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还找什么投资,在比勒陀利亚等着叛乱平息就行了——”亨利面带嘲讽,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这种企业,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矿场,技术含量基本上没有,全部是靠压榨矿工盈利,跟约翰内斯堡的金矿一样。
  曾经法瓦尔特钢铁公司也是依靠压榨矿工盈利,现在随着法瓦尔特钢铁公司实验室的发展,以及和英国本土钢铁公司的合作,法瓦尔特钢铁公司的技术水平也是蒸蒸日上,尼亚萨兰军工集团使用的枪炮钢,以及爱德华造船厂使用的船用钢都是法瓦尔特钢铁公司自产的。
  说起和英国本土钢铁公司的合作,这还要感谢内维尔的帮助,内维尔在从政之前从事的也是钢铁冶炼行业,对于英国的钢铁冶炼行业很熟悉,正是有内维尔的牵线搭桥,法瓦尔特钢铁公司才能这么顺利的得到相关技术。
  和单纯的挖矿卖钱相比,提升技术确实是比较辛苦,但是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企业的利润也会更高,亨利现在已经尝到了甜头。
  亨利之所以重视技术,和罗克的严格要求也是分不开的,钢铁对于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部非洲想要发展工业,钢铁不仅有产量还要有质量。
  这里还要感谢的是南部非洲的丰富矿藏,罗克以前上学的时候,常常在课本上看“地大物博”这个词,到了南部非洲才算是知道什么叫地大物博,这里除了石油,几乎有发展工业所需要的任何原料,而且都是要多少有多少的那种储量,关键开采不仅很容易,而且矿石品位还特别高。
  说句不好听的,南部非洲要是搞不好工业,都对不起南部非洲地下的矿藏。
  “等到叛乱平息,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还是否存在都说不定——”艾赛亚·张伯伦面带苦笑,他是职业经理人,并不是老板,所以无法决定企业的命运。
  因为叛乱,刚果自由邦的几个大企业股票暴跌,英国的股票是没有跌停板的那种,一天之内就可以跌得血本无归,叛乱发生后,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的股票面值,还不到巅峰时期的百分之十,好几个公司的股东都想找人接盘,但是大家都不傻,现在的刚果自由邦就是火坑,除非活腻了才往里跳。
  “你刚才不还是很有信心?”亨利不怜悯,非洲这些矿业公司的总经理老板,有一个算一个,手上都是血债累累,哪怕破产也是自作自受。
  “我肯定有信心,可是投资人没信心,我又不想失去这份工作。”艾赛亚·张伯伦总算是还有个优点,只可惜“诚实”这一点对于商人来说是最没意义的。
  “诚实”这个品质只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用,成年人的世界里诚实的人往往并不受欢迎,并不是说诚实不好,而是很多时候,我们要用更加聪明的方式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
  别误会,这里的“更加聪明”不是指撒谎。
  “啊哈,你说得对,我和洛克都是没信心的投资人。”亨利不松口,刚果自由邦境内的铜矿对南部非洲意义不大,尼亚萨兰和罗德西亚境内的储量比刚果自由邦境内更多,所以亨利轻松得很。
  “张伯伦先生,我给你两分钟的时间说服我,如果你能表现出你的价值,那么即便我不会投资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我也会给你一个地位和收入差不多的工作。”罗克还是愿意给艾赛亚·张伯伦机会,不管是什么时代,能混到上流社会必定有过人之处,要么是有资源,要么是有能力。
  “乐意为您效劳,尼亚萨兰勋爵,不过我需要一个安静点地方。”艾赛亚·张伯伦目光闪烁,明显是嫌弃这里人多眼杂。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罗德西亚酒店别的没有,房间多得很,罗克在罗德西亚酒店有长期包房,全世界任何一家罗德西亚酒店,罗克随时可以订房。
  亨利没有跟着罗克和艾赛亚·张伯伦离开,对于罗克的那些阴谋诡计,亨利也没兴趣,大概半个小时之后,罗克才返回宴会厅,艾赛亚·张伯伦却没有跟着一起回来。
  “艾赛亚·张伯伦人呢?”亨利随口问。
  “回刚果自由邦了。”罗克随口答。
  “你给他工作了吗?”亨利好奇。
  “回刚果自由邦就是我给他的工作。”罗克记仇,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对于刚果自由邦的情况,艾赛亚·张伯伦比罗克更了解。
  关键是艾赛亚·张伯伦这种人没什么底线,就跟克里斯蒂安一样,不管是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没有道德洁癖,这种人如果用对了还是很好用的。
  一个星期后,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的矿工暴动,愤怒的矿工冲破监工和打手设置的防线,冲进矿场的军火库抢走大量武器,又过了一个星期,刚果自由邦的叛军从之前的二十万人增加到五十万人。
  能当矿工的,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因为常年体力劳动大多身体强壮,这些人武装起来才是叛军的主力,之前的叛乱都只能说是小打小闹。


第611章 不听不听
  进入二月份,刚果自由邦的局势迅速崩溃,随着大企业的相继撤离,中东部大片地区沦陷,比利时政府面对混乱缺乏有效应对手段,连利奥波德维尔和博马之间的联系都被切断。
  利奥波德维尔以利奥波德二世的名字命名,是刚果自由邦最大的城市,不过却不是刚果自由邦的政治中心,博马才是刚果自由邦名义上的首都。
  之前利奥波德维尔和博马之间因为河道受瀑布群隔断,两个城市依靠铁路连接,叛乱爆发后,叛军将利奥波德维尔和博马之间的铁路炸毁,整个刚果自由邦,就只剩下出海口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处于比利时政府的控制中。
  刚果自由邦的地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斗身是位于内陆的热带雨林地区,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出海口极为狭窄,只有不到三十公里。
  虽然刚果自由邦绝大部分领地都被叛军控制,但是比利时政府并没有放弃对刚果自由邦的野心,叛乱发生后大企业的纷纷撤出,给了比利时政府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比利时政府此时能拿出强有力的方式,那么比利时政府就可以趁机收回各大企业在刚果自由邦的权力,完成对刚果自由邦的实际控制。
  问题就在于,面对叛军,比利时政府连平叛的部队都无力组建,虽然比利时政府坚持对刚果自由邦的所有权,拒绝周边国家地区的任何“帮助”,但是刚果自由邦的实际情况却在不断恶化,到二月底,刚果自由邦境内仅剩少数白人控制区还在坚持,连利奥波德维尔都被叛军围困。
  现在的叛军,也和以前手无寸铁的乌合之众不同。
  自从葡属东非的非洲人成功将葡萄牙人赶走之后,围困成为非洲人对付殖民者最有效的手段。
  和比利时葡萄牙这些国家相比,非洲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力资源,以及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往非洲人和白人作战时,因为对白人武器的不了解,经常主动向殖民军队发动进攻,结果就在殖民军队凭借优势武器构筑的坚固工事面前碰的头破血流。
  现在非洲人学聪明了,他们不再主动进攻,充分发挥人数优势,利用复杂的地理环境采取围而不打这种方式,逐渐消耗殖民部队的物资储备,倒闭殖民部队主动进攻,这一正一反瞬间破局,以往的劣势反而转化成优势,结果就是殖民部队处处被动,溃不成军。
  刚果自由邦境内爆发叛乱后,运气好的白人纷纷逃亡,运气不好的白人就消失的无声无息,罗克原本是从二月初开始,准备逐步将尼亚萨兰境内的难民分批送回欧洲,但是却遭到大部分难民的拒绝,很多难民希望能留在尼亚萨兰生活,根本就不想离开。
  “非洲的大部分白人都是在欧洲活不下去所以才选择移民,就连我们这些官员都是因为在本土不受重视升迁无望,所以才选择到非洲另谋出路,那些刚果自由邦的难民现在身无分文,所有的财产都在叛乱中损失一空,他们回到欧洲之后多半沦为社会底层,所以他们不想离开很正常。”亨利了解非洲白人的心态,当初亨利也是因为没有继承爵位的权利,在家族中不受重视,所以才跑到非洲参军。
  “就算是留在尼亚萨兰,他们也将处于社会底层,而且尼亚萨兰没有非洲人供他们奴役,他们恐怕不习惯尼亚萨兰农场的经营方式。”罗克不看好这些难民,如果是跟叛军浴血奋战过,最终不敌被迫前往尼亚萨兰,那罗克多少还会给他们一些尊重,现在就算了吧,那些不战而逃的懦夫,根本不值得怜悯。
  这一点确实是对比鲜明,在尼亚萨兰,即便是女人,每年也要抽出时间接受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就是为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有殊死求生的能力。
  尼亚萨兰的这些难民,在刚果自由邦都是种植园主,打猎是刚果自由邦白人最热衷的运动,他们闲暇时甚至以射击刚果自由邦的非洲人取乐,按说他们都拥有不错的军事能力,但是在面对叛军的时候,这些人还是选择主动逃走,而不是殊死一搏,这实在是很让人遗憾。
  “回到欧洲同样没有,而且回到欧洲连农场都没有,只能进工厂受人奴役,留在尼亚萨兰至少有农场,只要不是懒得无药可救,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亨利这个问题上也是没办法,奥兰治已经有经营不善被迫卖掉农场的“穷白人”出现,白人在非洲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
  大多数布尔人选择卖掉农场之后前往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另起炉灶,不过依他们的性格,即便是再次移民,结果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现在因为各国的移民政策,这些流浪的穷白人还有空子可钻,等到各国意识到这个问题,逐步取消移民政策,这些白人就将彻底沦为穷白人,谁都救不了他们。
  其实这也很正常,欧洲现在就有很多穷白人,非洲的这些白人在来到非洲之前,绝大多数都是穷白人。
  “尼亚萨兰没有多余的土地分配给他们。”罗克直接拒绝,尼亚萨兰的空地多得很,不过都是给华人准备的,没有一寸土地多余。
  刚果自由邦的难民,即便是要留在南部非洲,也要接受联邦政府的统一分配,想留在尼亚萨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纳塔尔或者巴苏陀兰还有可能。
  再过几年,连纳塔尔和巴苏陀兰也没有空地安置这些新移民,所以阿德正在分阶段取消移民政策。
  “你也不用表现的那么明显吧,区区一千多人,安置他们并不需要太多土地。”亨利不满,罗克虽然嘴上不说,实际上尼亚萨兰是极端排外的,看看尼亚萨兰引进的那些白人就知道,除非是有一技之长,要不然尼亚萨兰绝对不会接收。
  南部非洲十个州,尼亚萨兰的面积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却一直在扩张,在吞并了一部分葡属西非和刚果自由邦的土地之后,现在尼亚萨兰的面积已经达到近七十万平方公里,这还不包括尼亚萨兰实际控制的尼亚萨湖和北海,这么大的面积,境内却几乎没有白人农场主,这是南部非洲公开的秘密。
  包括亨利在内的很多白人,也对罗克的做法颇有非议,不过罗克的理由充分,白人在耕种技术、勤劳程度、管理难度等等方方面面都和华人有着明显差距,尼亚萨兰虽然地处边境,但是在南部非洲十个州内,发展程度是最好的,华人现在也是阿非利卡人,所以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