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勋爵,尼亚萨兰连军队都没有,怎么保证边境线的安全——”路易·博塔不软不硬刺激一句,这又是罗克的短板。
没办法,虽然谁都知道罗德西亚北部师是尼亚萨兰的部队,但是名义上,罗德西亚北部师还是属于南非公司,属于罗德西亚,跟尼亚萨兰没关系。
“路易斯,你应该知道,南部非洲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不是军队,而是警察——”罗克反击的也很犀利,布尔战争时期,罗克就领着一群警察把路易·博塔从德兰士瓦境内赶走,路易·博塔还差点成为阶下之囚,所以路易·博塔对警察的战斗力应该很清楚。
果然路易·博塔的表情就很无奈,这也算是污点,一辈子都休想摆脱。
第389章 装个那啥
就在南部非洲四个殖民地聚集在比勒陀利亚商量成立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时候,坦葛尼喀又出现了人事更迭。
刚刚成功平定了德属西南非洲境内叛乱的冯特罗塔将军被调往坦葛尼喀,担任德军驻坦葛尼喀军队总司令。
德属西南非洲境内的叛乱始于1904年,德属西南非洲当局为了谋划赫雷罗人的土地,挑拨赫雷罗人和纳马人之间的战争,最终引起赫雷罗人和纳马人的反抗,德属西南非洲全境都爆发了叛乱。
德国人把叛乱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英国政府的挑拨,认为这是英国政府对于德国政府在布尔战争期间行为的报复。
这个理由英国政府肯定是不认可的,真正原因是德国刚刚拥有海外殖民地,还没有学会如何和殖民地土著打交道,所以才导致叛乱爆发。
1904年时,德属西南非洲的总督还是洛伊特魏因,面对此起彼伏的叛乱,洛伊特魏因表现的有点顾此失彼,所以德国政府将参加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冯特罗塔调往德属西南非洲,镇压德属西南非洲境内的叛乱。
冯特罗塔凶狠残暴,使用残酷手段镇压德属西南非洲境内的赫雷罗人和纳马人,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消灭德属西南非洲境内的赫雷罗人和纳马人。
冯特罗塔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将所有的叛乱者都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任其自生自灭,并且在德属西南非洲和贝专纳保护地边境线设立封锁线,任何想要越过封锁线前往贝专纳保护地的人一律格杀勿论。
甚至有些试图投降的赫雷罗酋长也被就地枪决,1904年赫雷罗人大概还有十万人左右,到1907年,赫雷罗人的总数已经不足万人。
冯特罗塔的做法,也确实是有效平息了德属西南非洲境内的叛乱,于是冯特罗塔就被调往坦葛尼喀,以应对来自尼亚萨兰越来越大的压力。
一直以来,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的纠纷都集中在北海附近,并没有波及到位于尼亚萨兰中部地区的尼亚萨湖。
和一家一半的北海不同,尼亚萨湖全部属于尼亚萨兰所有,和坦葛尼喀并没有任何纠纷。
冯特罗塔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来到坦葛尼喀的第一天,冯特罗塔就来到尼亚萨湖附近视察,并且使用望远镜对尼亚萨湖北端的玄武城进行观察。
在尼亚萨湖畔,现在已经有很多个城镇出现,玄武城是仅次于小石城的重要城镇,也是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师部所在地。
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士兵马上就发现了冯特罗塔的观察行为,于是佷快就有士兵过来干预。
之前一连串的胜利,使得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在面对坦葛尼喀境内的德军时,是很有心理优势的。
而曾经参加过八国联军侵华,又亲手结束德属西南非洲叛乱的冯特罗塔,内心深处对于华人肯定也是充满鄙视的,再加上冯特罗塔的性格,所以冯特罗塔在发现有罗德西亚北部师士兵过来干预的时候,就很强硬的命令手下反击。
“抱歉,将军,我们不能那样做——”一名在坦葛尼喀服役的德军少校直接拒绝了冯特罗塔的要求。
“为什么?”冯特罗塔还不了解尼亚萨兰这边的情况,并没有意识到坦葛尼喀驻军的压力有多大。
“将军,我们不能轻易挑起事端,毕洛夫部长访问尼亚萨兰之后,严禁我们在尼亚萨兰周边制造冲突,并且要求我们在面对尼亚萨兰军队挑衅的时候,要适当保持克制——”少校说的比较委婉,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我忍了!
“你确定毕洛夫勋爵是这么说的?”冯特罗塔难以置信的瞪大双眼,不相信坦葛尼喀居然在尼亚萨兰面前这么弱势。
其实所有的克制容忍,归根到底还是打不过,实力强大的一方,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克制容忍,比如冯特罗塔在德属西南非洲时,在面对赫雷罗人和纳马人的时候,就不知道什么叫克制和容忍。
不过在坦葛尼喀,相信冯特罗塔会对这两个词有更深刻的体会。
“是的,毕洛夫勋爵的原话就是这样。”少校言之凿凿。
冯特罗塔不再说话,看着越来越近的罗德西亚北部师骑兵脸色阴沉。
玄武城附近,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约定成俗的分界线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河,现在冯特罗塔就在小河的这一方,并没有越过小河,所以罗德西亚北部师的骑兵并没有出言不逊,而是就在小河对岸监视冯特罗塔一行人。
冯特罗塔也终于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罗德西亚北部师骑兵的装备。
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制式武器是短枪管型李·恩菲尔德,这个型号的步枪是尼亚萨兰兵工厂特意为骑兵生产的,不仅缩短了枪管,而且取消了枪口的刺刀,配发长度为一米二左右的军刀。
除了步枪和军刀之外,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可以自由选择防卫手枪,大多数官兵选择的时候尼亚萨兰兵工厂最早生产的鲁格手枪,也有部分人选择尼亚萨兰兵工厂最新生产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这两种手枪的口径都是九毫米,子弹可以通用,并不会给后勤增加压力。
为了方便使用,骑兵的手枪并不是佩戴在腰间,而是佩戴在胸前,枪套同样是尼亚萨兰生产的快拔枪套,配合着罗德西亚北部师最新列装的战术背心,以及1905式铁灰色军装,马背上的骑士看上去就格外彪悍。
和冯特罗塔身边的护卫相比,虽然冯特罗塔的护卫肯定也是精挑细选,但是和罗德西亚北部师的骑兵一比,感觉冯特罗塔身边的护卫就跟叫花子一样,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实在是装备差距太大,冯特罗塔身边的护卫,也只不过装备了一支毛瑟步枪而已,还不是特意为骑兵生产的步枪,就是那种最普通的大路货,枪口还可以加装刺刀的。
也不知道德军总参谋部是怎么想的,大概总参谋部的将军们是想让骑兵骑在马上拼刺刀。
装备的差距虽然不能反映出战斗力的差距,但是看在冯特罗塔眼里,还是多少理解了点毕洛夫为什么要求坦葛尼喀军方保持克制。
“我们,以前坦葛尼喀和尼亚萨兰部队有没有发生过冲突?”冯特罗塔问少校,使用的肯定是德语。
“表面上没有,不过实际上还是有的——”少校话没说完,估计结果不怎么乐观。
“结果怎么样?”冯特罗塔才不会在意这样直接问出来会不会让少校难堪。
“结果不太好,年初我们和尼亚萨兰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巡逻部队在边境相遇,曾经发生过冲突,但是当时我们都保持着克制,并没有使用武器,所以只是肢体冲突——”少校硬着头皮解释,但还是语焉不详。
“然后呢?”冯特罗塔追问。
“然后——”少校用力抿了抿嘴唇,瞪了下眼睛,这才艰难万分的说出来:“——当时双方大概都是十几个人,人数比较接近,我们的人吃了点亏,有六名士兵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军马也丢失了两匹——”
冯特罗塔简直无语,“丢失”恐怕只是托辞,没准是被尼亚萨兰人抢走了。
这简直就是耻辱,堂堂骑兵居然连军马都被抢走,那些士兵简直都应该以死谢罪。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德属西南非洲,那么冯特罗塔说不定真的会严厉处理那些打输了架的士兵。
不过这是在坦葛尼喀,在没有充分了解到情况的时候,冯特罗塔不会轻易发表意见,所以冯特罗塔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端起几乎可以成为古董的单筒望远镜继续观察玄武城。
河对岸的罗德西亚北部师骑兵也在议论。
“班长,对面那个人怕是个官儿吧?”一名骑兵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随手把望远镜装进马鞍旁的木盒里。
这种望远镜也是尼亚萨兰生产的,有意思的是,技术居然还是来自德国的蔡斯。
这个年代的各个国家,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所以尼亚萨兰很轻松的就从卡尔·蔡斯哪里购买到了最先进的光学技术,以及镜片的生产设备。
当然了,来自卡尔·蔡斯的技术,还需要尼亚萨兰的重新设计,才能焕发出足够的魅力。
所以冯特罗塔使用的望远镜还是单筒望远镜,尼亚萨兰一名普通骑兵使用的望远镜,就已经是双筒望远镜。
“这是个中将,以前好像没见过,不行,咱们得快点上报——”班长的觉悟还是更高,马上就命令一名骑兵返回罗德西亚北部师总部报告。
看着打马如飞快速离开的骑兵,冯特罗塔冷哼一声,终于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随手把望远镜递给身边的随从。
人家这当官的就是有派头,装备不够先进就用人凑,效果好不还先不说,装个那啥还是可以的。
第390章 界河
冯特罗塔的到来,给坦葛尼喀德军士气带来了明显变化。
不得不说,尼亚萨兰给坦葛尼喀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之前的坦葛尼喀德军高层,面对尼亚萨兰的压力已经焦头烂额,根本无力组织有效反击。
不过身为白人,德国人也有自己的骄傲,目前德国对于英国虽然整体上还处于弱势,但是对主要由华人组成的尼亚萨兰,坦葛尼喀德军上上下下情绪异常复杂,大英帝国身为老牌帝国也就算了,尼亚萨兰却成为尼亚萨兰男爵领没多久,那么凭什么尼亚萨兰现在越来越好,坦葛尼喀却一直原地踏步。
不公平啊!
这一点在冯特罗塔观察玄武城时,感受尤为深刻。
玄武城作为罗克开发尼亚萨兰北部的前哨站,一直是尼亚萨兰北部最重要的城市,罗德西亚北部师成立后,玄武城成为罗德西亚北部师的总部,罗克又对玄武城进行了新一轮的开发。
现在的玄武城虽然不大,但是规划的很整齐,和尼亚萨兰其他所有城市都一样,道路标准很高,城市的主干道宽度都在五十米以上,道行树、绿化带、人行道井井有条,和坦葛尼喀境内的道路对比实在是鲜明。
在坦葛尼喀,即便是乌松布拉市中心,也没有玄武城这样的道路交通条件。
冯特罗塔肯定不会认为,这是尼亚萨兰为了恶心坦葛尼喀人,故意把玄武城的道路修建的这么好。
有了在德属西南非洲的经验,冯特罗塔来到坦葛尼喀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坦葛尼喀和尼亚萨兰边境上设立封锁线,禁止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之间的任何人员流通。
然后冯特罗塔就对坦葛尼喀境内的泰泰拉人登记造册,并且向德国本土请求援助,以对抗尼亚萨兰在北海越来越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