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7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法联军同样伤亡惨重,1914年的最后两个月,法国仅在香巴尼和阿图瓦就有33。5万人战死,失踪的不计其数,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法国的伤亡总数已经达到200万。
  英国的伤亡稍小一些,但是世界大战爆发到现在,也已经伤亡一百万人以上,其中阵亡近40万,大部分都来自南部非洲远征军。
  1915年初,德军在西线共有120个师,英法联军则是在前线有91个师,但同时还有90个后备师,此时的巴黎和伦敦对于柏林来说没有秘密,柏林对于巴黎和伦敦来说同样没有秘密,法金汉知道这个情况,考虑到德国的战争潜力远远不如拥有庞大殖民地支援的英法联军,法金汉决定先下手为强,让法国持续流血,直到法国人无法忍受退出战争。
  在经历了残酷的香巴尼和阿图瓦战役之后,霞飞和黑格并没有被巨大的伤亡数字吓住,战役刚刚结束就在策划新的攻势,在战役的发起点,霞飞和黑格有争议,霞飞倾向于在巴黎以北的索姆河突破德军防线,黑格还是把注意力放在更靠近英吉利海峡的比利时,试图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比利时沿海港口城市。
  法金汉知道英法联军将会在1915年展开一系列进攻,但是不知道英法联军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
  去年12月,为了策划新的攻势,霞飞将驻守在凡尔登的部队调往其他地区,凡尔登的防御逐渐空虚,所以法金汉选择凡尔登作为整条战线的突破口。
  在英法联军的整条防线上,凡尔登是一个突出部,这是个位于众多堡垒中的小城镇,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重要战役,现在又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新年前后的法国阴冷潮湿,连续一个星期的阴雨导致道路泥泞不堪,德军躲在设施完善的地堡里,每一个地堡可以驻扎500名德军官兵。
  英法联军则是躲在树林里,凡尔登一线的防御设施并不完善,之前的军事长官就认为凡尔登地区的防御力量薄弱亟需加强,但是他没有等来援军,反而等到的是霞飞的调令,现在负责防守凡尔登的是年迈的海尔将军,海尔将军同样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向霞飞和战争部长加利埃尼分别汇报,这遭到霞飞的痛恨,但是海尔将军有加利埃尼的支持,霞飞这一次无法将海尔将军解职,不过海尔将军同样没有得到想要的支援。
  新年之后是连续三天晴天,泥泞的土地开始变得坚硬,阴冷的环境有所改善,1月5号,德军调集1200门火炮,在40公里宽的战线上向发军阵地发动猛烈攻击,其中包括世界大战爆发初期,在比利时攻陷了列日要塞的30门重型火炮。
  八个小时内,德军发射了大约10万发炮弹,法军出动侦察机,但是找不到德军炮兵阵地,因为德军防线之后到处都是浓烟和冲天的火光,火炮密集程度让人惊讶。
  德军的轰炸机也参与了对凡尔登的轰炸,法国人犯了大错,他们在战前对飞机的重视不够,没有足够的飞行员,法国人也没有德国人那样的牺牲精神,要组建一支强大的飞行部队需要时间。
  德军的炮击是如此的猛烈,以至于德军指挥官认为在法军阵地上不可能有人活下来。
  不过德军指挥官还是非常谨慎,炮击停止后,没有立即投入地面部队,而是等法军进入阵地之后有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炮击,然后才投入地面作战部队。
  德军地面部队开始进攻,参与第一波进攻的部队有三个军共九个师,全部来自威廉皇储率领的第五集团军,这些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找到法军阵地上残存的法军,然后呼叫火力打击,攻击部队使用了火焰喷射器,用火焰喷射器清理战壕。
  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法军经历了1914年的残酷战役,但是并没有失去勇气,坚守阵地的法军部队依靠着残破的防御工事对德军射击,伤亡惨重依然死战不退。
  不过凡尔登守军力量薄弱,凡尔登战役开始前,海尔将军手中只剩下两个师,凡尔登战役爆发当天的稍晚些时候,又有两个新的步兵师抵达凡尔登,四个师依然无法阻止德军前进的脚步,战役爆发的第一天,德军攻占了法军部队的第一条防线。
  得知德军全面进攻的消息之后,联席会议的主题马上就变成了要不要配合法军部队,在比利时方向发起进攻,减轻法军部队在凡尔登的压力。
  黑格坚持进攻,但是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减轻法军部队的压力,而是为了收复失地的荣誉。
  其他所有人都反对进攻,罗克的态度尤为激烈。
  “为什么要进攻,第三次阿图瓦战役期间,我们还在蒙斯和德军作战,霞飞却偷偷停止对阿图瓦的进攻,这已经是对联盟的背叛,现在德国人选择了法军部队驻守的防线进攻,而不是我们远征军驻守的防线,如果德国人选择了我们,法国人会发动进攻牵制德国人吗?”罗克坚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法国人有错在先,也不要怪英国远征军不仁义在后。
  “那么我们就坐视机会偷偷溜走吗?现在德国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凡尔登,正是我们的好机会。”黑格也态度坚决,他被罗克征服奥斯曼帝国冲昏了头脑,急于表现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比罗克更适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这个位置。
  “你怎么能保证德国在比利时的力量空虚?难道你认为法金汉在组织进攻的时候,对我们可能的牵制就没有丝毫防备吗?我敢保证,只要我们英国远征军现在发起进攻,我们一定会被德国人迎头痛击。”罗克寸步不让,换成以前,反正进攻的部队不是南部非洲远征军,爱谁谁,罗克才不在乎。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罗克是远征军总司令的有力竞争者,只要黑格犯错,罗克就有极大可能取而代之。
  这么想的话,似乎应该支持黑格进攻,这样等黑格碰的头破血流时,罗克就可以跳出来收拾残局。
  “我们在前线有多少部队可以用来进攻,储存的炮弹有多少,如果遭到德国人的强力抵抗,你有什么办法击败德国人,又或者如果德国人发动反攻,你有没有办法顶住?”基钦纳一连串问题,很明显能够看得出,黑格对这些问题毫无准备,瞠目结舌一句话都答不上来。
  这下连阿瑟·贝尔福和约翰·杰力科都在皱眉,黑格作为远征军总司令,如果连前线有多少部队可以用来进攻都不知道,那简直也太离谱了。
  “我们在多佛尔有150万发炮弹,这本来是要送到小亚细亚半岛的,如果西线有需求,现在就可以装船。”温斯顿很明显想明白了这个关节,既然黑格进攻的欲望这么强烈,那就努力为黑格创造条件。
  奥斯曼帝国投降后,小亚细亚半岛的消耗马上随之降低,这些炮弹不再是必需品,但是西线非常需要。
  “如果有150万发炮弹,那么我有信心击败德国人。”黑格立下军令状,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参战双方至少一半的伤亡是由火炮造成的,真不愧为战争之王。
  “你的信心毫无根据!”罗克和温斯顿一唱一和,已经把黑格逼到角落里。
  “一派胡言,不是只有你才能带领远征军赢得胜利,我会用胜利来证明,我配得上任何级别的信任。”黑格再次上当,这家伙脑子有问题,稍微受点刺激就控制不住情绪。
  会议结束,基钦纳和威廉·罗伯逊还是信任黑格,给了黑格主动进攻的授权。
  罗克无所谓,黑格能不能打赢,都不会影响到罗克的荣誉。
  而罗克表现出来的英国利益至上,赢得了几乎所有人都信任。
  乔治五世很快就知道了会议期间发生的事,虽然乔治五世没有表态,但是罗克知道,如果这一次黑格表现不佳,那么估计黑格很快就要倒霉。
  一月十二号,罗克返回塞浦路斯,这时候法军部队在付出重大伤亡后已经稳住防线,德国第五集团军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五公里,现在凡尔登的指挥官是香巴尼战役期间的法军指挥官贝当,为了激励法军部队作战,贝当向法军部队承诺,以后不会让法军参与如此残酷的战役。
  这个承诺确实激励了部队,但是也同样带来了严重的隐患,自由法国不是开玩笑的,承诺不能随便给。


第809章 孤掷一注
  罗克在小亚细亚半岛就从来不给奥斯曼人任何承诺。
  奥斯曼帝国虽然投降,但是一直到半个月后,罗克才逐渐将主力部队撤出小亚细亚半岛,换防的驻屯军全部都是殖民地仆从军。
  现在的小亚细亚半岛,还有奥斯曼帝国部队在坚持作战,他们或许还不知道奥斯曼帝国已经投降,又或者是心有不甘要继续抵抗,再或者是当地人自发组织的抵抗军。
  虽然这些部队规模不大人数不多,武器要不够先进,后勤补给都够充分,但是他们熟悉地形,拥有当地人的同情和支持,还是给远征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一月十号,一支内志苏丹国的驻屯军巡逻部队遭到抵抗军袭击,六十人当场阵亡,三十多人被俘之后被抵抗军虐杀,只有十余人侥幸逃生。
  “遇袭地点在安卡拉以东五十公里的山区,当时我们的这支巡逻队正在休息,抵抗军在路边埋设了炸弹,巡逻队措手不及,奥斯曼人带走了所有的武器,将衣服都全部扒光曝尸荒野,还对尸体进行了侮辱,现在消息已经传开,影响非常恶劣。”伊恩·汉密尔顿义愤填膺,抢东西杀人先不说,侮辱尸体就太过分了。
  军人既然上了战场,就有献身牺牲的觉悟,死了也能给家人留下抚恤金和荣誉,所以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侮辱尸体突破了底线,绝大多数内志军人是有信仰的,如果死的不干净,死后就不能上天堂,这是对信徒最大的惩罚。
  “这很正常,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那些信徒,在他们看来,这是对异教徒最好的惩罚——”罗克知道那帮人有多残忍,简直跟小胡子有一拼,对付这样的人能跟他们讲教化王道?
  人道毁灭才是终极奥义。
  “现在已经不是中世纪了,我们也不是十字军——”伊恩·汉密尔顿实在无法理解,都已经20世纪了,还弄得跟没开花的野蛮人一样。
  “都一样,派部队过去,把方圆十英里以内的所有人都关进集中营,得让他们知道,现在谁才是小亚细亚半岛的主人。”罗克杀伐果断,跟这些人没什么好说的,英国人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怎么对付布尔人,罗克就怎么对付奥斯曼人。
  这也算是英军传统。
  被派去处理这件事的部队很快出发,考虑到当地的情况,罗克从骑兵第二师中抽调一个连,又从内志苏丹国部队中抽调了一个营,总兵力加起来虽然也就500多点,但是对付装备简陋的游兵散勇足够了。
  派出部队之后,罗克也没闲着,派人整理了一下基钦纳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实施的焦土政策,然后盖上地中海远征军司令部的大印,传遍整个小亚细亚半岛。
  不是罗克没耐心,在两河流域,罗克就很有耐心,小亚细亚半岛就算了,反正小亚细亚半岛战后也不属于南部非洲,会被英法俄意等国瓜分,所以罗克才不会尽心尽力一点一点慢慢磨收拢人心。
  罗克在两河流域的耐心,也不是给奥斯曼人准备的,还是那句话,罗克不需要奥斯曼人发展经济,罗克手中有的是人力资源,所以对两河流域的管理是从人口迁移开始的。
  这个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