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月五号,德拉莱在西南非洲温得和克被温得和克警察枪杀,理由是德拉莱没有按照规定停车。
  实际上这是个误会,整个西南非洲,只有西南非洲总督拥有尼亚萨兰生产的勋爵汽车,所以德拉莱在乘坐着自己的汽车出现在温得和克街头时,被温得和克警察作为强盗击毙。
  另一个时空,1914年,德拉莱也是在约翰内斯堡,因为没遵守规定,被约翰内斯堡警察误杀。
  当时警察以为他们拦截的是在兰德进行抢劫的福斯特匪帮的汽车,但是布尔人认为这是约翰内斯堡警察的蓄意谋杀,所以一度造成布尔人和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当局的关系极度紧张。
  这个时空,德拉莱是在温得和克遭遇意外,和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没有丝毫关系,布尔人当然也没有理由迁怒联邦政府。
  德拉莱身故之后,阿德将德拉莱的尸体接回奥兰治厚葬,并以联邦政府的名义发表唁电,表达对德拉莱的哀悼,同时电告德属西南非洲,要求西南非洲总督彻查事实真相,必须有人为此事负责。
  罗克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不管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现在最重要的把责任都归咎于德属西南非洲,这样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五月份南部非洲的所有报纸,对于德拉莱遇难,以及坦葛尼喀境内的战事报道简直就是连篇累牍,字里行间都在暗示,或者是直接挑明,德拉莱之所以在温得和克遇害,就是德属西南非洲对南部非洲的报复。
  “事实真相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舆论引导,德国的报纸把我们都说成是吃人的恶魔,还是一样有人信,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舆论优势,把责任全部归咎于西南非洲。”罗克再给北岩勋爵的电报中就是这样直截了当。
  北岩勋爵现在的身份是泰晤士新闻集团的总经理。
  罗克买下《泰晤士报》和《每日邮报》之后,顺手又成立了《太阳报》,然后以这三家报纸为核心,组建了泰晤士新闻集团。
  在英国,或者说是全世界,北岩勋爵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嗅觉和天赋无与伦比,罗克的优势在于资本领域,到了具体的传媒领域,罗克也要承认北岩勋爵的能力,所以北岩勋爵就成了泰晤士新闻集团的总经理。
  自从坦葛尼喀境内爆发叛乱以来,泰晤士新闻集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泰晤士新闻集团的第一时间报道,坦葛尼喀境内的叛乱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实际上泰晤士新闻集团对坦葛尼喀境内叛乱的有关报道,甚至引起了英国政府的警惕。
  北岩勋爵在给罗克的回复中就明确表示,有议员对泰晤士新闻集团的报道表示了担心,因为泰晤士新闻集团的报道,会在英国境内激起严重的反德情绪,这样或许会影响到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是形势恶化到不可逆转状态。
  这充分说明,英国政府内部还是有人抱有幻想,认为在目前这种军备竞赛的前提下,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还有缓和的余地。
  罗克对于时局的认识就很清晰,军备竞赛只能以战争为终结,德国为了军备竞赛已经投入了数千万英镑,英国的投入已经上亿,这么多的投入,如果最后没有一个结果,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罗克的态度就很坚决,不管有没有议员反对,泰晤士新闻集团都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英国不是号称言论自由嘛,这也是泰晤士新闻集团在维护自己的言论自由。
  话说《泰晤士报》一直以来都是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从来不会迎合公众,这也是《泰晤士报》成为泰晤士新闻集团核心的原因。
  回过头来,为了配合泰晤士新闻集团的宣传,尼亚萨兰水警、骑兵第一师、以及罗德西亚北部师在尼亚萨兰也是动作频频,态度越来越激进。
  五月二十号,北海水警的旗舰“北海号”越过北海中线,抵近到距离乌松布拉港不足一公里的水域巡逻,引起乌松布拉水警的强烈抗议。
  二十五号,骑兵第一师的巡逻队在巡逻时和坦葛尼喀德军遭遇,双方爆发肢体冲突,坦葛尼喀德军大败亏输,这一次不仅是战马被抢走,还有德军士兵被扒光了衣服,双方险些擦枪走火。
  二十六号,德军第三十五师在围剿一支荣耀堡部队时,尼亚萨兰境内的罗德西亚北部师部队开始集结,给德军第三十五师造成巨大压力,最终德军第三十五师因为要防备罗德西亚北部师的突然袭击,原本被包围的荣耀堡部队趁机突围。
  三十号,埃里希·冯·法金汉终于忍无可忍,通过德国外交部联系英国外交部,要求和罗克直接会面。
  英国外交部同意了德国外交部的要求,并没有给罗克任何提醒,但是当天晚上塞尔伯恩伯爵给罗克发电报,希望罗克能够表现出英国政府的立场,代表南部非洲坚决反对德国在坦葛尼喀境内实施的殖民暴行。
  阿德也在关注罗克和埃里希·冯·法金汉的会面,所以六月五号,现任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第一秘书的西德尼·米尔纳来到尼亚萨兰,罗克和埃里希·冯·法金汉的会面,西德尼·米尔纳亚要全程参与。
  “西德尼,欢迎来到尼亚萨兰——”罗克在鹰堡为西德尼·米尔纳举行私人晚宴,欢迎西德尼·米尔纳的到来。
  “早就听说尼亚萨兰是人间天堂,今天才来到尼亚萨兰,果然名不虚传——”西德尼·米尔纳对罗克也是客气得很,先不说罗克和阿德的关系,就目前罗克的地位,也足够让西德尼·米尔纳对罗克保持尊重。
  毕竟目前的南部非洲,只有罗克和阿德这两个子爵,其他人诸如亨利、菲利普就都是男爵。
  不过最近听说阿德要晋升伯爵了,或许今年就被获封。
  南部非洲自治后,英国对于南部非洲的官员也是大肆笼络,相对来说,爵位的成本最低,所以今年估计南部非洲会有很多人封爵,毕竟爵位只是一个名义,并不需要太多成本。
  “首相的身体还好吗?”罗克关心的还是阿德,按照汉文化的传统,罗克现在也是天子门生。
  “还不错,不过首相每天忙得很,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最多只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西德尼·米尔纳苦笑,首相这个职位也不是好当的,谁当谁知道。
  罗克还只是副职,每天的公务就让罗克不厌其烦,阿德身为南部非洲联邦政府首相,每天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大多数地区主政官员最多担任两届,时间再长,身体实在是受不了。
  如果都像阿德这样事必躬亲,那真的能把人活活累死。
  “你还是要提醒首相,工作是做不完的,会休息才能更有效率的工作,联邦政府养那么多官员,不能工作都让首相一个人做。”罗克要是当皇帝肯定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昏君,最起码一个“懒政”是逃不掉的。
  “我当然提醒过,只可惜没有任何作用——”西德尼·米尔纳看向罗克的目光很复杂,估计有责怪罗克劝说阿德回到南部非洲的意思。
  但是更多是感激。
  如果阿德不会到南部非洲,那么在伦敦就处于被边缘化状态,西德尼·米尔纳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现在阿德回到南部非洲联邦担任首相,西德尼·米尔纳是联邦政府第一秘书,真的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西德尼·米尔纳对罗克的感情很复杂。
  多半还应该是感激。
  要不然西德尼·米尔纳就不会对罗克态度这么好。
  “好吧,我承认,是我给首相添了不少麻烦。”罗克主动承认错误,尼亚萨兰这段时间事情确实是有点多,估计阿德也很头大。
  “不不不,勋爵,不是你的问题,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之间的这点摩擦,其实对联邦政府也是有好处的,最起码能够让我们一致对外,这段时间奥兰治就很平静,博塔部长都很少去比勒陀利亚要钱——”西德尼·米尔纳哈哈大笑,凡事都有两面性,站在尼亚萨兰的角度上,和坦葛尼喀之间的摩擦确实是很严重。
  但是站在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角度上,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之间的这点事也不全是坏事。
  这也是世界各国的常态,德国挑起军备竞赛之前,就在摩洛哥制造和法国之间的摩擦,以证明加强军备的必要性。
  英国要压制德国海军的崛起,就在国内大肆炒作德国海军崛起的威胁,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海军的崛起,真不是一两艘军舰可以决定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十年陆军、百年海军”的说法。
  说到海军,尼亚萨兰现在已经开始建造巡洋舰了。


第423章 讽刺
  从“北海号”开始,尼亚萨兰在海军建设上的速度在逐渐加快。
  尤利塞斯造船厂当初在建造“北海号”的时候耗时四个月,但是在建造“东湖号”的时候就只用时两个半月。
  “东湖号”建造完成后,造船业的中心转移到爱德华港,这一次一开工就是三艘,只用了两个月就全部建造完成。
  现在爱德华港造船厂已经开始建造属于南部非洲的第一艘快速巡洋舰,这一级别的巡洋舰也被命名为“爱德华级”,一共要建造四艘,全部建成后,将分别部署在爱德华港、德班、开普敦、以及被西南非洲领土包围的飞地鲸湾。
  看上去部署的地区似乎有点分散,并不利于兵力快速集中。
  实际上在非洲来说已经够了,南部非洲最大的对手就是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这两个地区根本就没有海军这个编制,南部费会走甚至都不用装备巡洋舰,一千多吨的驱逐舰在非洲海域就能横着走,德国政府如果真的派遣舰队支援西南非洲或者坦葛尼喀,那么英国政府也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所以罗克不愿意脱离英联邦是对的,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利用外部战争转移国内关注焦点是很常见的方式,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刚刚成立,实际上内部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布尔人就是最大的隐患。
  无论如何布尔人也是南部非洲的一部分,所以自从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爆发摩擦以来,远在奥兰治的布尔人也消停了很多,这段时间不给联邦政府找麻烦其实就是做贡献,南部非洲境内的报纸也是这么宣传的,号召全体阿非利卡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现在阿非利卡人不再单纯的指非洲土著或者是布尔人,而是南部非洲所有人的统称,联邦政府官方以及所有的报刊杂志都在刻意淡化种族概念,不管是白人还是华人,只要在南部非洲,那么就是阿非利卡人,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里要注意的是,除了白人和华人之外,其他种族并没有被列入阿非利卡人行列,比如印度人和非洲人,在联邦政府官方的所有文件中,都没有涉及到这两个群体,自然更谈不上保护。
  其实一直以来,南部非洲都有很多声音,要求南部非洲所有的印度人离开南部非洲返回印度。
  这个计划真不是罗克推动的,而是杨·史沫资首先提出的,虽然名义上印度人也是英国国民,但是在南部非洲,印度人从来没有被真正接纳,南部非洲的大部分印度人都集中在纳塔尔,德班已经有规模庞大的印度社区,布隆方丹也有很多印度人定居,正是因为布隆方丹的印度人,才导致杨·史沫资对印度人极度反感。
  不得不说,印度人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