没造成1200人死亡,其中包括124名美国人。
这一次美国没有打嘴炮,得知有124名美国人在“路西塔尼亚号”沉没中死亡,美国上下群情激奋,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迫不及待的下令全国进行战争动员,准备加入战争。
这个时空的美国因为南部非洲的崛起,世界大战前后的获利并不多,另一个时空美国物资卖的飞起,数钱数到手抽筋,政府和商人都赚的钵满盆满,这个时空美国只得到了一些关于农产品方面的订单,而且因为南非公司的竞争,利润并不多,所以美国人现在很焦虑,他们担心会一无所获。
之前美国多次试图加入战争,但是遭到国务卿威廉·詹宁斯·布莱恩的反对。
威廉·詹宁斯·布莱恩是个坚决的和平主义者,他缺乏外交经验,反对美国加入战争,“路西塔尼亚号”沉没后,美国进行全国总动员,威廉·詹宁斯·布莱恩主动辞职,伍德罗·约翰逊任命罗伯特·兰辛为新的国务卿。
罗伯特·兰辛现在就在伦敦,正在为美国加入战争争取更好的条件。
第822章 大刀阔斧
有一件事必须说明白,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和国家的人口是息息相关的。
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有5465万人,法国大约四千万人,德国6700万,俄罗斯帝国是一亿七千万,如果单就人口来说,俄罗斯帝国的战争潜力最大,所以英国宁肯每个月给俄罗斯帝国两千万镑的援助,也要把俄罗斯帝国留在协约国。
以上罗列的都是本国人口,如果加上殖民地,那么英国的人口就会变成五亿,法国的人口也会变成一亿,所以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太长,对德国就会非常不利。
当然了,英国的这五亿,一多半都是印度人,考虑到印度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对来说,拥有9800万人口的美国就非常重要,如果美国提前加入战争,那么这个时空的世界大战,或许会必另一个时空的世界大战提前结束。
美国的动员的确是反映了美国的实力,伍德罗·约翰逊发布动员令之后,美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