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乔治号”或者是“维多利亚号”任何一艘被德国潜艇击沉,罗克会发疯的。
同样是在九月八号,已经抵达巴黎的南部非洲远征军终于进入战斗状态。
从九月五号开始马恩河战役爆发,战斗就异常激烈,胜负取决于德军在右翼能不能突破法军防守部队的防御,或者是德国第一集团军和法国第六集团军谁能击败自己的对手。
在之前的战斗中,德军进展顺利,第六集团军的罗伯特·尼维勒上校拯救了法军,他命令部队把火炮拖到前线跟进攻的德军拼刺刀,背后就是巴黎的法军部队爆发出巨大的勇气,以顽强的意志击退了德国人。
八号,战斗愈发激烈,第一集团军无法彻底击溃第六集团军,克鲁克终于意识到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距离太远,第一集团军的侧翼失去了保护,于是派遣格罗姆将军率领一个军,试图填补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之间的空白地带。
这个空白地带的守军是南部非洲的三个师。
马丁抵达巴黎之后,对部队的防御进行调整,201和301负责正面防御,105师作为预备队,总兵力4。2万人。
格罗姆的军队是两个师加一个炮兵旅,总兵力近四万人。
身为南部非洲远征军总司令,马丁住在巴黎的城堡里,隔壁就是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佛伦齐。
“法国希望我们能向第一集团军的侧翼发动进攻,牵制第一集团军的兵力,减轻第六集团军的压力,你的部队要做好准备,命令随时可能下达。”佛伦齐不仅仅是看不起法国将军,也看不起马丁这个南部非洲元帅。
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佛伦齐已经是英国远征军的少将,战争期间被提升为中将,当时的马丁还是开普敦警察局的突击队成员。
还好马丁没有穿着元帅制服来法国,要不然佛伦齐的态度会更恶劣。
“元帅,我的部队缺少足够的火炮,在得到足够多的火炮支援之前,向第一集团军的侧翼发动进攻会损失惨重。”马丁同意进攻,但是需要火炮支援,基钦纳回国之后组织更多部队增援远征军,佛伦齐手下现在有十二个师。
不包括马丁率领的三个师。
“所有部队都损失惨重,第六集团军昨天损失了2。1万人,他们也缺少火炮支援,但是不得不继续和德军作战。”佛伦齐耐心不足,他现在压力很大,基钦纳给了佛伦齐最大程度的信任,佛伦齐需要战绩回报基钦纳。
让人无语的是,佛伦齐担任远征军总司令的同时,他的姐姐却在伦敦组织反战游行,英国人就是这么人格分裂。
“一个炮兵旅!”马丁不为所动,他这个元帅又不是英国战争部任命的,是南部非洲战争部命令的,虽然名义上接受佛伦齐的领导,但是佛伦齐不能越过马丁,直接给南部非洲的远征军下命令。
第726章 有对比才有伤害
佛伦齐会给马丁足够的炮兵支援吗?
不会,英国远征军也没有足够多的炮兵,步兵可以突击训练,炮兵不行,科学家兵种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形成战斗力。
那么马丁在得到足够多的炮兵支援前,会向德国第一集团军发动进攻吗?
同样不会,马丁手下只有三个师,105师还不满员,要节约使用,虽然南部非洲要刷战绩,但是也不能让士兵白白送死。
最终马丁还是得到了一个炮兵旅支援,不过不是佛伦齐给的,而是霞飞给的,战争远离英国本土,所以英国人可以等,法国人等不起,再等巴黎就完了。
炮兵旅的指挥官就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大放异彩,然后刚刚被提升为准将的罗伯特·尼维勒。
“元帅,43炮兵旅准将旅长罗伯特·尼维勒向您报道——”罗伯特·尼维勒看着马丁领口的元帅领章,眼睛里满满都是羡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元帅的将军也不是好将军。
其实都差不多,准将的领章也是黄金做的,含金量都一样,这时候数量就压倒一切。
“尼维勒将军,叫我马丁就可以——”马丁有点惊讶,罗伯特·尼维勒和贝当一样,今年都是57岁,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俩都不是将军,托世界大战的福,尼维勒和贝当都表现出色,这才被提升为准将,要说法国的军事体制也是够僵化的,在南部非洲57岁都可以退休了。
准将严格说起来不是将军,大概相当于大校。
虽然马丁对尼维勒的态度还算不错,但要是罗克在,可能对尼维勒会更尊重一些。
现在的尼维勒恐怕自己都想不到,两年后他将代替霞飞成为法军总司令。
让马丁略感意外的是,尼维勒率领的炮兵旅只装备了36门75毫米步兵炮,这和英国德国差距巨大,英国的炮兵旅通常装备54门十八磅(口径83。8毫米)火炮,再加上18门4。5英寸(口径114。3毫米)火炮。
德国的炮兵旅和英国差不多,54门77毫米野战炮,加18门105毫米榴弹炮。
“德国装备的火炮射击速度慢,效率和我们装备的75毫米步兵炮差距巨大,我们的一个炮兵旅,可以轻松压制德国的一个炮兵旅,之前我们就是凭借75毫米步兵炮,击退了第一集团军的进攻。”尼维勒中毒较深,和大多数法国将军一样,并不认为法国的炮兵思想已经出现问题。
七五小姐和英国德国类似的野战炮相比确实是优势巨大,英国装备的十八磅野战炮射速为每分钟十发都已经够快了,七五小姐的射速为每分钟15发,极限状态可以达到每分钟30发。
法国炮兵旅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大口径火炮,七五小姐性能虽然好,射程和威力毕竟有限,无法压制德军部队的105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凭借更远的射程,可以轻松在七五小姐的射程之外对法军部队的炮兵部队进行打击,所以在之前的战斗中,尼维勒才不得不把七五小姐部署在一线阵地,这样才能威胁到德国第一集团军的105毫米榴弹炮。
“今天做好准备,我们明天早上发动进攻。”马丁无意争论这个问题,南部非洲的非洲师没有专业的炮兵旅,部队只装备了少量的迫击炮,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都各有一个炮兵旅,装备54门75毫米野战炮和18门120毫米榴弹炮,火力输出和英德主力部队相比更加强大,尼亚萨兰军工集团还在研究120毫米自行加榴炮,年底之前可以服役。
加榴炮兼具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性能,使用大号装药和小射角射击时,加榴炮的性能和加农炮相似,可以打出加农炮的效果;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射击时,加榴炮又和榴弹炮相似,可以当榴弹炮使用。
加榴炮并不是南部非洲的独创,德国也在进行类似研究,另一个时空,德国在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就研制成功全世界第一款加榴炮,接下来各国研究的火炮就都是加榴炮,不过都是以榴弹炮命名。
自行火炮也不是南部非洲的独创,俄罗斯和法国都在进行类似研究,不过他们的进度和南部非洲相比都差得远,俄罗斯是把76毫米火炮装到卡车底盘上,研制出了全世界第一款自行火炮,法国才刚刚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尼亚萨兰军工集团是希望将自产的125榴弹炮装到坦克的底盘上,这才是真正的自行火炮。
虽然马丁想给部队留出更多的休息时间,但是德国人明显不这么想,八号傍晚,格罗姆的部队向201师发动进攻,战斗进行的很激烈,格罗姆投入了两个团,在炮兵的掩护下向201师的一个团发动进攻,201师寡不敌众,战斗开始不到一个小时就退出阵地。
“连一个小时都撑不住,为什么?”马丁怒火中烧,直接质问201师的师长布赖恩·马伦。
“敌人的人数太多,而且还有炮兵协助,部队撤下来的时候只剩下不到300人,我们的兵力调配有问题。”布赖恩·马伦也是很无奈,德军步兵师是两旅四团制,每个团接近3300人,201师是临时组建的部队,使用的是三旅九团制,一个团一千多一点,确实是打不过,能撑到战损七成才后撤,201师的战斗意志已经很顽强了。
“别特么给我找理由,我不管你怎么做,明天日出之前,必须把阵地夺回来!”马丁不听布赖恩·马伦解释,困难谁都有,大家都在硬撑,就看谁撑得住。
“我需要炮兵支援。”布赖恩·马伦也不是畏战,他也是南部非洲人,不会在乎荣耀堡部队的伤亡。
马丁也知道在没有炮兵支援的情况下很难夺回阵地,所以尼维勒的炮兵要配合201师连夜作战。
这时候就能看出法军作为陆军强国的实力,马丁下达作战命令后,尼维勒的部队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作战准备,然后就开始对德军进行火力打击。
马丁的概念中,火力准备通常是半个小时,掩护步兵部队抵达出发阵地,然后火炮延伸射击形成战场隔断,步兵开始冲锋,这就是步炮协同。
法国炮兵的指导思想明显不是这样,尼维勒的炮兵一直狂轰了一个小时,还没有停止的意思,马丁不得不主动叫停。
在一个小时内,36门75毫米步兵炮发射了超过两万发炮弹,现代化战争,一般国家真的玩不起。
为了夺回阵地,布赖恩·马伦出动了一个旅加两个团,这个旅本来是201师的预备队,却在战斗开始的第一天就被派上战场,战争的残酷可见一斑。
德国人没想到201师会连夜进攻,这个时代的军队一般情况下很少夜战,201师夺回了阵地,但是近两千名官兵伤亡,一夜下来,201师也残了一大半。
马丁看到战报的时候手都在发抖,世界大战的残酷远超马丁的想象,南部非洲攻占西南非洲,双方都只伤亡几百人,马丁在来到法国之前,已经尽可能做好了部队伤亡惨重的准备,但是惨重的程度还是出乎马丁意料之外,这样下去别说向第一集团军的侧翼发动进攻,恐怕南部非洲的三个师,在面对第一集团军的时候连三天都撑不住。
三天都算是高估了。
九月八号这一天在战斗的不仅仅是201师,处于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之间空隙地带的英国远征军和德军全面接战,佛伦齐投入了八个师,全部是英国主力军,战斗开始的第一天,英国远征军伤亡1。7万人。
让马丁没想到的是,当201师把伤兵送往南部非洲设立的野战医院时,才得知野战医院已经不收治普通士兵,只有军官才有资格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
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野战医院的设备更好,药物更充足,医生处理伤员也更有经验,整条战线上,英法联军每天的伤亡都超过三万人,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伤员是军官也超过三千,野战医院的医生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虽然知道情况很严重,但是马丁依然无法接受,野战医院是南部非洲国防部为南部非洲远征军准备的野战医院,出于人道主义才开始收治英法联军的伤员,结果现在南部非洲的伤员却无法得到救治,这让南部非洲的所有官兵都义愤填膺。
“法国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连个野战医院都没有?”马丁实在是想不通,法国那么多大学,增设一个医学院很困难吗?
“我们的医疗系统本来就不是为所有人准备的,有钱有地位的人生了病才能得到良好照顾,穷人生病只能在家等死。”尼维勒不客气,不止是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都一样,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