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6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绝大部分人对这一次战争的认识并不够清晰,普遍的看法是战争最多持续一年就会结束,并不会拖太长时间。
  基钦钠是第一个预言战争会持续三年以上的人。
  罗克之前说的那些话,是因为罗克知道世界大战打了四年,可以轻松当神棍。
  基钦钠就不一样了,他是基于现在的局势,才做出这个判断,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
  “100万军队,那么我们的军队就已经超过150万人——”罗克说的是陆军,并没有计算海军部分,如果加上海军,英国的军队总人数也已经超过200万。
  “那好吧,就以1910年的价格。”罗克咬牙,无论如何先把订单弄到手再说,反正1910年的价格也很赚,而且基钦钠还是保守了,两百万听上去挺多,其实真打起来也不够用,以后肯定还要继续订购,到时候要涨多少就是罗克说了算。
  军火赚钱就赚在时效性上,基钦钠现在就订购步枪,怕的不仅仅是物价飞涨,同时还担心如果到需要的时候才订购,但是南部非洲的产量跟不上,那么就会影响到和德国的决战。
  这一仗是不能输的。
  “我要尽快返回南部非洲组织生产,尽可能提前完成订单——”罗克也感受到基钦钠的迫切心情,现在巴尔干战争已经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彻底形成,随便任何一个小意外都可能导致战争的爆发,这时候罗克肯定是要返回南部非洲主持局面的。
  “这样最好,埃及的情况虽然危险,但是还没有到致命的程度,我们主要的敌人是德国。”基钦钠一语中的,不管是奥匈帝国还是奥斯曼帝国,都不会给英国带来太大压力,但是面对德国,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罗克默默点头,暗自庆幸南部非洲不需要面对德国的压力,只需要对付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
  罗克就算再自大,也不会认为现在的南部非洲有和德国抗衡的能力,别看德国现在的陆军海军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万,但是德国一旦发布动员令,部队随时能扩张到五百万人以上,考虑到德国的战斗力——
  南部非洲就算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也打不过。
  想想当初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是怎么被英国远征军推平的,要是南部非洲对上德国,下场就和布尔战争时期的布尔人一样,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战略战术都没用,只要能翻盘的战争,那就不是绝对实力。
  其实也没有那么急,在罗克主导下,南部非洲去年就已经完成了战略仓库的建设,现在南部非洲库存的步枪就超过百万支,这些步枪本来就是罗克为世界大战准备的。
  不仅仅是卖给英国,如果法国有需要,也同样可以卖给法国,一旦战争爆发,子弹的口径是不是通用也就不再是问题,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说其他的。
  当然了,返回南部非洲可以不着急,电报倒是可以先发,罗克分别给亨利和山姆发电报,这俩一个负责组织原材料,一个负责组织生产,只要他们不出问题,其实罗克回不回南部非洲都一样。
  十一月份,对基钦钠的调令正式下达,基钦钠离开埃及返回本土担任陆军部长。
  这时候罗克已经回到南部非洲,步枪的产量已经提高到每个月十万支,所有的工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不仅仅是步枪,各种口径的子弹、炮弹,炸药、火炮,只要是和战争有关的工厂都在加班加点,连北海的渔船都开始全力以赴为小斯的罐头工厂捕鱼,罗克不管这些事,回到南部非洲之后就开始调动部队,命令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向坦葛尼喀和南部非洲的边境移动。
  “为什么是坦葛尼喀,我们应该首先对付西南非洲才对。”德里克·多德不理解罗克的安排,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确实是西南非洲比坦葛尼喀好打。
  鲸湾和贝专纳之间的铁路修通之后,南部非洲的军队沿铁路乘坐火车就可以直接向西南非洲发动进攻。
  “傻!西南非洲迟早都是我们的,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要紧,坦葛尼喀不一定,所以只要战争爆发,我们就要首先拿下坦葛尼喀。”罗克这一点上不会犯糊涂。
  德里克·多德表情复杂,不过也没有说话,默认了罗克的安排。
  坦葛尼喀北边就是英国和埃及共管的苏丹,有一点可以肯定,英国肯定不愿意看到南部非洲连续吞并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就算南部非洲是英国的亲儿子也不行。
  所以罗克才要先把坦葛尼喀占下来,然后再慢慢打西南非洲,这样一来英国就算再不情愿,也总不能向南部非洲宣战。
  真要那样的话就搞笑了,想想苏丹和南部非洲都可以损失英国的海外领,如果苏丹向南部非洲宣战,那就等于是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自己跟自己宣战。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还发生过好几次。


第688章 反对无效
  按照参谋部的计划,罗德西亚北部师已经转移到北海和基伍湖之间的南部非洲和坦葛尼喀边境地区,骑兵第一师则是驻扎在爱德华港,一旦战争爆发,罗德西亚北部师会以最快的速度攻击乌松布拉,骑兵第一师则是从爱德华港乘船攻击坦葛尼喀沿海地区。
  同时荣耀堡部队也会配合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作战,这几年木木也是厉兵秣马,荣耀堡拥有近五万常规部队,装备训练情况和南部非洲组建的非洲师差不多,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其实如果可以,罗克更希望骑兵第一师能驻扎在桑给巴尔群岛,这样距离坦葛尼喀更近,更便于向坦葛尼喀发动攻击。
  只可惜伦敦不同意罗克的要求,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伦敦已经开始防备南部非洲的扩张,这让包括德里克·多德在内的英裔官员非常失望。
  罗克对此早有准备,桑给巴尔群岛曾经是马斯喀特苏丹国的一部分,独立之后成立了桑给巴尔苏丹国,现在是英国的保护国。
  英国现在还有底气拒绝南部非洲利用桑给巴尔群岛为跳板向坦葛尼喀发动进攻,等到世界大战打到一定程度之后,英国就算是想限制南部非洲也是有心无力,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除了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之外,罗克还调动了四个义务兵组成的常规部队配合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作战,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肯定瞒不过德国人,不过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却束手无策,这两个殖民地也在整军备战,但是因为装备不足,士兵连步枪都配不齐,除了口头上的反对,并没有太多办法。
  即便如此,西南非洲也没有叫停鲸湾和贝专纳之间的铁路,现在铁路已经越过温得和克,修到距离鲸湾不足一百公里的希尔西亚,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河网密布多山多丘陵,要修建大量的桥梁和隧道,大西洋铁路公司为了这条铁路付出了惨重代价,工程进行到现在,先后十五名技术人员因公殉职,牺牲的工人不计其数。
  “现在已经进入雨季,我们恐怕要暂时停工,2119号隧道昨天被洪水冲垮了,一千五百名工人一个月的努力毁于一旦。”大西洋铁路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弗农·费尔顿心情懊丧,和环境相比更恶劣的是天气。
  “2119”这个数字代表的并不是第2119个隧道,也不是隧道的长度,而是海拔,希尔西亚地处中央高地,平均海拔都在两千米以上。
  弗农·费尔顿之前曾经为环太平洋铁路公司工作过,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西南非洲这样条件恶劣的施工,弗农·费尔顿甚至认为这条铁路根本就不该修,就算是没有铁路,依靠内河运输也一样。
  西南非洲南部的奥兰治河和北部的库内内河,分别是和南部非洲、葡属西非之间的分界线。
  “我们的人有损失吗?”大西洋铁路公司的总经理布兰特·沃尔什不问工人有没有损失,问也没用,徒增烦恼。
  “没有——”弗农·费尔顿暗自庆幸,大西洋铁路公司的工程师们现在学聪明了,从不亲临施工一线。
  “那就无所谓,给贝专纳发电报,我们需要更多的工人。”布兰特·沃尔什早有心理准备,现在为大西洋铁路公司工作的工人不仅仅有南部非洲的祖鲁人,而且还有莫桑比克王国的尧族人、刚果王国的泰泰拉人、葡属西非的奥温本杜人,以及西南非洲本地的卡万戈人。
  总之,这是一条汇集了西南非洲周边所有资源共同修建的铁路。
  “没有更多的工人了,这些欧洲人都疯了,南部非洲在整军备战,西南非洲在整军备战,就连葡萄牙人都在征兵,他们是要毁灭全世界。”大西洋铁路公司的副总经理斯图亚特·萨皮尔语带嘲讽,欧洲人看不起美国人的时候,暴发户也看不起腐朽的守财奴。
  “贝专纳每天都有大量新移民安置,他们有的是人。”沃尔什比较了解情况,贝专纳的情况和美国正在进行的西进运动很相似,大量新移民的到来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内陆地区充满生机,不仅仅是肥沃的奥卡万戈沼泽和东部地区,就连被称为沙漠的卡拉哈利都有大量新移民安家。
  “贝专纳的新移民都是华人,你觉得那个人会让他们来修铁路?”萨皮尔阴阳怪气,“那个人”指的是罗克,在南部非洲讨论罗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萨皮尔用“那个人”代指,反正沃尔什和费尔顿知道萨皮尔说的是谁。
  “肯定不会,说实话,我都想移民南部非洲,上个月我去了一趟尼亚萨兰,在我刚到开普敦的时候,我以为开普敦是非洲最繁华的城市,现在我才知道,和开普敦一样繁华的城市,在尼亚萨兰有无数个——也不对,尼亚萨兰的很多城市比开普敦——也不是更繁华,应该是理念更先进,建设城市的理念更先进,先进了最少五十年。”费尔顿脱掉沾满泥巴的皮靴扔地上,马上就有小黑过来拿走清洗,还给费尔顿端来了热水泡脚,这是南部非洲的习惯。
  随着华人的大量涌入,华人的习惯也开始逐渐普及,大多数白人还是不习惯喝热水,不过泡脚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费尔顿用来泡脚的水盆里还浸泡着几种费尔顿认不出的中药材,据说南部非洲的首相和议长每天也会使用中药泡脚。
  “真的很神奇,美国的华人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南部非洲的华人却——”沃尔什词穷,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因为《排华法案》,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环境很艰难。
  “这是好事,我可不想某一天接受华人的统治,即便现在的南部非洲看上去很不错。”萨皮尔坚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给华人一个正确的评价,即便华人做出某些成绩。
  “为什么不?我觉得南部非洲比美国更有前途。”费尔顿去了一趟尼亚萨兰已经被征服,专业的技术人员,更信任自己的第一感觉。
  “怎么可能,看看我们对印第安人做了什么吧,现在南部非洲是英国的海外领,所以华人安分守己,如果华人得到南部非洲的领导权,你觉得华人会不会秋后算账?如果是我我会的。”萨皮尔由己推人,听上去有道理,实际上不成立。
  “尼亚萨兰的领导人就是华人,从上到下都是,州长和议员都是华人,也没听说尼亚萨兰对白人有任何限制,尼亚萨兰还是南部非洲徳裔人口最多的地区,我认识的人中,也没有人因为军备竞赛被排挤。”费尔顿据理力争,他本人也是徳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