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南互保的原因和结果这里不讨论,单说东南互保的影响,对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形成极大冲击,事实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已经丧失了对两江、两广、湖广等地的控制权,所以清政府对尼亚萨兰的禁令,在清国北方或许还有一定影响力,在清国南方根本就无法落实。
  尼亚萨兰这两年的移民,也逐渐从清国北方向清国南方和内陆转移,以前梁鼎新还住在清国京师,现在已经从京师搬到松江,胡佛也已经离开清国返回美国,所以这两年尼亚萨兰从清国获得的移民总量虽然是在减少,但是质量却在不断提升,比如这两年移民尼亚萨兰的华人,农民的比例就在逐渐缩小,手工业者,技术人员,以及受过教育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数都在显著增加。
  尤其是手工业者,清国还在强调“士、农、工、商”,尼亚萨兰却对手工业者全无歧视,甚至手工业者想在尼亚萨兰创业,从兰德银行贷款,都比农民贷款扩大农场更容易,所以这两年移民尼亚萨兰的手工业者就有点多,以前一百个移民中有一两个就不错了,这两年,比例已经逐渐攀升到百分之十五左右。
  “我们现在和江南的士绅合作,借助当地士绅的势力从清国移民,效果其实还不错,不过要见到成效,恐怕要到五年到十年之后——”安东也是很无奈,世间不如意,十之常八、九。
  有一点必须要说明,最近这几年,因为尼亚萨兰的大规模移民,清国大城市内的流浪儿数量明显减少。
  换成是其他国家,对于成年劳动力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女性和儿童的需求。尼亚萨兰就不是这样,通常情况下,尼亚萨兰和清国的士绅合作,每得到一个成年劳动力,尼亚萨兰支付的报酬大概是十块大洋左右,女性和孩子的报酬是五块大洋。
  听上去好像差了一倍,根本没有可比性,实际上相对于成年劳动力,女性和儿童更容易获得,所以有一段时间,尼亚萨兰的移民船,送来的都是女性和儿童,这一度让安东头大如斗。
  但是对于罗克来说,这种情况就好的很。
  其实罗克并不怎么重视成年劳动力,如果单纯是为了劳动力,其实南部非洲有更好的选择,那些成年非洲人的工作能力,其实比起华人成年劳动力来说差不了多少。
  但是关键在于非洲本地成年劳动力几乎不需要成本,所以这样一来就差别巨大。
  相对来说,罗克更喜欢未来具有无限可能的儿童,只要对这些儿童加强教育,然他们接触新思想,新技术,那么没准这些孩子中间,未来就会诞生无数个鲁道夫·狄赛尔,或者是无数个约翰·摩西·勃朗宁。
  至于女性,虽然罗克并不介意中西结合的家庭,但是尼亚萨兰的光棍还是多得很,有些人错过了和布尔女性组建家庭的机会,又无法获得华裔女性的青睐,所以就把主意打到那些刚刚移民南部非洲的廓尔喀人身上。
  还别说,真的有很多廓尔喀女人愿意和华人组建家庭,甚至年龄都不成问题,和一贫如洗的廓尔喀人相比,至少能留在尼亚萨兰的华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积蓄,这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没关系,别说是五到十年,就算是二十年三十年我们也等得起——”罗克不着急,赶不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正这二、三十年间,罗克无论如何也要抓住机会。
  客观上说,尼亚萨兰的整体教育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德兰士瓦和开普敦,这并不仅仅是尼亚萨兰拥有南部非洲唯一的大学,了解尼亚萨兰教育体系的人都知道,尼亚萨兰最先进的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尼亚萨兰境内所有的中小学,几乎都可以和紫葳公学媲美。
  要知道,紫葳公学的水准,即便放在英国本土都是能排的上号的,那么尼亚萨兰境内的中小学教育有多恐怖可想而知。
  罗克的底气也就在这儿。


第434章 辞职
  距离第一批华裔警察家属抵达开普敦已经差不多七年,距离罗克在橡树镇开始对第二代华裔进行规模教育也已经过了足足六年。
  六年,当时的少年已经成长为青年,当时的儿童也差不多都在尼亚萨兰大学学习,今年八月份,尼亚萨兰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罗克坚持了这么长时间的教育投资,也终于见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一个糟糕的消息,教育委员会没有对我们尼亚萨兰大学进行验收,所以不承认我们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证书。”一直到七月底,道格拉斯才来找罗克。
  道格拉斯说的“教育委员会”指的是英国教育委员会。
  和南部非洲不一样的是,英国本土现在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委员会,对行业进行管理,比如教育行业就有教育委员会,农业有农业委员会,工业有工业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拥有很大权力,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影响力不逊于英国政府。
  之前的南部非洲也是一样,各种各样的委员会负责管理社会方方面面,道格拉斯就曾经是约翰内斯堡教育委员会的主席。
  教育委员会不承认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证书,也就意味着尼亚萨兰大学毕业的学生,在英国本土,或者是在整个英联邦,都无法获得相应职位,这对尼亚萨兰大学还是有影响,不过影响并不大,毕竟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生,以后多半会选择留在南部非洲工作,所以英国教育委员会是不是承认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证书,并不会对尼亚萨兰大学的学生就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对尼亚萨兰大学的名誉有严重影响。
  以前开普敦有一所好望角大学,这个好望角大学其实就是个短期培训班,方方面面跟尼亚萨兰大学都相去甚远,连个固定的校舍都没有。
  但是就连好望角大学的毕业证,都可以获得英国教育委员会的承认,所以现在英国教育委员会根本没有理由不承认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证书。
  “为什么没有验收?我们这边有责任吗?”罗克总要先了解情况,然后才能想办法。
  “我们这边没有任何责任,去年我们就申请教育委员会验收,而且还对教育委员会进行了公关,但是教育委员会却一拖再拖,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启动对尼亚萨兰大学的评审,昨天教育委员会总算给了我们一个回复,理由是尼亚萨兰大学的学科设置不够规范,而且存在多语种教学行为,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教育委员会不会启动对尼亚萨兰大学的评审。”道格拉斯非常生气,估计在公关的时候花了不少钱,结果这些钱现在看起来都是喂了狗。
  关于学科设置,尼亚萨兰大学和英国本土的大学确实是不一样,最起码尼亚萨兰大学就没有英国本土大学常设的神学课程。
  同时因为尼亚萨兰大学的教授来自欧洲各国,所以肯定有人不擅长英语,在授课过程中确实是存在多语种教学行为。
  这些问题其实说起来都不算严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英国教育委员会却以此为理由拒绝尼亚萨兰大学的申请,甚至都没有启动对尼亚萨兰大学的评审,这很不正常。
  “这么说,我们一点责任都没有。”罗克信任道格拉斯,但是不信尼亚萨兰大学一点责任都没有。
     '奇^书^网''q i'。's u''w a n g '.'c C'
  “没有,绝对没有!”道格拉斯果断否认,不过接下来也有点不好意思:“前段时间,到尼亚萨兰大学工作的人比较多——”
  这是个委婉的说法,直白点的话,就是这段时间尼亚萨兰大学挖墙脚挖的有点狠,结果引起了英国本土学界的公愤,所以英国教育委员会才会不承认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证书。
  话说尼亚萨兰大学的制度,对那些在英国本土郁郁不得志的大学讲师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很多讲师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可能连个副教授都混不上,而来到尼亚萨兰大学最起码也是一个副教授起步,毕竟南部非洲也是英联邦一员,所以愿意到尼亚萨兰大学工作的英国讲师,比德国讲师的数量更多。
  最起码都没有丝毫的心理障碍。
  “史沫资部长怎么说?”罗克不是推卸责任,杨·史沫资现在是联邦政府教育部长,这个问题杨·史沫资责无旁贷。
  “呵呵,史沫资部长希望尼亚萨兰大学能搬迁到布隆方丹去——”道格拉斯对杨·史沫资简直嗤之以鼻。这也很好理解,站在布隆方丹的立场上,其实罗克能理解杨·史沫资的行为,但是罗克不能接受,尼亚萨兰大学是罗克的心血所在,罗克前前后后投入数百万英镑,现在杨·史沫资一句话,就希望尼亚萨兰大学搬迁到布隆方丹,估计杨·史沫资把真把自个当根葱了,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难道就没有考虑过罗克的反应?
  “那就算了,尼亚萨兰大学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也不是教育委员会说了算,至少最近十几年,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生还不需要到英国本土去找工作,他们不承认就不承认吧——”罗克才不会委曲求全,英国教育委员会的那群老学究要是认为这样就能逼迫尼亚萨兰大学认输,那么他们就太不了解罗克了。
  八月十五号,尼亚萨兰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顺利结业,罗克受邀参加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亲手为优秀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其实受邀参加典礼的人数有点多,不仅仅是罗克,杨·史沫资身为教育部长,也接到了毕业典礼的邀请,不过杨·史沫资部长最近的麻烦有点大,所以没心情来参加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典礼。
  道格拉斯找罗克告状的第二天,南部非洲的报刊杂志就开始连篇累牍的对英国教育委员会进行口诛笔伐,连带着不作为的联邦政府教育部也被拉出来示众,于是教育部的很多不公正行为就暴露在公众面前,所以这段时间杨·史沫资的日子有点不好过。
  实在是教育部也太过分,作为联邦政府的教育部门主管机构,教育部理应对联邦政府所有州都一视同仁,既要帮助教育比较发达的尼亚萨兰、德兰士瓦等地区,又要扶持教育落后的纳塔尔、斯威士兰等地,结果教育部似乎并不关注奥兰治之外的其他地区,整个教育部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经费都被用于奥兰治,别忘了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有九个州,这样一来,其他州肯定就非常不满意。
  结果南部非洲的报刊杂志刚刚开始造势,就有很多教育界人士主动站出来接受媒体采访,控诉联邦政府教育部的不公正待遇。
  表面上看,确实是太不公正了,比如贝专纳州,自从联邦政府成立之后,获得的经费仅仅是区区六千镑,还不够支付贝专纳州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薪水,这简直就是对贝专纳州的公然歧视。
  其实也怪不得教育部,要是罗克担任教育部长,连这六千镑没准都不给。
  在联邦政府的最新统计中,贝专纳州的联邦政府公民一共也就只有九百多点,连一千人都不到,受教育人群更是只有六百多点,教育部给的六千镑,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已经十镑左右,这对于现在的联邦政府来说还不错,毕竟联邦政府也不富裕。
  这里的最新统计,只统计贝专纳州的白人,贝专纳州当地非洲土著是没有资格被统计的。
  然后这样一来,贝专纳州的财政报表就非常好看,区区九百多人的贝专纳州,国民生产总值居然达到一百五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