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尤利塞斯的造船厂,现在这里有六百多名工人,有四个五百吨级的船坞,还有一个正在兴建中的两千吨级船坞,未来尼亚萨兰的第一艘驱逐舰就将在这里诞生。
  现在尼亚萨兰的第一艘驱逐舰已经基本定型,新式驱逐舰是以英国的第一代驱逐舰“哈沃克”号为蓝本,并且在“哈沃克”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驱逐舰排水量为1300吨,装备1座76毫米火炮和3座40毫米速射炮,并且还有一座三联装的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和以前的“哈沃克”号相比,尼亚萨兰的第一艘驱逐舰最大的改进是动力,“哈沃克”号的动力是型号比较陈旧的蒸汽机,尼亚萨兰的驱逐舰使用了最先进的蒸汽机,同时还使用了无线电,以及一系列海军的最新技术。
  建成之后的驱逐舰,航速可以达到32节,这个数据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先进的,在北海或者是东湖(比利时称姆韦鲁湖),尼亚萨兰的驱逐舰就将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一旦建成,那么尼亚萨兰在北海和东湖的优势就将不可动摇。
  “我们现在已经做好了建造驱逐舰的所有准备,法瓦尔特钢铁厂从克虏伯购买了最好的船用钢,尼亚萨兰兵工厂从意大利那不勒斯拿到了鱼雷的所有技术专利授权,我们的舰炮是七五小姐的改进型,加长了炮管,使用了更先进的炮用钢,比七五小姐打的更远,射速更快,甚至我们的四十毫米速射炮都在改进,现在的炮弹比以前的炮弹威力更大——”尼亚萨兰的水警负责人叫吉米·霍奇森,这是一个纯正的法裔尼亚萨兰人,三年前来到尼亚萨兰,凭借在法国海军中的经历,顺利成为尼亚萨兰水警的负责人。
  吉米·霍奇森以前是在法国海军中服役,普法战争后,吉米·霍奇森对于法国海军彻底失望,于是从法国远走南部非洲,希望在南部非洲重新开始。
  克里斯蒂安的猎头公司找到吉米·霍奇森,希望吉米·霍奇森能为尼亚萨兰服务。
  吉米·霍奇森最开始对尼亚萨兰也是充满抵触,但是克里斯蒂安热情邀请吉米·霍奇森来到小石城参观,小石城给吉米·霍奇森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吉米·霍奇森就在小石城定居,之后成为尼亚萨兰水警的负责人。
  在尼亚萨兰,绝不会出现故步自封之类的事,曾经对鲁格手枪仿制成功后,有人认为鲁格手枪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手枪,根本没有持续改进的必要。
  罗克肯定不这么认为,很久以前罗克就告诫所有的科研人员,科研的道路上是没有止境的,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持续不断的改进,所以尼亚萨兰兵工厂的工程师们现在充分接受了教训,工作热情高的很。
  让尼亚萨兰兵工厂的工程师们感到难堪的是比利时生产的勃朗宁M1903九毫米手枪,这种手枪是由比利时的FN公司推出的,之后美国柯尔特又进行了改进,就是大名鼎鼎的“马牌撸子”。
  在另一个时空,马牌撸子的名气不如鲁格手枪,但是马牌撸子不管是从设计上说,还是从生产成本上说都比鲁格手枪更优秀,鲁格手枪如果不是因为小胡子,不会有那么大的名声,相较之下,马牌撸子才是最适合大规模装备的手枪。
  考虑到尼亚萨兰兵工厂已经拥有鲁格手枪的所有专利,所以罗德西亚北部师和新编第一骑兵师,以及尼亚萨兰和德兰士瓦两地的警察,还是选用鲁格手枪作为制式手枪。
  但是这件事给了尼亚萨兰兵工厂的工程是一个严重的警告,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的产品,产品之所以完美,是因为更优秀的产品还没有出现,所以尼亚萨兰兵工厂的工程师们现在都相当的虚心,谁都不敢在技术这方面大放厥词。
  “那就尽快定型生产,不过还是老规矩,这个级别的驱逐舰只生产两艘,然后交给北海水警,以及东湖水警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再设计生产下一个级别,用于远洋和内湖的驱逐舰是不一样的吧——”罗克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内湖得到的经验,在远洋中并不一定适用。
  “确实不一样,所以我们这个级别的驱逐舰最少要生产四艘,一艘用在北海,一艘用在东湖,爱德华港最少需要两艘,然后我们才能得到足够多的资料,对驱逐舰进行下一步改进。”吉米·霍奇森当然知道内湖和海洋的不同,但是不知道罗克的决心居然这么大。
  或者是说,吉米·霍奇森不知道罗克的野心居然这么大。
  以法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的经验,发展海军的投入几乎是没有止境的,现在尼亚萨兰的水警船已经在北海和东湖占尽优势,根本没有必要研究更高级别的驱逐舰,罗克现在的表现,明显是不满足于目前尼亚萨兰的优势,要从内湖向海洋进军,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那就造,不用担心成本,就算以后这个级别的驱逐舰落后了,还可以用于训练和巡航,反正是不会浪费的。”罗克随口说,本意是为了减轻吉米·霍奇森的心理负担,但是却是对尼亚萨兰工程师们的严重低估。
  尼亚萨兰的驱逐舰,即使是放眼全球,也是先进水平。
  单纯从造舰技术上说,尼亚萨兰和英、德等欧洲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英国德国之所以强大,是强大在前所未有的“无畏舰”上,在驱逐舰这个级别,尼亚萨兰已经是全球先进水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军备竞赛开始之后,英国和德国的注意力都在无畏舰上,根本没有人注意到驱逐舰的作用。
  所以驱逐舰对于英国和德国这些海上强国来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补充,所以专心致志研究驱逐舰的尼亚萨兰,在这方面的优势就越来越大,单纯从性能上说,尼亚萨兰的驱逐舰,已经超过英国和德国装备的驱逐舰。
  对了,在德国,驱逐舰还叫大型鱼雷艇,根本就没有驱逐舰这个称呼。
  “潜艇呢,潜艇的研究进度怎么样?”罗克关心的不仅仅是驱逐舰,还有刚刚出现的潜艇,这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同样是个空白,现在涉足正是好机会。


第364章 独占
  短时间内,尼亚萨兰想在战列舰这种巨无霸上超越英德这些海上强国几无可能,但是在驱逐舰、潜艇、飞机这些目前还没有展现出价值,没有引起英德这些海上强国注意,未来潜力无限的项目上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性。
  飞机的研究就是证明,或许尼亚萨兰没有莱特兄弟那样出类拔萃的天才,但是人多力量大,罗克凭借雄厚的资本,可以很轻易的组建由更多普通研发人员组成的团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莱特兄弟的优势。
  天才的突出作用,其实更多是在项目设计上,爱迪生一辈子那么多发明,很多都是爱迪生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严格说起来更多荣誉应该是属于那些不为人知的研发人员,但是专利权却都在爱迪生手中,连尼古拉·特斯拉这种天才都要一辈子生活在爱迪生的阴影下,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罗克的实力比起爱迪生只强不弱,所以别看莱特兄弟的飞机高调的很,但是性能上现在已经落后于尼亚萨兰的飞机。
  至少莱特兄弟现在的飞机还停留在如何使用更多的机翼对抗空气的阻力上,而尼亚萨兰已经开始对双翼飞机的研究。
  之所以尼亚萨兰在飞机这方面的研究能够迅速超过莱特兄弟,这和尼亚萨兰拥有的资源更好有很大关系。
  很简单的一个理由,莱特兄弟也只是增加机翼的面积,就可以为飞机提供更稳定的飞行姿态,但是莱特兄弟空有各种奇思妙想,却没有相应的材料支撑他们的研究。
  尼亚萨兰就不一样,尼亚萨兰的工程师们希望得到重量更轻,强度更高的钢材,那么法瓦尔特钢铁厂很快就送来了样品,虽然样品的重量的强度还是不能让尼亚萨兰的工程师们满意,但是法瓦尔特钢铁厂马上就承诺会进行这方面的改进,全力配合尼亚萨兰的研究。
  莱特兄弟能让卡内基钢铁公司配合他们的研究吗?
  想都不用想!
  这同样是资本的力量。
  “潜艇的研发力度还不够,我们没有足够多的工程师,现在我们更多的精力要放在驱逐舰上,对潜艇就只能论证,还没有进入验证阶段。”吉米·霍奇森稍有尴尬,这是尼亚萨兰现在最大的困境,罗克有钱有实力,但还是无法为尼亚萨兰带来足够多的人才。
  金钱对于普通人的诱惑力还不错,对于真正的顶级人才来说,金钱的诱惑力就微不足道,毕竟真正的顶级人才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他们在本国就能享受到不亚于尼亚萨兰的待遇,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尼亚萨兰真正得到的顶级人才也就阿布一个。
  就这一个还是捡漏,如果阿布教授功成名就,尼亚萨兰同样没有机会。
  罗克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并没有强求,尼亚萨兰想真正崛起,还是要等自己培养的人才大规模出现,要不就要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那时欧洲各个国家都陷入战火,很多人会逃离欧洲,尼亚萨兰到那时才有真正的机会。
  罗克在尤利塞斯的造船厂参观了正在建造的第一艘“北海”号驱逐舰,按照国际惯例,这一级别的驱逐舰就是北海级,首舰“北海”号,未来将会是尼亚萨兰水警在北海的旗舰,她的姊妹舰“东湖号”还没有开始动工,要等“北海”号建成之后,这些工人才会前往东湖,参与“东湖”号的建设。
  从这里也能看出尼亚萨兰人才储备上的不足,连足够多的熟练工人都没有。
  这也不能怪船厂不给力,尼亚萨兰的造船业也是从无到有,从最开始的只能建造渔船,然后开始建造商船和移民船、水警船,这才积累了这么几百名熟练工人,罗克是想通过驱逐舰的建造,培养更多的熟练工人,但是这同样需要时间。
  在船只建造上,罗克其实也能给出不少改进方案,比如说分段制造法,或者是模块制造法,放在现在那都是绝对超前的技术,而且也并不是不能实现,这些方式更多是生产流程上的改进,技术上并非不能实现。
  不过现在使用那些先进技术没有多大意义,尼亚萨兰造船厂主要的问题不是技术不够先进,而是没有足够多的熟练工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罗克现在只能等。
  好在罗克还有时间。
  晚上罗克的晚饭就在尤利塞斯造船厂解决,临近北海,尤利塞斯造船厂的晚餐还不错,各种各样的新鲜鱼类分量十足。
  “虽然北海是咱们和坦葛尼喀一家一半,但是德国人更愿意在陆地上当农场主,而不是到北海来当渔民,所以德国人对北海的渔业资源开发严重不足,整个北海,大部分渔船都是咱们尼亚萨兰的,德国人的渔船难得一见。”吉米·霍奇森谈到这一点是还是比较满意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也和某些不能明说的原因有关。
  北海之内绝大多数水警船都是尼亚萨兰的,尼亚萨兰的水警船在北海巡逻时,遇到坦葛尼喀的渔船,很多时候打招呼的方式,连吉米·霍奇森都不好意思说。
  这个时代的意外还是很多的,渔船肯定不会奢侈到安装无线电,所以在遭到意外的时候根本没办法求救,而水警船的体积大速度快,从渔船旁边高速掠过的时候,激起的浪头就能把渔船直接打翻。
  几次三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