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老武你有眼光,早早就把嫂子和孩子接到尼亚萨兰,我老婆和孩子就晚来了三个月,结果现在还要排队等资格。”武震的同事钱江拍着大腿表示后悔,武震的家人是02年底来到尼亚萨兰,钱江的家人是03年初来到尼亚萨兰,这短短三个月,就决定了两个家庭的命运。
  “老钱你也别急,第一批有资格买地的,说不定会有人不买,到时候没准你就有资格了,再说委员会的公告上也说了,这只是第一次,以后还有机会,慢慢等,别着急。”武震连声安慰,端起杯子让酒,有什么事是一杯酒无法解决的,那就两杯。
  这时候武威的小女儿摇摇摆摆端了一盘炸薯片过来,武震哈哈大笑着把盘子接过来,往一脸渴盼的小丫头嘴里塞了一条炸银鱼。
  小丫头欢快的喊着“谢谢大伯”,然后出门去跟小伙伴们显摆,桌子底下的肥狗估计是闻到了味道,摇头摆尾的跟着小丫头出了门。
  “你们啊,就是挣了两个钱烧的,上头的套路你们现在还没有看出来?以前咱们要扛长工还债,这还能说得过去,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钱,上头又开始搞什么土地赎买,说白了还是让咱们把钱还回去,继续给上头白扛活,这一亩地就要一个英镑,买一百亩地,就要一百英镑,说不定三年五年都要白干,等再过个三年五年,又不知道上头出什么幺蛾子,所以还是小心点,别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牛天宿不赞成在尼亚萨兰买地,尼亚萨兰再怎么好,也是离家万里,牛天宿现在打定主意在尼亚萨兰赚钱,然后在老家买房置地,等牛天宿年纪大了就回老家享福。
  武震和钱江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牛天宿这人啥都好,就是说话有点阴阳怪调,为此牛天宿曾经被水产公司记过处理,但是牛天宿还是死性不改。
  除了这一点,牛天宿人其实还是不错的,同事们谁家需要帮忙什么的,牛天宿从来不推辞,再加上武震和牛天宿是老朋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翻脸。
  “牛哥,咱们说的一亩是一英亩,跟咱们老家的一亩可是两码事,老家买地多少大洋一亩?”武威和牛天宿,就没有武震和牛天宿那样的感情,所以武威说起话来就不客气。
  “账不能这么算,听说要是去那个什么罗德西亚,地还白送呢,你敢要?”牛天宿还是坚持装在口袋里的才是钱,尼亚萨兰的地是便宜,但是在牛天宿看来还是太贵。
  “嘿嘿,也就是我大哥在尼亚萨兰,要不然我还就真的去罗德西亚了,等我还清了移民费用,到时候要是咱们尼亚萨兰的地卖完了,我就真的去罗德西亚,正好还可以坐坐火车。”武威也是个心思活络的,罗德西亚的条件确实是比尼亚萨兰更好,但是罗德西亚到处都是洋鬼子,不如尼亚萨兰清一色的都是华人,所以纵然是小斯在尼亚萨兰大肆宣传,愿意去罗德西亚的人还是不多。
  为了吸引人口,小斯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尼亚萨兰人如果愿意前往罗德西亚,那么罗德西亚就会出钱帮新移民还债,还帮助新移民在罗德西亚安家,无偿分配土地。
  当然了,罗德西亚分配到土地肯定是没有开发的,而开垦土地可不是一个轻松活,所以愿意去罗德西亚的人少得很。
  “呵呵,火车有啥子好的,这玩意儿过山开山,过水搭桥,风水都被火车破坏了,听说火车头里装的都是开水,有什么好坐的?”牛天宿才不会被轻易说服。
  关于这个风水,实在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曾经也有人在尼亚萨兰试图用罗盘看风水,但是罗盘却失去了作用,所以尼亚萨兰就有传言,说是这边的风水已经全部被破坏了,火车自然就是罪魁祸首。
  “哈哈,牛哥,那你的意思是,你比咱们爵爷更聪明呗!”武威不痛不痒的刺一句。
  “聪明不聪明不敢说,爵爷现在是英国人,不是咱大清的人,我跟爵爷没什么好比的——”牛天宿大大咧咧的就掉坑里。
  “老牛,这话不能乱说——”武震脸上明显很不满,闲聊天说话本来百无禁忌,但是有些话真的不能说。
  说句不好听的,吃水莫忘掘井人,如果没有罗克的努力,尼亚萨兰的华人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做人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尼亚萨兰的警察也不是白给的,牛天宿今天这话要是传出去,武震、武威、钱江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我还能乱说?爵爷的爵位本来就是英国人给的——”牛天宿扯着脖子抬杠。
  “你喝多了,喝多了——”
  “我就说少喝点!”
  武震和钱江都在打圆场,只有武威呵呵冷笑。


第253章 困境
  无论如何,管理委员会的土地赎买政策受到了所有尼亚萨兰居民的热议。
  不仅仅是有资格购买土地的居民们踊跃购买,那些身处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索尔兹伯里、爱德华港的实权人士一样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管理委员会也不得不放开限制,将一百英亩的限额提高到五百英亩。
  武震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能拿到兰德银行的贷款,购买一百英亩农场。
  为了帮助这些农场主完善农场,管理委员会想尽了一切办法,除了兰德银行的贷款之外,管理委员会还会给予一定补贴,让这些农场主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建立农场,从耕马到奶牛,再到种子和肥料,只要农场主们需要的,一切应有尽有。
  武震的农场距离小石城不远,一百英亩的农场,加上相关的生产资料,武震和武威一共从兰德银行贷款200英镑。
  购买了农场之后,武震就要从水产公司离职,以前居住的房子还要还给水产公司,几个老朋友来帮武震搬家,牛天宿还是怪话不断。
  “看看,以前分房子的时候咱们要掏钱,现在无偿还给水产公司不说,连个搬家费都没有,老武你花了多少钱——200镑,差不多折合2000大洋,这要是回咱们老家,2000大洋也差不多置办个庄子了,你至少得给水产公司白干六、七年,值得吗?”牛天宿嘴里念叨着,手上干活还是卖力,他的力气很大,两个人才能抬起来的柜子,牛天宿一个人就能搬走。
  值得吗?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换成牛天宿,肯定是不值得,但是对于武震来说,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百英亩农场折合六百亩地,虽然武震买得到只是20年的农场经营权,但是管理委员会承诺,二十年后,如果不出现意外,农场还是武震的农场,管理委员会不会收回,信不信就是自己的事。
  也没有什么不信的,尼亚萨兰的华人,或许不会相信管理委员会,但是绝对相信罗克,要是没有罗克,尼亚萨兰的华人还在清国的战火中颠沛流离,别说在尼亚萨兰置办家业,现在会不会妻离子散都不好说。
  对于牛天宿这样的人,其实也没有太多的话好讲,这种人不会轻易相信别人,计算他在罗克的手下工作,也不会对罗克充满感激,相反只会认为这是一种最合理的等价交换,并没有什么感恩戴德。
  “哥,除了农场,你还买了啥?”武威故意挑起这个话题,一百英亩农场只需要一百镑,武震花了两百,肯定还有其他东西。
  “嘿嘿,我买了两匹耕马,用来耕地足够了,农场是在小石城市郊,都是已经开垦好的,我准备先种十英亩的土豆,然后卖给酒业公司,除了耕马还有四头奶牛,小丫不是要喝牛奶吗,以后别买了,我这儿管够,你嫂子早就想喂点鸡鸭鹅什么的,咱们以前住在小区里不让喂,现在就随便,以后咱们的孩子也能鸡鸭鹅蛋随便吃,吃不完还能腌了卖,我准备在家旁边种满果树,一年四季都不缺果子吃,以后咱们喝酒,果子都吃不完!”武震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辛苦不怕,关键是辛苦付出劳动要有收获。
  尼亚萨兰农业公司根据约翰内斯堡农场的经验,在尼亚萨兰推行农业生态循环。
  这个农业生态循环其实很简单,农场主的家周围可以种果树,果树下可以养鸡和猪,鸡粪和猪粪又可以养鱼,塘泥清理出来又可以为果树提供足够的肥料。
  看上去有点复杂,其实并不麻烦,一切其实都在于土豆的产量是不是够高,而土豆的产量——
  这么说吧,即便武震只种一英亩的土豆,也够全家人、以及全家的牲畜饲养所需。
  最多两年,武震的农场就能自给自足。
  这个“自给自足”不是指单纯的粮食,要达到自给自足,禽蛋类产品必须应有尽有,牛奶羊奶啥的也要满足营养供应,节日可以杀鸡,年底可以杀猪都是常规操作,副食品所占食物的比例越高,对主食的需求就越少,这是个良性循环。
  “老武,你这会算是掉进了蜜罐了,咱们老家的地主老财,都没你过得滋润——”钱江羡慕的很,他现在还没有拿到资格,天天回家被老婆骂,心里憋屈的很。
  “哥,大堂哥二堂哥昨天给我发电报,说是也想来尼亚萨兰,可是咱们那儿的县太爷不放人,大堂哥和二堂哥他们走不脱。”武威面带忧虑,只要不傻,都知道尼亚萨兰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也就牛天宿这种顽固不化的人,才会坚持清国比尼亚萨兰更有前途。
  其实就算牛天宿也知道,尼亚萨兰比清国更有前途。
  但是牛天宿不会承认这一点,如果承认了这一点,那就证明牛天宿以前所有的决定都是错误的,这让牛天宿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至于武威的大堂哥二堂哥,以前武震就往清国发过电报,希望他们能举家移民尼亚萨拉。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很多人对任何事都抱有怀疑态度,牛天宿这样的人,已经享受到尼亚萨拉发展的红利,尚且对尼亚萨兰的管理层不信任,更不用说清国的其他华人。
  他们大概率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除非是走投无路,否则不会想移民尼亚萨兰。
  这不过这种事就是一步慢步步慢,就像钱江的家人,只比武震的家人晚到尼亚萨兰三个月,现在的差距就已经无法弥补。
  “看看,我就说不能草率,现在坏了吧,有家都不能回!”牛天宿不知道是在后悔什么,武震、武威、钱江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牛天宿。
  牛天宿终于感觉到不对,不过没有反省自己,还是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其他人:“管理委员会真是害人不浅,现在要是去找管理委员会,不知道还能不能回老家——”
  “没谁逼着你留在尼亚萨兰,想回你就回,别看你现在每年能赚360块大洋,你是不是觉得你就值360块大洋了?有本事离开尼亚萨兰回清国试试,你要是每年能赚36块大洋,我就算你牛老大有本事!”武镇和钱江不好意思说,武威就没有顾忌。
  关于赚钱这种事,有人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句话放在尼亚萨兰一样适用,别看尼亚萨兰的很多华人每年都能赚36个英镑,但是那并不代表他们的价值就值36英镑,这些华人在清国大都是混不下去,走投无路才会来尼亚萨兰,他们之所以能每年赚36镑,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值得每年36镑的技能,而是因为尼亚萨兰所有的华人,只要符合条件,都能够赚到每年36镑。
  所以谁要是感觉因为尼亚萨兰开出的薪水高,就认为自己值这么多钱,那他就傻了,回到清国别说36镑,每年能挣36块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